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局(讲述财富背后那些不能细说的故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发财了,他的心也动了,一天,他一把火将他的诗集烧了。他要发财,去他妈的风花雪月。

刘卫东是家里的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的父亲是个教授。本来三兄弟都在政府机关做事,整个大家庭倒是非常稳定。刘卫东下海的决定,在家中引发了一场争议。知识分子的父亲最初是强烈反对的,他一直最心疼小儿子;但两个哥哥倒是非常支持,他们看到周围的同事纷纷下水,心思也活络了,但又怕呛水,所以要看看这个兄弟试水的结果。见其他两个儿子都支持小儿子下海,父亲也不坚持了。

于是刘卫东也成了一个弄潮儿。

刘卫东的第一桶金来的也是非常传奇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的政府财政出现了赤字。于是连续几年在各个企业、居民中间发行国家债券,也就是国库券。

国库券条例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由于不能流通,老百姓不认这个金边债券的账,但在计划就是法律的年代,发行受阻的官员不愿和老百姓磨嘴皮子,于是他们使用手中的权力搞行政分配,按人头摊派。由于国库券只能到期兑换,守着国库券又急着用钱的人只好到处找人换钱用。

当时,上海北区的虬江路成为国库券私下买卖的集市。在地下交易市场,1983年的年利率为8%的国库券市价只有面值的七成;1985年的年利率为9%的国库券只有六成。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宁愿到手的几十元利息不要,只求手上100元的金边债券能换回六七十元现金。国债贩子们则忙着“六进七出”或“七进八出”发点小财。国家金边债券的金边就这样在市场上消失了。

这个时候,看着儿子整天早出晚归做些小生意的刘卫东父亲忍不住了。他点拨儿子说,从当年4月21日开始,中央开放了上海、合肥等七个城市的国库券转让业务试点。也就是说民间黑市的低价国库券可以到合法的交易场所实现价值的回归。

当时100元1985年期的国库券票面利息是27元,1986年期的利息也有18元。但是在黑市上,这两种面值的国库券价格仍旧在六七十元徘徊。只要稍微有市场头脑的人,都不难看出其中巨大的机会。

于是刘卫东就七拼八凑地借了很多钱,先在虬江路低价收国库券。虬江路收完了,再跑到犄角旮旯的乡下去收集国库券,然后准备在上海开放国库券交易的时候兑换。

国库券交易第一天开盘,100元面值的国库券价格一下子就上升到了80元,远远高于黑市价格。刚开始还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买进的人也不着急卖出去,只是观望。然而,一小时后,国债市场供求关系开始逆转。到了下午,交易开始活跃,不断有人买进卖出,价格上冲再掀高潮,到了110、120元的样子。也就是说,交易第一天,交易价就超过了面值。国库券交易所也实现了其发现价格的功能。

刘卫东手上的国库券可都是六折、七折收进来的,这把就赚足了。

后来,刘卫东嫌到处跑乡下收券这样赚钱太累,开始了靠信息差来赚钱。当时还不是信息社会,每个区域的消息都很闭塞的。比如合肥银行国库券买卖价为96~98元,而上海则为100~103元,之间有5元差价可赚。上海和合肥来回只要三天。这样刘卫东日夜兼程,把上海之外的其他六个开放城市跑了一个遍,低价收集国库券,高价在上海抛出。第一个一百万就是这么来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了之后,刘卫东扎根上海炒股票了,几次大的行情都抓住了,获利不少。属于第一批股票市场的千万级别的“大户”。

刘卫东是中国第一批股民,代码很小,他属于被现在的股民称作“井冈山战士”的那拨人,意思是很早就从游击战争开始打江山,直到全国解放至今还存活着的战士。

由于在国库券上完成了原始积累,刘卫东从炒股的第一天起就坐进了大户室。

股市的热情就在小平同志的“股市坚决试,不行可以关”南巡讲话中爆发,刘卫东也成了千万富翁。

当别人知道刘卫东是买的“豫园商城”的原始股,他一直耐心地等到其涨到一万元后才脱手,纷纷问其炒股的秘诀。刘卫东只是淡淡地说:“轻易不要下单,看准了才下单并耐心地持有。”

许多人炒股,每天跑进跑出,就替证券公司贡献手续费了。一年下来算帐,其实没有赚多少。而许多大牛股,都从自己手中溜走。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上海和苏州很近,抽空刘卫东跑到了苏州见了下徐幼林这个一直和他保持书信联系的忘年交。那时候,徐幼林还在大学里读书。

见了面之后,徐幼林有些暗暗吃惊,因为刘卫东远没有他想象中的北方男人的高大。其实刘卫东1米7都不到,按照女孩子标准属于三等残废。人虽然矮,刘卫东却把腰板挺得像军人一般笔直,初次和他见面的徐幼林还是隐隐感到他身上有股压人的气势。奇怪的是,后来和刘卫东相处久了,他却感受不到了这股迫人的气势。“或许已经被同化了。”徐幼林对自己解释道。

虽然有年龄的差距,两个人倒是一见如故,很快就没有了初次见面的拘谨。那一天他们喝了很多酒,由于先期了很长时间的书信沟通,倒是从此成了肝胆相照的哥们。刘卫东还向徐幼林面授了很多股票知识,教授他如何在盘面上判别庄家的一些动作。不过最后刘卫东还说了一句,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庄家永远在不断改变他们操盘的思路。可以说,刘卫东是徐幼林炒股票的师傅。

趁着暑假,徐幼林也跑了上海一次,见识了当时炒股的疯狂。

当时炒股没有电话委托,只有最原始的柜台交易。

每个证券公司营运部用用铁笼子封住柜台。由于当时市场上50元和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还未出现,股民为了买股票,只好把整叠的10元或5元票面交进柜台。柜台人员点齐了钱,才问,买什么股?股民告知其股票的名字,并提交一张填写完毕的股票购买委托单据。

在回家的路上,徐幼林想,炒股一夜暴富的发财之心人人都有啊!我啥时候也能发财啊!

