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肃宗的谋士李泌不周意他的安排,他向庸肃宗说:
“建宁王确是帅才,才堪大任,可事情一牵扯到权位,就不那么简单了。天下兵马元帅位高权重,一旦建宁王身任此职,不仅广平王不服,只怕群臣也会猜疑陛下心有所属,无端生事,这样朝廷就难安了。”
唐肃宗漠然道:
“你想得太复杂了,何至于此昵?广平王为嫡长子,自该由他继承皇位。建宁王能征善战,由他领军再合适不过,朕这是因材施用,岂有他意?”
李泌反问说:
“陛下无心,他人也会无意吗?一旦建宁于担任兵马元帅,邀宠者便会趋奉他,广平王便会忌恨他,别有用心者便会违逆他,如此下去,人为私利,各结死党,攻伐不休,以往太宗的‘玄武门之变’的事就会重演。无论他们兄弟谁胜谁败,都是陛下所不忍看到的,陛下岂能种下此患?”
唐肃宗马上醒悟,于是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
诏命下来,有人替建宁王李倓打抱不平,说皇上不用李倓这个最佳人选,于国于私都是不公。不想李倓不怨反喜,他平静地对人说:
“我命里不该位居广平王之上,广平王如今心满意足,我就平安了。与其身居高位直面凶险,何如不涉险地呢?”
【原文】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译文】
失败不值得忧虑,平庸的人是人们宽恕的目标。
【释评】
野心会成就大事,也会招来大祸。在失败之时,仍野心勃勃的人是最危险的,对手是不容许不甘于失败之人存在的。承认失败只是承认事实,由不得人死不认账,但在无力改变局面下,甘于平庸,彻底抛弃不臣之心,却是有智者才能做到的。从高处跌落容易让人同情怜悯,无欲无求也最让对手放心,乐于高抬贵手。在胜利者面前,曾违逆他可以原谅,反心不死就绝无宽恕了。
【事典】入狱的萧何
公元前195年,西汉相国萧何一次面见刘邦,他向刘邦建议说:
“长安的耕地十分紧张,而上林苑中却有许多可以耕种的空地,陛下若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仅惠民,更可增加国家的粮食,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望陛下恩准。”
萧何原想刘邦一定答应,不料刘邦却勃然变色,他大怒说:
“上林苑乃朕的园林,你却有心把它出让,居心何在?你定是收了商人的贿赂,还想骗朕吗?”
刘邦不由分说,下令把萧何关入监牢,严加看管。
朝中大臣听此消息,都大吃一惊,难以置信,有的便猜测说:
“如此小事,皇上竟然翻脸无情,太让人费解了,莫非另有别情?”
大臣议论不止,却无人敢于替萧何求情。和萧何交好的一位大臣私下探视他,小心动问说:
“大人让皇上如此动怒,可有其他的原因吗?”
萧何茫然道:
“事实如此,我也想不出别的理由了,按理皇上不该这样对我。”
那位大臣问他其中原委,萧何一一道来,那位大臣听过,惨然一笑说:
“皇上太多疑了,其实大可不必啊。”
萧何惑然道:
“我为民请命,为国添利,皇上疑我什么呢?请你直言相告。”
那位大臣沉吟片刻,低声说,
“大人功高名重,无人能比;大人位极人臣,贵不可言。大人所奏若能施行,百姓感恩,大人的声望岂不更隆?我想皇上并不是怪你言事,而是担心你誉满震主啊。”
萧何思想之下,跺足道:
“你所料不错,合当如此啊。我无心之失,却遭来这样的惩罚,怪我少虑了。”
那位大臣劝他向刘邦申辩,表白自己的忠心,他加重语气说:
“大人蒙冤受屈,只有大人自己才能说明真相。皇上只是疑心,大人上书详陈,误会自会消除。”
萧何苦苦思索,最后摇头说,
“皇上已有疑心,自是认定我违逆于他,我越是理论,皇上越是认为我有心狡辩,不肯低头,这样我就必死无疑了。我只有保持沉默,做出服罪之状,皇上或可怜惜我啊。”
刘邦见萧何没有异动,无声无息,怒气渐消。几天之后,刘邦的卫尉见刘邦态度有缓,趁机向刘邦说:
“相国老迈,身在狱中,备受凄苦,其状可怜啊。难得他对陛下不怨不怪,只是自责冒犯了陛下。”
刘邦神情一动,出言道:
“他为讨得百姓的欢心,竟让朕陷于不义之中,以他的聪明,这当不是什么过失,而是有意为之,他想干什么呢?”
