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地与南边还有很多不一样,这边都睡在炕上,太硬了,还太热。”燕王很少谈这些家长里短的事。
滕琰顺着他的话说:“燕地人到了南边,也会不适应,觉得那里太潮湿,雨又太多。”
“你好象去过南边似的。”燕王笑她。
可不是真的去过!滕琰前世满心伤感,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南下,刚开始时非常不适应潮湿的气候,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她的心情更阴沉了,直到过了一年多才慢慢适应。
不过这些事只能深深地埋在她心里了。滕琰摇头,甩掉对前世的回想,悠悠地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算没去过南边,也看过些书。”
“等我们把犬戎打败了,我带你去京城觐见皇上,顺便去看看南边的风景,其实我也是哪里都没去过。”燕王也感慨地说。
到处旅游,是现代人最喜欢的事,但在古代,却非常难,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出门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滕琰自从走出了开国公府就深有体会。她不再奢望能游遍大好河山,不过燕王的好意她还是心领了。
“那我就多谢王爷了。不过眼下,九原的公事也有了头绪,我还想请王爷给我一天的假,我想去拜访一位故交。”
“故交?”燕王有些好奇。
滕琰解释说:“我以前的一位至交好友,经历战乱,失去联系。他家在九原凤凰县的陆家村,我打算去看看。”
燕王没反对,并说要与她一同去拜访故交,两天后他们就出门了。
就象滕琰所预计的,那一场雪还真不太大,入夜后没多久就停了,路上并不难走。
凤凰县在九原城东几十里,但陆家村却在凤凰县的最东面,坐落在凤凰山的山南,离凤凰县还有三十里远。这样,从九原城出发,快马疾驰也得一个多时辰,大家于半夜时分就出发了。
九原境内刚刚扫平,犬戎人是肯定不是逃跑就是被消灭了,但难保没有一些漏网的山匪。滕琰是不愿意带着燕王出门的,但无奈燕王非常坚决,只好把这次完全的私人行动变成了半公半私,通知了凤凰县的县令和县尉,并且带了将近一千人的大部队,以保障安全。
邓锋不知为什么,自从那天给他们接风后,一直没精打采的,滕琰也把要访友的消息告诉了他,其实就是暗示他也跟着去。有这样一名战将,给燕王当保骠,滕琰自然就更放心了。不过,邓锋这个平时爱凑热闹的人,竟然没有一点想一起去的意思。
辰时左右,只有燕王和滕琰并马进了凤凰县。
凤凰县的县令是谢平世,是凤凰县原来的县令,因过去在燕国时的声望还不错,犬戎人占领九原时谢平世挂冠逃到山中隐居,因此得以任用。
说起来,滕琰的一位继母还是谢家的,陆伯甫退婚的未婚妻也是来自谢家。高门大户就是这样,到哪里都能碰上几个亲威。
但当初谢家在谢夫人没了后就与开国公府断了来往,现在就省了认亲戚这一步了。
燕王和滕琰并没有多加逗留,只是顺便听了听谢县令的工作汇报,主要是凤凰县内人口情况,土地情况,农业社会嘛,最根本的就是农耕。
也就是在这里略事休息一下,再喝点热水,吃点东西。
再接着往陆家村走,就是谢县令和这里的县尉――来自燕王手下的军官,这两位带路。
过了不久,就进了山区,越来越难走,比起九原到凤凰县长年失修的土路来,更加的狭窄不堪,崎岖不平。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原野,上次的一场雪,因雪量不大,九原城内或人烟稠密的地方,已经看不大出来了,但到了这荒原,还如初下过一样,很多地方甚至连个脚印都没有。这个时节,没事的人有谁会出门来呢?
一路上只见了一对年青的夫妻匆匆地西行,正好与他们相向而过。
很多地方只能一人一马通过,在过了一段非常难走的路后,滕琰终于又与燕王并排前行了。
把燕王带到条件这样差的地方,滕琰有点不好意思,她知道路不好,但也没想到是这样的路况,如果事先知道,说什么也不会让燕王陪着来的。当下就小声地问了句:“还受得了吗?”
燕王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说:“你累了?”
滕琰赶紧说:“我不累,我是怕你没受过这样的苦。”
燕王笑了笑说:“你以为我从小锦衣玉食,赶这点路就受不了了?”
“是啊,就是进军九原时,也没走过这样的路呀!”滕琰解释说。从燕都到九原,每天大约走j□j十里,沿途他们休息的地方都是有人提前打点的,还算是很舒服的。路上还有坐车、骑马两种选择,当然,她是没见过燕王坐车的。
“那你就看看吧。”燕王淡淡地说。
滕琰明白燕王是有些不高兴了,就指点着脚下的路说:“你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吗?等我们收复了燕地,就把燕地的路全部修成能过车的官道,让各地的物资流通起来,燕地的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
果然,燕王的不快被转移了,“没听过,修路和百姓富足有那么大的关系吗?”
“当然有了,燕地现在是非常贫穷,商户也少。可是休养生息几年,土地的产出就多了,就象这里,靠着大山,山里有各种山珍,在本地也不值钱,修好了路,运出去,就都是好东西。”
陆伯甫曾经对滕琰讲过凤凰山,这时候的生态环境是好得不得了,这座凤凰山方圆几百里,有上百个山峰,无数的沟峪,大山的深处据说无人进去过。就在陆家村的周围,也是有无数的蘑菇、木耳、山果、山菜等,至于山鸡、野兔、狍子等也常见,当地的百姓虽然也经常进山弄些山货,可是主要是自己吃用,很少有人想到运到外面,没有这个意识是一方面,道路难走也是一方面。
陆伯甫经过商,知道物品流通带来的效益,滕琰对他说修路的事,他想想就明白了,还豪气冲天地对滕琰说,他将来有了好前程,一定为家乡把路修好。
这些话好象还在耳边回想,陆伯甫黑亮地眼睛就出现在滕琰的脑海里,滕琰不知不觉地笑了,对燕王说:“古人说近乡情怯,我现在也有些怯意了,不知我的那位故交,是否回到了家乡。”
看滕琰掩盖不住的期盼,燕王就问她:“你从小就在道观里,怎么认识的这位朋友?”
