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的身边去,一见到他,就要倒胃口。格里菲思对由自己勾起来的情火不觉大吃一惊,因为他早对同米尔德丽德一道在乡下度过的两天感到冗长乏味了,再说他也无意把一段饶有情趣的插曲变成一桩纠缠不清的私通事件。她迫使他给她写信,于是,作为一个诚实、正经,生来礼貌周全,彬彬有礼,还企望取悦于每一个人的小伙子,他一回到家,便给她写了一封洋洋洒洒、拨人心弦的信。米尔德丽德迅即写了封激情四溢的回信。信中措词不当,这是她缺乏表达能力的缘故。信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语气猥亵,使得格里菲思心生腻烦,紧接着第二天又来了一封,过了一天,第三封信又接踵而至。此时,格里菲思开始意识到她的爱不再讨人喜欢,却令人深感惊恐。他连信也没有回。不料她给他发来连珠炮似的电报,询问他是否有病,有没有收到她的信,说她因不见他回信而忧心冲忡。这样一来,他只得又提起笔来写信,不过这次他把回信写得尽可能随便些,只要不惹她生气就行。他在信中求她以后别再打电报了,因为他很难就电报一事对他母亲解释清楚。他母亲是个老脑筋,总认为电报是个吓人的玩意儿。她随即写信来说她要见他,并说她打算把身边的东西送进当铺(她身边有只化妆手提包,还是菲利普送给她的结婚礼品,可值八镑),然后打票去找他,并要住在离格里菲思的父亲行医的村庄四英里远的市镇上。这下可把格里菲思吓坏了。这次他倒打了个电报给米尔德丽德,求她千万不要干出这种事情来,并答应一回到伦敦就同她联系。可是,格里菲思一回到伦敦就发觉米尔德丽德已经上格里菲思要去赴任的那家医院找过他了。他可不喜欢这种做法。因此,见到她时,便关照她不论用什么托词都不能上医院去找他。到了这个时候(两人隔了三个星期没有见面),他发觉米尔德丽德实在叫人讨厌,自己也闹不清当初为什么会同她纠缠在一起的。于是,他决心尽快地把米尔德丽德甩掉。他这个人可又不愿与人争吵,也不忍叫人伤心,不过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干呀,最后还是横下一条心,决不让米尔德丽德再来缠扰自己。在同米尔德丽德见面时,他还是跟从前一样的举止文雅、笑容可掬、诙谐风趣、温情脉脉,而对自前一次见面以后一直没去看她一事,他总能找出些令人信服的借口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千方百计地躲着米尔德丽德。当米尔德丽德敦促他践约时,他总是在最后一刻打个电报给她,找个托辞溜之大吉。房东太太(格里菲思任职头三个月是在寓所度过的)奉命见到米尔德丽德来访就说他有事外出了。米尔德丽德便采取在街上堵截的办法。格里菲思得知她已在附近候了三两个钟头后,就住她耳朵里灌上几句甜言蜜语,随即推说有事务上的约会,便撒腿就走。后来他渐渐变得形迹诡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医院大门。有一次,他半夜里回寓所时,看到寓所前空地栏杆旁立着一位妇人。因不知她是何许人,格里菲思转身就走,一路奔到拉姆斯登的住所,在他那儿借宿一夜。第二天,房东太太告诉他说,前一天夜里米尔德丽德坐在他门口一连哭了几个钟头,最后房东太太只好无可奈何地对米尔德丽德说,如果她再不走,她可要派人去叫警察了。
〃我说呀,老兄,〃拉姆斯登说,〃你倒脱得干系好自在。哈利说,要是他当初稍微考虑一下,想到她竟会这样惹人讨厌,就是去见鬼也不会跟她有什么瓜葛。〃
菲利普脑海里浮现出米尔德丽德于深夜接连几个小时坐在门口哭泣的情景,仿佛看到她在房东太太驱赶时木然仰望的神情。
〃不知她眼下怎么样了。〃
〃哦,她在某处找到了工作。真是谢天谢地。这样,她整日都有事忙了。〃
