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人,吹灯耕田-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顾氏常常和陪了自己几十年的刘妈妈说心里话,因此眼下她也没藏着掖着、很快就缓缓答道:“咱们家这是要白要人家一个小子,所以就算像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那样三顾茅庐也不算什么!堂侄媳妇儿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送人,我要不是自家膝下没有孩子,我也不愿意走这一步、逼人家骨肉分离啊!”
顾氏说着语气里便多了几分落寂,刘妈妈深知家里后继无人这点、乃是顾氏心里最大的心病,于是为了不让顾氏再继续暗自伤神下去,刘妈妈马上机灵的把话题岔开:“夫人,这张家的两位孙少爷,不知您看中了哪一位?”
一提起张大郎兄弟,顾氏脸上就有了淡淡的笑容,语气里也多了几分赞赏:“那两个孩子还真是都很不错,老大虽然少年老成、有些迂腐不懂变通,但胜在性子耿直善良,我们家若是过继他来当孙儿,以他的品性和为人,将来一定会好好的孝敬我和老爷……”
“可大郎那孩子有时候却善良过头了,听说性子和他已故的父亲十分相似,对那些该狠下心拒绝的人、往往会狠不下心来,这样的性子太过柔弱有可能会担不起我们家那份家业。”
顾氏说着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似乎对张大郎这个缺点很是头疼,一旁的刘妈妈多多少少知道顾氏真正的心思,于是赶忙把话题往下引:“不是还有一位孙少爷,夫人您也挺中意的吗?”
“二郎性子倒是十分机灵、且还聪明过人,由他来继承我们家的家业再合适不过了,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家业不大,但却需要一个八面玲珑的男人出面去和同个圈子的人家打交道,”顾氏说着顿了顿,才面带担忧的补了句:“眼下老爷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怕是再也无法出面和平日里那些故友应酬了,否则我也不会急着相过继的人选。”
当家人的身体逐渐不行、再也撑不起家业,以及当家人因身体不行、不能再留下嫡亲血骨了,这才是顾氏夫妇不得不尽早相人过继的缘由……
刘妈妈本以为顾氏这是打定主意要过继张二郎了,没想到顾氏却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我就怕二郎太聪明、太有主见了,真过继了会不好管束、会亲原先的家人,有什么好处都往吴氏那头送,那我们岂不是替人作嫁衣裳、还把自家的产业给白白全送上了?”
顾氏把心思一对刘妈妈说了后,一时有些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要过继哪一个,恨不得张大郎和张二郎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选。
而就在顾氏犹豫不决时,张大郎兄弟却意外的主动找上她……

