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随着脚步声,一个老者迎接了出来,说着:“三位公子请进,我家主人在大厅内等候。”
进得门来,沿途走廊两边栽满花草,远处还有一小片青竹,卵石小径通向两侧庭院,院内一片宁静。
就算是主世界,大部分普通人还是居住在楼房套房之中,这种深深的庭院也只有富人才住得起,三人顿时心旷神怡。
大厅之中,屏风将空间分成数块小阁,显得错落雅致,精美的山水画挂于正壁,三人就看见了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迎了上来。
三人对望着一眼,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行礼:“学生拜见杨大人!”
“不必多礼,起来罢!”这时,有侍女送上来,这个侍女冰肌雪肤,精致丽质,虽然不是绝色,也相差不远,特别是那种柔顺的神态,更是令人心醉。
上了茶,挥手让仆人侍女全部退了出去,这个杨大人拿着贴子看了,见这三人又一一报了名字,才笑了:“大家都是自己人,现在不必拘束了,恩,你们这次来,准备是长住还是短住?”
短者三月,长者三十年,这人当然也是降临者了。
“恩,准备住上十五年光景。”丁昭想了想,说着,十数年,就是主世界一年半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了。
“哦,有什么打算吗?是作官,还是为商?”杨大人想了想,问着:“哦,我单名一个兴字。”
“你有什么指点的吗?”三人还是很客气的说。
“当官比较难,我们降临者都有相当局限,一般来说,如果你们早有准备,可以凭着学识来考取秀才,然后就靠你们的命数和功德了。”
“为商嘛,我介绍一下情况,现在开国贵族,三分之一,都已经退出了官职,回到领地,不过多半建了商号,现在商业很是繁荣,如果你们想依附上去,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建商号的话,也当然可以。”
“听说最好的办法是先考取秀才再经商?”
“是的,有着秀才的身份,就自动是县士,见七品以下不跪,不过经了商,一般来说,就很难进仕了,进仕不经商,经商不进仕嘛,唯一的特例就是贵族。”杨兴是专门接待降临者的,自然就熟悉的说着:“当然,一些八品以下散职还是特例允许的。”
“那我们想先考取秀才,然后就再经商不迟。”三人都早有准备,一起说着。
杨兴也觉得正常,说着:“好,我会安排好你们,不过考取秀才就靠你们真本事了,恩,这里我发给你们一百两白银,你们考取秀才后,再来一次,郡主会召见你们,这样你们的商路就比较平坦了。”
云梦郡主,降临者和朝廷的中间人,掌控着对商会的生杀予夺大权,三人都是清楚,因此面面相觑了一下,就都应了。
见杨兴已经准备召人,田堂说着:“大人,还没有请教您的官职呢?”
“我也是正八品散职,算是对朝廷有贡献吧!”杨大人一笑:“不然的话,在这里谋个住宅也不容易呢!”
三人再无话,这杨大人就取出三张交子出来:“这是丰乐钱庄一百两无记名交子,你们凭此可取出来,下面生活就应该足够了,至于具体的理由,我已经为你们安排了,既然要考秀才,这个地址不错,你们可在那里去学三个月!”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位面帝都游(二)
在帝都二百四十一坊中,青门坊算是中等的地区,通常是有点小钱的人家所居住
此处是148号,就是学院,说是学院,实际上是那些举人进行科举考试,一年不中,不回去,而在帝都再读的复读所
里面学子虽然不算很多,却都是精英,书籍也很多,稍后,这些举人为了赚钱,也授课讲学,开得私学,所以三人才可以住在那里,不时听听课程
三人是帝国派遣,本身才学自然也非同小看,在这里读读书,听听课,不时有所进益,自觉花上半年时间,把两个世界的学说差异弥补一下,就可考取秀才了。|
三人的户籍都已经被安排,迁移到了帝都,不过帝都本身作为一个省府,科举也有秀才,当然,比起乡下,这考试难度就大了几分。
其甲街145号的丰满楼,是此街上的酒楼,上下三层,价格不贵,酒食甚好,深受附近的学子举人们的欣赏
主世界的人,实际上骨子里都是潇洒随意的人,三人学习不方式,但是其它就比较轻松了,这不,今天又到了酒楼上来。
三人穿过门,这时是中午,楼前站着两个少年便鞠躬行礼:“三位客官请!”
一楼全是散桌,大部分是普通人,酒楼中,自然有着唱曲、弹琴、杂耍的,人来人旺,热闹之极。三人笑笑,已是上了楼。
二楼是屏风隔成地单间儿,相对清净,花的钱也不算很大。
至于三楼,是雅轩,里面有专门侍女所陪。时有丝竹琴瑟之声传来,这种消费自然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人的身份和钱财,也只有在二楼的单间中,不过这正合三人之意。
见得小二上来,点了八只菜,又要了二壶酒,这些菜都是中等菜式,没有多少时间,就送了上来,把屏风一隔。里面就清净了。
丁昭、田堂、徐玄三人,就开始喝酒吃菜,徐玄咕嘟的说着:“菜还可以,只是这酒真的很贵。”
“没有办法,农业社会嘛,现在酿酒大部分是粮食,朝廷为了控制民间酿酒而导致粮食缺乏,课以重税。私人酿酒。如果仅仅自喝倒没有什么要紧,敢卖出者其税都是极重,偷税十五斤曲酒,便流放三百里。”田堂如此说着:“而且帝都是京畿重地,自是实行酒的专卖。由朝廷地酒库辖制酿制与销售,更是监督严格了。”
“记得前朝的事。说南方三个府的商税,一年也只有二万两银子,现在当真是重商课税社会了。”丁昭感慨的说着:“这些日子观察而看,这商税我估计要占朝廷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了吧!”“恩,各行各业,课税都有不同。”
他们三人不知道,方信来自地球,他是深刻记住了明朝的教训。
在方信看来,明太祖英明神武,不愧洪武二个字。但是在商业上是一个白痴。彻底体现了农民对商业的无知和狭窄。
经济和商业的规模,归根到底是由人口和当时科技水平决定的。明朝人口不比宋朝少,科技水平也是一样,就算不大举进行海贸,其商业总量也非同小可。
真的要说海贸之利,是南宋时期,而在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北宋庆历年间,每年商税收入1975万贯!
