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逅档哪茄氩懿儆姓督弊又穑庋拇蟪穑懿倌芊褚磐众夹闹型挥械住

既然投靠曹操有顾虑,袁绍、刘表之流,又不足以成大事,而诸葛亮虽然如此看起来实力弱小,但他却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分析中,看到了诸葛亮身上那股潜力,再加上诸葛亮对他敬重有嘉,从而让他决定投靠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

接下来的一旬时间,诸葛亮下令宛城所部上万人马,对张绣所辖的十余座县城,进行了强行迁移,但凡不愿意走的当地大户,必须每人交纳五千钱,但愿意迁移的,诸葛亮一律登记在册,并且承诺,迁移到章陵之后,每户分发良田五亩,旱田二十亩,官府出钱为他们建造新房,并且免除一年赋税,第二年收一半赋税,第三年收八成赋税,直至第四年才全额收满赋税。

在强大的威压下,以及重礼诱惑之下,最后随军迁往章陵郡的百姓,达到十一万人,经过这一轮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南阳郡所属的大部县城,几乎是十室九空,俨然成了一座座空城。

在刘琦的坐镇下,诸葛亮率领新野八千兵马,一举收复南阳,斩杀张绣的消息,如风一样,很快就传遍了荆州,致使刘琦和诸葛亮的名声,一时响彻荆襄大地。

而刘琦这个长公子的名声,也算是正式确立了,这个时候,荆州各级官员,无不认为刘琦这个长公子,有着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气度。

对于刘琦和诸葛亮的声名鹊起,荆州士族中,心情最不高兴的,自然是蔡瑁和蒯良两大家族。

起初他们得知张绣战败的消息时,着实提心吊胆了一阵,后来得知张绣被当场斩杀,他们二人不由都松了口气。

但对于刘琦和诸葛亮两个年轻后辈,做出的这番伟业,他们在恨得咬牙切齿之余,却也感到惊讶,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以前太小看了他们,从而过分轻敌了。

虽然他们现在有心打压诸葛亮和刘琦,但却也明白,现今手握重兵,声名鹊起的诸葛亮和刘琦,并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拿捏的了。

与蔡瑁和蒯良心情不一样,自然要数刘表,在得知儿子与诸葛亮,竟然把盘踞南阳多时的张绣给一举消灭时,他的心情还是颇为兴奋的,在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刘表不由对荆州的未来,看到了一丝曙光。

没有任何犹豫,刘表亲自拟了一份任命书,封赏刘琦为五官中郎将,领章陵郡太守,封诸葛亮为振威将军,领章陵郡司马、新野令,从而使诸葛亮一人身兼三职。

同时刘表还把新野、湖阳等周边三县划入章陵郡治下,从而让章陵郡的整体实力,得到一个提升。

关于南阳郡郡守一职,刘表没有做决定,因为他知道这个职务很重要,所以他必须经过商议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襄阳刺史府议事大厅,一脸喜气的刘表,环视众官僚一眼,笑道:“诸位,今得闻南阳收复,张绣逆贼授首,表心甚慰,然南阳重镇,必须派一大将镇守,不知诸位可有人选?”

“下官举荐诸葛亮为南阳郡守,此人虽然年不过弱冠,但却胸怀韬略,凭一己之力收复南阳,可谓是建立了莫大功劳,足可担当南阳郡守一职。”伊籍有些激动的上前进言道,这次他在新野,虽然并未亲自上战场,但诸葛亮用兵之道,他却是亲耳目睹,这次收复南阳的捷报,正是他昨日亲自带回荆州的。

“机伯此言差矣,诸葛亮虽有才华,但太过年轻,仅凭侥幸一战获胜,安能担当一郡郡守重职,下官以为不妥,请主公三思。”荆州别驾蒯越平静的站了出来,言辞犀利的反驳道。

“主公,如今张允统兵正在南阳,此人乃我荆州大将,又对主公忠心耿耿,足可担当南阳郡守一职,请主公定夺。”从事山阳人王粲,字仲宣双手作揖,躬身进言道。

刘表心中犹豫一阵,见蔡瑁等人,个个都举荐张允为南阳郡守,而他心中也没有太过合适的人选,寻思之下,遂道:“也罢,即日起,张允为建武将军,领南阳太守。”

