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控制术-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剧作家戴维·马梅于2001年初发行的电影力作《欲望小镇》中,一个脸色快乐的年轻姑娘和一位来自大城市的作家交谈。作家对她住在小城镇的生活有些茫然。他问:“这么说,你是自娱自乐啰?”“只有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的时候才叫真正的开心。”她耐心地解释,“如果别人给你制造快乐,那叫娱乐。”同样,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快乐,因为我们能选择自己的思想甚至能选择自己的形象。我真诚地奉劝大家要“自娱自乐”,不要指望其他人给我们带来快乐。

心爱处方

养成对威胁和问题积极反应、主动反应的习惯;养成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始终保持以目标为导向的习惯。要想做到这一点,你无论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头脑的想象中,都要练习树立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想象中看着自己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采取积极明智的行动。看着自己在面临威胁时不是跑开或躲避,而是以一种积极而机智的方式面对、处理和克服它们。英国小说家布尔沃·利顿说:“在想象或实践中,人们仅仅在面临自己觉得习以为常的危险时,才会变得勇敢。”

需要做思想“手术”而非鼻修复手术的推销员

在1936年出版的我写给医学同事们的图书《新面孔——新未来》中,我介绍了一位名叫亚瑟·威廉姆斯的推销员的病史。威廉姆斯在一次到英格兰销售区域调研的途中遇到一场车祸。一位乡村医生为他做了手术,补好了他那个严重骨折的鼻子。绷带拆除之后,他的鼻子倒是修好了,但是严重错位和变形。鼻子上部突出、中间凹陷,而且向一侧扭曲。威廉姆斯先生重新工作时,很快便意识到客户们似乎老是盯着他的面部缺陷认真打量,这让他自己和对方都十分难堪。他们似乎急于让会面赶紧结束。从此,威廉姆斯的销售量急剧下降。几个月后,威廉姆斯先生决心采取行动纠正这一问题,于是我为他的鼻子重新进行外科手术,并且取得成功,使他的相貌恢复到了车祸发生前的模样。之后,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自然,他的销售业绩似乎一日之间迅速好转,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亚瑟·威廉姆斯有地地道道的外表缺陷,并非他的消极想象所致。在我看来,他也准确估计了别人对他有何反应,因此他的行动就是找医生做整形手术,对外表进行重构。

不过,对每个亚瑟·威廉姆斯之类的人来说,有许多经历与他们一模一样的男女,整形的真正原因并非别人真的对他们有什么反应,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消极想象所致。下面的这位先生罗伯特·本杰明遇到了和亚瑟·威廉姆斯一样的问题,但原因不在于某次车祸,而是他自己的自我意象。

年轻推销员罗伯特·本杰明向我咨询、打算请我对他的鼻子做手术时,他下定决心暂停工作、专心治病。他的鼻子比正常人的略大,但完全不像他固执认为的那样“招人讨厌”。他觉得客户们都在私下偷偷笑话他的鼻子,或者因为他的“大鼻子”而敬而远之。他有个大鼻子,这是事实;有三个顾客曾经给他所在的公司打电话,投诉他态度蛮横无礼、行为盛气凌人,这也是事实。老板曾经警告他说“以观后效”,而且他在两个星期内一次推销都没有成功,这还是事实。鉴于此,我并不打算给他的鼻子动手术,而是建议他给自己的思想“做手术”。他打算花21天时间把所有这些消极想法全部从脑海中剔除。他要完全置所处环境中一切消极的、让人不快的事实于不顾,有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快乐想法上。此外,我们还就某些具体“精神画面”和“需强化的语言”达成了一致。

说实话,我心里清楚:虽然他同意试试,但并不太相信这样做就能出现奇迹;他不过想以此来安慰我,以便如期进行他所希望的外科手术罢了。一个人如果想检验心理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其有用性,不一定非得相信这一理论是否真有效,这种悖论让人觉得有意思。21天快要结束时,本杰明先生不仅感觉良好,而且发现客户和主顾都比以前和善得多,他的销售业绩也在稳步上升,老板还在一次销售总结大会上公开表扬他。

打断有害的思维模式

励志演讲家李·弥尔蒂尔在《成功源自内心》一书中描述了这种有趣的方法:

当你的行为或表现达不到期望值时,不要心存消极之念,不要小看自己……你应该用积极自我意象取代那些不能在人生中创造价值、不想继续下去的消极自我意象。

例如,想想有多少次你忍不住说“我总是迟到”。现在,想想你向自己脑海灌输的是什么——“迟到”两个字!

“今后,你不要进一步强化不想保留的习惯,而是对自己说:戒掉它们。那样做可不像我。下次我要……”

之后,你便要迅速遵守上面说的那些话,使一种全新的安排在头脑中打下烙印。在本例中,可以这样想:时常迟到可不是我的作风。我今后每次都要提前10分钟出发,永远守时。

李指出,这样做并不能立即实现“换位”。不过,正如我再三劝说并引导本杰明先生去做的那样,我们确实需要抓住对那些不想要的、没有好处的行为所做的反复而习惯性的“证实”,将其从脑海中剔除,以打断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思维模式。如果你经常做到反复剔除再三出现的具体想法,自动失败机制就会停止将它再向外界发送。你的自我意象将会得到这种信息:如果她每次都对我们喊出“剔除”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再将这种内容发送出去就毫无意义。我们不妨试一点其他内容。你看看,我们总在与自我意象进行潜在的对话。通过每次都运用“切断模式”这种技巧,反复对积极内容进行肯定的确认,你就能成为自己反复印证新的自我意象的“权威来源”(不要忘了,“权威来源”、反复以及强化是这种灌输过程的三个要素)。

