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免官员是朝廷的事情,可官员的人选是钻在李四手里的。通常意义上来说,只要李四想让你升官了,那肯定就能升。

“都帅的好意学生明白的很,可也不想往上走了。就是上到州里头,还不是一个样子?我在这舒城任上这么多年,是不想离开了……”金求德有感说道:“要是能老死在这舒城,也算是得偿所愿吧。真要是把我调的别地,只怕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就会老死呢。可在舒城不同,就算我活不过三二年,毕竟还有以前的政绩荫着,好歹也不会落下昏官地骂名……”

“也好,就不勉强了。”李四看着金求德苍老的身影:“刚才那些人送的礼物,你拿去吧,就算我捐出来的……”

“如此大善,都帅也认了捐,卑职在募集银钱的时候也就好办了……”

……

暮色降临,夜重露冷,四下里安静的很,偶尔才能听到几声有气无力地虫鸣。

忠诚伯难得来到私宅一回,家里的丫鬟婆子也分外殷勤的伺候着,就是厨子也卖弄起了十二分地手艺,整治出一桌上好的席面。

酒还温着,李四就甩开腮帮子猛吃。

要是说到享受,这有酒有菜的,也不知道比营中的伙食好了多少。尤其是这么一大桌子菜就李四一个人独自享用,周围丫鬟婆子地站了好几个,大老爷的享受就是好哇。

往椅子上仰面一靠,自然会有热手巾覆脸,温温的极是惬意。然后就有一双小手开始揉捏肩头颈项,松范松范筋骨儿。

睁眼一看,正是暖脚的小丫鬟春兰,这小丫鬟眼睛里都带着笑呢。

“那个谁,你……”李四叫住一个粗手大脚的婆子:“过来,把春兰换了,她手劲儿忒小,你用力给老爷捏几把。”

这个做粗活的婆子,手劲儿就是大,也不象小丫鬟春兰那样温温柔柔,一上来就扭住肩头,大有杀猪地架势。

真要是身子乏了,还是这种大刀阔斧的捶打管用,疼了疼了点儿,可从骨头缝子往外都透着酸麻,好像那些风寒之气正呼呼地往外冒一样,片刻之后就是舒服的不行。

“你老家是哪里地?”李四做出随口谈心的样子。

“回老爷地话,老家是浙江金华,安平镇的。”

“哦,鱼米之乡啊,原来的做什么的?”

大脚婆子一边给李四敲打身子,一边儿小心的回话:“原来是种田的,也养蚕卖茧,后来地卖了,就给织造坊煮丝。再后来织造坊让更大的织造坊给并了,用不了许多人,就辗转做了佣工……”

这个婆子的话里也基本反应出两浙的基本风貌,各种作坊之间竞争极其激烈,兼并之事时常发生。

“哦,原是这样,那你说是做佣工好还是种地养蚕好?”

“自然是做佣工好了,”婆子脸上也带着笑呢:“老爷几个月里头难得回来一回半回的,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轻松的很。说句打嘴的话儿,老爷这么大的身份,也不摆大人物的架子,每月的份钱也及时……在家里种地养蚕的时候,辛苦不说,还受那些当官儿的闲气。在老爷这里,没有哪个官儿敢欺负上来呢……”

“当官儿的?你们怕不怕那些地方官?”

“怕,我们这种老百姓也不怕皇帝,因为皇帝太远,管不到咱们头上,就怕当官儿的。因为那些官老爷可厉害着呢……”

“那你说说,当官儿的有没有什么怕的?”

“当官的自然是怕更大的官儿呗。”

李四依旧是随口说话的口吻,有一搭无一搭的问道:“那些大官呢?他们怕什么?”

“瞧老爷说的,大官自然是怕皇帝的,皇帝想要罢他们的官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们还能不怕了了?”

