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东军的情况上报军部之后,立刻就受到了日军高层的高度重视。
派遣武田毅雄参与计划,而关东军也给这个刺杀计划,起了一个很符合日本式习惯的名字——“熊工作”。
‘熊工作’制定完成后,所有参与者,都呆在关东军为其准备的房间内,等待刺杀成功的消息。
而7个从苏联逃出来,背负对斯大林深仇大恨的苏联军人,带上武器秘密的来到了土耳其。他们将从土耳其,越过苏联边境,进入契索地区,准备对斯大林秘密刺杀。
关东军司令部内,武田毅雄故作轻松的看着一本江户时期的文学著作,时而会抬头看一下周围的情况。
时间离1月25日越来越近,此时,他还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将自己的情报传递出去。
放下书本,看着扉页上的一行文字记录,忽然他想到了办法。
“抱歉,武田君。你不能出去。”
“哦,我知道。不过我需要去邮局寄送一份礼物,是给在华中的朋友的生日礼物,既然有规定。请您帮我这个忙,将礼物寄送给我的朋友。”
武田毅雄说完,鞠躬行礼,像是托一个朋友帮忙似的,并没有太做作。
等到武田毅雄走后,关东军置办的军官,拿着包裹地址和人名,仔细的核对了一下,发现都是存在的,也放下了戒心,当天就邮递了出去。
关东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份不起眼的包裹,才是葬送‘熊工作’的罪魁祸首。
包裹内一本看着很平常的书籍内,蕴藏着一段苏联最高级别的密码。包裹刚到上海,就苏联安插在日军中的人员拆开,立刻就将关东军将在1月25日,准备刺杀斯大林的消息发回到了苏联国内。
植田谦吉下达了关东军全部战备,准备应对苏联方面可能出现的军事动荡。
但可惜的是,自从行动队的七个苏联人,抵达土耳其边境,进入苏联后。关东军方面就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莫斯科和土耳其方面的消息,5天后,才陆续有一些消息传回来。
参与刺杀斯大林的行动小组,一行7人,在苏联边境被发现。其中3人当场被枪杀,其余四人不知所踪。
消息证实后,只有一条腿的植田谦吉大将,暴怒之下甚至将自己的拐杖都扔掉了。
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时候,正是植田谦吉带领日军第9师团,进攻闸北。战后,在天长节(一般为日本天皇生日)庆典上,和白川义则站的比较近的植田谦吉被扔来的炸弹,炸断的一条腿,后被截肢。
一条腿的植田谦吉,不但没有受到日军高层的嫌弃,反而以‘祥瑞’的身份,一下子从中层将领,跃入高层行列,伤好后,就担任了参谋次长。接着在二?二六事件中站对了阵营,接替南次郎当上了关东军司令官。
正是这位行动不便,失去了一条腿的关东军司令,也在刺杀失败后,性情大变。
可见,关东军上下,对刺杀斯大林所寄予的希望是如何的大。
虽然,让日军高层在刺杀斯大林的事情,有些小遗憾。但关东军的地位反而涨了,因为,就日军的战略,苏联是他们最重要的对手,苏日之战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随后,关东军又获得了扩编两个师团的军费。
既然,刺杀不行,只能硬碰硬的对上苏联红军了。
而在中国西北,宁夏的一片沙漠边缘,站在沙丘的高处,还能看到黄河将沙漠阻挡在了河流的背面。
沙丘顶端上,数百个战士都穿戴着滑雪装备,整装待发。
为首的干部一声令下,百余人顺势滑下,不过沙子毕竟要比积雪厚重的多,也缺乏雪地的张力。
顺着黄沙滚滚而下的,不但有失去平衡的战士,还有一顶顶军帽……
第一二三章 警报——零式战机来袭
第一二三章警报——零式战机来袭
“军师,快点下来啊!”
“军师……”
军师的称号,定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才能被认可。// /而张吉海的军师称号前面,还有两个注释——狗头。
在鲁西战役的时候,张吉海怂恿当时担任阻击日军38联队的营长章武强,用计谋,将郑兴国的新一团忽悠上了战场。战后,虽然40军参谋部评定,章武强作战有功,但方法适当,而且越级指挥。
三个当事人都被停了军职,关了半个月的小黑屋,坐了小半年的冷板凳。
39年初,介于指挥需要,退回陕西的40军部队,组建成了第一纵队。由原40军参谋长,谢维俊兼任第一纵队司令员,政委刘先河。纵队下辖两个支队,五个小团,8000人。
而新成立的新一团,由在抗大学习的郑兴国担任团长,副团长由章武强担任,参谋长就是张吉海。兵源大部分都是从原东北军67军中起义的部队中选拔,可以说,这支部队完完全全都是应苏联的要求而建立的。
1纵成立之初,其目的就很明确,就是要打回东北去。
加上又是老东北军比较多,1纵的战斗士气很足。曾一阳又让参谋科制订了一份适合东北地区作战的训练大纲,在宁夏,进行作战训练。
部队成立的时候,郑兴国看着两个搭档,一个副团长,一个参谋长,都是‘仇人’,怎么看都不顺眼。要不是自己很想带着部队打回老家去,这个团长不当也罢。
这不,部队正好拉到黄河边上,进行滑雪训练。
虽然大部分都是东北军士兵,但要说滑雪,也不是人人都会的。新一团按照军里的要求,在宁夏的黄河河滩上,找了一块沙漠边缘的山丘地带,进行滑雪训练。
还真别说,沙子和雪地的环境有很多不同,但在沙地里竟然也能把滑雪这项对场地要求很高的技术,学个***不离十。
这让郑兴国在烦闷之余,找到了一些乐趣。
