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在大唐爱-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抬手轻轻拧了下面前这个小女儿家宛似三月海棠的脸颊,江采苹颔首点了下头:“二十六娘如此的乖巧懂事,想是不日陛下便会摆驾芳仪宫,一解二十六娘的孺慕之情。”

    董芳仪的公主这才欢跃地奔下阁阶去,冲江采苹一笑,跟随母妃步向梅林间的小径,回返芳仪宫去。目注董芳仪母女二人离去,江采苹凝眉略思,自知适才董芳仪尚有一些话压在心底难以启齿,想必多半也是事关皇甫淑仪近日承宠之事,一时又不无顾忌不便多作置喙,故才犹豫不决,巧又赶上小夏子入阁通传圣谕,是以未来得及当着江采苹之面直白说提。

    “陛下这般急着召见本宫,究是所为何事?”直至目送董芳仪母女俩的身影消失在梅林之中,江采苹才敛色回身看向站在身后的小夏子。

    环目四下,见只有云儿、彩儿、月儿三人侍候在左右,小夏子这才如实作答道:“回江梅妃,仆是为浮梁一事,而领了陛下口谕特来恭请江梅妃,至南熏殿走一趟。”

VIP章节 第378章 柳国钧

    南熏殿。

    李林甫、裴耀卿及今春十进士皆下立在殿内,四下一片安寂。

    李隆基正襟危坐在上,环睇下立诸人,抬手示下高力士,让奉御将前几日薛王丛从浮梁所进献入宫的仙芝茶奉上。

    这几杯仙芝茶,还是千秋盛宴那日在花萼楼,因杨玉环称叹所茗之茶品起来含有灵芝的香和味,在座人等亦纷纷奉场称赞,龙颜大悦之下才当庭赐下的茶名。这茶吃在口中,确也齿颊生香。

    “此仙芝茶,乃当日薛王所献。”看眼奉入殿的浮梁茶,李隆基环了目下站的十进士,龙目微皱,“尔等且尝一尝。”

    这十进士,皆今年春试中及第者。唐时,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而“进士科”也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是以,在大唐,凡考中进士之人,并不似后世元、明、清时一样,只有一甲方可授以官职,其余二甲尚须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后才可再委授官职,而是皆留任在宫中。

    此刻看着呈至面前的仙芝茶,十进士一时却有些犯犹豫,不敢端过来就一饮而下,但见李林甫、裴耀卿这两位朝中重臣俱未吃茶,其等更无敢逾矩者,唯恐天颜咫尺,稍有不慎就以下犯了上。

    见无人敢茗茶,李隆基轩了轩入鬓的长眉,径自端过茶盅。吃了口茶水,不难看得出,这十进士中,有几人是在唯李林甫马首是瞻。而今李隆基、裴耀卿俱为国之重臣。位极人臣,可想而知,每一年的科考所选拔出的国之良才多半拜在了当朝宰相的府门下。这在朝为官,想要仕途上步步平步青云,也是有官道可循的。

    “朕年少时,闲来无事常翻阅史书,犹记得太史公司马迁有在史记一书中,曰,‘南游勒石。东瞰浮梁。滈池见遗,沙丘告丧。’,尔等可知。这‘浮梁’一词,是为何意?太史公此说,又当何解?”搁下茶盅,李隆基面色凝重的看向下立的十进士,把当日千秋盛宴散宴之后,杨玉环在宫门前托高力士捎带的那枚荷囊里的黄纸上的几个问题当殿问了出来。

    反观那十进士,却是好半晌沉寂,无人步上前来答话,天下人无不知当今天子才华横溢,盛年时更是温恭好学。既通诂训又工草隶书,且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早些年在审定《开元文字音义》时,就亲笔毙掉过十几个下臣胡编乱造的字,就连当年则天女皇当朝时所造的“曌”字都不曾手下留情。且不说其它的。今下的“茶”字。即为李隆基查读《诗经》、《尔雅》,故才为茶的叫法御笔正的名。并下敕颁昭天下,以“茶”字更代旧用的“荼”字,由此足可见,李隆基对茶的考究要比一般人多的多。也正顾忌于此,下立的十进士这会儿越发不敢冒然妄言,万一所答之词驴唇不对马嘴,在御前不懂装懂反却是犯了欺罔之罪。

