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随波行-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扮自己,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每一个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是没有男人来欣赏,也会由然而生一种自信和荣光。滕琰不指望燕王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但她不愿让燕王误会,更希望燕王能够尊重自己,这样就足够他们进一步的合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临时有事,没更上文,在此致歉,今天一并补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二天,燕王把王沂叫到外书房议事,也让滕琰参加。滕琰还是把自己漂亮的指甲洗干净了。在女人只能在内院绣花的时代,她已经够另类了,还是低调些好了。
  王沂按品穿上了官服,虽然还是原来俊秀的面容,但看起来有些陌生感,尤其是见滕琰也出现在外书房时,那种不自在就更明显了。
  燕王若无其事地开口了,“王妃对于设立官学颇有见解,茂才也畅所欲言,我们先定出一个方案来,等开印后,尽早把官学建起来。”
  王沂拿出了一份折子,他任命后的几天并没有虚度,看他的材料就知道他做了不少的准备。
  按王沂的方案,设立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其实是把学校和教育管理单位融为一体。中央官学做为燕地的最高学府,无论是入学还是定期的考核都是极为严格的,但入了官学的学子就直接有机会授官。地方官学则延续古时郡曰学,县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的旧制,在燕地广设学校。此外还有针对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等的专科学校。 
  就连滕琰也认为王沂的设想是非常全面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一贯注重教育,也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教学系统,王沂的设想可以说是集其中的大成,但这些在教育体系中只能算是一株大树的树冠部分,至于学官与学生的规定和设置,官学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管理与经营,甚至与科举制度之关系等等,这些相当于大树的根系和树干的东西都要仔细商议。
  滕琰便提出了一些在现在教育中已经成功验证了的经验,王沂端起上来的茶,用品茶来掩饰一下他的吃惊。其实王沂之所以几次求娶滕琰,正是觉得滕琰才智过人,不过再怎么能干,也不过一个女子,今天滕琰给他的冲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但王沂经历了这几年的坎坷,很快就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赞了一声说:“王妃大才,还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滕琰笑笑不答,但燕王坦白地说:“王妃就是滕瑾。”
  看来王夫人一直没有对王家泄露滕琰的秘密,所以王沂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来。滕琰也没想到燕王这样直接地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虽然他们也商量过将她就是滕瑾的事在合适的时间透露给一些人,这样对滕琰管理燕地的政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但王沂是不是合适的人却有待考虑,毕竟他现在的官职还是太小,但滕琰很快也就释然了,那天燕王告诉王沂自己推荐了他就是为今天做准备的,王沂现在官职不高,但将来却不可限量,早早将这样的人说服,以后自然对滕琰参政是有极大的帮助的。这样算计人心的事情,燕王做得非常得心应手,滕琰一直自愧不如,因此只能信服。
  于是滕琰笑着说:“这件事瞒了这么久,很不应该,但表哥应该能理解我的苦衷。其实,我一直很感谢表哥对我的欣赏和帮助,现在燕王打算让我继续参与燕地的政务,希望我们以后能一起愉快合作。”
  王沂没说话,而是反复打量着滕琰,他的眼光直截了当地落在滕琰的脸上,甚至有些无礼了,看来这个消息对他并不容易接受。
  滕琰不动声色地看着王沂,当初王沂来向滕瑾求婚时,也曾经这样看了滕琰一会儿,可他并没有认出滕琰来,现在他一定也想起了那天的事情。也好,燕王这样釜底抽薪,干脆还把王沂曾经求娶的事一起解决掉,要不然王沂一直面对滕琰总会有些尴尬。
  燕王静静地坐着,给王沂时间还消化这件事,直到王沂终于想通了似的垂下了眼睛,才说:“本王相信你能够将燕地的学政做好,王妃原本是你的表妹,她内举不避亲,举荐了你,你也不要辜负她的期望。”
  王沂面色如常地抬起头来,对着燕王和滕琰行了一礼,严肃地说:“我定不会辜负王爷和王妃的期望。”
  剩下的时间大家在认真的工作中渡过,一天下来,也有了大概的纲要,具体的细节当然还要逐渐完备。
  燕王突然说了一句,“王妃在燕都外有一所女子学校,不如说出具体的规程来让我们借鉴借鉴。”
  这一下,就是滕琰也有些吃惊了,她收留孤女,燕王知道不奇怪,奇怪的是他能非常清楚自己为孤女们办了学校,这些她刚刚开办时间并不长,而且一直保持着绝对的低调。
  但滕琰心怀坦荡,吃惊后也不介意,而是笑着说:“我那里并不成什么规模,只怕你们见了会见笑。不过若是将来,官学要是能将女子也列入其中,倒是一件好事。”
  滕琰的话说完后,不用燕王和王沂回答,她也知道,女子进官学,现在看还是不可能的,不仅是社会习俗上不能接受,更深刻的背景是社会生产力达不到支持这个方案的水平。就是男子尚且不能都读书认字,更何况女子呢。
  所以她自己就转了话题,详细将她在庄子上为这些孤女办的学校做了一下介绍。她也知道,这一两百名孤女的教育在燕王和王沂眼里并不够看,只是她引入的一些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是他们需要的,故而重点说明了这些。
  燕王和王沂听得很仔细,很多事情也拿出来问,特别是她将不同年龄的女孩分成了几个年级,统一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最后,燕王决定第二天,大家到滕琰的庄子上看一看。
  定好了时间,王沂就告辞了。滕琰和燕王回翠薇殿,路上滕琰就问燕王:“王爷如何知道我在庄子上建了学校,为收养的孤女办学的?”
