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支军队就象两片涌动的海浪,轰然相撞,迸溅出无数的血sè浪花,那是由两军飞溅的鲜血织成的美丽花朵,赤红、闪亮、妖艳,透着一股诡异之气。
阿慕尔知道决战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候,看着越来越多的唐军冲上了城墙,他知道亚历山大完了,彻底完了。
不过身为一个将军能够死在战场上,这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誉了,而且他是战死在疆场上的,他为了他的信仰付出了一切,想来应该能被万能的真主接纳吧!
一个唐军兵士冲了过来,挥舞着横刀在阿慕尔的脖颈之间滑过,一颗头颅冲天而起,无头的尸身晃荡了一下,最后无力的倒下。
那个唐军看都没看阿慕尔一眼,紧跟着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大概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这一刀砍杀的居然会是一个大食名将。
战斗渐渐结束了,最后一个大食军倒在地上的时候,喊杀声也终于停了下来。杜学在众将的簇拥之下,登上了这座城主府。
望着地上的残肢断臂、破碎的内脏,还有涌动的鲜血,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欢欣鼓舞。
此战可以算得上是大军进入埃及以来的第一战,此前在苏伊士港的战斗,几乎兵不血刃,即便胜利了,也没什么可喜,首战告捷意义重大,不仅仅是胜利这么简单,而是对军心士气的提升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这些大食狗也真是够硬气,愣是不投降!”
“不投降正好!我们还省了事了,统统砍杀了就是!”
将士们握着滴血的横刀,一脸的兴奋,大声议论着,虽然嘴上说得不客气,胆寒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对这一战的对手还是十分尊敬的,他们是真正的军人,只要是真正的军人,就能够赢得唐军将士的好感。
杜学听着,点点头道:“说得不错,这些大食人都是真正的军人,来人啊!着急城内的百姓,将这些大食人厚葬了,再让他们分辨一下,谁是这里的主帅。”
众将连忙应诺。
杜学接着说道:“攻陷了这亚历山大港,固然让人欢喜,然切不可掉以轻心。大食军队训练有素,战术高超,装备jing良。更是连年征战,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战力极强,不可轻视。这一战,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胜,主要在于亚历山大港属于防范,要是他们的城墙再坚固一些的话,我们的损失会很大。”
杜学分析得很对,要是亚历山大的城墙不是当初被阿慕尔一气之下,全部拆毁的话,只怕这一战,唐军想要取胜,可不大容易,他们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根本就没带大型的攻城器械,要是打一场攻城战的话,损失会大的多。
“让当地的百姓烧水做饭,也该让将士们好好歇息一下了,今后还有越来越多的大仗,硬仗在等着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杜学开始下令。
这时一个唐军将领问道:“将军!对待那些平民我们该如何处理!?”
他说得小心翼翼,生怕杜学会说出一句“屠城”来,要知道,当初杜睿领军作战的时候,可是没少下达屠城的命令,契丹人被杀得灭族,三韩也被杜睿屠戮的十室空,倭国就更不用说了,当初征伐倭国的时候,一千多万倭人,被杜睿杀得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万。
屠城!
杜家可是有传统的!
杜学闻言,淡淡的一笑,道:“对那些真心臣服的,自然要网开一面,不过对待那些三心二意的,也少不得让将士们在动动刀子了!”
众将见杜学居然说得这么轻松,一个个只感觉后背发凉,谁都知道一旦开杀的话,将士们的杀意被激发了出来,根本就停不下,到时候亚历山大只怕是又要血流成河了。
杜学没有再理会,接着吩咐道:“派出哨探,一定要查到开罗援军的行军路线,明ri大军出发,阻截大食人的援军!”
“末将遵命!”
打发了众将,杜学也是感觉浑身疲惫,脱下了铠甲,抚摸着当初杜睿送给他的宝剑,他的脸上立刻浮现起了笑容。
总算是没有辱没了你!