可惜地是,明太祖大概把商业比同于农田了,他颁布的法令,记载在,所说:“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着以违令论。”
要知道,商业与农业不同,农田上,由于周期长,又有着层层盘剥,所以国税基本上在十分之一是正常,但是商业流通,一般来说,按照行业和规模的不同,取5%50%都属正常范围内,明太祖一概论之三十取一,可见其对商业基本上没有多少认识。
最可怕的,不是这点,朱元璋在轻商税的基础上,又颁布贱商令。洪武十四年,太祖下令:“商贾之家止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纱”。
封建社会中,着装代表了人的社会等级,这一法令体现了朝廷对商人地位的蔑视和严重压制。
这就导致了一个导致日后明朝灭亡的本质因素商人不得不投靠着士大夫阶级,这种情况到明中叶后发展到颠峰,而官商结合,士大夫为了自己地利益,坚决抗税、逃税,皇帝如要把心思放在商业上,就是“与民争利”,就是昏庸无道!
晋商,南商,此实际上都是士大夫阶级所结合产生地力量,为此卖国求荣都是等闲。首发
明朝中叶后,商品经济和资本经济发展,世界第一,这个“明失之于财”,不是商业经济不行,而是朝廷根本收不到,被士林和商人共同瓜分了。
明朝亡于财政,实是亡于商税,再归根到底,又是亡于明太祖时代的商业政策。
至于这个世界,由于原本战争不算太激烈,农业收损情况不算很大,大规模战争平息后五年就差不多恢复了,而随着农业的恢复,社会经济恢复起来很快,以太祖之力,推行的商税,直到现在,大范皇朝每年收入商税收入1500万贯,盐铁专营500万贯,而其它土地和赋税2000万贯,区区十年,就单是一个赋税制度改革,已经富于前朝数倍有余。
三人都是帝国研究者,虽然来日尚浅,但是对此已经洞察了许多,丁昭就叹的说着:“如此巨利,促进国家太平和发展,百姓负担就减轻了许多,李氏六书渐渐深入人
“是啊,李氏六书并不是以道德来占领居高点。而更在于社会契约地通论,现在官员无不谋利,贵族已经尝到了甜头,各个商会蓬勃发展,再想有人要剥夺,除非把贵族阶级连根拔起了。*”
“虽然帝国不允许降临者传授技术,但是为了谋利,这技术本身就在进步中,我看突破的日子不远了听说现在南方已经发明了竖立纺织机了,不是我们传授地。而是土著自然发明的。”
竖立纺织机,在地球上就是珍妮纺织机。
水平放置的放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并排使用几个竖立地纺锤,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作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这其实毫不稀罕,地球上,清朝康熙年,就有人发明了简单的机关枪。只是立刻被政府消灭。其人被流放。
“还差上一些,数学和基本知识底涵还不丰厚,虽然朝廷已经以孔子六艺,数学本在其中的理由,宣布科举也有数学的内容。但是还是无法支持百年内直接突破,不过说实际的。方先生地改革,严格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就这简简单单地部署,使社会力量自动产生突破,真有几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意味了。”
徐玄感慨地说着:“贵族基本上退出了仕途,这是在朝士大夫努力推动的结果,方先生只是顺应了士林的要求,毕竟只有开国功臣大举退出朝廷,士林才能上位。这在外人看起来。似乎全由士林之人为了自己官位而推动,非是方先生刻薄寡恩。过河拆桥,而这正合方先生的意思,还因此获得了士林欢呼,英明仁厚的帽子直飞上去。”
“是啊,方先生作出无奈的神色,响应了士林的要求,却对功臣一方面高爵厚领,而且赐于商社和矿山等等补偿给贵族,贵族也觉得方先生不忘旧臣,有什么嫌缝都冲到了士林身上去了,也把英明仁厚的帽子加上方先生身上。”
“如今地局面,是贵族退而经商,士大夫掌握政府,却因商税而获利,两者对抗却又有着共同地基础,再有着利者,仁之大矣这句话指导,整个社会突破的土壤已经初步具备了。”
“恩,日后皇帝和清流,想改变也无济于事,毕竟面对的,是势力庞大的贵族阶级,也是本身政府维持的必需。”丁昭点了点头,说着。
三人说完,就是一阵沉默,片刻之后,丁昭又说着:“我们会在这里呆上十数年,就仔细把社会风貌记录下来吧,我相信和我们一样地人有不少,至于现在,就让我们好好享受这个世界。”
等吃喝完毕,已经是下午时光了。
三人走出酒店,踏足长街,井字形布局的街道上布满各行各业地店铺,除销土产百货外,其他珍玩亦无不具备,行人肩摩踵接。
走在了青砖和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