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骑兵接二连三地被刺落下马,有的则被从战马上扑下来,死在无数高句丽士兵的乱刀之下。
张郃在整个战场上格外显眼,一柄银枪在月光下熠熠生辉,枪影闪处,高句丽人纷纷落马。张郃周围已经躺下了无数高句丽人的尸体,而高句丽人却无法近身!面对眼前这位骁勇如神的战将,高句丽人脸上的疯狂之色早已不见,代之以敬畏。
三路北疆军骑兵一起发动强击,三员大将一马当先,张郃更是勇不可挡,头顶着一轮明月,跃马冲阵的张郃就如同战神一般。全军将士奋勇向前,杀声震天,刀光灿烂如雪。高句丽人的阵脚被打乱,退却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乱,高昌扯着破嗓子吼着,还不时地挥刀将从身边经过的溃兵斩翻,但是高句丽人退却的势头却越来越成气候了。
终于,高句丽人的所有战斗意志在张郃连杀三员高句丽骁将并将高昌刺死之后荡然无存,所谓兵败如山倒,完全失去战斗意志的高句丽人丢盔弃甲仓惶后逃。第五军骑兵乘势掩杀,直杀得高句丽人尸横遍野。
此战,前后历时不到一个时辰,高句丽大将李倨率领的五万大军被全歼,伏尸三万,被俘近两万,在第五军铁骑的践踏下,无一人漏网。不过第五军乌桓骑兵也付出了伤亡六千余人的代价,其中的主要伤亡是张郃率领主力正面冲阵时造成的。
张郃下令道:“留下四千人,照看受伤的兄弟和看押俘虏,其他人随我北上。我们必须得按照计划向敌军大营发起攻击。”
两万骑飞驰在月光下的原野上,声若奔雷。每一个士兵的脸上居然都没有紧张之色,相反,全是兴奋,一种渴望立功的兴奋。
昌黎城下,联军大营。
崔哲瀚很是志得意满,他率领八万大军攻城,虽然损失了近三万人,但是城内的公孙瓒军也只剩下了万余人,城墙也有多处破损,破城只是在一两天的事情。
但是,崔哲瀚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很是不满意,那就是高句丽公主高雅兰派遣部将高昌率领五万大军来援。
崔哲瀚心想你们那哪里是来增援,明明是看见昌黎城要被攻破了,你们来抢功劳罢了,何必说的那么好听?
崔哲瀚完全相信,即使没有援兵,他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昌黎城。
这天傍晚,收兵回营之后,崔哲瀚下令道:“全军除了留少数人警戒并监视昌黎城外,都给我好好的休息。休息好了,我们明天一举破城。不要给那些高句丽蛮子来抢功劳的机会!”
这一次单独来攻击昌黎,可是他崔哲瀚花了很大的努力才争取来的,而来攻城的也全是三韩的军队。而在这前面,西面的大汉国骠骑将军曾炩的部将张郃已经率领三万骑兵进入了阳乐,但是他并没有继续东进的迹象。而骠骑将军的大队人马,还在广阳郡。崔哲瀚判断,张郃明显是想等候骠骑将军曾炩的大部队。而且他相信,就凭张郃这三万军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认为张郃呆在阳乐是最好的选择。
前面几百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大汉国的军队蹂躏他们的军队,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来主动攻击大汉国的军队、占领大汉国的土地,这是一件让所有三韩人兴奋的事情,他自然是要好好的表现一番了。而最好的表现莫过于攻克最多的大汉城池,消灭最多的大汉军队了。
崔哲瀚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大军撤离昌黎的时候,骠骑将军府的信使就进了昌黎城,而在同一个时候,大将张郃已经率领大军,包抄到他的后路去了。而在这不久之后,他的援军,也就是他口中的来抢功劳的高句丽蛮子,已经全军覆没了。
