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的大夫们就说:“王歜是个平民,还讲义气,不肯背叛齐国投降燕国,何况是吃国家薪俸的人?”于是大家就约好一起到莒去,求公子赶快登基立为襄王。
22。 以死为朋友辩护
左儒和杜伯是要好的朋友,同是周宣王的大臣。宣王指出杜伯的罪过将要杀他,左儒在宣王面前替杜伯讲情,来回讲了九次,但是宣王仍没有答应,并且说:“不要国君,偏私朋友,这就是你做的事吗?”左儒答道:“我听说,君王好而朋友不好,那么就要顺着君王的意思来残杀朋友;朋友好而君主不好,那么就带着朋友离开君王。”宣王发脾气地说:“你能解释清楚就放你一条活路,解释不清楚就是死路一条。”左儒答道:“我听说古时的志士不枉屈仁义而轻言牺牲,也不苟且求生,所以我了解人主的过失,愿用死来说明杜伯无罪。”宣王杀了杜伯,而左儒也一同殉难。
23。 朱厉附殉君主
莒穆公有一个臣子叫朱厉附,侍奉穆公,但不被穆公所赏识。朱厉附就离开穆公,冬天住在山林里吃栗子,夏天就住在河边湖边吃菱藕。穆公遇难死了,朱厉附将要一同去殉难。他的朋友说:“你侍奉穆公而不被他所赏识,现在穆公遇难你也一同去殉难,我看恐怕不妥吧!”朱厉附说:“当初我以为穆公不了解我,现在穆公死了而我不死,是他果然不了解我;我一定要去牺牲,来激发天下那些不了解人臣的君主。”于是就去殉难了。
24。 子倍为父而亡
楚庄王在云梦打猎,打中科雉,申公子倍要去夺过来,庄王要杀他。大夫们就劝告说:“子倍很自爱,同你争夺雉,一定有他的理由,你姑且把真相弄清楚。”不到三个月,子倍生病死了。邲之战,楚国大胜晋国,回去赏功,申公子倍的弟弟向王请赏说:“别人是在军旅中立功劳,我的哥哥是在车下立的功劳。”庄王就问:“这话怎么说?”答道:“我的哥哥读到一本古书,上面记载:打到科雉不出三个月一定会死,我的哥哥要去夺得它,果然短命死了。”庄王下命令到府里把古书找出来看,上面果然有记载,于是就厚赏他。

有德者得天下(1)
1。 圣人治天下
圣人对待天下老百姓,就像把他当作小孩子一样地看待啊!饿了就让他吃饭,冷了就替他穿衣;养育他,使他成长,就怕他长不大。《诗经》上说:“小的甘棠树,不要砍伐掉,树旁有召伯探听民意用的小草房啊。”《传》上也说:陕西以东的地方,由周公负责治理,陕西以西的地方,由召公负责治理。召公当蚕桑农忙的时候施政,为了不影响人民的农事,所以不入城邑,就暂住在甘棠树下的草房里,听取人民的意见,陕西一带的人都能各得其所,所以后来的人怀念他,歌颂他,怀念他用言语表达出来,表达得还嫌不够,就赞叹他;赞叹得还嫌不够,就歌颂他。诗情就这样慢慢地累积,越积越多,多了就表现出来,表现要有方法,才能获得他应有的地位。老百姓赞美他的仁政,对他表示敬意,所以不砍甘棠树,这样政治教化还有什么行不通的呢!孔子说:“我从甘棠树那里,就想到宗庙的威严。因为非常尊敬他的为人,也就一定尊敬他的地位,让万物各得其所,古代圣王的理想恐怕离此不远吧!”
