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体对清人影响极大,被称为“梅村体”。就是“风骚数百年”的原创者赵翼,也深受吴伟业的影响,并评说吴诗:“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为近代中之大家。”

这两人一前一后虽然隔了上百年,但绝对是真正的自己人。朱慈烺随口吐出的这么一句,果然引得吴梅村心中震撼,耳目一新,颇有诗中知音之感。他往日间只以为皇太子字写得不错,从不知道太子有诗文之好,如今听这随口吐出的一联,却非得数十年炼字熬句的功夫不可得,真乃神人!

“殿下,”吴梅村清了清喉咙,“江山一句格调既高,立意奔放而不见狂骄,真乃上佳之作,可有补全?”

朱慈烺是个实用主义者,对于诗词这种陶冶情操丰富语文课本的东西并不上心。他有心栽培陈德,正想听听这位少年游击对于用兵的看法和感悟,却被吴伟业扯到了诗词上,不由冷淡道:“忘了是哪里看来的古人诗句。”

当下没有无所不知的搜索引擎,读书真是靠机缘的事,即便是学富五车的榜眼郎也不敢说自己看过古今所有的诗集。吴伟业被太子泼了一盆冷水,很想追问到底是出自何人手笔,录于哪本诗集,但看看朱慈烺的冷脸,终究还是忍住了。

陈德看了一眼吴伟业,心中暗道:听说这位是皇榜高中的榜眼郎,又得太子殿下青睐一直跟在太子身边执笔,马匹功夫却是稀疏平常得紧呐。你既然是文人,就该帮太子殿下把文名传出去,哪有当面吹捧的?实在太不会做人。

“呵呵,末将实在是个粗人,给吴庶子这么一说,再细细回味,这两句话还真是……真是回味深远!”陈德跟着吴伟业的步伐奉承道。

谁知此言出口,皇太子殿下只是微冷的脸色登时就阴沉下来。

朱慈烺不悦道:“你年纪还轻,与其学戚继光,不如学俞武襄。”

陈德脸上的笑容一凝,心思如电,瞬间反应过来,羞愧得脸上通红如同滴血,双手紧握,指甲都刺进了肉里。

戚继光的操行可是远远不如俞大猷。

朱慈烺甩了甩手,走在前面,穿过一条甬道,便又是一个校场。刚进校场地界,就听到呜呜风声不绝。仔细去看,原来是一队枪兵正在演练,白蜡杆长枪只是前刺便发出了如此声响,可见操练的极佳。

提枪站在这队枪兵面前的,正是闵展炼。

 第117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3)

闵展炼以余光扫到了太子一行人过来,却是连眼睛都没斜一下,只是盯着每个受训兵士的动作,时不时呼喝两声加以纠正。如今战鼓急促,训导官已经开始在做战前动员,许以各种丰厚军功奖赏,看来离打仗真的不远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将一个普通人练成高手实在是不可能的事,但要是训练成强壮的兵卒,却也勉强够了。悟性好的自然能够领悟深些,悟性差的也能知道个大概,起码能够理解一枪刺出去如何收回来省力,再如何迅速刺出第二枪。

真正上了战场,人会因为肾上腺素分泌而忘记疼痛,力量增强,但也会导致身体肌肉紧绷。只要肌肉一紧,能量消耗就大,人就容易疲惫,甚至有人会在战后活活脱力而死。实际上一旦两军相接,擂鼓交战,距离不过百步,弓箭最多射出三轮。长枪兵也是刺出几枪的功夫,不是自己这边溃散了,便是敌人溃散了。诸如捉对厮杀,从早到晚打得天昏地暗……那只是戏曲话本里的故事。