滕琰把在藏书楼与陆伯甫相遇的事讲给了燕王,只是把地点从开国公府挪到道观,省略一些不能说的情节。
还把自己和陆伯甫在一起谈的一些话告诉燕王。
燕王听得很入神,虽然多次因为道路狭窄,两人不得不分开,但一直也没中断这个话题。
“你的这位故交,才学也很高呀!”燕王很少表扬别人。
滕琰其实也是有意在燕王面前为陆伯甫留个好印象,陆伯甫是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会出仕的,自然要到燕王手下效力,滕琰帮他先铺铺路,笑着对燕王说:“我的这位故交是燕国最后一次科举的状元,如果这次见到了他,我一定劝他为燕王效力!”
燕王也很高兴:“本王就拭目以待了。”
过了巳时,再转过一条山路,就看见了陆家村,躲在银光素裹的大山的一个山坳里。可以看出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靠水是一片福地。
陆家村是个大村,一大片的房子排列有序,村子外还立着村墙,一望可知这是个向心力很强的家族。
按照陆伯甫以前对她讲述的情况,滕琰沿着进村的小路前行,到了村口下马后,数着第三排的房子拐了进去,第三家,果然是院门一左一右各有一棵树,陆伯甫曾告诉她说是一桃一杏,正逢冬季,树叶凋零,看着到差不多,分不出哪一株是桃哪一株是杏。
如同旁边的人家一样,并没有真正的院墙,只是用篱笆围了一圈,院门也是简单的柴门,叩了几下,并没有人出来应门,大概屋子里听不到。
滕琰伸手一推,门直接就开了。进了小院,中间一条小路直到正房,两侧是围着半截土墙的厢房,只有最东侧的厢房里面堆着些木柴,其余都空空如也。
正房就象陆伯甫所说的是三间,中间开门,东面两间,西面一间。滕琰走到门前,就听到里面有一位年青妇人的声音:“伯母,你再吃些,不用给孩子们留。”
一个略有些苍老的声音说:“我吃饱了,你拿去给小虎子吧。”
那年青妇人又说:“你这样整天织布,还只吃这一点饭,身体会受不了,要是大哥回来,还不得心疼!”
“我都习惯了,每天不织点布就觉得没事干。再等几天,让成甫把这些布拿到集市上卖了,要过年了,还能多卖几个钱,怎么也得先把明年的种子先买回来。”
“族长那天不是说了吗,现在燕王把犬戎人赶走了,燕王仁德,明年种地可以先去官府领种子,只要秋天多交一成的税就行了,伯母你就不要再操心了。”
“你说,犬戎人都走了,伯甫是不是也就回来了?”
“可不是,我估计大哥就在路上呢,你这一日十多遍的嘀咕,他一天不知道得打多少个喷嚏。”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四章
还真找对了,滕琰听到陆伯甫的名字后心里有些恍惚,下面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只有一种想法在她的脑子里盘旋――他还没回来。
滕琰也忘记了敲门,推门进了屋子,同燕地大多数农户家一样,正对大门的是一个穿堂,她打开帘子进了传出声音的东屋。
屋子里陈设非常简单,一架织布机在南窗下,上面还有没织完的布,北面是一辅唬晃舶谧帕街荒鞠洹
两个身穿农家粗布衣服的女子正在在炕上对坐,只间一个木托盘上放着半碗黍饭,一小碟菽豆。
两人随着滕琰开门的声音看过来,滕琰立刻就能肯定那位坐在里面的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就是陆伯甫的母亲,陆伯甫曾经为她描述过。
其实陆伯甫与她的母亲长得并不像,这位老妇人面带病容,神情憔悴,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也是一位美女,而且属于那种娇弱温和的气质。但他们的眼睛却是完全一样,又黑又亮。
看着两个人面上流露出来的惊讶,滕琰上前给陆伯甫的母亲行了晚辈大礼,又自我介绍:“我是陆伯甫的好友,姓滕名谨。”
陆伯甫的母亲慌手慌脚地上来扶她,用带着颤音的声音问她:“我儿现在在哪里?”
滕琰一句:“我也是前来寻他的,并不知道。”还没说完,老妇人就摇摇欲坠,滕琰和那年青妇人在两边急忙扶了,把她放在了炕上。那年青妇人熟门熟路地按了按人中,又帮着抚了抚胸口,滕琰急忙上前喊着:“伯母,您别急,陆兄一定会没事的,我就是替他来看您的。”她才悠悠转醒。
就在时候,一个同样穿着粗布的衣裳的青年男子,快步走进屋子,看样子是从西房过来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因为害怕一直抓着这男子的衣服,又忍不住好奇探头探脑地向里面看。
滕琰想起刚才两位妇人的对话,就笑着问:“你就是陆伯甫族里的兄弟?”
陆伯甫告诉过滕琰,他将母亲托付给族里一位交情好的兄弟,看来就是这位叫成甫的人了。
“你是?”青年男子问。
“我是陆伯甫的朋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