2。 孔子为理想而奔波
仁人的德教,在内心中时时有不忍心的感觉,待人处事,一片真诚。因为他心中有不忍心的感觉,所以当他治天下的时候,好像拯救快被淹死的人一样。看见天下弓虽。暴的欺负弱小的,多的欺负少的;还有那些年幼无依,伤残无助的,对他们的遭遇都表示同情。所以孔子游说经历七十二君,希望他的政治理想能够实现,让老百姓生活幸福,每个人都能各安其所,万物都能很和乐地生生死死,但始终没有遇到这种机会。所以看到麒麟出现就很悲伤,哀叹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的恩泽不能广被大众,于是只有作《春秋》,把素王的道理告诉后人,但他并没有忘记继续对人民施恩惠。因此后代的帝王尊崇他,志士们效法他,读他的文章,传到今天仍然还不断绝,这是他道德的影响力。《诗经》上说:“奔走效劳,为的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就是指此而说的。
3。 有德者有福报
圣王广布仁德,施舍恩惠,并不是要老百姓报答他。
祭祀祖先和天地山川,也不是要鬼神报答他;山高了就容易产生云雨,水深了就有蛟龙;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福禄自然就会来。有阴德的人一定有阳报,有隐行的人一定有显著的名声。以前不整修沟渠防堤,水就变成了灾害,夏禹开凿龙门和伊阙,治理了水患,让人民能够住在陆地。老百姓不相亲近,五伦也不和顺,契就教君臣要明白君臣的本分,父子要相亲爱,夫妇要各守本分,长幼要有尊卑之序。田野荒芜,粮食生产不够,后稷教老百姓开发荒地,先施肥然后种稻子,让老百姓都能丰衣足食。所以禹、契、后稷他们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君临天下的,这是有阴德的原因。周朝衰颓,礼义也不存在了,孔子就拿夏商周的典章制度教导后代,所以他的后代到现在仍然没有断绝,这是有隐行的原因。
4。 让天下人各得其所
《周颂》上说:“年成好的时候,黍醴都丰收,盛满了仓库,多得难以计算,做酒做醴,献给祖先,配合各种礼物,希望降福给所有人民。”《礼记》上说:“上牲没有了,就用下牲,下牲没有了,那么就没有东西供祭祀了。”由于违背礼节,便会引起不快。所以圣人对于天下,好像坐在厅堂上一样,现在假定满堂的人都喝酒,只有一个人独自对着角落在哭泣,那么满堂的人都因此感到不愉快。圣人对于天下,好像坐在厅堂上一样,只要有人没有得到安置,那么堂上的祖先一定不乐,就是孝子,这时也不敢拿着东西进献。
5。 道德比山川重要
魏武侯顺西河而下,在半路上对吴起说:“河山是多么的美丽险要!这真是魏国的宝。”吴起答道:“人主的道德重要,河山的险要并不重要。以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是鄱阳湖,由于自己不重视德义,终被夏禹灭亡;夏桀的时候,左边是河济,右边是太华,南面是伊阙,北面是羊肠,由于施政残暴不仁,终被商汤放逐;殷纣王的时候,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北面有常山,南面有大河,也由于施政残暴不仁,终被周武王灭亡。从这些例子看来,在乎人主的仁德,不在乎河山的险要。假若人主不注重自己的品德,船上的人都是你的敌人。”武侯说:“说得好极啦!”

有德者得天下(2)
6。 有大气度才能定天下
周武王灭掉殷朝,召见太公问他道:“对于殷朝的士人和老百姓应该如何处理?”太公答道:“我听说爱护某一个人,往往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一同爱护;厌恶一个人,往往连他的其余的小官吏也一起厌恶;把对手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怎么样?”王说:“不可以这样做。”太公出来,邵公进去,王说:“怎样办才好?”邵公答道:“有罪的人就杀掉,无罪的人就让他活着,怎么样?”王说:“不可以。”邵公出来,周公进去,王说:“该怎么办才好?”周公答道:“让每个人都安居在自己的家里,每个人都耕种自己的田,不要变动原有的一切,只要是仁人他都去接近,老百姓如有不对的,都归罪于自己。”武王说:“有这样大的气度,可以平定天下了。”所以看重士君子,就因为他有仁德的缘故啊!