朱慈烺很清楚,后世的职业拳手一个回合不过三分钟,那还包括了互相试探和迂回周旋的时间。战场上可是不会有那种闲暇,甚至连照面都没看清,已经枪出枪退,倒下了一个。

纯粹是爆发力的使用。

看着眼前这些士兵充满了爆炸感的刺杀、轮圆、挑扎……每一击都是为了战场杀敌而训练的。

“殿下。”闵展炼等朱慈烺走到了身边,方才转过半身,行了个东宫简化后的军礼。

军情如火,一如军营便是战场,时间就是性命,哪有将性命浪费在行礼上的道理。这是东宫反复宣扬的基调,就算是礼臣们也无从反驳,只能说“礼不下庶人”。然而人的惯性很大,有闵展炼这般不愿下跪的,也有人不跪不舒服死,只能以当时情形来决定该行跪拜礼还是军礼。

“操练得如何了?可堪一战么?”朱慈烺问道。

“蛮力还没化尽,但是对付一般的流贼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闵展炼十分自信。

朱慈烺转过身对陈德道:“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这也是俞武襄最为强调的。”

陈德点了点头,终于忍不住问道:“闵教习,敢问一声,这些兵士明明都是新卒,为何能练出血气。”

“这不是血气。”闵展炼看朱慈烺似乎有栽培这少年将军的意思,方才道:“这就是胆气。血气看似凶残内中却是虚的,因胆小畏惧而生。”陈德心中一转,暗道:“还真是如此,许多人都是因为怕被人杀才会去杀人。”闵展炼继续道:“胆气却是因为技艺高超而由衷产生的踏实之气。战阵之上,凶残的人总会让敌人害怕,从而没人敢去惹他,所以能够活下来。但是这种人一旦碰上了胆气充沛的敌人,往往自己先虚了。”

“多谢先生解惑。”陈德陈恳道:“难怪同样是经历了战阵的老兵,有些胆大泼天,有些却看着外强中干,原来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殿下说的习艺练胆。”闵展炼道。

陈德看着这些兵士,不由手痒,道:“这些兵士刺枪时枪头带着个圆,敢问是什么道理?”

“唯有圆能化力,这也是节省体力,不与人强斗的缘故。”闵展炼简洁明了答道。

朱慈烺看了一眼闵展炼,知道这位高人不知是出于藏私还是偷懒,并没说清楚。上回他也问过这个问题,闵教头可是耐心细致地讲了足足半小时,这还是朱慈烺知道“圆切线”这个概念,否则没有体悟是不可能理解的。

“我能试试么?”陈德问道。

“自然无所不可,不过你胜在臂力,用枪有些扬长避短。”闵展炼道。

“嘿,平日喜欢射猎。”陈德得意地鼓了鼓手臂肌肉,大步上前,取了一杆枪,随手挑了个体型与他相近的便要比试。

那兵士站立不动,对陈德视若无物。

直到闵展炼点头。

训练场上就是作训官最大,就连同级的军事主官都要礼敬三分。士兵没有得到命令,绝不妄作妄动,这就是军纪。

陈德有一瞬间觉得这兵士不会做人,但回头看到朱慈烺脸上带着的微笑,恍然间明白了“军令”两字的分量。

“上吧。”陈德自诩是游击将军,体格又比这士兵壮实,有意让他。

后世的游戏中常以体型大小来区别将军与小兵,在明代却是十分写实。因为寻常兵士处于社会食物链的底层,营养不良,发育不佳,身形自然单薄瘦小。出身将门,从小锦衣玉食,有足够能量加以消耗锻炼的将军们,看上去自然要大上一圈。

闵展炼朝朱慈烺欠了欠身,上前道:“实兵对战演练,预备!”

之前呆立如同木人的士兵,身子一沉,两腿错开,双手持枪,摆出了架势。陈德也站了个平日里习惯的姿势,双眼含怒,目向那兵士,想先破对手胆气。

那兵士并不胆怯,迎着陈德的目光,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虎!”闵展炼遵循侍卫营的传统,以“虎”为呼进之号。

“虎!”