  燕王指了指滕琰身后的四个丫环说:“你入王府带进来的人都有人去查一查的,去的人正赶上庄子里大兴土木,自然就清楚了,回来说了一句。我原来见你收留了那么多的孤女,本来也有些奇怪,自然让人详细问了一下。”
  王府的保卫工作自然是严的,但滕琰也没想到能严到这种程度,但也很快就释然了,燕王从小在皇宫中长大,有很强的疑心病,他身边的保卫工作确实做得很好,就连她跟在燕王身边时,也受到了严密的保护,当然现在也一样。
  不过,燕王也就势问她:“王妃因为自己是女子,就对女子分外关心,才为这些孤女办了学校?听说王妃花了不少的钱建房子,请老师,有这样的精力,还不如办一所私学呢,那样岂不是更能出人才?”
  滕琰看了一眼燕王,心知燕王虽然能容忍自己这个异类,但对女人有学识颇不以为然,笑着答道:“在北上的路上,看到孤女确实是可怜,也没想那么多,就收留了她们。”把自己进王府前到庄子里看到的和想到的对燕王说了,又正色说:“其实,女人的才智对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聪明睿智的母亲才能培养出色的孩子。所以我教育这些孤女虽是出于怜悯,但也是为燕地为王爷培养未来人才的母亲。”
  燕王反驳说:“只听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自然是比母亲重要,王妃的想法与别人不同呢。”
  滕琰笑了笑,其实现代科学证明母亲对孩子智商的影响要比父亲大,更何况孩子小的时候母亲照料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自然也大,但这些要怎样对燕王说呢?“古有孟母三迁教子,现在民间也有俗语说,一代好儿媳,三代好子孙,这就是明证。”
  “那将来王妃一定会教育出好子孙的了?”
  滕琰怔了一下,怎么说到了自己?侧头看了一眼燕王,却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也是燕王从来不开玩笑,大概他也不会开玩笑的,他确实在向滕琰求证。
  滕琰可不是那种一说什么就会脸红的大家闺秀,再说燕王现在与她就算够不上无话不谈,也是很亲密无间的,当然是纯粹的友谊。所以滕琰也认真地说:“将来,我当然会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过眼下呢,还是得先想燕地的学政,还有我收留的这些孤女,我总得为她们负责。”
  没想到燕王问了一句,“那是不是王妃的学校,我也要出点银子呀?”
  滕琰知道燕王是认真的,就笑道:“其实,我现在所做的这些用的都是燕王的银子呢,将来如果需要,我会向燕王求助的。”确实,没有燕王大手笔的赏赐,她也没实力没底气做这些。
  看燕王感兴趣,就把她对于孤女们的打算做了一个介绍。
  第二天,城门一开,燕王就带着滕琰和王沂出了燕都,滕琰本来坐在马车里,但因为燕王马骑得快,车子虽然能跟上,但颠簸得厉害,也半路上了马,一阵疾驰,很快就到了庄子。远远地就看见一片青砖墙,围了很大的一片地,里面重重的房屋,颇有规模。
  滕琰虽常听刘妈妈来汇报情况,但也是第一次看到,心里由然而生出一股满意之情。到了大门,外面并没有挂牌匾,门房里有几个杂役见几百人的卫队,早就迎了出来,并派了人到院外找了刘妈妈和刘庄头过来。也是因为事先并没有派人带信过来,所以倒把学校和庄子里的一干人吓得不轻。
  直到他们看清了身穿皮袄,头戴皮帽,脚蹬皮靴,外面披着披风的滕琰微笑着向他们示意,才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并不理会滕琰客气地让他到庄子里休息一下的建议,而是直接就要进学校看一看。滕琰笑着拦在了燕王前面说:“这里是女学,除了老师,是不许男人随意进入的,燕王与王侍郎要想进去,也应该先由学校的管事进去让学生们做些准备再进。” 
  燕王脸上一滞,刘妈妈在后面拉了下滕琰的袖子,上前对滕琰说:“王妃说的规矩并不错,不过,过了初六,我们这里就正常上课了,并不用再准备些什么。” 
  滕琰知道刘妈妈怕自己的话让燕王不快,才上来打圆场,但刘妈妈既然这样说了,也就让她和几个婆子带路进了院子。燕王只带了几十名的侍卫,其余的与刘庄头、看门的杂役等在外面。
  燕王和王沂看得很细,先进了门房,这里也分了里外两处,外面都是些男丁,应付外面来人的,里面是几个婆子,好与女眷们打交道,滕琰并没有想到这样详细的事,不用说是刘妈妈安排的,确实非常适合世俗人情。
  一路上听刘妈妈介绍,孤儿院里一直没停地添人进口,隔上几天,就有孩子被放在学校的大门口,基本上都是女孩,都收到到了学校里。偶尔有几个男孩儿,暂且放在外面一个小院子里,等将来学校扩大时有了专门男孩学习的地方再安排。
  就是现在的学校里,也是只完成了部份规划,因为到了冬季,只好停工了。而滕琰当初设计好的所有项目,没有两三年也不可能都实现。
  大家看到的是按现代家庭设置的孤儿院兼学校,一个妈妈带着大小不一的十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实现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