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三个席位,实力仅次于袁项城。其发迹之快、腾达之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胡汉民道:“遁初贤弟说得极是!袁项城早在光绪初年便投身行伍,自道台、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清廷灭亡前更是贵为内阁总理大臣。这数十年经营,才在山东、河南、直隶站稳脚跟。如何比得上孙百熙半年之内翻云覆雨,便占据西部四省?还有我们!
“我们同盟会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就在日本成立,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光绪二十年(1894)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克强先生组建华兴会。这么多年来,同志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举义赴死,才推翻满清恢复中华,可谓居功至伟。结果呢?我们手中不过两三省之地,在内阁影响还不及组建数月的新中国党。一念及此,便令人愤懑欲死!”
黄兴叹息道:“《孟子》中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大抵如此吧?”
孙元起此时若是在边上,定要狠狠鄙视宋教仁、胡汉民、黄兴他们一番:如果袁世凯说我获取西北之地有侥幸乘势的成分,我也就认了。你们革命党有什么资格挤兑我?
想想这些年革命党的举动,除了四下宣扬民族主义思想外,就是时不时地派百十个年青人演一出揭竿而起的闹剧。在清政府统治还算稳固的时候,试图让几十个热血上头的年青人造反来推翻满清政府,这种想法实在有些异想天开。而这种以卵击石的举动,除了让年青人前赴后继献出生命之外,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彰显革命和革命党的存在。
要说自己是乘势而起,革命党就更没有资格了!至少在辛亥革命以前,自己已经是学部尚书、内阁大臣。而革命党那帮人呢?湖南都督焦达峰是清政府通缉犯,沪军都督陈其美是上海滩流氓头目,江西都督李烈钧是云南陆军小学总办(校长)。而从床底拖出来就任湖北都督的黎元洪,之前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在都督中已经算是贵不可言了!
尤其是宋教仁,虽然曾担任华兴会副会长、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但却从未在政府中就职过。当初孙元起担任湖北提学使的时候,还曾聘请他当湖北法政学堂的教习。如今孙元起是内阁教育总长,他也成为农林总长。相比之下,究竟是谁发迹更快、腾达更速?
于右任突然说道:“在下听说,原先侵占山西全境的北洋第三镇已经渐次东撤,晋军都督阎百川将由大同返回太原,并且有改弦更张的打算。不知消息是否属实?”
宋教仁神情一黯:“大致不差!去年年底,袁项城趁着南方兵荒马乱、我们无暇北顾的时候,派兵由娘子关、平型关两路入晋。阎百川手下那些新招募的士兵,如何是北洋劲旅的敌手?只一照面便溃不成军,十多日之间山西全省便大半沦陷。当时阎百川曾南下向我们求援,但我们与山西之间横亘河南、直隶两省,实在是鞭长莫及;而且一旦派兵,就会破坏南北之间来之不易的和谈,所以我们只有闻言抚慰而已。
“后来他又向孙百熙求救,他们之间毕竟师生一场,而且正好袁项城急切想把京师附近的第四十七混成协和飞机撤走,于是孙百熙便与袁项城达成协议:袁项城撤走侵入山西的第三镇,孙百熙撤走京师附近的第四十七混成协和飞机。这才有了今天的这番局面。正因为如此,阎百川对我们同盟会没有及时伸出援手颇有怨怼之心,加上孙百熙对他恩同再造,故而他现在开始倾向新中国党,并准备在太原成立新中国党山西分部。”
胡汉民顿足骂道:“孙百熙着实可恨,只此轻轻一举,既满足了袁项城的要求,又使我同盟会在北方失一重镇,还平白捞到山西省地盘。亏他还被全国青年视为‘当代圣人’,行径如此卑劣、心思如此阴毒,哪有半点为人师长者的模样?”
众人都知道胡汉民是强词夺理,不过却没人为孙元起分辨,甚至部分人还大声附和起来。
孙中山道:“在山西这件事上,终究是我们没有尽到救援同志的职责,对不起阎百川在先。我们既然不仁,就不能怪人家不义。而且孙百熙如今是内阁教育总长、新中国党党首,在西部诸省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同盟会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忽略孙元起的势力,必须要妥善处理好与新中国党的关系,尤其是在当下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所以这个过节我们还是就此揭过吧!”
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黄兴借机说道:“中山先生,同志们已经在院里恭候许久了,我们还是早些进去吧!”

第三二九章便应重拜富民侯

走进丁家花园,就看见道路两侧站满了群众。众人见到孙中山进来,纷纷鞠躬抱拳道:“孙大总统,幸会幸会!”
“中山先生别来无恙?”
“祝孙督办旅途安和,一帆风顺!”
