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大盗-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述也好像太过分了些,根据新编的徽戏《史阁部守扬州》所表演的,那清军感觉很象是电影《指环王2》里的魔族军,演员长得相当狰狞也就罢了,但也不见得那几十万人个个有吃人的嗜好吧?根据户部资料的记载,当初清军的军粮辎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足的,犯不着动不动吃上几十万人,不过林风自然也不会出来替清兵澄清事实真相,因为就搞臭敌人的政治目的来说,这边进行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借着这个机会,林风也也洗刷了前一段时间屠杀八旗贵族的血污,根据那些缴获的资料来看,这些贵族在那个年代绝大部分都曾亲身策划、参与过屠杀活动,可以说个个都是血债累累,无须夸张,当初八旗入关绞杀农民军、攻灭南明的过程中的确是杀戮无数,即使是清庭的官方户籍记载,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将近一千五百万汉人被屠杀掉了,根据这个被大大缩小的保守数字,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定罪量刑,这几千;万把个八旗贵族都可以说得上是死有余辜,当林风把这些绝密资料公布在光天化日之下时,原本对他议论纷纷,觉得他堪比董卓、黄巢的读书人也自觉的闭上了嘴巴,不管怎么说,即算是孔子再世、即算是再怎么胡扯王道、天命也无法对几千万条人命无动于衷。

原来的嘉定、扬州、江阴以及四川、两广的屠杀事件零零碎碎道听途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冲淡之后很多人都已经不以为然,以为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这个时代乾隆还没来得及编撰《四库全书》,很多原始资料也没有来得及销毁,所以这次林风集中公布的秘密资料就完全颠覆了这个概念——这个东西的真实性经过核查也被确定下来,因为当时的的军功就是按屠杀的数量计算,杀了多少人得到多大的荣华富贵,对比时间和人名、官职这些东西自然确凿无疑。

这些原本几十万、几十万的数字累计叠加起来成为了一个极其恐怖的真相,几千万条人命是什么概念?把尸首排起来可以绕地球转个圈。

这次宣传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林风的预料,人们从漠然变得半信半疑,从半信半疑变得大吃一惊,从大吃一惊变得极度愤怒,这次宣传的许多资料被各个书坊雕版拓印,随着行商很快散布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整个士林的舆论为之哗然。

本来根据中国的传统,建立新王朝屠杀个几百千把万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这次林风在宣传中一再打出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且处死了以康熙为首的所有战争罪犯以及其他涉案嫌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事件就变得相当轰动,除了具有新闻价值外在儒家学术上的“华夷之道”也引起了争论,在这些铁证下,清庭用武力以及文字狱强行压制的学术空气逐渐活泼起来,“汉奸论”这个调子重新抬头,当初林风宣判处死那些八旗王爷贝勒的檄文被四处传抄,并且风行于大江南北。

按道理来说,林风作为叛军起兵偷袭北京,在儒家的看法自然是大逆不道,而且诛杀皇帝朝臣更是罪无可恕,因为自古以来有着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贵人们有贵人们的死法,象这样砍了皇帝还把皇帝脑袋吊起来示众更是悖逆之极,但这回林风在宣传也祭起了法宝,打出了民族主义的招牌,根据夫子春秋大义中的“攘夷”来说,杀这些罪犯匪徒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规矩可讲,总之态度显得强硬得不能再强硬,一副老子就这样干你奈我何的架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一些老儒心怀疑虑,但也意外的获得了一大批激进士人的支持,这批人大多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不顾任何阻挠,高唱着《满江红》,从全国各地聚集起来,朝北京进发。

虽然这次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林风却对此一无所知,因为自从京师陷落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北方各省的督抚虽然惊骇万分,但也迅速的进入了紧急状态,战争的阴云立即笼罩了整个北方,所以各种消息除了轰动点的大事件之外,其他的都传播得比较迟,而这个时候林风发现自己的战争机器上居然出现了重大缺陷,那就是情报工作居然一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重视。

这件事件无论到哪个时代都可以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林风突然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作为一个最高统帅,他所获得的的资讯和北京东门口悦来客栈店小二所知道的是同样多的。

就在林风在书房头痛万分的时候,亲兵队长李二狗推门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些古怪。

“大人!”李二狗稍稍迟疑,“大人,您有江湖上的朋友来拜望!”

林风一怔,用嫌怪的眼神看着李二狗,这个家伙真是太没见识了,随随便便来个家伙他就通传,现在自己虽然不算是什么日理万机,但也没什么功夫接见那些莫名其妙的人。

“大人,是杨海生、杨将军带他们来的……”

“哦,他们是什么人?”林风皱起眉头,无奈的道。

“好像一个叫陈近南,还有一个叫什么杨起隆!”李二狗摸了摸脑袋,傻笑道。

“啊——?!”林风吓了一跳,怔怔的看了李二狗半天,突然反应过来,急忙站起,刚刚走到书房门口,忽然定住身子,转过头来郑重叮嘱道,“狗子,咱们在京城不是招揽了不少好手么?等下要他们摆好架势,陈总舵主可不是说笑的!”