这柄剑当初跟随杜睿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大小战事经历了无数,不知道饮了多少人的鲜血,今天到了杜学的手上,也总算再次开始闪耀耀眼的光辉了。
第四十三章 焚书坑儒
在离开亚历山大港,前去阻击大食在开罗的援军之前,杜学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必须做了。 /
要毁灭一个民族,必须毁灭其化。
这句话是当初杜睿教给杜学的,没什么旁的意思,就是一个简单的毁灭。
阿拉伯人的化传承的时间也不短了,而且后世的经验来看,其穆斯林化的生命力极其强大,以至于后世各国都对其严加防范,甚至还有人提出,如果不对穆斯林化,加以控制的话,整个世界都将被其伊斯兰化。
在后世,就连强大的欧洲各国对伊斯兰化的入侵都倍感恐慌,甚至有人断言,假以时ri,整个世界都将被穆斯林控制。
穆斯林首先宣称自己是“和平的宗教”,通过经商、避难的方式零星迁徙到一个新地方,很低调,很和善,很遵纪守法,除了对吃某种食物有点神经过敏,除了干涉婚姻zi you之外,谁能拒绝这么一群可怜巴巴的外来人呢?于是,他们站住了脚。
既然站住了脚,那么第二步就是形成社区了。这个进程会持续几十年,几十年之后人们会发现,周围已经到处是“他们”。“他们”游走于开放社会,而其他人却对“他们”的圈子针插不进,除非其他人也皈依了“他们”。
第三步,人们会发现身边的暴力和犯罪现象突然增加,人们惊讶地发现周围突然到处是某族小偷,即便是犯罪,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又过了多年,那些家伙已经动不动就砍人了。
第四步,犯罪行为会升级到群体xing暴力,“他们”十分善于结为一体,对付单个的其他人,侵占财产,强占耕地,让其他人生活在威胁的yin影。
第五步,群体xing暴力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动不动就出动几十、几百殴打、sāo扰其他人。在这种情形下,其他人面临选择,如果有可去的地方,其他人就得背井离乡;如果没有可去的地方,要么继续在惊恐度ri,要么不如皈依“他们”,以免遭迫害。
至此,某个特定地域的伊斯兰化已经接近完成,其标志是,“他们”占了局部人口的简单多数,或者是相对多数。这时,“他们”就要闹独。立、闹分。裂了,“他们”闹du li时既有“温和派”,也有“激进派”,还有“犯罪派”,兴兵围剿,“温和派”就来宣扬和平,罢兵休战,“激进派”就来杀人防火,而“无间道”是不管武,片刻不歇。
此时的其他人就要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屈膝投降,看着那块地方分裂出去,眼睁睁地看着留在那里的同胞被迫害、被驱赶、被屠杀、被同化;要么,奋起反抗。
同意他们分裂出去就能乞求来和平吗?
就能结束这绿化步骤吗?
谁要相信这个,那他的智商不会高于个位数,这个分裂过程永远不会停止,过段时间人们就会发现,现在的进程重新进入了“步骤一”,或者“步骤二”,只不过换了个地方。
伊斯兰化强大的生命力,不能不让人担心,因此既然无法同化,那么干脆就将其毁灭,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不单单是对待穆斯林化,欧罗巴的化也是一样,在杜睿的眼,都是必须被毁灭的,只有毁灭了旧的体系,那些无所适从的异族人,才会真正的被纳入到华夏明之。
此时的欧罗巴正处在一个非常特别的黑暗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世俗社会的jing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从此罪就降临到了世界。”
在教会的管制下,此时的欧洲社会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当然这是杜睿乐意看到的,欧罗巴越是落后,对华夏就越是有利。
杜睿对其要做的不是单纯的毁灭,而是禁制,禁制这种化流入华夏大地,将其完全封闭在欧罗巴,折腾那些白种人去。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思想,杜睿可就不客气了,后来欧罗巴大地的艺复兴,在杜睿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
有的时候,刀剑并不是最可怕的,知识才是真正可怕的,知识经过传承,期间也会伴随着仇恨,还有的时候,知识所迸发出来的力量,同样可以毁天灭地,制造社会的动乱。
杜学现在要做的这件事,说起来历史上也曾有人做过,那就是秦始皇,他所做下的一件事,就是被后世无数读书人倍加指责的焚书坑儒。
后世人都说秦始皇暴虐,起因就是因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焚书坑儒,可是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那些儒生该不该杀,至少杜睿认为那些儒生死的不冤枉,秦始皇也没有杀错。
秦始皇起初比较看重儒生们的作用,让他们职博士、掌典籍、制礼乐、备咨询,还能参加朝议,实行“尊赐之甚厚”的优待政策。
可是对秦始皇的优待政策,儒生并不感恩图报,反而蹬鼻子上脸,越发将自己当回事儿了。
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再加上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公元前213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
第二年,诸生言语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人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因为秦朝建立政治体系的需要,其二是因为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上实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在统一之初,就在要不要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将诸子分封于占领不久的燕、齐、楚故地为王。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但廷尉李斯则坚持反对态度。认为,chun秋战国诸侯之所以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认为立封国,就是树敌兵。于是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事隔八年之后,到始皇三十四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
在宴会上,仆shè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
他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