一句话就罢免地方大员,就是皇帝也没有这样大的权限吧。当然现实并不妨碍老百姓对于皇权的崇拜,李四也不会解释这些给下人们听。

“哦,大官儿怕皇帝?那皇帝怕什么?”

“皇帝?老爷这是说笑呢,皇帝还有什么好怕的?皇帝就是万岁老爷,谁也不怕的……”婆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笑嘻嘻的说道:“皇帝也有怕的物件儿呢……”

“皇帝怕啥?”李四猛然睁眼,紧紧的就问了一句。

“皇帝怕老天爷呗,皇帝要是昏君的话,老天爷就撒下灾祸降下刀兵,皇帝也就怕了,也就不敢做昏君了……”

老天爷?这个让皇帝都惧怕的老天爷真的有吗?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老爷想静下心来想点儿事情……”

丫鬟婆子都悄没声儿的退了下去,屋子里安静下来。

双烛高烧,一夫独思,谁也不知道李四在想些什么。

第157章 人有两面各不相同

从眼下的局面来看。清那边虽然依旧占据着主动。事仅仅是阿济格在鄂赣地区对于闯军残部的围剿而已。至于另外一支主力。豪格方面军。能不能入川还是两之间。局面再有变化。就更加说不准了。

总的来看。现如就是三分天下的大背景。

满清占据整个北方。后又有内外蒙古和关外的两辽之地。算是实力相当强劲的一方。

江南数省。虽然内分歧重重。终于算是奉了小皇帝的旗号。以兴武的名号延续了大明统。当然内部还会细分许多派系。可毕竟算是一个整体。

更重要的是。赴死军这边始终没有打出自己的旗。从大面儿上来看。依旧是属于南都兴武小皇帝旗下的力量。

江南和淮西并在一起。算是一股子力量。

再有就是陕南川北已经活跃余各地的闯军残部。再加上四川的张献忠。等等这些依靠反起家的“义军”们。也算是一股子势力。

至于云南沐家福郑家等带有严重家族色彩的力量。虽然具备相当实力。实际上也算是独立于各体系之外自成一派。终究是承认了南都的正地位。从政治帝位上来讲。和死军也差不多。不完全算是单独的一个方面。

皇帝那边。还有长江隔着。更有淮扬作为缓冲。而李四这边儿可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脚下就是阿济格的势力范围。只是隔着宽广深厚的大别山。谁也不大容易真正把对方怎么样了。但是淮西的北部还是清军手中。西边就是河南。同样也是在满清手中。无论是满清还是李四。只要有一方愿意的话立刻就能鼻子对鼻子脸对脸的打起来。

无论战术上如何机变百出。李四始终是不改自己地基本战略:先下手为强。

尤其是在淮西基…安定下来之后。这种抢先发起攻击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来人。笔墨伺候。”

大老爷还没有安寝呢。下边的丫鬟婆子更是不敢去睡觉。听到李四召唤。立刻去书房取了笔墨等物。过来伺候着。

“今之建奴者。本残孽。邦不为邦城不为城。实为一部落尔。茹毛饮血缩于苦寒之北。国朝不念其恶视之为子;。厚待之历百载。”

“国朝衰微之际。蛮夷展露爪牙。浑不念上国育之恩德。总兵侵略。据我河山。以腥|染华夏。以屠戮待神州。”

“神器蒙尘。攻山。侵中原掠淮扬。如我故|腹地。一朝的势之下。犹不知足。所过之处。屠城掠地。血洗万民。”

“视我父兄子弟如猪狗。尽奴役屠杀之。致使城无完族。族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抛骨荒野。血平沟渠者不计数矣。”

“易我衣冠。改我发式者。实为置亿兆子民为奴也。”

“彼之所谋者。非我一国。实欲我之族。亡我之种。当此社稷危亡乾坤将倾之际。千子弟翘首盼。万千姊妹含泪呼号。我淮西赴死之士敢有旦夕之懈?”