 第五节 理想年代

在这场拯救生命的运动中,汉军在天津之战缴获的那八万多头牲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来根据李光地的意思,这几万头牲畜有一大部分是要退还给天津府百姓的。 //历来商埠繁茂以盛产骡马著称的天津府在上一次的清、汉战争中受到了沉重打击,几千户以骡马为生的个体户因为清政府强征的干系失却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流动资金,濒临破产的边缘,鉴于如此,在李光地的经济计划中汉军将有秩序的退还一部分战利品以维系生产,但此次的流民赈济工作使这个计划无法进行下去。

大汉的军方在这些骡马使用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本来这些骡马在李光地安排中是要全数为流民服务的——即绝大部分组成运输队从各个方向运送能够维持生命的食物和建筑材料,剩下的一小部分病弱母畜将为难民提供鲜奶或者被宰杀食用,但这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到了军方私下里的阻挠,很多强壮的牲畜被挑选出来直接补充了汉军的炮兵部队和辎重部队,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汉军大将周培公将军居然还异想天开的计划编组一支“快速反应火枪部队”——即让精锐的火枪兵骑上骡马并携带小型火炮,在到达战场之后再下马列阵步战。

尽管李光地已经在这个计划的背后看到了林大帅阴险的背影,但深受儒家仁义教育的李光地依旧断然拒绝这一无理要求,在头号政府长官以辞职为要挟的情况下,军方不得不暂时妥协。

在这次极端正义运动中,林风又对历史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汤斌的计划中,这一百七十多万流民如果想要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冬天生存几个月的话,那就必须兴建大量的草屋和半掩体窝棚——可以想象,一百七十万人的安居计划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基建项目,需要多少木料、砖石、瓦片?然而除此之外,在全面破坏野外植物以充当食物之后,京畿之地必然赤地千里,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一百七十万人在整整一个冬天都极度缺乏取暖的燃料。众所周知,除了饥饿之外,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足已消灭任何健康的人类。

公元一六八四年秋,大汉政府头号长官林风元帅阁下一声号令,耸立神州大地数百年,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华夏子孙永远的骄傲,伫立在北京城中央的紫禁城全面破土动工,征发而来的数十万北京市民无分男女老幼,全部参与了这项历史性的破坏工作,除了因为民族感情和信仰的缘故,除了天坛和被部分保留之外,其他宫殿都在数日之内拆卸一空,无数砖石瓦片源源不断的被运输出去交与城外的流民建筑施工队,他们将在李光地的组织下,延着滦河一线朝前建立前哨聚居地,王大海军团携带六十多门大小火炮拔营出征,和孙思克的中军骑兵部队奉命前驱数百公里,近距离监视满清山海关驻军——他们接到了极为严厉的军令:若是发现山海关守军有任何敌对行为,立即消灭“任何有辫子的生物”。

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这次对拆平紫禁城的工作立即遭到了广大士林的强烈反对,而意料之外的是,这批反对者的主力却不是极端保守的老儒生,而是应汉军号召前来抗清救国的外省士子——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难以寻味的事件,本来林风以为这次举措应该会得到这些年轻士子的热烈响应,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可以算是这个时代最激进的阶层,任何革命性的举措应该可以为其接受才对。在这个心理暗示的影响下,林风一开始对这些小青年的反对不予理会,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个趋势有蔓延扩大的趋势,参与议论并且上街请愿的士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到了现在居然有北京的市民参与进来,以致于对目前的汉军政府产生了小小的信任危机。

在经过仔细思考过林风决定接见这些士人代表,从七天前开始,这些人手捧孔子孟子的牌位,已经在天坛外跪了几天了,围观的人群从开始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几万人,而且看上去很神圣很受人同情,许多附近的大户人家发现汉军没有对这些人采取暴力措施之后,居然纷纷派家仆给这些请命的士人送饭,从物质上支持他们的抗议行为。

当林风率领大队亲兵开到天坛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发生了小小的骚动,到底在天子脚下生活了这么久,对于衙门的残酷百姓们可谓印象深刻,看着大队人马全副武装的杀过来,所有人心中都不是很有底,谁敢保证这个传说中杀人如麻的汉军大帅会不会突然下令血洗天坛呢?!

当然事情发展到最后自然是虚惊一场,当林风的亲卫将领李二狗将军大声宣布汉军大帅就地接见士人代表的时候,全场几万人居然欢声如雷,仿佛是已经取得了一场决定性胜利似的。

根据陈梦雷的线报,目前聚集在天坛请愿的士人几乎全部都是外省进京的年轻儒生,几有八百多人,大江南北各个行省的人都有,几乎占了进京士人的八成。因为出于树立政治形象方面的关系,这些人一进北京就受到了李光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全部被安排了非常清静的驿馆居住,而且享受着汉军政府低级军官的待遇,除了没有薪饷之外,饮食起居衣帽鞋袜都优先供应,这些举措当然也获得了最佳的效果,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些游学士人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北京,一路上受到的挫折和磨难的确非常之刻骨铭心,所以当忽然感受到如此贴切的温暖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立即产生了一种回家的亲切,这就与其他投降官员拉开了心理距离,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汉军政府产生了归属感。

根据儒学的传统,当一批士人对某个政权产生归属感之后,在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会添加不少麻烦——所以林风冒天下之大不韪拆卸紫禁城之后,这些人立即产生了敏锐的政治嗅觉,认为这种反动行径必然千夫所指,那么根据“武死战文死柬”定理,自己必须冒着杀头危险犯颜指正。

“哦,各位就是士子代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