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把古锭刀而已,可那把刀已经跟随孙坚下葬了,这把剑到底是哪里来的?看这董昭自信的样子,难道真的跟孙家有关联?
看到自己几个老家将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孙权只好又把目光转向了董昭,“公仁先生。孙权驽钝。不知此剑来历,先生可否告知呢?”
“不敢!”董昭谦虚了一下,遂摸着自己的一点点短须,做出了一副怀念的样子。
“‘漪剑’者,虽并不能跟自古相传的那些神兵利器相比,可是,此剑的来历却远大于那些无主之兵,因为,此剑的第一任主人,乃是我华夏兵圣,孙武!”
“什么?”孙权猛地双目圆睁,狠狠地看向了手中的古剑。
“孙武?!”不仅是江东诸人,连诸葛亮和刘晔也是一副震惊的样子,不是剑惊人。而是剑的主人惊人,因为,孙氏一族正是号称孙武后裔,兵圣之剑再现,只要是个人,恐怕都要珍藏起来。可是,董昭却将此剑送回给了孙家,这礼可实在是大了,太大了!
“请问,公仁先生如何得知此剑竟是‘兵圣’佩剑呢?”震惊过后,诸葛亮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要是董昭的话编不圆满的话,可就有一点亵渎孙家老祖宗的意思了,那不管他是什么人的使臣,都别想活着走出江东。而且,许成也无话可说。
“哈哈哈,诸位可知此剑是怎么铸成的?”董昭斜看了一眼诸葛亮,小样儿,这就想难住老子?看你也就是刚断奶的样子,居然也敢来这里挑拨,哼!现在先不跟你小孩子计较,到时候再找你算账。
“请公仁先生不吝赐教!”孙权向董昭行了一礼,要知道,自从董昭来了之后,孙权虽然表面上礼敬有加,可实际上却是敌视非常,而且,孙权怎么说也是一方之主,当然是不会对董昭施礼的,不过,这一回,为了祖宗,孙权也不得不先放一下架子了。
“铸此剑者,据传说,乃是昔日吴国大匠:欧冶子!”董昭说道。
“且慢!”这一下,不是诸葛亮或者刘晔,而是张昭。
“哦?子布先生有什么问题吗?”董昭问道。
“公仁先生!”张昭看着董昭,冷冷地说道:“欧冶子,乃春秋时大匠,一生共铸八大名剑,为越王铸: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为楚国铸:龙渊、泰阿和工布三剑,在下从未听说,欧冶子乃是吴国匠师,更加没有听说过,欧冶子竟然还铸有一把‘漪剑’!公仁先生,你莫不是以为我东吴无人读过书么?”说完这话,张昭就双目如电,紧盯着董昭不放,他自从一听到董昭说什么孙武之剑,就觉得董昭要找麻烦了,所以,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堵住他的嘴再说。
“哈哈,可怜张子布你名满天下,居然如此不知变通!”董昭又是大笑,不过,他的心中却是暗暗得意,因为他来的时候,早就想过可能遇到的问题了,岂能回答不出来这个提问?这也是许成的使臣跟其他诸侯的使臣不一样的地方,许成的使臣在出发前,都要先预演一遍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由所有人帮忙找出应对之法,然后,才会出发,具体情况再凭使臣自己的机智应对,而其他诸侯的使臣就不一样了,靠的只能是一个人,这当然就有所不同了。
“变通?难不成就能让欧冶子由越国人变通成吴国人不成?”张昭反问道。
“请问子布先生,可知专诸刺王僚之事?”董昭笑嘻嘻地问道。
“当然知道!专诸受阖闾派遣,以献鱼为名,暗藏匕首于鱼腹之中,尔后,一击成功!”张昭说道。
“专诸所用何物?”董昭笑问道。
“鱼……”张昭突然看了一眼董昭,吸了一口气,这才无奈地说出了那三个字:“鱼肠剑!”