“时逢华夏危急海动荡。臣负招讨之职。无或忘职责使命。敢请为星火之先。我汉威之前。成燎原之势……”

“唯望江南之势。闻我战鼓而动。见我旌旗而举。以成兵甲连天。行伍彻地之势。”

“我圣朝诸公但尽力。必应天命。驱逐鞑虏。我社稷。此千秋义举……”

“臣等效死。只图我万民。挽此华夏气运。不图身后之事。纵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

“万千淮西勇士血已极沸。枕戈待旦厉兵|马久亦。唯求朝堂一纸兵令。此三万里河山将屠鞑之场……”

“战与不战。待与不待。悉在朝廷一令之间。臣。四。伏拜于地。恳请君令!”

肯定有读者会想:李四会不会写繁体字呀?要是会写的话。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又是谁教地呢?如此类问题。也不必深究了。一律是春秋笔法带过――'者按)

李四的这道似奏章而非奏章。格式根本就不对。连抬头文都没有的东西根本就上不了台面。随便在阶下点出一个臣子来。就有出口成章的本事。无论言辞还是语句肯定能比李四华丽十倍。

尤其是李四写的这一字。歪歪扭扭的好像蒙童初学一般。兴武小皇帝费了不小地劲儿才能通读下来。

给皇帝看的文字。能写到这个地步的。放眼国朝三百年。估计也就仅此一家了吧。

可上面地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西那边已经把架子拉开。准备和鞑子大战一场呢。

“好。忠诚伯不愧是我大明敢战之帅。如此赤诚。心甚慰……”兴武小皇帝提做下朱批:“战。战。战!”

手下有这样的将领。有这样的军队。还不赶紧打。还等到什么时候?

终究是少年皇帝。兴武也被李四的奏章挑拨的热血升腾:“将忠诚伯奏表明发下去。晓天下……”

“万岁不可!”

“万岁不可。”

礼部尚书姚明恭和侍郎方逢年齐齐出言阻止。

这些都是以前的老宫了。跟着子历尽风波。算是实实在在的肱骨之臣。如今兴武朝取代弘光朝。这人自然是要出任方面大员。倚为朝廷重臣。

其实东宫里的很多人都有真才实学。说的稍微夸张一点。都是被崇祯皇帝十分看好地。所以才特意收拢太子身边。虽然暂时耽误了这些人的锦绣前程。终究是给太子留下了可用之人。

或许这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表现吧。

对于这些人的意见和建议。素来心性平和的兴武小

还是很乐意听之顺之的。

“为何不可?”这李四要去打鞑子了。是千好万好的事情。怎么它就不可了?

“万岁。”姚明恭很含蓄的挑明了其中地利害关系:“光复河山此等大事。自然是要以朝廷为主。忠诚伯虽有此……有此血诚之心终究是不宜在这种事情上占先……”

话是说的含蓄。其道理是再明白不过了。大地江山要光复。也先由小皇帝出手才是最好。淮西南都之间本就|隐有一层隔。这种事情上若是让李四的了先手。人心民望就会形成此消彼长的局面。虽然还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影响可终究是好说不听。朝廷里地面子上也不大好看不是。

可李四打鞑子光复故土这种事情。是硬的不能再硬正的不能再正的道理。任凭你有千般理由也驳不回去再说话又说回来了。他李四就真的对朝廷服服帖帖?

这边朝廷说你“等等再打”。那边李四就开始干上了。朝廷是脸面一下就的抹到鞋底子底下。

好听点儿这朝廷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要是说的难听了就是个后主后唐而已。亡国也是迟早地事儿。

李四要战是不能地也挡不住。一的破解之法就是抢在李四之前动手。

朝廷最先打出收复土地第一战。

也只有这样。朝廷才能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在声势上盖过赴死军一头。把大义的名分也占的十足。

“召杨廷麟入宫奏对。”

杨廷麟身上还带这土呢。满脑门子的臭汗。一听说这就要北伐。立刻表示了反对。

“此时断断不可北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