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崔琰大笔一挥,在上面写了一段评语: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

    崔琰的意思是,时间能改变一切,杨训变了,今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谄媚的小人。

正文 788 征虏将军

    当杨训的这封赞美稿放到曹操桌子上的时候,曹操开始看得还挺乐呵,心里当然也会有些想法,原来崔琰也没生出来火眼金睛,这通篇近乎谄媚的赞美之词可不太像是清廉之人写出来的,杨训已经开始有些变质了,崔琰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可是当最后的评语映入曹操眼帘的时候,他顿时勃然大怒,以为崔琰这是在教训他。

    说老子变了,我看你们才是变了呢,都看老子不顺眼!联想到崔琰曾经袒护杨训的表现,再加上龟兹使臣的话,曹操终于决定对崔琰不再留情。

    几天之后,崔琰被冠以“腹诽”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收监,崔琰至始至终没有叫冤,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他觉得自己一片丹心,曹丞相一定会想明白的。

    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崔琰的头发全熬白了,眼神也都不好使了,牢房始终没有传来曹丞相释放他的佳音。崔琰最终死在了狱中,死时产生了幻觉,看到了曹操亲自来请他出狱,并一再道歉。

    一代清廉之官,却因为一句评语,落得惨淡下场,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冤案。

    由于修建王宫等事情繁杂,曹操事务众多,没个闲工夫,王宝玉也没去打扰他,耐心的等待着。随着六月来临,王宝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到来了。

    曹操召集文武群臣,正式宣布王宝玉任征虏将军一职,统领十万大军,北伐乌桓、鲜卑。跟以往不同的是,王宝玉不再是随军参谋的职务,而是实实在在有了兵权。

    这件事儿刚一宣布,就遭到了众多人的反对,原因非常简单,王宝玉如今位居巴公一职,又拉拢了不少人,如果他带着这些兵马在北方独立了,那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曹操十分肯定的王宝玉没有这份心,而且,自己的儿子曹彰随军前往,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众人还是不甘心,纷纷上表,曹操坚持自己的做法,绝不退步,甚至宣布了一条纪律,如果有人再敢妄议这件事儿,就以惑乱军心论处,反对的声音才渐渐平息了下去。

    “老曹,你又何苦非这么做呢,我可以还担任军师,让二公子领兵即可。”王宝玉找到了曹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非我不信彰儿,一旦北上之后,你非要留在那里,如果没有兵权,可能将无法独善其身。”曹操道。

    王宝玉很感动,又问:“你难道就不怕我真的成为了独立王国?”

    “如若那般,还请你念在你我多年情分上,将彰儿一并留下。我有生之年,绝不会前去征讨。”曹操认真的说道。

    “老曹,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操并未解释,默不作声的敬了王宝玉一杯酒,王宝玉只好发誓道:“老曹,我可以发誓绝不会那么做,一定让曹彰将军和兵马顺利返回。”

    “唉,你知我心,老夫最盼望你也能一同回来。”曹操叹气道。

    这会儿换上王宝玉默然不语,这事儿不能答应,如果顺利找到大陨石,他可能就要回到现代,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只能追忆。

    这是王宝玉和曹操喝的最后一顿酒,气氛不免有些沉闷,曹操的话很少,最后恋恋不舍的亲自将王宝玉送到了相府的门外。

    既然要走了,司天监的职务就不能要了,管辂的年纪太小,肯定不能再留在府内,自己不在了,难保他不遇到麻烦。

    “徒弟,师父要走了,可能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王宝玉不舍得说道,他真心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这孩子除了有点小贪财,品行上没有任何毛病,懂事乖巧机灵孝顺,一个孩子该有的优点,他全都有。

    “师父,徒儿也想跟你一同出征。”小管辂泪汪汪的说道。

    “你年纪太小,不能离开父母,这事儿行不通。”王宝玉摆手道,行军打仗本来就是个危险的事情,带着个孩子多有不便。

    “徒儿会照顾好自己,定然不会成为师父的累赘!”

    “我当然相信乖徒的本事。”王宝玉道:“可是你也得为自己的父母想想,他们每天替你担忧,于心何忍?”

    “唉,师父不在,管辂该何去何从啊?”小管辂像个大人一般的叹气道。

    “这里有二百两银子,应该够你生活的,好好读书,认真做事儿,相信师父的算卦水平,我算出来你一定会有大出息的。”王宝玉劝道。

    “唉,我要钱无用,吃饱穿暖即可。”

    “呵呵,你平日不都是借机会就敛财吗,怎么这会儿倒是想明白了?”王宝玉调侃道。

    小管辂摇摇头,从桌案下取出了一个软软的包裹,双手递了过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徒儿知道师父决意北上,便选了件礼物,想必师父以后一定能用得上。”

    “哦?还有礼物啊?”王宝玉高兴的接过包裹,轻若无物,打开来,竟然是件毛坎肩,色泽纯净光亮、轻柔无比。试着披在身上,立刻感觉暖洋洋的,倒也是件上品:“徒弟,这得花不少钱吧?”

