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华海公司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进入到塑料门窗这个行业,经历过初期的推广艰难,也经历了紧缺时期的辉煌。
而现在,前几年行情甚好时吸引了大批的行业新入者,到如今,已经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作为工程材料,也很难让消费者对型材的品牌留下深刻的印象,居民用户只是关心门窗是否牢固、结实,并不关心型材是什么品牌的。
此外,由于型材仅仅是建筑门窗的主要材料,大大小小的组装加工厂的态度也是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本地,华海公司算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效应也算好,占据中端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可以与SD、HL等平起平坐,而在外地市,情况就不算乐观。
竞争激烈,使得华海公司的利润率在下降,销量的维持不前,最终是企业利润不高,也限制了对外的发展。
这是王子彦对华海公司冷静的分析。
如何突破呢?
海洋市独特的气候,使得塑料型材的占有率超过铝合金型材。市场应该明确是巨大的,即包括建设初装,还包括后期改装,也包括翻新改造。
王子彦想了许多天,想了很多事,想起了SY的祥泰公司,想起了那个侠义柔情的王丽柔,想起了陈子发的感慨。他考虑,还是应该从最终消费者入手。
生产厂家,包括华海公司在内,产品素求仍然是以材料自身为主,强调精心制造,强调优质材料,唯独没有强调产品门窗。
在SY及其他地区的调研表明,行业的黑洞主要在于成品门窗的加工环节。作为半成品的型材质量再好,缺少了良好的加工安装,必然导致最终消费者不能使用到优质的门窗。
应该转型,让最终的消费者感受到最终的门窗品牌的优势。据此,王子彦提出了关于销售转型的建议。
主要的策略大致是:
加强宣传,提高华海公司门窗的品牌知名度;
深度沟通,建立与地产开发公司的直接联系;
紧密合作,扩大对加工组装厂的影响和控制;
优质服务,扩充力量直接介入门窗安装环节。
王子彦扩展开来,自己在电脑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三万多字的报告,对每个方面都做了问题分析、方案策划、实施步骤,主要还是针对当地市场。因为,本土作战,有着地利、人和的优势,容易看到成果,至于外地市场,考虑到经销商的认可和实力情况,暂时一放。
王子彦将报告斟酌了许多遍,改了又改,反正是用电脑修改,每日里,只要有空闲,就对着这份报告看,有时甚至逐字逐句地该。
好了,基本满意了,应该不会有什么疏忽。王子彦认为报告里每一个方面经得起推敲,就打印出来,送给谢长青看。
等了好多天,王子彦也没有见到谢长青对报告的任何意见反馈。
这又让王子彦思前想后,心神不定。
要知道,这份报告,代表着王子彦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代表着王子彦对华海公司的了解,代表着王子彦以往曾经对谢长青说过的所谓对企业管理的了解。
是报告里有什么重大的问题纰漏?还是想法太过超前难以理解?还是有方向性的错误?
无论怎样,王子彦坚信,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是深刻的、客观的、全面的。如此说来,自己所提出的策略之类东西,应该不会差到那里去。
相信自己!
静观其变!
这是王子彦经历初期的彷徨之后,对自己信心的选择! 。。 。。
第101节 意料之外的任务
其实,对于王子彦的那份报告,谢长青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他甚至把这份报告带回家里去,一点一点地阅读,分析。
因为王子彦提出了销售策略的问题,谢长青感觉风格转变很大,他也需要时间感受这些问题的真与假,实与虚。如果不能确定获得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话,最好的部署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这倒是与王子彦所采取的策略一模一样。
一天下午快下班时,谢长青突然打电话给王子彦:“子彦啊,你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有些事谈一谈。”
王子彦心里一阵激动,终于要正面交锋。之所以认为是交锋,是因为,王子彦感觉谢长青的思想还是偏于保守,而自己应该是偏于革新。
来到办公室,谢长青给王子彦倒了一杯水,然后说道:“子彦啊,你的调研报告,我还没有完全看完,等全看完了,我们再谈谈。今天来,主要是想和你谈一谈质量体系认证的事。”
王子彦的激动立刻平息下来,却又反复不已:质量认证的事,与我何干?原先都是张德镇负责的,当初做质量处长的时候,也只是把有关的记录、表格整理好而已。
没想到,谢长青说道:“今年,我们要换新版本的质量体系认证。对于这个质量体系,我不想流于形式,要认认真真地建立起来,认真执行。看看以前的体系,感觉内容很多,仿佛什么都在里面,却又看不出条理性来。你这边呢,前段市场信息工作,基本结束,也组织了两份报告,成绩不错。”
谢长青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我今天找你来,是想让你负责质量体系认证的工作,你看怎样?”
王子彦知道,工作么,多做一些道没有什么,只是以前这项工作是张德镇负责的,现在,谢长青让自己去负责,是否有些不妥?
