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是外臣。

能够在皇帝身边贴身shi侯的外臣……我怎么没听说过官场里有这么个人物?

严阁老立即留了神,心中一凛:皇帝让他写青词,想来这人是此中好手。若被他抢先一步,我岂不白来这一趟?

正整个时候,这个青年已经看完了折子,双手奉还,然后用淡定从容的声音回答道:“禀真君,吴节已经作好了。”

嘉靖皇帝眼中有光彩一闪:“这么快,甚好。”

严嵩也急了,立即费劲地从锦墩上站起来:“陛下,徐州大旱,臣心急如焚。听闻万岁正要设坛作法,而那些青词一向都是由臣执笔。臣这才不请自来,还望万岁恕罪。”

“哦,你也想写青词,很好,就由你来写好了。”嘉靖有些意外,前一阵子他刚办了兵部尚书和大同总兵,又严厉训斥了严嵩。本以为严老头这次是来求情的,想不到却一字不提,反主动要求替他写一篇青词为百姓求雨。

皇帝心中对严嵩的厌恶却淡了许多,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对于严嵩的青词,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这家伙文才非常好,写的东西每每都与他的心意暗合。

先前接到凤阳总督的折子之后,皇帝就算了一笔帐,将需要拨发的赈济银子计算出来。又想是不是该设个祭坛,为百姓求雨。

可他的青词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想了想,记起黄锦说过吴节会写这种东西,就让他过来帮忙。

不过,既然严嵩自动请缨,他写的青词可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深得朕心。至于吴节,写不写也不要紧。

他冷淡地看了吴节一眼:“你退下吧。”

“事情好象更糟糕了!”吴节皱起了眉头心中暗想:“如果就这么走了,吴某人这次算是载到家了,严嵩这个突然钻出来的竞争者还真是麻烦。”!。

第一百六十三章烧祭

可是,嘉靖皇帝只经让自己退下了,若不走却是不可能了。

严嵩这事倒不是特意针对吴节,在来这里之前,他连吴节是谁都不知道。只因为这段时间,太原总兵仇鸾一案弄得他头焦额烂,又被皇帝训斥过几回,很有些灰溜溜的感觉。

别看严嵩往日间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可他的权势完全来自皇帝,同所谓的主流君子们也不那么和谐。

一旦恩宠不再,那些大臣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够意思的了。

严嵩对于权力一向非常敏感,知道这是非常时期,若再不又所动作,岂不是束手待毙。

这一日正好看到徐州大旱的折子,心中一动,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至于该怎么做,他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实际上,严嵩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官僚,并不以急智见长。一旦遇事,多半是手下的首席智囊罗龙文和儿子严世藩给他出主意。

如今,罗龙文正在南京主持前线粮秣供给事务,指望不上。无奈之下,只得跑去找躺在病床上的严世藩。

严嵩这个独眼儿子聪明绝顶,如今正卧病在床。

严阁老去见这个儿子的时候,他正躺在床上看邸报,见父亲来,将手中的邸报一扔,径直开口:“父亲大人若想再得皇帝恩宠,徐州大旱正是一个好机会。既然旱了,朝廷必然拨款赈济;天子必然醺斋求雨。”

“如今这大明朝的户部里有多少钱,只怕皇帝心里也清楚得很,已经是年底了,根本就挤不出钱来,要想筹措款项,此事陛下必定要倚重父亲。”

“至于醺斋,这天下间能写青词的人多了,又有谁能写得过我严世藩。”

说完,他冷笑一声,独眼里一片讥讽,从枕头下抽出一页纸递过去:“父亲只需将这上面的文字背得熟了,不难重得天子青眼。”

严嵩知道这个儿子一向不服自己,而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恩宠,就是因为有他替自己捉刀写青词,出主意。

前一阵子,仇鸾案发时,这个儿子正躺在床上养病,没有参与。结果,事情果然弄砸了,将严家弄到危险的境地。

虽然儿子虽然话都没说,可眼睛里的不满却是显而易见的。

默默接过青词,严嵩也不耽搁,一道烟似地跑进了西苑。

节现在就算不退下也不行了,他背着身从容地后退,心中却如闪电一般高速运转。

一边后退,一边道:“真君,既然有阁老亲自主笔,吴节自然不敢献丑,否则,还真变成那《石头记》里的文人雅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了。”

皇帝这段时间看《石头记》看得正入味,先前还同吴节讨论过贾宝玉被父亲勒令在众名士大儒面前,现场为大观院各出题写楹联扁额。

听吴节这么一说,心中一动,突然想起吴节先前写的那首“云在青天水在瓶”。暗道:这诗写得真是妙到极处,显然这个吴节在玄道上也颇有钻研。至少这样的诗句,严嵩就写不出来。若是让他们比试一下青词,却不知道谁胜谁负?

“呵呵。”嘉靖突然笑了起来:“吴节,且留下,也写篇青词吧。”

听到皇帝这句话,严嵩这才惊讶地看了吴节一眼,神色中带着一丝警惕。

吴节心中一松,只要能留下就有机会,他也有信心在接下来的比试中压严嵩一头:“真君,吴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敢在阁老面前献丑。”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崭之中,对嘉靖这人,吴节也是琢磨了好几天了。这人性格刚强偏ji,帝王术玩得炉火纯青。最喜欢拉拢一派打击一派,挑起手下大臣相互衅,而自己则在其中玩平衡。

就因为这一手,自他登基以来,如杨廷和、夏言这种一等一的人尖子都载到他手上。接下来在他手中倒霉的还有严嵩父子、陆炳、林林总总,莫不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其实,历史上所谓的名君雄主,大多喜欢制衡。大臣们相互敌视最好不过,怕就怕他们一团和气,合着伙来对付皇帝。

就因为这一招玩得多了,嘉靖皇帝天然对大臣之间的争夺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巴不得别人天天掐架。

这种文人之间的比试,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冲突,嘉靖皇帝自然不肯防过。

这一点,吴节算是把握住了皇帝的心思,一试之下,果然如此。

嘉靖手一摆:“文人雅集论的是才学高低,又不是看谁的官大。否则,大家凑一块,自报家门,你是秀才,他是进士,你七品,他是二品大员,也不用比了。严嵩,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干脆你和吴节各作一篇好了。”

严嵩有些尴尬:“陛下所言极是,只不过,这祭天求雨,只需烧一篇青词就是,写得多了,只怕不妥。

“民间有句话,礼多人不怪,多烧一篇又有何妨。”嘉靖淡淡道:“多一个人祷告上苍不更好吗?”