卫尉直言说:
“陛下若说他心有谋逆,贪图贿赂,当真是错怪相国了,当初陛下争战天下,相国留守关中,如果他心有异志,谋取私利,整个关中他都可占取,自不会等到今天了。相国受了委屈也不争不辩,忠心不改,哪有逆臣有这等修养?陛下若不怜惜他,还有谁可以解救他呢?”
刘邦情感大动,叹息有声,他立即放了萧何,还当面向萧何做了自责。
夺心第八
本卷精要
以一人之心,制万人之心,短时有效,长久必败。
君子为名而不为利,知恩而图报,夺心易也;小人为利而不计名誉,忘恩负义,不易夺心。
把敌人制服在未动之时,把恶人的歹意直指出来,是赢取主动和胜利的智者谋略。
用温和手段征服人心,这是智者首选之术。
让人屈服不如让人敬服。
任何人都有他的低谷,然而保待内心的沉静,在屈辱中乐观向上,就不是真正的屈辱了。
【原文】
众心异,王者一。
【译文】
众人的思想是不相同的,君王要把它们统一起来。
【释评】
统一人们的思想,把个人的意念加诸于人,是封建统治者不道余力要做的头等大事。夺人心志,让民顺从,是统冶的根基;在思想上剥夺民众的自由,封建统治者才好兜售其奸。只要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都可被斥为异端邪说;思想上的殉难者,所受的迫害和摧残也是最重的。封建专制让人们不能自由思考和提出质疑,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
【事典】秦始皇的强硬手段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日在咸阳宫大摆洒筵,他对群臣和众博士说:
“治国之术,以永固江山为要,你们可直言相告,不必忌讳。”
群臣和众博士争先赞颂始皇帝的威德,秦始皇听之心烦,打断他们说:
“朕求问治国之术,你们都是饱学之上,难道就没有善策吗?”
博士淳于越思忖再三,打破沉默说:
“江山水固,重在陛下要有辅助的力量。商、周两朝国运长久,原因是封君王子弟和功臣为诸侯,危机之时自不乏救助援手。陛下的子弟现都为平民,臣以为不妥。”
秦始皇又问他人,众人意见不一,秦始皇也难下决断。
丞相李斯回到家中,说起朝堂之事,他大发感慨说:
“群臣多持己见,皇上没有主见,这种局面不改变,终将祸国啊。”
李斯的家人说:
“大人智计超人,定有谋划,大人有什么良策吗?”
李斯淡淡说:
“我有良策,还需皇上采纳。如今人心不一,都以为己能,我若此时进言,必遭他人非议,还是等待时机吧。”
一日,秦始皇独宣李斯进见,他忧心地对李斯说:
“朕创下万世基业,最担心的就是人心不服。如今六国遗民各怀异志,朕该如何根除此患呢?”
李斯见始皇帝诚心求谏,仍不免心有余悸说;
“臣知无不言,若是冲撞了陛下,还请陛下赦罪。”
秦始皇重重点头,李斯这才侃侃说:
“陛下建此伟业,旷古罕有,正因如此,要想传之久远就十分艰难了。先前各国治国之术各有不同,并不奇怪,但其中优劣,就显而易见了。先前各国为了争战争霸,用优厚的待遇招揽贤士为己出力,用宽松的法令来换取民众的支持,可如今天下已归于一统,为了长治久安,陛下不妨采取强硬手段,逼使民心顺服,小讣他们有所己见。只要把民众的心志征服,其他就不足虑了。”
秦始皇听得津津有味,动问说;
“朕的意志让百姓接受,朕怎样才能做到?”