如果快乐成了我们综合思维习惯的最终结果,那么,改变某一具体习惯的技巧就会非常有用。李·弥尔蒂尔曾在数百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中任专家嘉宾,谈论“习惯改变”问题,还以心理控制技巧为基础,就这一主题制作了她自己的录音课程。这些节目和课程你也许可以拿来为己所用。

一个剔除消极想法的练习

战争艺术电影明星布鲁斯·李曾做过一个练习,以摆脱消极想法的困扰:他在想象中看着自己把这些想法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纸揉碎,在火上点燃,直到烧成灰烬。

已故的布鲁斯·李的密友、演员、企业家查克·诺里斯则把李的练习又向前推进一步。诺里斯在自著的《你身上看不见的力量》一书中写道:“其实,无论有什么消极想法,我都把它写在一张纸片上,然后烧掉。把灰烬处理掉时,这些想法也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了。”

应该指出,这些人(成功伸入李·弥尔蒂尔;战争艺术践行者,成功演员、制片人和伸入查克·诺里斯)绝非“想入非非”型的人,他们既不幼稚也不愚蠢,而是最高水平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通过一种有意而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思想。

想快乐就必须做出牺牲

牺牲?是的。你也许要牺牲怀疑态度、愤世嫉俗的心理、过时的习惯和信仰。尽管这些东西对你没什么好处,但却让你“舒服和坦然”。

在丹尼尔·笛福的传世佳作《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由于船只失事被抛弃到一个荒岛上。他将营地安放在漂流上岸的地点附近。但是,随着开始探索整个岛屿,他很快发现,从各个实用角度出发,他将营地安排在岛屿的这个位置都是不明智的。荒岛另一边可以更好地获得食物,更容易建立安身之所,还有其他一大堆好处。但是,即使鲁滨孙懂得这些道理,他却仍然懒得实施!

可不能任凭“懒得动”想法禁锢了我们的自我意象和伺服机制!当理性思维告诉我们某种东西不适用时,我们就必须着手尝试新方法。有一条广为接受的格言把“神经错乱”定义为固执地做同一件事,同时却希望得到不同结果。朋友们,你们不是一棵树,深深扎根于某个心理学或行为学的土壤,无法挪到某个阳光充足之地。你也许像鲁滨孙一样不愿挪动自己的根基,但是你完全有这个能力!

有位科学家检验了快乐理论,并且挪动了不快乐的根基

埃尔伍德·伍斯特博士在他的著作《肉体、心智与灵魂》中,描述了一位世界知名科学家的证言:

直到50岁,我还是个既忧郁又没用的人。我赖以成名的所有作品没有一篇得以发表……我生活在持续的忧郁和挫折之中。也许最让我痛苦的症状是头疼,头时常疼得头晕目眩。这种情况通常每周会在两天里反复出现,那时我什么也干不成。

我读过一些“新思想运动”的文学作品。在当时,这些作品似乎是无稽之谈。我还看过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一些作品,他介绍了怎样将注意力集中于有用的好想法上,而忽略其他想法。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也许不得不放弃对邪恶的看法,但是,与获得充满‘善’的人生相比,这又算什么呢?”还有一些话意思与此差不多。到目前为止,这些教义似乎对我来说只是深奥的理论,但是,由于认识到我的灵魂需要修复、正在变得越来越糟,而且人生让我无法忍受,我决定对这些话作一验证……我决定把有意识主观努力的期限定为一个月时间,因为我认为这么长时间足以验证它对我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我去实践。在这一个月,我决定对自己的思想强加某些限制。如果想起过去,我会试看让大脑只想过去发生的高兴事、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老师的鼓励以及我毕生事业是怎样向前一步步展开的;在考虑当前时,我会有意将注意力转到那些称心如意的事情如我的家庭、内向和孤独怎样为我带来了就业机会上,如此等等。而且,我决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机会.同时忽视那些看似会无果而终的事实;在思考将来时,我又决定把每个可能实现的远大志向,都视为必然实现的囊中之物。当时看起来这样做似乎很可笑,但从随后给我带来的效果看,我发现,我所作计划的唯一缺陷就是当时目标定得太低,没有把更多内容包括进去。

他接着讲述了头怎样在一周之内不疼,以及怎样比平生任何时候都更快乐、感觉更良好。但是他又补充道:

由于思想的变化,我的人生由内向外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比内心的转变更加让我惊奇,然而,这种变化却源于内在的变化。比如说,一些知名人士对我很赞赏,那些赞赏也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声望最高的人给我写信,这很让我意外。他邀请我当他的助手。我的所有作品全都付梓出版.为将来的创作“百发百中”打下了良好基础。我效力的那个人对我非常关心和支持,这主要是由于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而换在以前,这种人根本接受不了我……再回头看看所有这些变化时,我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似乎误打误撞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使某种以前与我作对的力量开始为我服务。

我敢肯定伍斯特博士的书肯定早已绝版。他的故事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曾经对自己即将检验的观点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