7。 小仁与大仁
孔子说:“居住地要有仁厚的风俗才好,假若选择住在风俗不仁厚的地方,怎能算是聪明人呢!”仁厚的人先要设身处地去想然后才做,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虽然因此获得高官大位,一个仁厚的人也不愿意这样做。真正具有非常仁厚心肠的人,他的爱心施及远近,如果这中间有不和谐,他就牺牲小仁来成就大仁。大仁就是普及四海的人,小仁就是恩惠仅限于他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
恩泽仅限于妻子、孩子的人,因为他只知谋求利益,用妇人之小恩来安抚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粉饰他的虚伪,谁都知他不是真的,虽然当时可以获得声名,可是士君子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所以共工、兜、符里、邓析,他们的智慧并不是不懂事理,然而终被圣明的帝王所杀掉,因为他们只追求利益而不讲品德。竖刁、易牙,为了求得利益,不惜毁坏自己的身体,杀害自己的孩子,来谋求利益,最终为害齐国。所以大臣不仁厚,犯上的事情就容易发生;大臣仁厚,国家太平,人主也会得到荣耀;人主明察,宗庙平安无事。
一个大臣都该讲求仁厚,何况是一国之主!所以桀、纣因为不仁厚而失去天下,汤、武因为积德于国家而拥有四海,所以英明的帝王注重品德,并且要身体力行。《孟子》说:“把自己的仁恩普及到所有人民,就能保全这个国家;如不能把仁恩普及到所有人民,就不能够保全自己的妻子。古时候的仁圣贤君没有其他过人的地方,就是会把自己的仁恩推及人民罢了。”
8。 与天下人同乐
晏子请齐景公喝酒,吩咐人饮酒的器具一定要用新的。家仆说:“置办新酒具的钱不够,请向百姓收钱。”晏子说:“不行!作乐要上下一同作乐,天子和百姓,诸侯和境内人民,大夫以下和他的下属应该一同作乐,没有只管一个人快乐的。现在在上位的人只管自己快乐,伤害下面百姓,耗费了钱财,这就是独乐,这是不可以的。”
9。 齐桓公割地
齐桓公经过燕国向北边攻伐山戎,燕君走出国境去欢迎他,桓公问管仲说:“诸侯之间彼此相迎,可以出国境吗?”管仲说:“不是天子不可以出境相迎。”桓公说:“那么这样说来,是燕君由于惧怕而失礼,由于我无道而让燕君失礼。”于是就割让燕君所到过的地方送给燕君。诸侯们听到了,都朝拜齐国。《诗经》上说:“认真谋划你本职的工作,与正直的人共同治理国家,神明听到并保佑他,赐给他以大福。”就是指此而说的。
10。 圣主居心仁厚
景公去取爵,还弱小,所以又放回去了。晏子听到了,没等景公请他,就直接去见景公。景公为此很担心。晏子说:“你为什么这样呢?”晏公说:“我去取爵,结果发现还很弱小,我就回来了。”晏子慢慢地走到北面向景公祝贺道:“我们的人主具备了圣王的仁慈心肠。”景公说:“我去取爵,因为爵还弱小,所以又回来了,这和圣王之道又有什么关系?”晏子答道:“你去取爵,因为还弱小,所以你又放回去了,是爱护幼小。我们的人主居心仁厚,连禽兽都受到恩惠,何况是老百姓?这就是具备圣王的条件。”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有德者得天下(3)
11。 无家可归
景公看到幼儿在大路上乞讨,景公说:“是无家可归吗?”晏子答道:“有你在,他为什么无家可归,我们抚养他,马上就会有人知道。”
12。 各有所养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位老年人背着柴火,同时脸上显出饥饿的样子,景公心里一阵难过,就叹息地说:“叫官吏去奉养他。”晏子说:“我听说,喜欢贤能的人而又能同情不贤能的人,这样做就可守住一个国家;现在你怜爱老百姓,而他们普遍地都能受到你的恩惠,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景公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