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
掩上舱门之后,山本五十六从圆形的座舱孔中眺望着灰蒙蒙的天际他似乎想起来了当年在海军学校的场景,当时还没有战列舰,航母也是鲜事物那时候最威风的就是铁甲舰
记得刚踏上战舰的时候,他被那种钢铁巨兽散发的凶恶气息完全给迷住了
虽然在海港内已经不止一次的遥望战舰的雄威英姿可只有站在战舰之上,周围包裹着起伏不定的海浪,才能感受到军舰给人带来的真正震撼'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战舰是这个国家最后的防御堡垒,也是最前沿的进攻手段
近代日本,所有的荣誉都是联合舰队用一场场胜利获得的
大东沟海战……
对马海战……
这都是日本海军旗帜上最耀眼的光芒,想到这些,山本五十六就忍不住一阵激动因为再过数个小时,日本海军历史上将增加一个最重分量的对手——美国太平洋舰队
想到自己的名字将和帝国海军历史交织在一起,山本五十六就兴奋的忍不住一阵颤栗但是他也知道,帝国的海军还不具备对美国西海岸发动登陆作战那么在美国巨大的工业优势之下,一支庞大的舰队最慢将在两年之后出现在海洋之上,届时如果日本还无法结束在亚洲的战争,那么等待日本的命运将是覆灭
但山本五十六不仅仅是日军海军中为数不多战略家,还是一个让摩纳哥赌场拒绝光临的赌王他还曾经豪雅:“天皇陛下只要给我三年时间我可以为帝国赢来一艘战列舰”这就是山本五十六,一个头脑疯狂,却嗅觉异常明锐的海军大将
他原本的计划就是,日本驻美国大使在舰队对美军偷袭发起之前将一份两国交战的国递送给美国白宫,宣布日本正式宣战
不管美国人如何看待这场偷袭那么崇尚尊重和勇气的美国佬就会傻傻的摆开架势和日本作战
可别忘记了,日本和美国中间可是隔了一个太平洋
美国人想打日本不容易
到时候,日本即便在战后失败,也能像德国在一战结束后那样,虽然背负着巨额的战争债务,但是还能够在战争结束后,短时间内崛起这也算是山本五十六给日本留了一条后路
时间,进入41年,国际局势越来越微妙
美国政府高层早就拟定了对日作战方案'在苏德战争一爆发,就第一时间宣布《租借法案》对苏联有效,并联合英国将苏联拉入同一阵营
要不是三次全民公决都失败,美国早就加入了战争
这也是罗斯福清晰的认识到,德意日轴心国的结盟,光靠英国和中国是无法抵挡的最后美国还是会被拖入战争,可如果欧洲战场的德国解决了英国和苏联,那么美国对付联起手来的德日两国,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届时,连美洲大陆都无法保存,不要说获取战争的对手胜利
美国民众考虑的当然是打仗要死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士兵都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如果美国加入战争,那么数百万个家庭的亲人将走上战场数以万计的阵亡报告,将每一个人都弄得神经兮兮的,深怕看到熟悉的名字
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整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违背的
如果德日最后成为了战争的胜利者,那么对于美国来说,维持大国的脸面将无存可怕的是,德国和日本都是工业强国,一旦控制住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欧洲,人口最多的亚洲,美国的商品将无法倾销到这些地区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工业帝国来说,即便德日最后没有发动对美洲大陆的进攻,美国的结局还将是覆灭
既然结局都是不可知的绝境,罗斯福政府就没有理由不多做打算
甚至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来促动国人
就像是日本攻击舰队的司令官是南云忠义,但作为其上司的山本五十六却在焦虑中随舰队同行一样其实美国政府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像日本人想象,或者说估计的那么糟糕
在白宫总统的办公室内,壁炉架子上点燃的红衫木散发着松脂的清香红澄澄的火焰在壁炉中跳跃着
壁炉边上,坐着一个老人头发已经花白,手中拿着老花眼,独自一个人坐在安乐椅上膝盖上厚厚的羊毛毯上有一本红色封面的,老人似乎已经睡着了,显得异常的安静和祥和
这个老人就是罗斯福,美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的罗斯福第一次大选获胜之后,等待他的是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经济也走在奔溃的边缘大量的劳动力失业没有工作,千万个家庭没有面包喝牛奶正是他提出的经济政策,让美国走出了经济萧条的深渊
算起来他已经是第三任的总统了
前两任,完全是国人信服于他将困顿的经济带出了泥潭,罗斯福的声望已经到达了顶点
但是正当美国准备总统大选的时候,德国发动了战争
在此危难之际参众两院代表民众恳请他继续担任美国总统,这样,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连续当选3任的总统而随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饱受德军轰炸的英伦本土百姓带来了希望而《租借法案》的实施,让美国国内的军工企业一下子都进入了满负荷的状态卓有远见的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越任何历史的辉煌时刻将在不久降临到美国
此刻,美国的公民只想多工作,改善家庭的现状,让科技带来的光辉早日能够降临到他们头上;企业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一个有一个的商业订单的签字会上;银行家不得不因为经济的快发展,而放开银根……
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让每一个美国公民都享受到了好处
没有人愿意战争来打扰他们宁静而富足的生活
但罗斯福却不一样,他想到的是美国的未来没有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足以成长为一个级大国,从而左右全世界的经济
这是一份契机,也是一种威胁
中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了三年多,欧洲战场也全面开辟,现在太平洋上的战争却迟迟没有出现
日本在等什么?
