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鹿鼎做王爷-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隆其实早已知晓,这时听了还是浑身一震,面色苍白,抬起头来看康熙,半晌才道:“皇上,这会引起兵端!多尔济他们是在追宝日龙梅!并无意冒犯大将军”
“噢,是吗,慢说他们追错了人,就真的是宝日龙梅,她既在京城就应受国法保护!你说引起兵端,好呀,来吧!——告诉你,朕五十万大军已经捣毁了吴三桂的老巢,正愁无用武之地呢!”
格隆没有料到康熙会说出这些话,顿时气得脸色苍白。
这时张天宝跳出来看着格隆冷笑道:“皇上,正巧臣最近手痒的很,臣请命带兵征讨不臣之人。”说完露出森森白牙对着格隆一笑。
格隆看见张天宝雪白的牙齿,脸色雪白,惊栗异常,这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万万惹不得,看看察哈尔部的惨状就知道了,哎,看来这多尔济是白死了。
康熙看在眼里,心中一笑,却没有停下话头:
“格隆,国法、天理、人情,应该这样。”康熙忽然变了口气,显得温和可亲。“格隆你想想,如果有人在准葛尔犯了禁令,你们的葛尔丹难道就不管?所以你大可不必觉得丢脸,朕这是为你好,也是为葛尔丹好。——大家都要顾全名声嘛!你说是不是?”
“是……”格隆看了眼在一边虎视眈眈的张天宝,咽了一口唾味,声音有点颤抖的回道。
康熙顿时微微一笑,起身一弯腰,扶起了格隆,拍拍他的肩头笑道:“你是阿拉布坦的人吧?那死掉的多尔济仗着和葛尔丹是结盟兄弟,分走了你一大块草原,有这事没有?朕不是挑拨吧!可惜多尔济拔刀冲撞了抚远大将军,你是知道这位大将军的,谁救得了他,你又何必难过?”
格隆听着这又体己、又堂皇的话,心里竟自一热。愣了半晌才呐呐说道:“可是多尔济他是副使,我……回去……”
“嘿,格隆,你回去不要紧。朕当然不叫你为难。回去带封诏书,朕这就册封葛尔丹为汗,不追究他弑父杀兄夺位的罪过。你和他侄儿好生劝着他,谨守西疆,不要和朝廷作对,自然有好处的。恩,察哈尔的尼布尔王子你是知道的吧,那是忽必烈的正统后裔!他造反,被朕的抚远大将军带军攻打,十二天就被朕的大将军灭了族。十二天,明白吗?”
张天宝在一边嘿嘿阴笑,舌头伸出来舔舔嘴唇。格隆心中顿时惶惶然,生怕这恶魔当场把自己撕碎吃掉,在他们准葛尔不可是流转了不少这人的恶迹,生撕吃人就是其中一种。
这格隆万里之行,来到京城,要的就是这封诏书,想不到方才大发雷霆的康熙,一转眼就成了菩萨,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他准备大费唇舌所要的东西,而且顺手替他夺回一大片草原牧地!格隆此刻心里真是什么滋味全有,涨红着脸,低头无奈的道:“谢博格达汗大恩!臣一定遵奉圣谕!”



'(第139章 还是好官多啊)'
康熙和张天宝配合的很是默契,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压服了葛尔丹的使臣格隆,然后康熙又派太监带着格隆去领赏。
待那葛尔丹的使臣格隆出去后,康熙随即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心事沉重地对众大臣们说:“格隆不难对付,对付葛尔丹才难办呢!此人志大力强,不可轻视。只可惜我们这边事情没完,腾不出手来处置啊!”