   作者有话要说:呜呜呜,大家太聪明鸟~乃们滴聪明显得我特别笨啊~

答案是用咪咪状的面团来印下牙印,然后对比齿痕……

大家都猜得差不多、算是答对了~所以糖水会履行承诺让二更君出来溜达,不过二更还在写,可能要晚点更新了,应该不会超过12点,咳咳~

PS:为了二更君,记得打分和留言哦~   

 第五十九章离乡上京

张大郎兄弟的到来让顾氏感到十分意外,毕竟在吴氏的四下提防下、顾氏其实很少有机会能和张大郎兄弟说话,因此顾氏一见到张大郎兄弟,马上就笑吟吟的携了他们二人的手,一脸亲切的问道:“你们兄弟俩找我有事?”
张大郎面色有些凝重,倒是张二郎脸上有着礼貌的微笑,并落落大方的答道:“我们有事想找堂叔婆相商,想请堂叔婆借一步说话,不知堂叔婆方便不?”
“当然方便了,走,到我家里去吧。”
顾氏说着一手牵一个,很快就把张大郎兄弟领到了家里,三人才一坐定、张二郎就开门见山的说出来意:“堂叔婆是不是找我娘谈过过继一事了?我来找您是想毛遂自荐———我愿意过继到堂叔婆家,今后替堂叔公和堂叔婆养老送终!”
张二郎的话让顾氏颇感意外,似乎没料到他竟会主动提出过继一事,不过顾氏很快就压住心头的惊愕,问道:“这是你们两个孩子的意思,还是你们的娘的意思?大郎你也同意二郎这样做?”
张大郎从一开始面色就十分凝重,眼下顾氏一发问、他更是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并不赞成张二郎的提议,张二郎见状马上替他答道:“堂叔婆,这件事我和大哥已经商量过了,他同意我这么做,毕竟大哥是我们家的嫡子长孙、过继他恐怕有些不合适……”
这话既已起了头,张二郎便不再有丝毫犹豫,很快就一脸认真的对顾氏做出了保证:“若是堂叔婆选了我当过继的人选,那我可以当着您的面起誓,发誓今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和堂叔公,并且会把您的家业打理好,不让您的家业因没了亲子嗣继承就逐渐没落,也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光耀门第、替你们家争光。”
张二郎这番话顾氏听了顿时喜出望外,毕竟张二郎主动提出了过继、这事办成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不少,加上张二郎主动保证日后会好好孝敬她和丈夫,这也算是消除了顾氏先前那分顾虑———顾氏早早就打探过张二郎的品性,相信他既然说得出就一定做得到,否则张二郎也就不会被顾氏看中、并成为过继的人选了。
不过顾氏还没高兴多久,张二郎就再度开口、把丑话都说在了前头:“堂叔婆,我虽然愿意过继并保证做好过继后的本分,但我却要事先把话和堂叔婆您说清楚———堂叔婆您无论是过继谁家的小子,想要让那人和原先家里的亲人断了来往,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也不例外。”
“毕竟血浓于水,父母、兄弟姐妹之间那种血脉相连的联系,不是谁想割断就能轻易割断的!我不会和您说什么冠冕堂皇、但言不由衷的话,我会很诚实的告诉您、我过继后依旧会尽心尽力的帮衬原先的家人,我也依旧会孝顺我的母亲、照顾妹妹……”
张二郎说着顿了顿,最终还是下了狠心、直言不讳的说道:“并且我之所以会毛遂自荐的主动提出过继,说到底还是为了帮衬家人,这点堂叔婆心里应该十分清楚才是。”
“不过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可以保证帮衬原先家人的同时、不损害新家人的利益,且把两家利益放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绝不会厚此薄彼!我也认为把真实的意图清清楚楚的说出来,比藏着、掖着等真正过继了,再把真实意图一点一点的表现出来要好,毕竟事先把话说清了、双方才不会存有芥蒂!”
张二郎说着目光如炬的看着顾氏,一脸坦荡的说道:“该说的我都已经说完了,堂叔婆可以好好的斟酌下我刚刚说的话,再决定要不要过继我。”
张二郎说着不紧不慢的端起了茶盏,轻啜了一口后给了张大郎一个“放心”的眼神,似乎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而张二郎说的这番话彻底出乎了顾氏的意料,也让顾氏立时对张二郎刮目相看、对张二郎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不过顾氏很快就眉头紧蹙的陷入了沉思,开始细细的衡量起过继一事其中的轻重来……