    “都是管辂平时攒下的,北方寒冷,此物可以御寒,师父记得穿上。唉,只可惜徒儿银两不够,否则还可以买个更大的。”小管辂难过的搓着小手。

    王宝玉十分感动,压抑不住心中的感情,还是过来将小管辂紧紧的抱在怀里,小管辂的泪水也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不停的落了下来,将王宝玉搂得紧紧的。

    “管辂,师父有两句话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王宝玉平复了心情,凝重的说道。

    “徒儿一定听从师父的教诲。”小管辂点头道。

    “第一,我走了之后,你和父母最好离开许都,走得越远越好。”王宝玉道。

    “好!”小管辂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会记得师父教诲。”

    王宝玉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条,千万不要跟任何人说起,我是你的师父。”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何如此啊?”小管辂不解的问道。

正文 789 相见无期

    “你还太小,不懂得人心险恶,就按照我说的去做。”王宝玉不容置疑的说道。

    小管辂的眼泪又落了下来,王宝玉终于放开了他,吩咐飞云鼠将他送走,小管辂毕竟是孩子,哭得哇哇的,上气不接下气,抱着王宝玉的大腿就是不松手。

    不能心软,一定回家,王宝玉深呼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同时一狠心,将啸天马的儿子绝尘马,也一并送给了小管辂。

    飞云鼠心疼不已,绝尘可是他一手喂养大的,此马俊逸非凡,最适合送绝色美女。你瞧小管辂长得那样,这时候是个孩子,还有几分可爱劲头,长大了必须是丑男,骑这马肯定糟蹋了。不过,绝尘马日后还真跟了一位绝色美女,这是后话。

    但飞云鼠也只能照办,少不了叮嘱小管辂一定好好照顾绝尘。小管辂恋恋不舍,回头喊道:“师父,我们有缘,一定还会相见。”

    王宝玉没搭腔,揉着湿润的眼睛,又叫来擅长解梦的周宣,也给了他赏赐。周宣感动不已,一再表示,如果能用到他的地方,尽管开口,一定万死不辞。

    王宝玉让周宣将司天监的大印送给了曹操,同时写了封信,说周宣为人持重,能力突出,建议他接替自己的职务。

    曹操二话没说,当即同意让周宣负责司天监,周宣不辱使命,再后来,还是成了曹丕的重要谋士。

    处理完司天监的事情,王宝玉思来想去,到底没去看望自己的舅舅汉献帝,回到了彝陵府。

    得知即将北上,王宝玉又不一定能回来,张琪英这几天可是没少忙乎。女孩子的心思还是想着娘家,带不走的东西,都被她拾掇着送给了张鲁。王宝玉也不在乎,反正留在这里,还不知道便宜了谁。

    范金强表现的尤其激动,等了多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只要这次能够打胜了仗,帮助好兄弟实现了心愿,他就可以回去跟貂蝉相聚了。貂蝉送的那个香囊都被自己摩挲的脱皮了,太想媳妇了,哪个女人都不如自己的媳妇好。

    飞云鼠无牵无挂,跟王宝玉兄弟相称,那就是一家人,自然要跟着一起走。四个人收拾好了行囊,坚定的准备开始北上。

    当然,王宝玉还是抽空又做了一个望远镜,这回自己领兵打仗,望远镜必不可缺,有了这个秘密设备,就能及早发现军情。

    大约半个月的功夫,十万大军集结完毕,除了曹彰之外,曹操还安排大将文聘一同出征,又把徐州的蔡瑁、张允调来跟随同去北伐,甚至还安排刘琮随军前往。

    王宝玉对于这个安排十分满意,都是老熟人,便于管理。

    但是众人闻听消息,又是一片哗然,曹操这是什么意思啊,都是原来的荆州人士,而王宝玉跟这些人十分交好,摆明了就是给这小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嘛!以前大家怀疑王宝玉,怕他有了野心,独立称王,现在倒是有点揣摩不透曹操的意思了。

    曹操也不解释,依旧我行我素,终于到了大军出发的那一天,曹操率领众人亲自前来送行,他隆重的将虎符大印交到了王宝玉的手中,同时将自己最为钟爱的豪华房车,一并送给了王宝玉。

    “宝玉,蛮夷荒凉,天寒地冻,孤盼着你早日归来。”曹操拉着王宝玉的手,就是不愿意放开。

    “老曹,一切看缘分吧!我会想念你的。”王宝玉的眼中也出现了泪光。

    曹操像是打量儿子一般看着王宝玉,泪花闪闪,此番分别,后会无期。唉!曹操一声长叹,终于放开了手,催促道:“快走吧,别让我心生悔意!”

    王宝玉狠心转身登上了房车,张琪英作为名义上的妾室,也跟着上了车。随后,大军起程,直奔东北方向而去。

    王宝玉从车窗中探出头来,看着距离越来越远的曹操,一个小老头,身子微弓的站在那里,看着大军离去的方向,也显得挺可怜,心中莫名升起了一丝酸楚,想要落泪。

    “宝玉,人生终有一别,莫要伤怀。”张琪英从后面环住了王宝玉的腰,将脸贴在他的后背上。

    “嘿嘿,我没有伤心。”王宝玉收回了脑袋,冲着张琪英呲牙笑了笑,迅速的上了床,将头深深的埋进了被子里。

    跟曹操的种种过往,如同放电影一般出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但王宝玉心里却非常清楚,此一别,只怕再无相见之日。

    几天之后,大军来到了邺城,王宝玉渐渐平复了心情,回家的激情逐渐占据大部分情绪。邺城的曹植听闻王宝玉和兄长前来,立刻带人迎了出来。

    跟曹彰寒暄了片刻,曹植来到了王宝玉跟前,带着埋怨低声道:“宝玉,怎就让文姬去了彝陵?”

    “子建,这是你父亲的安排,可别赖在我头上。”王宝玉反驳道。

    “天下去处何其多,为何偏偏是彝陵?”曹植的腔调和当初曹操一样。

    “嘿嘿,这是文姬的选择,跟我也没有关系。”

    “唉,今生不能见文姬,了然无趣。”曹植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