徐幼林进入期货这个行业做经纪人,首先想到要拉刘卫东这个客户。他觉得刘卫东炒股票炒得这么好,炒期货肯定也行。

刘卫东对期货倒不陌生,上海金属交易所开张之后,就在里面炒过铜,开始小赚了几万,但由于传说中国人已经在国外买了很多铜,外盘暴跌,国内也跟着跌,他最后亏损十几万离场的。

当时上海的期货圈子也不大,所以赵义雄他们到苏州炒期货的事情刘卫东也知道,因为他本来就认识赵义雄。徐幼林入这行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所以接到徐幼林的电话后,他一点也不惊讶。

周末,刘卫东就赶到苏州,还要请徐幼林吃饭。徐幼林感到非常不好意思说,“我要拉客户,怎么让你这个潜在客户请客呢?”

刘卫东说:“你才工作不久,有多少钱?我好歹也算个股票市场大户。吃顿饭,算什么?” 见如此,徐幼林也不和他争了。

他们在徐幼林家附近找了家干净的饭店。酒过三巡,徐幼林和刘卫东说起了想让他到他们公司炒期货的事情。

刘卫东随口说了句:“好啊!,周一我就到你们那里去签合约,然后我打一百万到你们公司帐户上去。”

徐幼林惊讶地张着嘴,他还准备了许多关于期货好处的说词还没用上。没想到刘卫东一下子就打一百万交易保证金。这大概是他们公司目前最大一个个人客户了。他过去拉来的客户,最大的一个才打了三十万交易保证金。潘国强、李玲玲他们客户的保证金也大多是这个水准。李玲玲的客户总保证金略高一点,毕竟是美女经纪人。

美女在职场上还是有优势的,在“美女经济”盛行的今天,美女其实也是生产力。以后期货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各大经纪公司都有美女经纪人,大概就是拷贝李玲玲模式的。每当客户赚了钱了,就请美女经纪人吃饭,还大把大把地在美女经纪人身上撒钱。这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刘卫东关心地问徐幼林:“幼林,你现在的收入是多少?”

“不瞒你说,我现在的收入就是1500元底薪再加佣金20%的提成。”在刘卫东面前,徐幼林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哦!”刘卫东继续说,“以后我们炒单,你根据我的指令下单。每天盘后和我通会儿电话,交流下情报、分析下行情。今后盈利,我分给你10%。亏损都由我来承担。”

徐幼林再次被震撼了,用现在的话就是被雷到了。他连忙推辞说:“我赚佣金就可以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损失你承担,赢利我拿10%?”

“别的经纪人带客至少要抽取30%的盈利的,给你10%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刘卫东安慰着徐幼林。

“不不,这钱我哪好意思拿。”徐幼林固执地说。

徐幼林毕竟刚从校园这个象牙塔出来,在那个理想世界中,没有金钱、没有权势、只有美好和温馨。谁知道没过几年,金钱无孔不入地渗入了我们生活所有的环节,连象牙塔里都弥漫着铜臭的味道了,这是后话。

“那好,我们以后再结算吧!” 刘卫东见徐幼林如此老实,也不再坚持,心里却暗暗高兴。其实,这个条件是他有意试探徐幼林的为人的。行内金牌经纪人确实是和客户分成的,像徐幼林这种初出茅庐的经纪人是没有资格和客户谈分成条件的。

刘卫东虽然和徐幼林早就相识了,但两人之间从来没有金钱往来,这次他是故意试探徐幼林的金钱观的。若徐幼林坦然受之,他们之间的合作也有可能是一次性的。至于为何如此阔绰,一出手就是一百万,刘卫东是如此想的。苏州物资总公司也算是场内的交易大户,在那里做,消息肯定有很多。期货这玩意,消息比分析重要。一百万对徐幼林是天文数字,对刘卫东来说,也只是小钱。刘卫东早就不差钱了。

刘卫东当天晚上就在苏州过夜,第二天在徐幼林的帮助下签完协议,办完手续,下午就返回了上海。晚上在上海他还要见几个人。

刘卫东本来就长的不起眼,他就这样在苏州物资总公司低调地来,低调地走。只有在徐幼林在财务那里办那张壹佰万金额支票的入账手续的时候,财务才惊呀地叫了一声。
3 涨停板
在生活上,李玲玲是个爱美的女孩子,虽然没有啥昂贵的衣物,但每天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工作上,她也是个很细心的人,每天在本子上记着交易的数据,盘后还和客户分析行情。

当时Φ线材的交易行情基本上在每吨2800元到3100元这个区间波动。李玲玲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她指导客户在接近3100元区间时候做空,在接近2800元区间做多。这样,几个波段做下来,李玲玲的客户都赚了不少钱,聚集在她手下的客户越来越多,连徐幼林和潘国强手下的好几个客户都跑到李玲玲那里去了。

人才要流动,客户也要流动。但是对于经纪人来说,客户流失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

徐幼林倒是心服口服,毕竟李玲玲的客户服务做到好,再说男人都喜欢围绕在一个美女周围,这点李玲玲有天然优势。潘国强则显得有点小气,有时候还和李玲玲怄气。徐幼林劝了他好几次,谁让你潘国强带的客户有时候还输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