顾氏也知道她无论选了谁来过继,哪怕过继后她严防死盯、也斩不断那人和原先亲人的联系,这也是一直以来最困扰顾氏的问题。
不过张二郎那番坦荡荡的话语却让顾氏有了新的看法———只要张二郎保证不会厚此薄彼,不会因帮衬原先的亲人、就损害了他们这一头的利益,那的确是没必要逼张二郎和原先的家人恩断义绝,张二郎能够如此坦诚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顾氏也是个聪明人,她细细的思量了一番后、爽快的答应了张二郎的毛遂自荐:“二郎,你是个有胆识、有魄力也很为家人着想的孩子,你的提议我可以接受,不过你娘那边恐怕不会同意你过继。”
顾氏的话让张二郎微微的松了一口气,随后开口说道:“堂叔婆您放心,我娘那边我和我大哥会想办法说服她,您就安心在家等消息吧!”
张二郎说着便起身告辞、和张大郎一起离开顾氏家,一出大门、张大郎就忧心忡忡的拉着张二郎,问道:“小二,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张二郎脸上却有着绝决的神色,只见他伸手拍了拍张大郎的肩膀、语气坚定的说道:“大哥,如果你还犹豫不决那就想想阿妹,想想我们以后的前程———如果我们俩不能有出息,那以后谁来保护娘和阿妹、谁来替她们撑腰?”
“……”
张二郎的话让张大郎沉默了,让他再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如果他们能够早早的变强大起来、成为张巧儿的依仗,那陈家当初多少会多点顾忌,不敢随随便便的打齐大郎的主意、抢张巧儿的夫婿。
张二郎也是经历了陈家抢婿一事,才意识到他们家必须想办法强大起来,意识到张大海既然已经不在了,他们兄弟俩就必须担起保护母亲和妹妹的责任。所以张二郎得知顾氏的意图后,经过反复的思虑最终决定“牺牲”他一人、换取张家的强大!
因此张二郎一见张大郎沉默不语、知道张大郎心里还是很难受,很快就挑了些好话来宽他的心:“大哥,你别老是觉得我过继给堂叔公是件坏事!你仔细想想,只要把我过继到堂叔公家、继承了他的家业,将来你我金榜题名后就不怕谋不到好差事了!”
“你说就算将来我们高中了、有了钱打点各路关系谋个好差事,那也得有替我们搭桥牵线的人,我们才能寻到门路啊!到时候你和我都一并有了出息,谁还敢欺负娘和阿妹?兴许我成了堂叔公家的孙少爷后,还能帮齐衡也谋个好差事呢!”
张二郎故意把一切事情都说得很轻松,说完还不忘打趣了张大郎的亲事一句:“至于堂叔婆提的那桩用来交换的亲事,你大可先偷偷的去瞧一瞧那顾家小娘子,人相看中意了咱再应下这桩亲事!要是大哥你不中意顾家小娘子,那这门亲事我们就不结了!”
张大郎默默的听着张二郎兴致高涨的憧憬未来,也明白张二郎说的句句在理———官场的黑暗虽然张大郎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他好歹上京赶考了一回、或多或少的耳闻目睹了一些,明白像他们这样毫无背景的穷小子,高中后别说是平步青云了、谋个好点的差事都很难!
所以张二郎走这一步,认真说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而张二郎见张大郎默认了他的做法,很快就拉着他一块儿去说服吴氏,吴氏最初也不同意,但架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加上这中间还夹杂了一个齐大郎的前程,吴氏为了子女,最终还是违心的点头答应了过继一事。
随后在张老族长的见证下,张家很快就开了祠堂举办了过继仪式,张二郎给顾氏磕了头后喊了她一声“祖母”后,便算是顾氏他们家的嗣孙了。不过因张老爷子(顾氏的夫君)远在京城,因此和他有关的仪式、必须等张二郎到了京城后再补办。
张二郎既然过继给了顾氏,那自然便要随她一起回京城去,从此在汴京城生活。
张巧儿等人舍不得和张二郎分开,加上顾氏给张大郎提的那门亲事、女方家在京城,张家人若是想要相看顾小娘子、少不得得往汴京城跑一趟,还有就是张大郎三年后也还是要上京赶考一回,似乎事事都和汴京城扯上了干系……
于是这些种种缘由加在一起,让张巧儿一家人商量过后、有了索性全家迁往汴京城的念头,反正他们在家乡也没房屋住,且小吃摊在哪里都可以经营、说不定到汴京城经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吴氏可没忘了齐大郎这个准女婿,于是马上把齐大郎找来相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