严嵩哑口无言。

嘉靖:“黄锦。”

黄锦连忙从门外跑进来:“万岁爷,老奴在。”

嘉靖:“设祭坛吧,shi侯联更衣。对了,让他们也换身衣裳。”皇帝指了指严嵩和吴节。

锦不为人察觉地看了吴节一眼,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很快,祭坛就设置完毕,香烟袅绕。

吴节和严嵩都换上道袍,头上戴着香叶做成的道冠,ting直着身体站在坛前。

而嘉靖皇帝也做道士打扮,头上却是一顶黄金朝天冠,在配合上他清瘦ting拔的身体,颇有出尘之意。

至于严嵩,发须皆白,一派仙风道骨。

嘉靖看了吴节一眼,却见这少年chun红齿白,身高体壮,偏偏身体比例极好。身上那件道袍硼得有些紧,显得精明能干。举手投足,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一派儒雅之气。

嘉靖看得暗自点头:此子和张居正倒有些仿佛。

青藤纸而后朱砂已经准备好了,一式两份,祭坛也已设置完毕。

黄锦带着一群太监都穿上道袍,在旁边鼓捣了半天,这才道;“万岁爷,可以开始了。”

嘉靖点点头:“严嵩,吴节,你们同时写吧。”

严嵩也不推辞,抢先一步走上前去,提起笔就一气朝下写去,显是已将他儿子所写的那篇青词背得烂熟。

吴节也不敢落后,同时上前,提笔用最快速度写了起来。

须臾,一篇百余字的青词写毕,二人同时搁笔。

看看点起的线香,不过燃了米粒长的一截。

这下,连嘉靖都吃了一惊。即便是大才如徐阶、张居正者,写一篇青词,从构思到斟酌词句,再到落笔写就,也需花上一壶茶光景,这两人怎么快成这样。难道他们是在糊弄联的……、想来却也不敢。

他却不知道,这两人早就提前做了准备。

严嵩已经将严世藩所作倒背如流,而吴节也记了一肚子青词。两人也不用思考,提笔就有,下来全不费功夫。

心中好奇,嘉靖先拿起严嵩的稿子,只看了一眼,就连声叫好。严阁老的东西一如往常般精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倒有些口角噙香的意思。

所谓青词,就是道家祭天时所写的祈祷文,格式不限,内容不限,关键是词句要美,否则却显不出这个仪式的郑重和严肃来。

因此,一般人写青词,大多用骈文。

当然,也有用诗的。比如清朝龚自珍那首“九州生气执风雷,乃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首青词。

严世藩号称明朝三大才子之后的半个才子,前面的三大才子是解缙、杨慎和徐文长。小阁老比他们虽然有所不如,可却比起同时代的文人,水准高出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篇青词依旧保持了以前的水准,嘉靖只看了一眼,心中就欢喜起来,连声叫,“好,好,好,不错,不错。”

便大声朗诵起来。

然后珍重地放在香炉里,烧祭上苍。

听到皇帝的夸奖,严嵩大为得意,眉宇间有掩饰不住的喜色。

看来,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又回来了。

吴节却不急,侧耳听去,却不得不承认,严嵩的这篇文章写得真是不错,实在是太优美了。可惜,词句虽然优美,却没有内容,空洞无物,老生常谈。

要想赢他也容易啊!

这下,吴节心中安定下来,更是显得气定神闲。

见吴节如此镇定,严嵩心中突然一紧,突然感觉到一些不安。

要知道,能够贴身shi侯皇帝的文士,大多不是凡品。学问自然是要极好的,再加上嘉靖又是个喜欢华美辞章之人,这人的文笔也得上佳才能得他欢心。

所以,在从前,能够在待在皇帝的文学之士大多是世上一流的大才,至少也得是个翰林院编修。

看来,这个吴节也不简单。

不知道他的青词写得如何,是否比得上我儿世藩?

烧完严嵩的稿子,嘉靖已经非常满意了,就随手拿起吴节奉来来的青词,只看了片刻,眉宇就舒展开了,眼睛亮得怕人。

沉默半天,然后徐徐吐出一口气:“还不错。”

就顺手凑到红烛上点着了,轻轻放入香炉。

此举不但让严嵩一呆,也让吴节有些理解不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皇家气魄

“陛下.吴节所作这篇青词怎么没念颂就烧了呢?…旁边。黄锦见嘉靖死人脸立即生动起来,心中敝亮,知道他的作品正合了皇帝心意。

心中固然欢喜,可就这么烧掉了,难道其中有地方写得不妥,犯了皇帝忌讳?

这就不得不让他担心了。

宫里规矩大,字眼中的忌讳也非常多不是在皇帝身边shi侯多年的人,根本就闹不明白。比如嘉靖皇帝名字中的璁字,你写东西时,碰到“耳聪目明”、“聪慧过人”之类的词句,就得换一种说法。比如嘉靖的父亲兴献王中的那个“兴”,就有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