    见十进士之中竟无人上前对答如流,龙颜却不由沉了沉,李林甫、裴耀卿站在旁自也不便多做声。毕竟,今早退朝后,李隆基早有圣谕在先,要在南熏殿召见今春应科及第的进士,其实,李林甫、裴耀卿二人事先也不知情今日李隆基到底是为何事这般急于传召十进士,这刻静听在边上才知原来是为那日千秋盛宴上薛王丛进献浮梁茶一事,想必十有九成是有意在这十进士里钦选出一名浮梁明府来。

    尽管此时猜想到这些,李林甫、裴耀卿却已不便当着李隆基之面对这十进士使眼色暗示些什么,否则,岂非是在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看着十进士无人应词,两人即使心下再怎样干着急,眼下也只好静观其变,省却一时冲动行事反却不美。

    殿内静极一时时刻,四下涌动起一阵逼人窒息的氛围,十进士之中已有两三人额际直涔冷汗,连手心都捏了把虚汗,这时,却见位于末后排的一人步向前两步,就地顿首道:“回陛下,据微臣知悉,太史公所书的乃是,‘六国陵替,二周沦亡。并一天下,号为始皇。阿房云构,金狄成行。南游勒石,东瞰浮梁。滈池见遗,沙丘告丧。’,其中‘东瞰浮梁’在其排序里,想是应为地名无疑。”

    凝睇眼前这人,只见这做声者身颀修长,面如方玉的下巴上还留有一小撮儿小胡子,一看就知该是个文弱书生,全身上下却又透着几分放荡不羁,李隆基微霁颜:“依卿之见,太史公此意又当何解?”

    但听那人空首在下道:“回禀陛下,据《史记》与《汉书》所载,当年秦皇一统六国,番君吴芮将约占大秦疆域三分之一的所辖傩区归秦,为华夏史上大统一尽其所有,浮梁亦因此头回受以世人瞩目。然,归秦后未二年,秦皇却崩于沙丘,二世篡位,下令吴芮调囚徒工五十万,吴芮本即一个以人为本的人,不满二世残暴,便对前来的使臣回以‘芮无徒。’,之说,使不悦,斥芮反,吴芮逐杀来人,举兵抗秦。想当年,太史公为编史记,也曾‘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臣愚见,之所以有此一说,不无出自对吴芮的敬仰。”

    殿内正说得起兴,江采苹也由小夏子相引到南熏殿外,正欲提步上殿阶,刚巧就听见从殿内传出入耳的这番说道之词,脚下不禁一滞。

    “江梅妃且在此稍候,仆先行入殿通禀声。”回头见江采苹止步,小夏子忙躬身礼道,转即作备入殿通传,不成想却被江采苹轻声唤住:“不急。本宫瞧着,陛下似是正与人在殿内商议前朝政事,本宫姑且在外作以静候便是。”

    透过虚掩着的殿门,小夏子向里瞅了眼,转身对江采苹回道:“江梅妃言重了。先时陛下差仆去梅阁恭请江梅妃来南熏殿时,李相、裴侍郎便已在殿内。”

    江采苹心下巍巍一动,稍作沉吟,莞尔一笑:“不妨事。既是李相、裴侍郎在殿内,本宫更当在殿外多做静候才是,且待殿内议政毕,再行入殿亦不为迟。”

    虽说从梅阁行来南熏殿的路上,小夏子已是告知江采苹,李隆基是为浮梁一事传召,但现下李林甫、裴耀卿正在殿内,且听似殿里还不只是这二人在,纵然是奉旨而来,多少也总要懂得避嫌才好,以免落人口实,反而平白无故的讨个干政之嫌。