关于米尔德丽德的最新消息,他是在夏季学期快结束时才听说的。他听说格里菲思被米尔德丽德的死乞白赖的纠缠激怒了,最后也顾不得文雅不文雅了,直截了当地对米尔德丽德说,他讨厌受人烦扰,叫她最好滚远点,别再打扰他。
〃他只好这么着了,〃拉姆斯登说,〃事情也做得太过分了。〃
〃事情就这么了结了?〃菲利普问道。
〃噢,他已有十天没见着她了。要知道,哈利甩个把人的手段可高明啦。这是他遇到的最棘手的一件事,可他把它处理得妥妥帖帖。〃
从此以后,菲利普再也没有听到有关米尔德丽德的消息。她湮没在伦敦茫茫的人海之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著
张柏然 张增健 倪俊/译
第八十一章
冬季学期一开学,菲利普就上医院门诊部实习。门诊部有三名助理医师轮流为门诊病人看病,每人每周值班两天。菲利普投在蒂勒尔大夫手下当助手。蒂勒尔大夫在医科学生中颇有点声望,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当他的助手。这位大夫年方三十五,身材颀长,面容清癯,小小的脑瓜上覆着剪得短短的红发,一双蓝眼睛鼓鼓的,红红的脸膛油光发亮。他能说会道,嗓音悦耳动听。说话时,还喜欢插句把笑话。他还有点儿玩世不恭。蒂勒尔大夫是个有所成就的人,行医多年,预期不日即将被授予爵士衔。由于常同医科学生和穷人们打交道,他一面孔的恩人气派;又因为常与病人周旋,他身上流露出一个壮汉的乐善好施的神态。所有这些均是某些顾问医师通常具有的职业风度。蒂勒尔大夫的言谈举止使得病人感到自己好比是站在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的小学生,而他的疾病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恶作剧,与其说使人感到痛苦,毋宁说给人带来了乐趣。
前来实习的医科学生,每天都得到门诊部去观察病例,尽量学得一些医疗知识。不过,当轮到某个学生给自己的指导医师当助手时,他的职责就要略为具体些了。那个时候,圣路加医院门诊部共有三个相互沟通的就诊室,还有一个宽敞的、光线昏暗的候诊室。候诊室里竖着粗实的大理石柱,摆着一张张长条椅。病人们正午挂上号后就在此等候。他们手里拿着药瓶或药罐,排着长队,有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有的穿着还颇为体面。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坐在这半明不暗的候诊室里,给人以一种怪异、可怕的印象。此情此景使人想起了多米尔所作的令人森然可怖的画画。这几个房间四周墙壁都漆成橙红色,高高的墙裙一抹栗色。里面弥漫着消毒药水的气味儿,随着下午时光的流逝,还充斥着从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汗臭味。第一个房间最大,中央摆着供大夫看病用的桌子和椅于。这张桌子的两旁各放一张略微矮小的桌于,一边坐着住院医生,一边坐着当大负责记录的助手。记录用的簿子很大,里面分别登录着病人的姓名、可龄、性别、职业以及病情的诊断情况。
下午一点半,住院医生首先来到这儿,按了按铃,通知传达把老病号挨个儿叫进来。老病号总是不少的。他们得赶在蒂勒尔大夫两点上班之前尽快处理完这批复诊病人。跟菲利普在一起的这位住院医生,生得短小精悍,颇有些自尊自大的神气。他在助手面前总是摆出一副纡尊降贵的姿态。那些同他年龄相仿的医科学生对他的态度比较随便,并不用跟他目下地位相称的礼貌待他,对此,他很不以为然。他立即着手给复诊病人看病。这时,有个助手协助他。病人们川流不息地走进就诊室,走在前面的都是男病人。他们主要是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和〃令人头痛的咳嗽〃。其中一人走到住院医生面前,另一人走到助手跟前,分别交上挂号证。事情进行得顺利的话,住院医生或助手就在挂号证上写明〃连服十四天〃的字样,于是病人就拿着药瓶或药罐上药房取足够服用十四天的药品。有些滑头病人缩在后面,希望让住院医生给他们看病,但很少有人得逞的。通常只有那么三四个人,因为病情特殊非得让住院医生亲自过问不可,才有幸被留下。
