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晌贪欢,次日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石韦睁开眼来时,身边的小娇妻已经不在身边。
他翻了个身,却见穆桂英正端坐在梳妆台前,打理着自己头发。
她把那披落的头发,一点点的盘了起来,最终梳成了一个少女的发型。
一夜之间,穆桂英便从少女便成了少妇,她似乎还有些不太适应,对着镜中自己的发型看来看去,总是感觉不是很自然。
石韦悄声下地,忽然间出身在她的身后,手扶着她轻衣半掩的香肩,笑眯眯道:“不用再看了,我石韦的妻子,无论梳什么发型都好看。”
穆桂英给他吓了一跳,却又为他的甜言蜜语哄的开心,斜依着他身前,略显羞涩的问道:“我这样真的好看么?”
“当然,你若不好看,这世上就没有好看的女人了。”石韦俯下身来,亲吻着她酥嫩的脸蛋。
穆桂英却把他往旁一推,笑问道:“那我和潘姐姐、熊姐姐她们相比,谁更漂亮?”
石韦一怔,却不知她新婚的第二天,为何忽然想起提到潘紫苏她们。
而且,她的语气中似乎还别有含义。
“怎么忽然想起说她们?”石韦和起了稀泥。
穆桂英小嘴一嘟,“我都是你的妻子了,你还有什么实话不能跟我讲的,你以为我不知道那几位姐姐跟你是什么关系的么。”
她这话着实把石韦给吓了一跳。
其实关于潘紫苏等人的事,石韦本就打算成婚不久后。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跟桂英坦白,然后纳她们为妾。
尽管石韦知道桂英可能会有不满,但石韦宁愿让桂英不满。也一定要给她们一个名份。
毕竟,这些女人跟了自己多年,不离不弃的。石韦如果连名份都不给她们的话,哪里还算得上是一个敢担当的男人。
只是石韦没想到,桂英会先提出来。
他寻思着反正早晚也得跟她说,既然她主动提出来了,索性不如就坦白。
“我石韦的妻子果然是冰雪聪明,都被你看出来了。”石韦嘴角扬起一抹歉意的笑。
他这番话,等于是默认了自己跟潘紫苏她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原以为习武的穆桂英会暴跳如雷,至少也会给他脸色看。但令石韦感到意外的却是,穆桂英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仅仅只是轻声一叹而已。
石韦已经准备好的劝说安抚之词,一下子全无了用场,他一时便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穆桂英却道:“我知道,你一个正当壮年的男人,等了我这么多年已经实属不易。你的身边有几位红颜知己也是合情合理。你守着那承诺这么多年不变,我已经很满足,这些小事,我又怎会计较呢。”
穆桂英的大度当真是出乎石韦的意料,他是万没想到她会有如此高的“觉悟”。
桂英的这态度。原本是石韦所期盼的,但当这时她亲口说出时,石韦竟惊喜得有点不知所措。
桂英接着又道:“我看得出来,那几位姐姐都是很好的人,她们并没有因为我嫁过来而有怨意,反而对我还那么好,我觉得我跟她们都很投缘。远志,不若你抽个时间,将她们都纳了为妾吧。”
石韦又是一愣,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愣怔好一会才确信桂英说的是真的。
这一刻,石韦感慨万千,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没想到穆桂英小小年纪,竟是这般的体贴懂事,石韦这时才深深的意识到,能娶到这样知礼的女子做妻子,真是自己三生修来的福份。
感动之下,石韦一把将她拥入了怀中,千言万语,都抵不住这紧紧的一拥。
桂英紧紧依偎在他怀中,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二人相拥的温存。
“远志,你们起来了吗。”是表姐于桂枝的声音。
二人从温存中醒来,桂英下意识的从石韦的臂弯中抽离。
石韦干咳了一声,大声道:“我们已经起来了。”
“起来就快出来吃饭吧,这都快晌午了。”
“哦。”
石韦应了一声,回头再看时,穆桂英却在低眉含笑。
他二人相视一笑后,便急急忙忙的穿戴梳洗。
一刻钟后,石韦扶着他的新婚妻子,缓缓的步入了大堂中。
大堂之内,一桌热气腾腾的酒菜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他们二人。
二人一进堂中,所有人马上都站了起来,于桂枝上前扶住桂英,笑盈盈道:“瞧瞧咱新家少奶奶,今儿的气色真好,昨晚上一定睡得很香吧。”
于桂枝那一句“睡得很香”,故意加重语气,显然是另有暗示。
潘紫苏等人会意,均是忍不住暗笑。
穆桂英初经人事,对于她们说的这些“荤话”还不太懂,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桂英脸畔顿生晕色,便道:“桂枝姐你可别叫我什么少奶奶,咱们都是自家姐妹,叫我桂英就好了。”
“好好好,桂英啊,赶紧坐吧,多吃点,补补身子。”于桂枝笑着给她又是添饭又是夹菜。
其余潘紫苏、陆玉竹等人对她也是极好,席间嘘寒问暖的,都把她当成了自己姐妹。
穆桂英初始还怕自己不太适应,但与她们只相处了一会,便感到了亲切和温馨,紧张的情绪渐渐收敛,很快也变得自然起来。
看着穆桂英能与她们和睦相处,石韦心中当真是高兴。
这饭吃着吃着,穆桂英忽然把筷子放下,很郑重的说道:“各位姐姐,桂英有一件事想与姐姐们商量。”
众人一怔,好奇心起,不约而同的都放下了筷子。
穆桂英环看了众女一遍,便微笑着说道:“这些年来多亏有你们照顾着远志,桂英虽然嫁给了石韦,说是什么正妻,但桂英却知道,你们每一个人在远志心中都有和我一样的份量。”
石韦一下子明白她想做什么了,只是想不到她竟会当众说这些,倒叫他这个当事人一时有点尴尬。
众佳人听得桂英能如此体谅她们,心中也无不觉着欣慰。
穆桂英接着又道:“所以我刚才也跟远志商量了一下,不如过些时候,挑个良辰吉日,就把远志和众位姐姐的好事,一并都办了吧,从今往后,咱们一起和和睦睦的,好好伺候远志。”