三更时分,三韩的大营已经陷入了沉寂之中,除了执夜的少数士兵外,所有的三韩士兵都进入了梦乡。而那些执夜的士兵,也是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这时,一个执夜的士兵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他突然感到大地轻微颤动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沉闷的雷鸣之声,由远及近,又似海浪汹涌的动静。
他也是一个骑兵,虽然还不太清醒,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必定是大队骑兵冲锋时发出的响动。
很明显,这冲锋的对象,正是他们的大营。
“敌袭!”这个士兵凄厉的吼道。他身边的值夜士兵率先被惊醒,随即,他们也跟着叫喊起来。
顿时,整个三韩的大营乱成了一锅粥,一个个从睡梦中醒来的士兵在无意识的乱窜。
而此时,张郃已经率领大军,杀入了三韩大军的营帐。
在张郃率领骑兵发动进攻之前,他便做了一番布置,由他亲自率领大队从南面进攻,而白绕和閻柔则各率领五千骑兵待机从东西两翼发动突袭,以求一举击溃面前的这支联军大军。
此刻,三韩人全军已经投入到同张郃部的混战中,这正是侧翼突袭的时机,于是白绕和閻柔便按照原定计划发动了攻击。
在同一时间,昌黎的公孙瓒也率领麾下能够作战的一万士兵出了昌黎城,从北面对三韩人的大营发起攻击。
四路大军,将三韩大营团团围住,死命攻打。
此时,三韩人突围的方向只能是南方。因为北方是渝水和昌黎城,即使他们打败了公孙瓒的一万军队,也是撤退无望;西方有五千骑兵攻打,而且西面还是山区,更是汉人的内地,向那边去完全是送死的行为;东面同样有五千骑兵,再往东就是渝水了,同样是不可能从这里逃走。不过,能够逃走的南方,却是有张郃率领的一万铁骑,没有组织起大部队的三韩人,根本不可能打赢这一万第五军铁骑。
数万铁蹄擂得天地晃动。处在大营中军帐的崔哲瀚面色惨白,口里喃喃地说着什么。他身边的一名部将指着侧翼惶急地道:“将,将军,汉,汉军又上来了!”崔哲瀚茫然地点了点头。
两万大军呐喊着,猛地从三面杀入战场。措手不及的三韩人登时被杀得人仰马翻,三支大军瞬间便楔入三韩大营纵深。
三韩人大乱起来,仓促间不知该如何应付,所有的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仓皇之色。
兵败如山倒,在第五军骑兵和公孙瓒合力的拼死攻击下,三韩人很快就崩溃了,他们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在大营里面四处乱穿。
但是这样也挽救不了他们的性命,四路大军堵住了他们所有生机。而三韩军队也绝大多数都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根本无心战斗。
整个战场,完全是一面倒的情况。
四路大军中,公孙瓒率领的这一万人是最凶狠的。他们已经被辽东联军压着攻打了差不多一个月,并一度使他们陷入灭亡的绝境。现在有机会复仇,他们自然是不会留手了。
其他三路军队并没有大开杀戒,只是用骑兵的冲击,将三韩人的大队赶向北方,让他们和公孙瓒的人马厮杀。
在天亮时分,战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五万三韩大军再次全军覆没,被杀近两万人,其他的三万人乖乖的做了俘虏。
在这一战里面,第五军伤亡极其微弱,仅仅不足两千人。反倒是杀的最猛烈的公孙瓒部,损失不小,伤亡达到了五千。到此时,公孙瓒剩下的可战之兵,不过是刚好五千出头。可以说,自此战之后,公孙瓒是彻底的没落了,诸侯之中,再也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毕竟,你想立足诸侯之列,没有实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而张郃也因为这一晚的连续两次大战,歼敌十万,被辽东各族的人称作暗夜魔王。
第四卷 一统河北 第十六章 公孙瓒归顺
(今日第二更送到,用票票狠狠地砸我吧!收藏也欢迎!)