不一会儿,蒂勒尔大夫飘然而至。他脚步生风,动作敏捷,使人不禁想起嘴里一边嚷着〃我们又来到贵方宝地〃一边跃上马戏团舞台的丑角来了。他那股神气似乎在告诉人们:你们都生些什么样的荒唐病呀?鄙人驾到,手到病除!他刚坐稳身子,就问有没有要他看的复诊病人,接着便动作迅速地检查着病人,那对精明的眼睛审视着他们,在这同时,还同住院医生讨论病人的症状,不时地插句把笑话(逗得在场的助手们开怀畅笑)。那位住院医生格格地欢笑着,不过从他的神气来看,他似乎认为助手们竟咧嘴傻笑太不知趣了。接着他便哼哼哈哈地不是说天气很美就是抱怨天气太热,然后按响电铃,吩咐传达招呼初诊病人进来。
病人一个挨一个地走向蒂勒尔大夫的桌子跟前。他们中有老头,有小伙子,也有中年人。多数属于劳力者,其中有码头苦力、马车夫、工厂工人和酒店侍者。不过他们中也有些衣冠端正的人,显然是些社会地位比一较优越的店员、职员之类的人物。蒂勒尔大夫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们。有时候,有些人故意披件蹩脚衣服,装出一副穷酸相。但是蒂勒尔大夫的目光犀利,对凡是他认为是伪装的一律加以制止,有时干脆拒绝给那些他认为出得起医疗费的人看病。女人可是最叫人头痛的捣乱者。不过她们伪装的手法实在不高明,往往身上穿件破烂不堪的斗篷或者裙于,可忘了抹去套在手指上的戒指。
〃你戴得起珠宝饰物,也一定有钱请医生。医院是个慈善机构。〃蒂勒尔大夫冷冷地说。
他说罢便把挂号证扔还给病人,叫下一位病人上来。
〃但是我持有挂号证呀!〃
〃我才不在乎呢。你快给我出去!你没权利上这儿来揩油,占穷人看病的时间。〃
那个病人恶狠狠地瞪了蒂勒尔大夫一眼,气呼呼地退了出去。
〃她很可能会写信给报社,去告伦敦的医院管理不善,〃蒂勒尔大夫一边笑吟吟地说,一边信手拿起下一个病人的挂号证,并用狡黠的目光朝那病人扫一眼。
大多数病人都以为这家医院是国立医疗机构,并认为他们交纳的赋税中就有一部分是用来办这家医院的。因此,他们把来看病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他们还认为医生费时给他们看病一定得到很高报酬。
蒂勒尔大夫让他的助手们每人检查一名病人。助手们把病人带进里面房间。这些房间都很小,每个房间都摆着一张睡椅,上面铺着一块马毛呢。助手首先向病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检查他的肺部、心脏、肝脏,并把检查情况一一记在病历卡上,同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出处方。这一切完毕后,他便等候蒂勒尔大夫进来。蒂勒尔大夫一看完外头的男病人,就来小房间,身后还尾随着一小批实习的学生。此时,助手便高声读出自己检查的结果。蒂勒尔大夫听完后,便向助手提出一两个问题,然后亲自动手检查病人。要是碰到值得一听的情况的话,刚才跟他一道进来的那批医科学生便纷纷掏出听诊器。此时,你就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三个学生站在病人的面前,默默地诊听着他的胸腔,可能还有两名学生在诊听他的背部,而在旁边还有几位学生,一个个急不可耐,急于想一饱耳福。那位病人处在这批学生的包围之中,脸上虽说有几分尴尬的神色,但看到自己成为人们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