这番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震住了。
穆桂英口中的“好事”,自然是指石韦纳她们为“妾”,这当然是她们梦寐以求之事。
先前之事,她们还在担心,穆桂英对此会多有不悦,甚至还会横加阻挠。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桂英非但没有阻止,反而主动的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事给提了出来。
在场地的这些佳人们,怎能不感到惊讶和意外。
惊异之余,更是欣喜。
众美心中暗喜,却又有些不好意思,无人敢吱声。
穆桂英见她们没人说话,便向石韦道:“远志,我们方才不是商量好的么,你倒是说句话呀。”
石韦被逼到这份上,只好讪讪笑道:“桂英也是一番好意,我看这事就依了她吧。”
石韦一开口,在场的美人们嘴角都悄然露出了笑意。
穆桂英看在眼里,知道她们是答应了,遂是笑道:“这样就好了,大家吃饭吧。”
一桌子人这才又动起筷子来,那其乐融融的气氛,渐渐的便又回来……石韦这边各种喜事不断,但就在一个月后,大宋帝国的上空却笼罩上了阴云。
天子赵匡胤因前番砒霜的中毒,体质本就大大下降,前番经历了北伐燕云之战后,精神和体力消耗太大,回京不久之后,便染上了重病。
生老病死,乃万物轮回之本,即使是医术高明的石韦,面对赵匡胤这由衰老而导致的病情也无可奈何。
他所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来延长赵匡胤的生命。
赵匡胤似乎也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人到了这个时候,生死都已看淡,况且他已完成了收回燕云,统一天下的伟业,就算此时而去,也不算遗憾。
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大宋江山的未来。
几经权衡之后,赵匡胤终于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下旨立二皇子赵德昭为太子。
帝国的储君之位尘埃落定,石韦那悬着的心,至此也终于安下。
半月之后,赵匡胤病情恶化,无法再理朝政,遂又下旨由太子德昭监国,总理内外军政大事。
这一天的黄昏,病病垂危的赵匡胤,躺在寝宫外竹床上,身处高阶,俯视着落日的余晖笼罩下的洛阳城。
身为当朝首席御医,自从赵匡胤患病时起,石韦就一直的陪在他的身边,陪着这个日暮西山的老人。
“远志,你说朕之功绩,可与那先代明君相比吗?”望着夕阳的赵匡胤,忽然间幽幽问道。
石韦沉默了一会,答道:“陛下不仅仅是明君,陛下是可以和汉武唐宗媲美的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
赵匡胤喃喃念叨着这四个字,夕阳映照下,那一张苍老的脸,似乎在微笑。RQ
第二百四十九章临别的礼物
更新时间:2012113011:28:54本章字数:5545
那一天的黄昏,石韦也不知道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只依稀记得,赵匡胤临终之前,始终喃喃自语着“千古一帝”四个字。
还有,那释然的微笑,石韦永远也不会忘记。
大宋的开国皇帝,不带一丝的遗憾,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举国哀恸之余,太子赵德昭在众臣的劝说下,于先帝灵枢前继位,尊先帝赵匡胤为大宋太祖皇帝,并下令大赦天下。
被赶出燕云地区的辽国,闻知大宋天子新亡,鹰派们蠢蠢欲动,想要借着大宋举丧之际,倾兵南下夺还燕云。
不过,鹰派们的建议,却被皇太后萧绰严辞否决。
燕云一战,大批的鹰派武将们死在宋军手上,高粱河一战,更是让鹰派的领军人物耶律休哥陨命。
经此一役,辽国国内的鹰派权贵们势力遭受重创,话语权已是今非昔比。
故是因此,萧绰才有能力压倒鹰派们的舆论,力主与宋和谈,重新划分疆界。
为了向大宋示好,萧绰更是主动的派出了使节,亲赴大宋为赵匡胤奔丧。
新登基的赵德昭地位未稳,自然不想跟辽国再起冲突,遂令礼部热情的接受了辽使,接受了辽国萧太后的致哀,并表示愿意跟辽国进行和谈,重开睦邻友好。
赵德昭虽然不想跟辽国开战,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对辽国软弱,实际上。在与辽国的谈判中,他开出的条件已算比较苛刻。
除了辽国承燕云归属大宋之外,双方两国互约为兄弟之国。宋国为兄,辽国为弟。
尽管这只是名义上,但兄弟一字之差。却在向世人表示,辽国终于向低头,承认自己低大宋一头。
辽使在这方面拒理力争,试图为辽国讨一个平等的地位。
赵德昭却坚持不肯退步,声称如果辽国不答应开出的条件,那就别想再开边境贸易。
辽国失去了富庶的燕云之地,经济遭受重创,国内人心不稳。如果再失去跟宋国的边境贸易这一块收入,对辽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萧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平抚燕云失利所遭受的重伤,只好全盘接受了大宋开出的条件。
经过一轮的谈判之后,双方在洛阳正式签订了新的和平条约,至此。大宋与辽国间的敌对紧张关系,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与辽人签订了和约后,新登基的赵德昭,得以集中精力巩固他的帝位。
身为赵德昭继位的功臣之一,石韦自然是受到了赵德昭极大的重视。不但封为了县侯,而且还径直从太医院,升至了中书省。
在石韦的举荐下,樊若水、潘子君等石韦故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