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狼突击队-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提高了警惕,日军一个人到哪里去?难道这里有埋伏?几个士兵上前拦住了他,过来一个翻译官立即上前与他对话:

“你是哪个部队的?”

“炮兵二团。”

“到天工山还有多远?”

“30公里。”

我方翻译既想跟敌人套近乎,以多了解敌军的情报,又怕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对完话后,侦查大队继续向前走,由于道路狭窄,侦查大队就站在路边,让这个日本鬼子先过去。日本鬼子越走越生疑,而且不时低头用眼睛来回打量着侦查大队的人。

这下侦查大队队长古一刚捅了捅潘黄河,意思是去把这个日本鬼子给解决掉,以免泄露军机。潘黄河本在迟疑中,忽然被古一刚下达了这样一个任务,当即来不及多想,因为在他的眼里此时只有一个目标:解决掉这个日本鬼子。

于是潘黄河走出队列,朝这日本鬼子摸近,日本鬼子发现有人靠近,立即撒腿跑了起来,被潘黄河一个箭步跨上去,用胳膊圈住了日本鬼子的脖子,谁料这日本鬼子又矮又瘦,被他一矮身,潘黄河的胳膊竟然落了个空。

潘黄河没想到事情的结局会是这样,本来信心满怀的却出了纰漏,日本鬼子见势不好,竟然尖声大叫起来。

日本鬼子的大叫引发了大家的警惕,心想这要是有埋伏还不变成了通风报信,潘黄河再朝前跨一步,这个日本鬼子已经端起了枪,关键时刻潘黄河一下子牢牢锁住了日本鬼子的锁骨,日本鬼子再也无法动弹。潘黄河加大力度,当即扭断了这个日本鬼子的脖子。

干完这一切后,潘黄河又将这个日本鬼子的尸体托到路边的丛林中掩盖起来。

第一次近距离地杀人,潘黄河竟然不感到害怕。因为此时在他的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完成任务。

侦察大队继续向目标行进。翻过了几座山,子夜时分,侦查大队刚好走到了一座山顶,大家上得山来,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于是,吃了些干粮,喝了点水,检查一下自己的装备,把人员也收拢一番,就地休息。

休息了一会,大家继续在密林中艰难前进。开路的战士挥着砍刀开路,侦察大队进展因此很迟缓。

电台里传来上级的呼叫声,古一刚接过了耳麦:

“报告位置,报告你们的位置!”

古一刚挥了挥手,参谋长立即打开地图,看了一下说:

“方位28,方位28。”

“你们的行动太迟缓!太迟缓!完不成任务军法处置!”

古一刚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表情严肃起来。他在内心充满了对上级的反感:

“妈的,这不是走直线距离!这是步行,这是边走边开辟道路!”

照目前的速度和情形,想要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古一刚仍然叫起了疲惫不堪的侦查队员,要求大家全速前进。

第1卷 第三章 生死兄弟 第20节 坦克凶猛

大伙又赶了一段时间路后,侦查队长叫队伍停了下来,古一刚对照地图一看,糟糕,走错路了!

按照地图上的标示,现在位于侦查队的左边应该是一条公路,可现在哪里有公路的影子?也不知这地图是哪个年代的产品,关键时刻可是要丢掉性命的呀!

大家心急火燎继续朝前走,走了没多久,眼前出现了一条公路,此时大家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一点点,可尽管如此,现在离目标地点天工山仍然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侦查大队立即来到公路上,因为走公路比走丛林舒服多了,可刚到公路立足未稳,就听丛林里的有枪声。

侦查队长古一刚大叫一声:

“趴下!”

大伙不顾一切地趴倒在地,有的趴在了树桩上,有的趴在了石头上,潘黄河趴在了一堆狗屎上。大伙被队长突然的一个动作,吓了一跳,慌乱中洋象百出。

枪声并不是很密集,枪声断断续续的。看来日本鬼子相当狡猾,这样一来,就不容易辨别出敌人隐身的位置。

就是这两阵短暂的射击,立即放倒了侦查大队的10多个侦察兵。从对面射来的子弹劈里啪拉地打在树枝上,看见子弹的弹道很平,从头顶穿过,打断了许多树枝,幸好不是朝公路直接射击,否则牺牲就会太大。朝这里射击的敌人应该就在对面的山上,可侦察队却不知从哪里打来的枪,也不敢还击,怕暴露自己的位置。

队长自然自语道:“妈的,看来山上埋伏了不少狙击手!”

就趁着枪声停息的间隙,古一刚命令大家赶快钻到公路边的丛林里去,依靠公路的掩护,侦察兵的一个火箭筒手瞅准机会,对着开枪射击的地方来了一炮,枪声立即哑巴了。大伙小心翼翼地爬上公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掉了敌人,看来火箭筒确实非常厉害。

经过这一次意外的遭遇,侦察兵牺牲了两个,还有七八个受伤,大家只得扔下牺牲的战士和重伤员,做了标记,等到后来的部队带上。

天已经朦朦亮了,可天工山的影子都还没有。200来号人心想这下完蛋了,没被敌人打死却要收到军法的处置,心情都非常郁闷。

正走着,忽然听见隆隆的坦克声,潘黄河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的部队,高兴地喊道:

“快看,是我们的坦克!”

大家朝向坦克来的地方看去,不禁一阵狂喜,心想,老天爷啊,你咋才来呀,只要有坦克保护,还怕什么日本鬼子!

可高兴的劲头还没消失,只见坦克轰隆着加大油门对准侦查大队就是一炮,打得碎石飞溅,地动山摇。

潘黄河糊涂了,心想:他妈的,这是咋的了?自己人打自己人?但转念一想,突然想明白了,这200来号侦查大队都穿着日本鬼子的军装呢,不打你打谁?