看着王子彦沉思不语,谢长青仿佛看透了他的内心似的,没等他开口,就又说道:“张总那里,你也不要担心。我已经和他交流过,他对你的能力还是很欣赏的,本身也不太愿意做这个什么管理者代表。这个管带的工作,其实事物性的东西很繁琐的,你要有准备。”
王子彦想了想,说道:“我不担心工作的繁琐,只要其他领导没有看法,我愿意接手,努力把它做好。”
谢长青很满意王子彦的答复,接下来,就两个人就企业里的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交谈了许多。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伊秀问道:“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我以为又不回家吃饭。”
王子彦心不在焉地说道:“不回家吃饭,我就打电话了。”
知夫莫若妻。伊秀听出了王子彦有些心事,走过来,摸摸他的头:“没有发烧啊,怎么,受到了什么刺激?”说着,把脸凑过来,贴在王子彦的脸上。
王子彦回应着她,温柔了一下,说道:“没事的。谢长青让我负责质量认证。”
“那还不好啊,不同天天出差。”伊秀满脸欣喜。
如今,这社会变化太快,资讯传布的速度也快,绯闻八卦的事情满天飞,让人觉得这世界就是这么地纷杂。
前一段王子彦出差频频,伊秀的内心里就有点空荡荡的。她也担心外面的好风光无限,王子彦别再弄出*摘草的事情来。 。。 。。
第102节 有原则无定法的管理
谢长青在周工作例会上,安排了下一步质量认证工作,要求按照高标准、新思路、严要求、重实效的原则,将新版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并任命王子彦作为管理者代表,认证办公室设在总经办,又任命周菲菲为认证办公室主任,张守本为副主任。
王子彦正式受命,要说是临危受命,确实有些勉强,但考虑到谢长青的境况,倒是不算很勉强。
看着这个围着质量体系认证而设立的组织架构,王子彦一时弄不清,这到底是因人设岗,还是因事设岗?
他有些糊涂。
但,既然已经受命,就要做下去,还要努力把它做好。
他还没有意识到这质量体系里全面的内容,但是,直觉告诉他,这里面肯定能学习到知识!
周菲菲送来了原先的体系手册和作业指导书。王子彦大略看了一看,还真如谢长青所言,内容很多,头绪全无,没有一时半刻看不出端倪来。
看着看着,王子彦发现,虽然是头绪全无,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不是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最好途径吗?
看来,这管带,一定要要有能代表最高管理者的基本能力才行。
如此一想,王子彦不免佩服起谢长青的安排来:润物细无声。
如此一想,别人眼里的繁琐工作,在王子彦的眼里,却成了一座宝藏,一座发掘问题的宝藏,一座探寻机会的宝藏,一座可以汲取实践管理经验的宝藏!
王子彦把整个体系文件从头至尾看了四五遍,整个企业的管理流程已经成竹在胸。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管理新知,围绕着一切服务于客户的准则,王子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强调部门的工作都是为下游部门服务的思想,坚决杜绝部门本位意识,要求最终所有部门的工作都是一致对外,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
新的版本试行,王子彦带领张守本亲自深入到各个部门、车间、班组,认真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不断地发现问题,随时地纠正错误。
这些做法,并非是说王子彦指挥无力,而是王子彦刻意而为。因为,通过这些查看,王子彦全面地了解了企业里各个部门的运行情况,大到一份方案,小到一张记录,无一不在心中。
这其中,也有阻力。一些习惯的做法,被改造后,即使新的办法更简洁、更实用,员工还是习惯于老的做法。对此,王子彦提议加强日常检查考核,通过制度来保证落实。这得到谢长青的全力支持。
等到一切过程都熟知一次后,王子彦就不在这般辛苦,而是注重让张守本等人去检查、督促、落实。
转眼间,四个月过去了。新版体系顺利通过外部审核,并得到了审核专家高度的、真诚的评价:合乎规范,新颖实用。
这些专家的评价,使得谢长青很满意王子彦的工作成绩。不过,谢长青仅仅是在总结会上,对于新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做高调的认可。虽然没有提到王子彦,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王子彦的功劳。
这四个月,王子彦收获了很多:对企业内部各个处室运行,有着充分的了解。虽说不能达到像以前对质量处工作那样的熟悉程度,但以王子彦的聪明、好学,无论是生产计划、技术开发,还是、销售流程、设备管理,都已经是清清楚楚。
可以说,王子彦成分地把握好了谢长青有意或无意给予的机会,以自己的聪明、刻苦,成功地补上了更多的管理实践的课程。
此时的王子彦,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地围绕这技术或质量问题追究对与错的技术人才,尽管他曾经做的相当好;他也不再是一个仅仅知晓项目投资与回报的经济分析的行业人才,尽管他对行业的了解是那么地深刻。
他有意地让自己学着逐渐脱离开单纯地管事的境界,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技能:管人。
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因此,企业家们经常说,管理有原则,但没有固定的章法。因为,管理最重要的是管好人。
(作者心语: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诚哉斯言。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这类的综合性工作,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第103节 谢长青的选择
转眼间,又快到年底。
这一年里,王子彦低调行事,甘于寂寞,刻苦努力,赢得了谢长青的欣赏,也得到其他副总的认可,尤其是陈子发的认可。
陈子发考虑,今年自己要退休,出于自己对华海公司的情感,出于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