张天宝也是皱眉道:“这葛尔丹也和那俄罗斯眉来眼去,互相勾结,不早除掉,以后必是大患。”
“宝贝勒说的不错,我们不可不防,应该扩大‘忠勇军’的人数,从上次打吴三桂看来,宝贝勒的练军之法可以带出强兵,如有十万之众,当可横扫天下。”安亲王岳东出列大声说道。
“皇上,安亲王、宝贝勒说的有理,可是现在黄河水患,朝廷缺钱缺粮啊,这银子从何而来。”明珠出班愁眉苦脸的道。
康熙皱皱眉头,明珠说的也在理,现在朝廷确实是困难的很。
张天宝沉思一会道:“臣家里可以拿出些来,各位大人也可以捐些,在让没受灾的地方也拿出些,一部分给灾区,一部分当作扩军之用,这算是问他们借的就是,以后朝廷有钱了在还。”
“这。。。这不妥当吧,这不是损了朝廷脸面么。”明珠愕然。
“哼,我倒是认为此法可以,一来可以解决一部分钱粮问题,二来可以看清哪些人忠君爱国,三来。。。。。。。”
“三来可以凝聚天下的人的心,让天下百姓知道,皇上心中时刻记挂着他们,四么就是可以扩充一部分军队,做好随时打击葛尔丹的准备。”张天宝接过索额图的话说道。
康熙听的连连点头,眉头也轻轻舒展,“恩,好,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做,熊赐履、慕天颜、天宝你们三人负责此事。”
“臣领命。”
这时那上书房文印主事何桂柱抱着一叠文书进来。
康熙见了,皱起眉头没好气的道:“有什么急报文书?你去照照镜子,瞧瞧你那埋汰模样!”
众人扭头瞧去,只见这何桂柱褂子也没穿,袍子皱巴巴的,衣领一边掖着,一边翻着,上头一层油泥,好像冻得伤了风,眼睛鼻子揉得通红,一副狼狈样。
见此模样,众大臣们忍不住低头闷笑。
那何桂柱毫不在意,咧嘴一笑道:“回皇上的话。。。。。啊嚏!臣走半道儿上,下起了小雨,臣怕打湿了文书封包,只好脱了褂子包上,这里头是部议过的奏章,还有一份是河南巡抚六百里加急递进来的。御史余国柱参劾花园口河道彭学仁的折子也包在里头。”
众大臣听完,顿时不笑了,对这何桂柱多了几分嘉许。
康熙脸色缓了下来,边拆封包,一边说:“传彭学仁进来。。。。。何桂柱,你知道脱褂子包奏章,很识大体嘛!朕是说你的气质,那点像个上书房文印主事的。君子小人本无鸿沟,你不读书不养气,一辈子休想脱胎换骨!原想抬举你放出去做个道台,你这副德性,成吗?”
何桂柱抹了一把汗,赔笑道:“万岁爷教训的极是!臣这性子,的确不成体统。以后臣有空多念点文章!”
康熙‘恩’了一身没再理会他,把文书封包打开了。
上边第一份就是御史参劾花园口河道彭学仁的折子。里边说黄河花园口决堤,郑州知府同知两个人全都葬身于洪水之中,只有河道彭学仁逃出来了。还说彭学仁擅离职守酿成大祸,请皇上严加惩治。
放下这份折子,康熙又拿起来一份,这份是河南巡抚保奏清江知县于成龙的折子。康熙一边看一边皱起了眉头,因为昨天晚上,康熙看了江南总督葛礼弹劾于成龙的折子。当时,十分恼火,一个小小县令竟敢私自动用库粮给人,这还得了。本想立刻下旨严办,可又一想,觉得不太要紧,又看了另外的一份奏折,康熙心里才明白这于成龙私动库粮是为了救济百姓。
“百姓们是为于成龙上联名折请命的。看来……这于成龙是个难得的清官呀!”
张天宝听的康熙说道‘于成龙’三字,猛然一惊,史书记载这可是大清的好官,清官啊,就是不知道是大于成龙还是小于成龙。
明珠听的‘于成龙’三字,正要出列说话,康熙摆摆手止住了他,接着说:“如果是说于成龙的坏话,那就不必了。这于成龙本应奖励,朕却……”说罢一言不发,竟背着手踱出了殿外。
张天宝与索额图对望一眼,跟着出来了。张天宝此时心中对这明珠大是鄙夷,吗的,以后别让老子抓住你小辫子,要不然非玩死你。
彭学仁已进来一会了,因未奉旨不敢擅入,跪在湿漉漉的丹墀下,见康熙出来,忙叩头说道:“罪臣彭学仁叩见万岁!”
“嗯!”康熙愣了一下,冷笑道:“你就叫彭学仁?在外头你跪了半日,挨冻了,这样滋味可好受?”