“是啊,鱼肠剑不是越国名剑吗?怎么反到了吴王阖闾手中呢?”董昭又追问了一句,不过,张昭却是不愿回答他了。
见张昭不再发话,董昭也不再逼问,自顾自地解释起这柄“漪剑”的来历:“欧冶子本在铸剑。可是铸剑炉就是上不来火。眼见天使将过,最后,急怒之下,他就欲以身殉炉,恰好,此时孙子经过,言人之精华,皆在指甲、头发,可以指甲、头发投入炉中,代身为殉。结果,欧冶子依其而行,果然炉火大盛,剑因之而成。于是,欧冶子就将之赠与孙子,孙子持此剑,领吴国大军旬日之间亡楚,要不是申包胥在秦庭之内大哭七日七夜,感动秦王,楚国恐怕早就无法复国了。不过,楚国能够复国,恐怕也是因为孙子不耻阖闾在大胜之后纵兵抢掠,恣意享乐,独自离开的原因,没有了兵圣之助,阖闾纵然有伍子胥相助,也无法对付秦楚联军啊!而这柄‘漪剑’。也从此下落不明,也因为它的主人声名太盛。所以,它反倒不如欧冶子所铸其他名剑出名了,光芒都被孙子之名掩盖了呀!”
“……”孙权直勾勾地看着手中的宝剑,心中振奋莫名,好剑呐!
“吴侯!”董昭见孙权失神的意思,连忙出声叫了一声。
“嗯?啊,公仁先生,这把剑我收下了,多谢了!”孙权依旧是看着那柄“漪剑”,连头也不转。
“这个,吴侯,这把剑并不是送与您的呀!”董昭说道。
……
不是送给孙权的?
所有人一致目露寒光,逼视着董昭!好肥胆啊!不给吴侯,还能给谁?江东又有谁敢拿这把剑?除了吴侯,又有谁有这个资格?
“公仁先生,那你是要送给何人呢?”孙权终于回剑入鞘,然后,声音也是冷冷地罩向了董昭。
“此剑并不是我家主公之物,在下也是受人所托,将之作为礼物,前来求……”董昭故意停了一下。
“求什么?”孙权立即就追问道。
“此剑的原主,乃是征北将军,庞沛!”董昭又说道。
“……”孙权等人面面相觑,庞沛?居然是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看来有麻烦了!
果然,董昭说出的下一句话差点儿就让孙权有拔剑砍人的冲动,“庞将军听闻吴侯之妹孙小姐之名,甚是爱慕,愿求之为妻,又听闻孙小姐不爱红妆爱武装,所以就把这柄珍藏的‘漪剑’拿了出来,以为聘礼!”
……
江东诸人不说话了,诸葛亮和刘晔更是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眼,如同睡着了一样(可怜两位大人物,到现在为止,江东方面也没有人给他们安排座位!),现在,这可是孙家的家事了,他们都不好插手。
“可……可那庞沛也太大了吧,舍妹至少比他要小二十岁!”孙权沉默了半天,才想出一个理由。
“二十岁又有何妨?天下者,老夫少妻不计其数,何况庞将军并不老!”董昭心中暗笑,脸上却是正色地反驳。
“吴侯之妹年纪尚小,恐怕还不适宜婚配吧!”谁都看得出来孙权并不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许成的人,这个时候,帮孙权就等于帮自己,诸葛亮本着这种想法,终于出口了。
“对,对,对!”孙权连忙应道,感激地看了一眼诸葛亮,他又说道:“而且舍妹一向甚得家母疼爱,她的婚事,我也做不得主呀!”
“原来如此,”董昭“唉”了一声,“既然是这样,还请吴侯将‘漪剑’还于董某,让董某自去求见老夫人!”
这怎么能行?这可是孙武的佩剑,孙家老祖宗的东西,都到手了,是绝不能送出去的,要不然,那可就有一点不孝的嫌疑了。
孙权紧紧握住手中的剑,陪笑道:“公仁先生,不如这样,某家代你向家母转告,并将此剑送与舍妹,如何?”