潘黄河站起身立即向对方高喊:

“别打了,别打了,自己人!是自己人!”

古一刚立即要求通讯兵通过电台与对方联系,言明是自己人,不要再打了。通过联系,对方停止了射击,并派了几个士兵过来询问情况,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双方都虚惊一场。

原来他们也是一支打穿插的坦克部队。这样正好,侦查大队可搭乘他们的坦克,他们有了侦察兵在外面警戒,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双方一拍即合,走得精疲力竭的侦察大队纷纷爬上坦克坐好,乘上坦克驶向预定的位置。

一路上,我们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生怕有日本鬼子的反坦克分队阻击。坦克行走在山区险峻的公路上,不断地上下坡加拐弯,一会儿风驰电掣,一会儿又激烈摇晃,趴在上面的人能坐稳了不被甩下车就不错了,哪还能发现什么?

走了一个多小时,除了看见路边的几具敌人尸体外,一个活的敌人也没看见。正在放松警惕之际,在一个转弯处,离公路四五米高的一块大岩石下面,突然掉下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块来。然后在这个石壁上现出了一个射孔,从里面射出了一阵枪弹,子弹是向着这些爬在坦克身上的侦察兵们射来的。

坦克兵大喊:“你们快跳车!快跳车!”

潘黄河以为是在提醒侦查大队,其实是坦克兵嫌侦查大队还在坦克上碍事。这枪一响,坦克也停了下来,坐在坦克上面的侦察兵们哪里还用叫,早已连滚带爬地跳下车,就地隐蔽起来。

一辆坦克终于发现了目标,它先轰轰地后退了几步,然后把炮塔歪过来,对准敌人暗堡“轰”地就是一炮,打得石片乱飞,现出一大块的白斑。射击的敌人停止了开火,紧接着,这辆坦克稍一修正又开了一炮,这一炮可打得太准了,炮弹从射孔里穿了进去,然后从暗堡里发出一声闷响,很快从射孔里就冒出了一股浓烟。

潘黄河和几个战士爬上了那个被坦克炸毁的山洞,对这个洞子进行仔细搜查。这个洞子有十几米深,洞内还有一些弹药,开口就是朝着公路的那个射孔,射孔下面是一个四五米高的直壁,人无法上来。如果阻挡步兵的话,这是个会造成重大伤亡的好工事,可日本鬼子用错了时机,提前暴露了,可惜了这么好的工事。

一路上,侦查大队与坦克兵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竟再未遇到阻击。因为半路遇上了坦克,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给完成了。天刚大亮,侦查大队就赶到了天工山。

第1卷 第三章 生死兄弟 第21节 当众批评

一夜无话。

而赶到天工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战壕。

古一刚召集侦察大队,开始了新的分工。他将侦查大队分成三个组,每组70人左右,每组都有负责的组长,分别为:一组李一安,二组黄强,三组朱一坡。各组的任务在战前临时分配。

古一刚站在空地上,给大家做了动员:

“大家一路上都非常辛苦,可是现在我们完成了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充分证明我们是能够打胜仗、敢打胜仗的队伍!天工山是一个高地,大家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挖好战壕,绝对不能让天工山从我们的手里被敌人夺去!”

大伙群情激奋,虽然没有口号,但是都在内心深处暗暗憋足了劲,发誓绝对要好好地大干一场。

大会一散场,各个战士立即加入了挖掘战壕的队伍。潘黄河夹在人群中,此刻正感肚皮饥饿难忍,忍不住向组长李一安发起了牢骚:

“组长,咱这都奔了一天一夜了,肚子早就饿了……哪有力气干活啊?”

李一安没想到遇到这样的战士,当即严厉地批评道:

“潘黄河,这是什么话?打仗不是为了吃饭!”

潘黄河的傻劲又上来了:

“我爹说了,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饭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

李一安没料到一个普通的士兵竟然会向他提出这样刁钻的问题,大为光火,于是,将侦查大队第一组的70多人全部紧急集合,他觉得有必要对全员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上的教育。

李一安站在台上,对着下面表情严肃地说道:

“今天,有的士兵竟然公开地说当兵是为了吃饱饭!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当兵不是为了吃饱饭!当兵是为了流血,为了牺牲!为了报效国家!”

李一安看着潘黄河低着头,一幅不服气的样子,就喊道:

“潘黄河,出列!”

潘黄河低着头,磨蹭着走出队列。

李一安继续在台上训话:

“从现在开始,谁要是再说打仗是为了吃饱饭,立即枪毙!军人就是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潘黄河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受到了批评,心里像填满了石头一样。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了下来,这时候他真想长出一对翅膀,飞回家里去,要是有下辈子,他宁愿做一条守在家门口的狗,也不来当这个破兵。

家,不管多穷,不管多破,只要有家,只要有家人,就有温暖。

第1卷 第三章 生死兄弟 第22节 绿柳穷庄

潘黄河的家在河北一个叫绿柳庄的小乡村里面。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零星地散落着一些人家,房前一条弯曲的小渠缓缓地流淌,每当到了春天,柳树的枝条在风中飞舞,门前高大的梧桐树,每当到冬天都有喜鹊来筑巢,渣渣地叫个不停;到了春天,地里开满了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乡村的夜晚多恬静啊,静得连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要是遇上农历十五前后的夜晚,月亮像一个大大的银盘,圆圆的悬挂在枝头……

这些,都是潘黄河今天离开绿柳庄以后回忆起绿柳庄的情形。可是,在他切身地在绿柳庄生活的17年岁月里,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字:穷。

现在想来,潘黄河还是不寒而栗,家里实在太穷了。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