彭学仁叩着响头,喑哑着嗓子答道:“比之百万生灵为洪水吞噬,臣不敢言冷。”
“哼!原来你竟是位好官,还记得天下生灵!朕问你,郑州知府、同知他们如今在何处?”康熙怒道。
“他们……都死了……”
“你怎么活出来了?哦,朕明白了,因为你是河工上的,所以洪水给你留了情面!”康熙冷笑道。
“回万岁的话……当时大水漫堤,知府黄进才,同知马鑫投河自尽。我们三人约定由奴才进京来向皇上奏明,并请旨领死。后来全堤崩陷,奴才因略识水性,冲下去六十余里才爬上来……”
张天宝与诸位出来的大臣听的心里也是一惊。
康熙的心也不禁一沉,彭学仁说的这些情况在御使参本上却没有,稍停一下又问:“当时有几处决口?”
彭学仁抬头想了想,回道:“先是六处,五处都堵上了,臣在最大一处,眼看就要合龙,可是因沙包用完,功亏一篑。否则……全完了,全完了啊,我的主子!百姓们都。。。。。。。。。”说到这儿,他的泪水夺眶而出,放声痛哭,声音嘶哑。
张天宝听的也是眼圈一红,这要死多少人啊,多少人啊。。。。。。。。。。。
康熙听着眼圈也是一红,心里不禁发痛:连沙包都不够用,能怪这彭学仁不肯出力吗,看来朕的子民们。。。。。
“你下去吧!朕已令安徽巡抚靳辅出任治河总督,你到他幕下办差去吧!记住,一定要把这水患治好,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也不要辜负了天下百姓。”康熙出言温和的道。
“臣。。。臣谨遵圣谕,治不好这水患臣无颜面对皇上,无颜面对天下百姓。”彭学仁说完用力了磕了几个头大步踏出。
张天宝看着彭学仁的背影,心中感慨异常,这天下要是多这样的官,何愁大清不强。



'(第140章 皇后的打算)'
(听取广大读者大大的意见,少些历史,多写主角与几位夫人以及众皇子的情节)
高级群欢迎大家加入----8348053391481783,共同研讨下书中情节
康熙叹了口气,转身回殿,对熊赐履道:“山东巡抚叫于成龙,清江县令也叫于成龙。他们是不是一家?”熊赐履不知道,那索额图赶紧说道:“是同族兄弟。”
“哦,哥俩叫一个名字,有意思。明发诏旨:小于成龙晋升为宁波知府。葛礼的本子要严加驳斥!”
康熙说完见众人愕然相顾,问道:“怎么,你们不明白是吗?昨晚朕看了葛礼的本子,也是气得无可奈何。今天又看了百姓上的保本,这才明白!那清江为水所困,十几万饥民困饿城中。于成龙是全城的父母官,能坐看积粮如山而饿死子民吗?此谓之仁而清;暂调朝廷存粮,赈济灾民,此谓之忠而明;遵母之命,抗权势乱令,此谓之孝而直;贤母良臣集于一门,当然应加褒扬,葛礼反而严参,实属昏愦之极!”
“皇上圣明。”重臣们这才明白事情的经过,纷纷出来大拍马屁。
康熙摆摆手,心事沉重的抬头看了看天,长叹一声说道:“久雨必晴,好歹天快晴了吧!此时晴了,今年秋粮就有指望了……”
张天宝下了朝后心情沉重,这时一个小太监小跑过来恭敬的道:“贝勒爷,皇后娘娘有请。”
“哦,可知何事?”张天宝疑惑的问道。
“奴才不知。”
张天宝‘哦’了一声,抬脚跟着那小太监去见皇后。
“臣参见皇后娘娘。”张天宝进了储秀宫拜见皇后赫舍里氏。
“天宝,快起来吧,这般多礼做什么。”皇后温和的笑道。
“二叔。”皇后话音刚落,一个身影直扑张天宝而去,正是皇后赫舍里氏所出的二皇子胤礽。
张天宝苦笑的看着身上挂着的二皇子,随后无奈的看了眼皇后。
皇后面带笑容,对着挂在张天宝脖子上的胤礽训斥道:“胤礽怎么如此不知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