苏联会不会妥协?
这一切都让罗斯福寝食难安,不过现在正好有一个机会,一个让公民觉醒的机会日本终于要对美国动手了,而目标正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包括4艘性能良好的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数十艘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当然,太平洋舰队还有很多舰艇都是一战以前服役的老舰,甚至是铁甲舰时期的老船,有些军舰跟本就没有战斗力,只能当成训练舰使用
但在将西海岸的50艘驱逐舰都买给英国人之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这支舰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一直以来,困惑罗斯福的最大问题不是美国做的不够好
而是不够多
对于一个只有参战才能获得最后胜利的选手来说,美国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了这次世界大战之外就像欧战一样,但这次不同,法国仅仅支撑了3个月,就土崩瓦解,英国被困守在本土,北非战场连连失利,要是没有美军从非洲西海岸登陆,威胁德军的后方的话,英国在埃及的第八集团军也将奈何不了德军非洲兵团
罗斯福越来越意识到,如果没有美国的参战,英国将无法渡过艰难的42年,而苏联在三个月之间,丧失了伏尔加河以西的大部分领土,包括苏联最精锐的南方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短期内,苏联将无力发动一场反击,来为西线争取哪怕一刻的喘息机会
正在国际局势的十字路口,罗斯福终于等来了机会
贴切的说,是罗斯福等来了让美国民众愤怒和惶恐的一个机会
日本海军终于将对美国太平洋舰队下手
是绝地反击,然后接着无休止的谈判?
还是让太平洋舰队覆灭在日军的偷袭之下,成为点燃民众怒火的炙热火焰?
第四八八章 政治骗局
/ //对于一个政客来说,代价是他们谋求某种利益所需要付出的条件''就像是民众为了面包和牛奶而付出劳动一样
罗斯福在获得日军可能偷袭珍珠港情报的两天之内,终于做出了一个放马歇尔非常震惊却又很支持的举动
“总统先生,马歇尔将军已经到了”
“请他进来”
罗斯福显得很疲倦的样子,事实上,用一场悲剧来谋夺政治声望本来就是异常艰难的,其中包括事情败露之后,遭遇政治上的滑铁卢但是罗斯福别无选择,美国民众沉醉在为这场世界大战加工武器和弹药的狂热之中,却丝毫感觉不到战争其实距离他们并不远
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不能仅仅考虑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为此,他做出了一个违背他意愿,却又不得不下的决定
无视,日本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彻底激怒民众的战争热情
“总统先生,三艘航空母舰以训练的理由,驶离夏威夷海域而停泊在港内的舰队都对将要面临的绝境毫不知情,周末的节假日照常进行”马歇尔说话间很平静,似乎就像是在平常向总统汇报一样,还点头示意侍从给他送来的咖啡
一个如同阴谋一般的偷袭,一场政治需要的惨剧,罗斯福不可能将所有的情报都控制在他的手中,如果在联邦政府又人能够和罗斯福商量的话,那么最理想的这个人肯定是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
罗斯福像是忘记了这些阴谋诡计,反而担忧道:“军队已经20多年没有实战了,而我们的对手已经在战争中磨练了起来已经步入了成熟的阶段短期内,军队是无法战胜任何一个对手的”
美国的正规陆军的数量一直在一个很低的数量上
总兵力不过四十万人,当然不包括海外驻军,但是美国全球的陆军兵力总数不会过六十万,对于世界级别的大战来说,这点兵力只能在局部发动一场战役,别说扭转整个战局了
罗斯福的但心确实很有道理,不过马歇尔是做足了功课的早在欧战爆发之前,他就对当时的欧洲局势有所涉猎,之后专门研究整个世界格局的军事变革,这些对罗斯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马歇尔平静道:“早在欧战爆发之后陆军就以联合军演和预备役增设等方案,为国家储备了一百二十万的准士兵一旦国家需要,这些年轻的富有高素质军事素养的准军人,很快能在战场上为美国赢得荣誉和战功”
“这些我都知道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德军,苏联军队的颓势在最近虽有所缓和但是苏联想要在欧洲战场拖住德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接下来,远东的战局将陷入一场混乱的局面之中,短时间内,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困局是保证美国在亚洲的既有利益还是拖英国人一把,先稳定非洲的局势?”罗斯福毕竟是一个政客他或许有卓越的战略目光,但缺乏对军事的系统估计为此,过多的担心也是正常的
马歇尔淡然一笑:“总统先生,我们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盟友,这是德国人和日本人绝对无法想象的在欧洲能够击败德国的只能是苏联,而在亚洲,日本的对手恰恰是中国”
“为什么不是英国呢?”罗斯福反问
马歇尔的答案多少让罗斯福有些吃惊:“英国人一直标榜自己是绅士,是文明世界最有战斗精神的民族,但是战争不需要绅士,只需要战士一次大战的时候,当时的俄国虽然在沙皇的统治之下,但是装备简陋的俄军却在西线稳固战线,拖住了德国近一半的精锐部队,这不难让人遐想,苏联的极端气候条件,出生在寒冷地带的苏联青年有着很强的忍受能力,这恰恰是成为一名战士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那么中国呢?”
马歇尔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