就在昌黎城大战落下帷幕之时,八万五千北疆军正在全速朝朝右北平行进,一路上烟尘漫卷,脚步声如同滚滚宏雷,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许多百姓挤到官道边观看,人们议论纷纷。
一个扛着锄头的中年人瞪大着眼睛,感慨道:“乖乖!这么多的军队啊!”中年农民回过神来,左右看了一眼,推了一下身旁一个年轻人的肩膀,年轻人转过头来,疑惑地看着他。
中年农民咧嘴一笑,问道:“小兄弟,你知道这是谁的军队吗?他们这是要去干嘛?”年轻人扬了扬眉头,一指队伍中的一面军旗,献宝似的大声道:“没看见吗,这是骠骑将军的大军!”中年农民惊叹了一声,随即又急声道:“那他们这是要去哪?”
年轻人抠了抠脑门,回答道:“听说他们要开往辽东和辽东蛮子作战!”中年农民露出恍然的神情,兴奋地叫道:“早就听说辽东蛮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正担心他们会打到渔阳来呢!现在好了,有骠骑将军的大军在,那些辽东蛮子有的苦吃了!”
年轻人却摇了摇头,“听说辽东的蛮族来了近三十万人,而骠骑将军的大军只来了几万人,局面不容乐观啊!”
听到这话,不只是中年农民不乐意了,连周围的人也都纷纷反唇相驳。一人言辞凿凿地高声道:“想当年,骠骑将军就凭几万军队就将百万黄巾贼杀得闻风丧胆!而漠北鲜卑人也是被骠骑将军给灭掉了。现在,加上前面去了辽东的张郃将军的大军,骠骑将军在辽东也有了十几万雄兵,难道还不能将辽东蛮子打回老家吗?”
这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周围的人们登时大声叫好起来。年轻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些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把战争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百姓们对北疆军的期待非常高,但不知如果北疆军最后不利,百姓们会做何敢想。
五天之后,曾炩率领大军来到辽东属国的昌黎城,公孙瓒和张郃联袂出迎。
自从遭遇辽东联军的突袭,丢城失地开始,公孙瓒就很清楚,大汉国的诸侯,再也不会有他公孙瓒这一家。不管是兵败自杀,还是归顺高句丽都是如此。那时候,他虽然向曾炩发出了求救信,但是他不相信曾炩在面临中原诸侯的强大压力之下,还会出兵帮助他。
虽然曾炩实力强横,但是在他的周围,围了一大群的虎狼般的诸侯。而且辽东各族来势汹汹,实力强大。曾炩来救援,人少了起不到作用;人多了,曾炩必须得面临后方有失的危险,但是,曾炩是承担不起后方有失的后果的。
退一万步说,就是曾炩冒着后方有失的危险,前来救援他,那么,大家都是一方诸侯,人家曾炩不可能没有任何要求的来救援他。但是现在他的地盘已经丢失殆尽,拿什么来回报人家?即使人家看着昔日交情以及同为大汉国臣子的份上不说,自己能有那么厚的脸皮吗?而且,曾炩本来就是一个以商人起家的人,那对利益肯定是会非常看重的,他可能不提出要求吗?
到此时,公孙瓒知道,他能够拿出的,就只有他的效忠了,因为他失去了其他一切的可以回报人家的资本。
隔着老远,曾炩就看见了等候在城外的公孙瓒和张郃。
曾炩也只得跳下马来,毕竟,此时的公孙瓒虽然实力尽去,但是他仍然是一方诸侯,这起码的尊重还是要表达的。而且,他的老师卢植此时也在骠骑将军府效力,卢植是曾炩的师叔,那么,论起来公孙瓒也是他的师兄了。这一层关系虽然不重要,但是却是不能不管,至少在外人面前还是要表现一下的,不管这是真情也好虚伪也罢,也不管他曾炩愿不愿意,都必须得去做一做。
来到公孙瓒面前,曾炩笑道:“伯珪兄,久违了!”
公孙瓒却是不敢摆谱,说起来,曾炩还是他的顶头上司,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