孙中山也笑容满面,与众人一一寒暄。
来到正堂上,只见中间挂着青天白日旗和红色巨大条幅,上面写道:“同盟会同仁饯别中山先生!”原来今天同盟会众人聚集在这里,是为孙中山举行声势浩大的饯别会。
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本来应该无官一身轻,无论他做回“夏威夷华人”,还是成为民国一介公民,袁世凯都该长松一口气。然而袁世凯对他还是大为猜忌。这道理也不难理解:从古至今,哪位皇帝对前朝君主放心过?尽管孙中山只占据半壁江山、只在位短短数月,毕竟他曾荣登大宝,在南方各省颇有号召力。
对于如何处置孙中山,袁世凯也是破费踌躇:放他进内阁,无处安厝;让他在野,又担心四处拆台。而孙中山自己呢,自然也不甘心向袁世凯俯首称臣,更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两下都权衡良久,最后袁世凯给了孙中山一个“全国铁路督办”的空衔。——这也是刚才同盟会会员称他为“孙督办”的原因。
这个“全国铁路督办”,名义上是中央给予的职位,却又不在政府正式编制内;说它不在政府正式编制内,却又享受政府拨给的巨额薪水。如此一来,既满足了袁世凯不想让孙中山进入政府、又想羁縻孙中山的愿望,也满足了孙中山不想向袁世凯屈膝、又想有稳定经济来源的要求。所以孙中山欣然接受此职,双方皆大欢喜。
全国铁路督办是干什么的?
从字面上理解,是兴建铁路的最高指挥。但孙中山一来没有孙元起的金手指,二来没有任何修铁路的经验,三来也没有能够兴建铁路的班底,如何来督办铁路?想来想去,只能先在全国各地四处考察一番。至于孙中山调研什么内容、最终会去哪里。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详细的计划,大家只知道他的第一站将是十里洋场的上海,于是众人在丁家花园为他举办了这场盛宴。
当然,这场宴席除了给孙中山饯别外,也有送宋教仁、王宠惠两位同盟会总长北上就职的意思。
诸位头头脑脑刚在堂上坐好。胡汉民、宋教仁等人就鼓噪道:“中山先生。给我们讲几句吧!”众人也应声附和。孙中山对此可谓驾轻就熟,稍稍谦逊几句,便昂然走上前台,开始了他的演讲:“遥想数十年前。清廷次第剿平洪杨天国、东西捻军以及西北回乱,朝野上下都弹冠相庆,自以为经此祸乱金瓯复整,当盛世可期、万年可待。百官士绅竞相主张开厂矿、修铁路、购军舰、造巨炮、练海军,民间也是意气风发。到处一片繁华,时称‘同光中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最后不得不割地赔款委曲求全。
“当时孙某年未而立,最初见国势蒸蒸日上,也想学得一技之长为生民略尽绵薄之力。谁知国家居然颓败如斯,甚至不敌东瀛弹丸小国!在屈辱、震惊的同时,孙某开始积极反思,试图寻找落败的原因。记得战后。日本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评价道‘日清战争是文明战胜野蛮’。我才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表面下,清政府早已病入膏肓,所谓‘同光中兴’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要想让中华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唯有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一途!于是在1894年年底转赴檀香山,募款创建兴中会。是为革命之始。
“自甲午到现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孙某一直奔波海外,与诸位同仁为民族、民权、民生而艰苦奋斗。赖全会同志尽命,我们终于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民族、民权斗争基本达到目的,政治上革命已经如愿以偿。然而革命尚未全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我们面前,尚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完成,使中国能以强国的身份与列强并驾齐驱。现在当务之急是施行民生主义,从事社会上的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属重大,因为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而地权向来是国民生活的根本,不是放几排枪、扔几颗炸弹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使用和平手段才能奏效。
“在孙某看来,平均地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所谓‘征收地价税’,就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贵地收税多,贱地收税少;而‘土地增价归公’则是以后地价涨高的部分归国家所有,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当然,土地是传统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即便采用征收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等手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所以我们还要从其他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同盟会要在精神上开展启蒙运动,积极宣传西方的重商思想,让国民摆脱愚昧,增广见识,冲破以往皇权、神权等造成的思想桎梏,减少民众对土地的迷恋,把资金投入到实业与商务中来,以此重建我们的国家。这项工作就有赖遁初诸位了!
“其次,我们同盟会要在物质上以身作则,大力兴办实业,使得中华工厂遍地,机器轰鸣,烟囱密布,高楼林立,火车通行南北,轮船畅游江海。早在二十年前,孙某北上拜谒李文忠公(李鸿章)时,就曾提出国家要使得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现在革命已经初步成功,正是大有为之时,而且孙某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也恰好有空闲,所以这项工作孙某当仁不让!
“实话说,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工农业基础非常薄弱,需要发展的实业太多太多!无论是粮、棉、油、纺织、日用品、印刷、蚕丝、茶等的加工,还是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的开采,又或者钢铁、石油、机械、水泥等各种原材料的制造,都需要我们同志认真努力。然而要想让各种实业健康发展,前提是必须尽快修建沿海、腹地和边疆联成一片的庞大铁路系统,确保各种货物顺利流通,从而促进商业走向繁荣。
“袁项城给予敝人‘全国铁路督办’的空衔,孙某何尝不知其背后的羁縻之意?只是铁路关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所以敝人才欣然接受。孙某愿以十年时间为国家修建十万英里铁路,为商业繁荣、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用这个活生生的现实告诉全国民众,我们革命党人不仅善于破坏,更善于建设!”
话音一落,“大总统万岁”的欢呼声便响彻丁家花园。
当然,如果孙元起在现场的话,必定要为孙中山异想天开的设想捧腹大笑:你知道十年修十万英里铁路是什么概念么?一英里约合1。61公里,十万英里就是16。1万公里。举全国之力,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