“这个……”董昭故作为难状。
“唉呀,莫不是公仁先生自认为比吴侯的面子还大?吴侯这话已经是等于答应了你的请求,只等老夫人一句话了!”张昭自然看得出孙权是什么意思,这种忙,当然要帮。不过,他这话模棱两可,不管最后这亲事成不成,都怪不得孙权,因为决定权在老夫人,至于那柄剑嘛,反正是不会还回去的。
“好吧,还请吴侯早一些向老夫人禀告,董某先回驿馆等候!”说完,董昭就向孙权告辞,离开了。
孙权等人自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人家的剑,总不能硬抢,现在好了,既然已经到手,董昭就别想再要回去了,至于那门亲事嘛!谁会放在心上?
剩下的,就是这两个一直站着的家伙了。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嫌疑犯
还是谈谈吧,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可是都懂的!
于是,孙权把那柄“漪剑”交给了贾华,看着他用两只手极度小心地托着那个木盒,小心翼翼地向后宅走去之后,才又跟张昭等一干谋士和诸葛亮、刘晔谈判起来。
……
而在此时,董昭并没有回到驿馆,而是直接出了建业的城门,他心中也是得意。嘿嘿,亲事虽然没有成功,可是,所谓拿人的手短,只要孙权不把剑还回来,就等于变相地在名义上同意了庞沛和孙尚香的婚事,而只要有了亲戚关系,等日后大军杀入江东,他们拼死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何通那帮人可是调查得很清楚,孙尚香年纪虽小,可在孙家的地位却不低呀!对孙权,尤其是他们的老妈,那可是很有影响力的;而除此之外,这门亲事也会成为三家联盟中的一根刺,平时觉不到痛,可一旦碰到了,那可就不同了,曹孟德生性多疑,诸葛亮极为谨慎,嘿嘿,不怕你们不防着江东会因为这门亲事而突然倒戈!
木坤,真正的意思是母坤,反过来就是公乾,也就是公冶乾。
当许成将这两个字当作公冶乾的代号的时候,公冶乾对此进行了奋力的抗争。结果,在许成的强权镇压之下,他还是被迫接受了。不过,好在这个代号就只有许成和何通这个间谍头子知道,而且公冶乾在其他时候用的是他自己本来的名字,倒也不怕被其他人知道之后嘲笑。
这一回,许成的“殃及池鱼”计划,又一次把公冶乾这个大间谍给找了出来。用的就是他上一次的朝廷卫尉的身份,打入了荆州。
目标嘛,自然就是刘备了。
一切都很简单,首先就是一个叫做公冶乾的前朝廷卫尉突然出现在了江夏,哭着喊着要找刘备刘皇叔,得到刘备的接见之后,大声哭诉自己在许成攻克长安之后就一直隐藏身份,从事营救皇帝的某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可是,由于许成那人精得跟个鬼似的,早早的就把朝中的那些忠心不贰的大臣们都给轰出了长安,让他无法找到同伴。而且,那个吕布的叛逆,现任执金吾的曹性看得太严,就跟那老母鸡看小鸡子似的,也让他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最后,冒险行事之后,还是没有成功,只是跟皇帝见了一面。而且,还暴露了自己,无奈之下,只得逃离雍州,逃离许成的地盘。他本想找天下诸侯帮忙,却见所有人都不是东西,好像都早已经忘了大汉皇帝的存在。失望之即,终于,一丝曙光出现了。江夏之战,刘备,这位大汉皇帝的同宗皇叔,现身于他的面前。不过,怎么说他公冶乾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太多的失望的人。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就来找刘皇叔,而是先行观察了一番。结果,刘备很符合他的要求,当然,除了势力小了一点之外,不过,这并不算什么,他相信,刘备一定可以奋起的。所以,他来了,而且,还带来了皇帝的信物——半块玉佩,希望能对刘备有所帮助,按他的话说,执此玉佩者,就可代天行事,可以随时应用皇帝的名义。
结果,在看了王允的书信,确认了公冶乾的身份之后,刘备就抱着那半块劣质玉佩嚎啕大哭,大骂自己无能,不能保驾护国,引得身边一帮子人都不得不跟着掉眼泪。当然,公冶乾才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