李斯早有思虑,于是说:
“百姓知识浅薄,又胆小怕事,陛下加以威势,不难使他们屈服。臣所虑者,乃是读书人见多识广,他们常喜欢抨击时政,在百姓中制造混乱,他们是很难愚弄的。如果陛下的意志不能作为天下行事的标准,任由读书人标新立异,创制新说,传播古训,君主的权威自会削弱,百姓终不可教化。依臣看来,倘若制止这种事发生,陛下应该把不是秦朝的所有历史记载全部烧掉。除了博土官所掌管的书籍之外,禁绝民间私自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违者重惩,著作烧掉。有聚众谈论《诗》、《书》的,一律杀头。官吏知情不举的也要判以死罪。”
秦始皇极力赞成,他放言说:
“百姓不为邪说所惑,浑然不知,自会一切以朕的旨意为准。天下没有二心,朕就无忧了。”
李斯的建议付诸施行,遭到群儒反对,秦始皇又活埋了儒生460多人。在他的淫威下,世人再不敢言了。
【原文】
慑其魄,神鬼服。
【译文】
让人的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
【释评】
人的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土崩瓦解。再刚强和难制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的打击;抓住了这一攻击点,也就是掌握了人的最薄弱环节。制造精神紧张首先要制造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人们总是本能地加倍小心。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别人的潜在意图都一一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敢妄动了。
【事点】让人心悸的唐玄宗
唐玄宗靠政变上台,他先后诛灭韦党和太平公主,所以当上皇帝后也很不安心。
宰相姚崇一日和玄宗闲谈,说起内患之事,姚崇叹息说:
“我朝屡有内部变乱,实由人心散乱、不惧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难保久安啊。”
玄宗颌首说:
“内乱重生,致使大唐危机重重,朕定要设法根绝。依你之见,朕该有何动作?”
姚崇进言说:
“防忠于未然,必早作预见,惩人于末动之时。即使小题大作,也要造成震慑他人的效果,促人不起异念,自敛谨慎。这就需要陛下割舍情感,痛下重手了。”
玄宗示意己知,微微一笑。
不久,玄宗在骊山阅兵式上,以军容不整为南,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惊骇万分的大臣有的便进谏说:
“郭元振乃当世名将,有勇有谋,他不仅屡立战功,更在诛灭太平公主过程中功不可没。如此功臣今犯小过,陛下不念旧情就治他死罪,惩罚太重了,也有损陛下贤德之名。”
玄宗厉声痛斥进谏之人说;
“功臣犯法,难道就可以不问吗?有功必赏,有罪必惩,此乃治国之道,朕大公无私,本无错处,尔等竞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尔等要造反不成?”
玄宗这般严责,吓得群臣再小敢说话。最后,玄宗虽免郭元振一死,却还是把他流放新州。
宰相刘幽求也是大功臣,他一贯和武党抗争,除灭韦党和太平公主,他也参与谋划,其功非小。玄宗因为一件小事就将他罢相,还告之说:
“百官之首当为百官作则,故朕对你要求甚严,也是正常之举。”
刘幽求十分不满,背后常发牢骚说:
“皇上现在不念恩义,判若二人,他不该如此待我啊。我为他出生入死,谁知却落得个这样下场!”
玄宗闻知刘幽求的牢骚,他马上又下旨把他贬为睦州刺史,他还对群臣激愤说:
“天下多乱,朕当严治臣子,此朕之职也。刘幽求以功和朕对抗,口出不逊,这便是大罪。朕若徇私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