    “卿可是今科进士之一?”听罢眼前那人的答语,李隆基皱了皱眉,拊掌端量道。无须多问,仅由这番对答中,已可见杨玉环所点提的那几个问题一应难不住此人,故而不必再多问究余下的那两个问题,此人足可担任浮梁明府一职。

    “微臣不才,今科只考取了个末位。”只见那人俯一俯身,揖道,“微臣柳国钧。”

    “柳国钧……”李隆基略沉,自知今科及第进士之中,有个名叫柳国钧的人。正如柳国钧所言,在今科科考中其虽取得进士及第,但在十进士排列中却排名倒数第九,而在这几日查阅十进士门第时,更得知柳国钧在民巷里据说是个怪才,除却诗赋,三教九流、棋琴书画都有涉猎。

    “微臣在。”李隆基沉思的工夫,柳国钧却已叩首在下,高声应了声,看似是误以为李隆基在唤其一般。

    见状,李隆基倒也未怒,只朗声一笑:“浮梁有五华山,天地相应有奇正五行机理,地处大唐宫位,不可轻视。卿既对浮梁知之甚详,朕便钦点尔,即日起走马上任浮梁明府,为表恩赏,特赐官拜五品。”

    柳国钧下伏着身,一时半刻却有些怔愣,楞是连谢恩都忘却。李林甫、裴耀卿静听在旁边,却俱有分异样,由今日的圣询中,李隆基话里话外净是对浮梁的看重之意,更知晓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但凡不重视圣地浮梁无异于等于失去了半壁江山之理,与其说柳国钧对浮梁知之甚详,反不如说是李隆基对史历精通有道。更何况,自唐开国以来,各州府的明府多从六品,今下柳国钧一经圣上钦点,就已官拜五品,估摸着将是赐予唯一的一任明府,势必声名大噪,往后里又岂容小觑。

    睇目一旁的李林甫,以及同样默不作声的裴耀卿,李隆基笑逐颜开道:“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意有所指的顿了顿,遂又看向柳国钧,“时,卿职浮梁,政得民心,万民归一,切记,善待浮梁也。”

    直到这会儿,柳国钧才似有忡愣的连声谢恩道:“微臣谢主隆恩,浮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微臣定不负圣恩,上任后必喻德以政,政道合一,不负重望。”

    眼见柳国钧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最先讨了个吃香的好差职,下立的其他几个进士不由得面面相觑,当真是对柳国钧少不得羡慕嫉妒恨,早知如此,适才真不该心存观望,以致眼巴巴地错失了良机。

    江采苹静候在殿外,这刻细听之下,也不禁对殿内的柳国钧生出三分敬佩之心,正如柳国钧所言,浮梁也罢,吴芮也罢,不看山,难知自身之渺小,不见水,不足以自查己身,有幸踏在那瑶里的青石古道上,何尝不是人生幸事。

VIP章节 第379章 谈心

    浮梁明府一事,就此敲定。既是当今圣上所钦定,又是大唐自开国以来首任官拜五品的地方县官,一经委任难免羡煞人眼。

    柳国钧倒也未含糊,当日就走马上任,离京赴任浮梁,倒是应了一句老俗话——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林甫、裴耀卿及其他无幸得受当今天子青睐的九进士,在宫门外一番道贺柳国钧升任一府明府之后,也各自打道回府去。此事既为李隆基在南熏殿当面亲选,身为人臣,自也不便多言,但由今个的事上却可见,这所谓的国之良才不单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考取个功名那般简单,更要有魄有胆儿眼神劲儿够活泛才是,否则,只是个不知变通的书呆子招来又有何用,反而糟蹋了君之食禄。

    至于其他的九进士,悻悻地眼巴巴看着柳国钧占尽先机,在御前出尽风头,纵管心下各揣着份怨尤,却也不敢显露在面上,对此更无敢置喙者,毕竟,由今日起柳国钧已是名正言顺的在朝为官之人,而其等却还是有名无实的及第者,只不过头上戴着个“进士”的虚衔而已,这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吃一堑才会长一智,但愿它日柳国钧可念在曾为同窗的份上,多多在御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