那兵士健步踏前,手中长枪如狂蟒吐信,抖出一个小小的枪花,准准刺了出去。在他眼里,陈德就是一个训练用的稻草人,自己手里无论是石灰头的训练枪,还是如今这样铸铁头的真枪,都没有分别。

训导官们常说:训练场和战场也没有分别。

陈德被这迅疾一刺刺得有些意外,横枪去打。只听得白蜡杆相撞,一股斜下里冲上来的力将陈德手中的长枪带进了枪头抖出的圆中。不等他稳住枪身,那兵士的枪头已经顺着他的枪杆滑了进去,枪尖点在肋骨下方。

那是脾脏的位置,一旦刺入可以置人于死地,而枪头又不会被肋骨卡住,可以迅速拔出。

东宫侍卫营的战兵都要亲手碰触尸体解剖后的每个器官,由青衫医解释这个器官的用途,以及要害程度。这样一者是不让士兵看到残肢内脏犯恶心,无谓地失去战斗力,二者能够加深印象,知道沙场搏击时该打哪个位置。

多杀一个敌人,自己存活的几率也就更大一分。

陈德被一击“格杀”之后,颇有些挂不住脸,但是在太子面前自己又摆不出总兵儿子的威风。他还了枪,回到朱慈烺身边,尴尬笑道:“好手!殿下帐前若是有此五百虎贲,怕是闯贼的精锐来了也可一战。”

朱慈烺微微笑了笑。

闵展炼也笑了。

两人笑得陈德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这是左军部吧。”吴伟业对军事不甚熟悉,因想着那句联句,便上来凑趣道:“左军部是保护后方粮道的,东宫侍卫营的精锐是中、右两个军部。”

陈德眼角直跳:“今天咱们过来时,看到的都是左军部?”

“萧陌日前已经领了中、右两个军前往汝阳设防,不在汝州城。”朱慈烺道。

陈德彻底没了言语。

这样的军容,这样的操练,竟然只是看守后路的!这些士兵放在哪个军镇,不都得是主将督帅的标兵亲卫啊!

“殿下!军情急报!闯贼八千人马间道而来犯汝州!”

朱慈烺接过军情通报,是汝阳那边发来的急递。闯贼三千围攻汝阳城,已经在城外扎营准备攻城,据沿途逃来的百姓通报,还有更大一股闯军去了汝州方向,打的是刘字大旗。

朱慈烺淡定看完,随手给了陈德。

“刘宗敏!”陈德看了失声叫道:“李贼的帅标亲卫!”

 第118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4)

“竟然是闯贼的大人物,呵呵,若是将他活捉到中军帐下,说不定还能午门献俘呢!”

萧陌坐在大帐中央,同样得到了贼军的情报。在这个时代,有些人心向李自成,认为朱朝气数已尽。同样有人心怀大明,相信官军终有荡平贼寇的一天。更多的人却是站在墙头,谁的声势大就投向谁。

在官军——东宫侍卫尚未到汝阳的时候,汝阳士绅大多觉得这回闯贼再来,恐怕这座县城会传檄而定,虽然口头上表示忧国忧民,但内心中已经做好了在大门上贴“顺民”字样,拿出一笔不痛不痒的钱财来迎接“王师义军”。

东宫侍卫刚到汝阳时,也不被这些士绅看好,实在是人数不多,将领的气势也不足。别说压制闯贼,就连当地官府都没能成功压制。不过他们也都能够理解,到底带兵的是员武将,不是文臣督师。直到这位武将接手了汝阳城防,东宫也派来了一位举人老爷负责动员民众,劝捐募银,这才显出东宫侍卫营与其他官兵不同的地方。

无论捐多捐少,东宫那边都会贴出明示,绝无半点贪墨的余地,甚至连军中开销都一一明贴出来,具体得连一伍中每日吃了多少斤粮食,多少个鸡蛋都说得清清楚楚。

对于士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明官场上留下来的种种墨迹,突然间来一个清澈见底,反倒有各种不舒服不自在。不过看看黄色的榜单敲锣打鼓贴在城门、集市,上面用朱笔点了自家的名讳大号,一股暖意在这个阴湿寒冷的冬天蔓延开去。

这可是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