听到刘表同意张允为南阳郡守,蔡瑁心底不由暗喜,以为自己在荆州的实力再次大增,然而他还没高兴几天,就接到南阳十室九空,人口皆被迁移去了章陵的消息时,几乎气的吐血。

要知道他为了获得蒯氏支持,张允坐上南阳郡太守的职务,他可是答应蒯良,把长沙最肥的五个县的收益,尽数转给了蒯家作为报酬的。

(求收藏,,,,,,,谢谢,。。。。)

第三十五章 强军富民

第三十五章强军富民

襄阳蒯府书房,蒯良接过兄弟蒯越递上的茶水,一脸笑意的道:“这次蔡瑁为了获得南阳郡的统治权,可是下了血本,不但割让了长沙最富有五县收益给我们蒯家,还答应南阳郡每年赋税的三成,尽皆归我们蒯家,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太早了。”

“兄长,切莫高兴的太早,诸葛亮此人虽然年少,但手段确实毒辣,他在心知南阳郡守一职落不到他手中时,于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把南阳的人口尽数迁移去了章陵郡,这样不但让接管南阳人,得到仅仅是一座空城,但却让刘琦实力大增,而刘表还不会反对,如此手段着实可怕,我们蒯氏一族,今后要保住世代的荣华富贵,此人就必须除去,否则此人在荆州一日,迟早是动乱的根源。”蒯越喜怒不形于色,为人要比蒯良深沉许多,而且善于出谋划策,蒯家明面虽然是蒯良做主,但很多时候,却都是蒯越谋划献策。

果然蒯良听完蒯越的话,笑容一敛,蹙眉道:“汝所言不虚,诸葛亮此人不除,只怕荆州永无宁日,看来对付诸葛亮之计,我们得从长计议了。”

蒯越点了点头道:“单凭我们蒯家,以前要是发力拿下诸葛亮并不是难事,但如今诸葛亮与刘琦联合一体,又立下大功,我们想要对付他,就必须联合蔡瑁才行,而且还必须依靠刘表,如今刘琦实力虽然大增,但却远在章陵,正是离间他们父子的时候,只有他们父子产生猜忌,我们才会有机可乘。”

蒯亮不觉眼前一亮,欣喜道:“父子猜忌,我们正好可以渔翁得利,妙哉,妙哉!”

章陵郡治所为章陵县城,章陵县原属于舂陵乡。舂陵乡乃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后刘秀登基为帝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家乡舂陵乡的地位,随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东汉恒帝之时,章陵县提升为章陵郡,从而使荆州七郡,升格为八郡。

至于后世所谓的荆襄九郡的说法,实际是在三国鼎立之后才形成的。缘由是因历史上的曹刘孙三家瓜分荆州地盘而来,刘备得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得长沙、桂阳、以及江夏大部,而曹操得南阳,章陵(后改为南乡或义阳郡),以及曹操设立的襄阳郡,此九郡为之荆襄九郡。

诸葛亮从南阳撤军之时,带着南阳的十数万百姓,浩浩荡荡的回到了章陵郡,为了安置这些百姓,诸葛亮与刘琦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决定在章陵东北百里外的随县及章陵二县之地,划分出一片依山伴水的险要地势,筑造一座以军事要塞为基础的城镇,取名为新昌县,来安置这些从南阳迁移来的百姓。

新昌县的第一任官员,诸葛亮举荐兄长诸葛瑾为新昌县令,严畯为县丞,卫旌为县尉,负责建县事宜。

至于诸葛亮为何不把百姓,安置在章陵县或新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心知一旦曹操南下,南阳郡势必难以挡住曹军步伐,而章陵郡所辖各县,皆为小城,可以说都是易攻难守的城池,所以诸葛亮并不打算立足章陵郡,他目光所及的地方是江夏郡或南郡。