就像是现在,他站在张继海的身后,看着比他矮上半个头的张吉海,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可站的稍微高一点,连腿都打摆子。算是给他出了一口恶气。
“你小子,也有今天!”郑兴国其实从鲁西战役之后,并没有对章武强等人心有多少怨恨,相信只要章武强和张吉海两人真心诚意的又一次道歉,双方的误解,也能解开。
不过,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张吉海,一口一个自己是有功劳的,在战场上流过血,负过伤。这才勾起了郑兴国的无名怒火,想要给张吉海一点颜色瞧瞧。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机会。也不要张吉海脸面无光,只要有一次小难堪,就能让郑兴国的面子上舒服很多。
张吉海看着一批批战士,都飞身而下,可自己就是不争气的双脚发颤,不敢从沙丘高处,纵身一跃,滑下坡底。
论高度,张吉海所站的沙丘高一百来米,坡度也近三十度,站在高处看下去,就像是一片平整的切面,膈应的人生疼。
“冲啊——”
张吉海高声大喊了一声,气势逼人,可就没见他动换,甚至连眼睛都紧张的闭了起来。站在他身后的老熟人郑兴国突然一脚,揣在张吉海的屁股上。
慌乱异常的张吉海声嘶力竭的惊叫,手忙脚乱之间,竟然抱住了身后那人的大腿。
失去了平衡的张吉海,说话间,就倒地,顺着斜坡往下滑去,和他抱在一起的郑兴国也没有幸免。
两人都在短暂的纠缠后,渐渐的往沙丘地下滚去,好在沙子松软,虽然滚的越来越快,但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战士们见团首长滚落沙丘,忙着跑过去看有没有受伤。
“你小子太狠了,临了还我拉下来……”郑兴国摇着头,显然是恶人先告状。
“你不踹我,能拉你下来吗?”张吉海心有余悸道,又是下滑,又是翻滚,对他的心态绝对是一个很深的考验。
“全团,都在看你,你不跳,我这个团长脸上也不好看……”
“找借口,也不找个好一点的。”张吉海不屑道。
不过,从上面跌下来,还硬是拉着郑兴国,虽然一通乱滚,头晕眼花,身上也不过有几处地方有些酸痛,并没有受伤。
两人互相埋怨着,说着说着,却都又笑了,心中的隔阂在一笑之间风吹云散。
“你们都没事吧!”这时候新一团的政委,李泽南带着战士们,跑过来,到了两人跟前,伸手拉两人。一边还埋怨道:“老郑,战士们都看着呢?不要给战士们造成团首长不团结的印象,不然你我可都担不起这个干系。”
张吉海茫然不知的抬头看了眼,身后的沙丘,坐在地上,才发现,原来自己从那么高的地方滑下来了。闷在胸口的那口气,也像是打开的阀门似地,一下子飞的无影无踪。
发现张吉海木愣的坐在地上,摸摸张吉海的身上,也没见伤口,李泽南关心道:“老张,伤着那里了?”
“政委,我没事。”张吉海休息了一会儿,感觉心里也是那么跳的慌了,于是再一次爬上了沙丘顶上,心里想着技术要领,又一次滑了下来。
前半段,张吉海惊喜的发现,自己原来张开眼睛看着,原本心中的‘鬼’根本就不存在。再说了,从沙丘顶上都滚下来过,也没见他伤着,张吉海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每次,见张吉海大叫着,从沙丘顶端滑下来,还有点专业滑雪运动员的样子,训练也在情绪的支撑下,渐渐的变成了一场游戏似的,变得起来。
两天后,新一团团部。
“报告——”
“进来。”
“纵队命令,新一团五天后,行军抵达榆林。”
在新一团团部的正是章武强,接到电报,连想都没想,就蹦了起来,冲出团部,往部队训练场地跑去。一边跑,一边大笑着:“要打仗了,老子要上前线了。”
“什么?纵队下命令了。”
章武强点头笑道:“命令我们团5天后抵达榆林。”
郑兴国闻言,眼角都舒展开了,几道鱼尾纹在眼角边上汇聚,右手用力的拍着章武强的肩头,笑着说:“还愣着干嘛!赶快通知政委,全团开誓师大会。”
等到政委李泽南虽然嗓子都冒烟了,但对桌子上的水壶看都不看,直接就问道:“我们团要上前线了?”
“这道没说,就让我们团先去榆林,我估计肯定是绕过山西,直接从绥远出关。和上前线也差不多。”章武强恨清楚,榆林是军事重镇不假,但也主要是防御来自绥远和山西的日军偷袭。
现在盘踞在山西的日军,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
那么增兵这一说就不会成立,结果只有一个,往东。
“没有战斗任务,就召开全团的誓师大会,是否有些小题大作了。到时候,别让我们渡河去山西,不是去东北,这战士们的情绪也要照顾到。”李泽南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心思缜密的他,在指挥作战上,却是不如团长和副团长,但胜在考虑问题全面。
郑兴国那里管得了这些,一拍桌子,正色道:“就这么定了,新一团虽说是新组建的,但大部分都是老兵。上过战场,见过血的爷们。就是去山西杀鬼子,也比在黄河边上吃沙土强的多。”
“我看没问题。部队需要一场战斗,磨合各个营作战之间的默契,我估计,我们很可能从山西一路打到东北。”张吉海一进来,就拉长着声音,万事在胸的这份淡定,让郑兴国忍不住说道:“就你这副狗头军师的镇定,我这辈子都学不来。哈哈……”
张吉海一翻白眼,悲切道:“你就不能说点好的听?”
“不能,我嘴笨,不会——”
“哈哈……”
战略层面的军事行动,当然不是郑兴国这样的团级干部能够接触到得。
在陕西的中央机构,也接到苏联的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