而新昌县距离江夏快马不过一日路程,加上此地地形险要,适合筑城固守,将来新昌县可成为江夏抵抗曹军南下的第一道门户。

可以说新昌县的建立,诸葛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新昌筑城而成,将来曹军南下之时,章陵全郡百姓,皆可由新昌进入江夏,从而使诸葛亮纵使丢掉南阳和章陵二郡之地,却依旧能够不损实力。

这一策略,也是符合后世开国太祖所说的那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要领。

对于诸葛亮举措,刘琦自是大力支持,一律都统统答应了下来,现在他的心目中,早已经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心腹重臣。

这些年来,他从未像现在般,这样自由逍遥,而且自己从一个人人不看好的懦弱公子,如今一跃成为一郡太守,官拜五官中郎将,统率将近两万兵马,成为荆州一大新贵,这所有的一切,无疑都是拜诸葛亮所赐予的。

因此对于诸葛亮现今的话,他几乎是言听计从,但凡有所要求,他一律答应,甚至有好几次他都握着诸葛亮的手,叹道:“孔明,某自知才能有限,今后章陵诸事,汝一言可决,无须相询。”

对于刘琦的信任,诸葛亮自是感动,同时他心底也暗暗决定,为了报答刘琦这份恩情,未来刘琦有生的十年之内,他定将侍奉其为荆州之主。

新昌县筑城一事决定下来后,诸葛亮随即把这件事情,统统交给诸葛瑾等人负责,他自己则返回了新野城,继续做自己的新野令。

至于章陵郡大小事务,他则举荐徐庶担任章陵郡的主薄,协助刘琦管理郡内大小事务。由于这次打败了张绣,收降了一万三千兵马,从而使章陵郡的兵马,增加到了两万余人。

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每天消耗也是惊人的,为了妥善安置这支军队,诸葛亮特意留下稳重的吕岱负责统率,并且把这支兵马移师到新昌县驻扎,负责协助诸葛瑾筑造新城,并且执行屯田事宜。

回到新野之后,诸葛亮随即认命步骘接替县丞一职,负责新野大小政务。至于兵马,诸葛亮除了原来本部的三千人外,还额外收编了张绣所部的两千余骑兵,使新野的兵马,增至五千五百余人。虽说只有两千骑兵,但新野却拥有五千匹战马,这些战马,自然是打败张绣,缴获所得,本来也不止这五千匹战马,但因为刘表的要求,他不得不上交了三千匹战马给刘表装备军队,同时留了一千匹战马给刘琦,装备章陵郡的兵马。

骑兵主将诸葛亮没有任命,而是亲自担任,因为他帐下目前的魏延、徐盛、吕蒙无疑都不是他心目中,最适合的骑兵将领。

这个位置暂时只能虚位以待,另外三千步卒,是新野原属的兵马,诸葛亮把这些兵马,编制为三卫,由徐盛、魏延、吕蒙三人分别统领。

加上斥候队和亲兵卫队,一共是五千五百人马,这支军队无疑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核心部队。

诸葛亮未来三年的计划,就是立足新野,巩固发展章陵郡的实力,并且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兵。

强兵自然不能光靠训练,还得统一思想,为此诸葛亮特意在营地旁边,开办了一座讲武堂,讲武堂分初中高三个班级,初级班只招收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要求身体素质好,免费入学,凡是入学的学子,可以免除一切费用,而且学校每日还供应一顿饭,孤儿可入住学院,以劳动获得早晚两餐食物。

中级班即在职军士,轮流前往学院学习一些简单的作战知识,从而提高军士的思想军事素养。

高级班则要求都伯以上的武官,每个月必须前往学院学习三天,若达不到成绩者,给予警告或免职,优异者,可优先升官。

诸葛亮自己亲自担任讲武堂掌教,贾诩为副掌教,并且聘请了一些饱学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