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云笑道:“都是村里人,哪有不知情的。前段时间发生的养鳖人自杀事件,更是说明了这里面的问题。一只鳖苗在县里卖七块,在市里的大养殖场,只卖两块,而一次要的多,一块五的价格都能拿到货。如果咱们养个十万二十几万只,养到两三斤重,一只都能卖到百十块。不讲饲料钱,这可是上千万的效益。”
李铁柱苦笑不得的说道:“哪能不算饲料,养殖开销最大的就是饲料钱。呵呵,要是不喂饲料,我做养殖早就发财了。除了这句话不靠谱,其它说的很在理,养殖最怕生病和瘟疫。如果我们规模化养殖,必须和城里的专家联络好,有什么问题,立即请专家到场,给安药,给解决方案。”
“哈哈,这个交给我了,我跟城里的专家熟。”李青云大包大揽,其实是丝毫不担心病疫,见堂兄李青木不说话,就问他,“木头哥,你以前在家里也养过鱼,怎么不说说?”
李青木说道:“这没啥好说的,你让干啥我们就干啥,看了你养的鸡,养的黄鳝,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一个翻肚皮的都没有,我对你有信心。我刚才没说话,一直在想怎么清理池塘呢,那些池塘好多年没人动,里面的杂鱼不少,河边的荒草也多,得小心毒蛇。”
“有金币和银币在旁边看着呢,毒蛇近不了边。走,咱们去抬抽水泵,池塘排水的同时,还能给田里灌溉。”李青云一声令下,仅有的几个工人就忙活起来。
今天建筑工人放一天假,李小厨没事干,也跑过来帮忙。家里的活干得烦心,不是刷盘,就是要做卤肉锅。只要不想在家,就跟他爹说来找福娃玩,他爹就不再约束他,居然还交待他,要勤快点,多帮人家福娃干点活。
别的不说,李青云这一栋别墅盖起来,光凭外观就让很多不服气的人闭上了嘴巴。两层半的楼房,哪曾想会盖得这么讲究,又宽阔又别致。听说光是外面的几个风力发电设备就值四五十万,后期的装修也不会少于三十万。
这回村里人都知道李青云发财了,不是用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而是用人人都能干,人人家里都有的东西发的财。种菜,种瓜……这些东西正是旺季,别人家的已经滞销了,蔬菜不讲,西瓜一块钱一斤都没人要。
为什么李青云家的西瓜能卖一百块一斤呢?这让乡亲们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他们这个瓜田看得太严实,又有两只聪明得过分的猎狗,就算有人想偷偷的尝尝瓜味,也得不了手。
给他家帮忙的几个邻居,有幸尝到了几块西瓜,顿时惊为极品,见人就对村里人炫耀。这不,最近村里的孩们就喜欢在附近逛游,虽然设有铁栏杆,但是别墅正在开工,不能影响交通。
三四台抽水泵,抽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把这个小池塘的水抽得只有一尺多高。还别说,里面的东西可真杂,大鱼不太多,但小鱼白花花的一片,活蹦乱跳,筷长的小草鲢,巴掌大的小鲫鱼,指头长的牛屎鱼。
期间掺杂着无数的泥鳅,水晶虾、大河虾、河蟹……也有让人讨厌的蚂蟥,花花绿绿的水蛇,水草堆里密密麻麻的甲壳虫和软体虫。
这些池塘有太久没人清理了,每个小池塘都是一个**的生态小世界,处在食物链顶端的,是那几只凶悍的黑鱼和塘鲺鱼。最大的一条黑鱼有十多斤,扑腾出来的浪花有一米多高,尾巴抽动水浪时,把两条刚好路过的水蛇抽飞了七八米,摔在岸边的石头上,居然摔死了,可见这条黑鱼一摆尾的力量有多大。
处在端的一些草鱼、鲤鱼、花鲢算是在夹缝生存,数量不多,因为有那么多食肉性的大鱼存在,一些鱼苗很难长大,就沦为凶鱼的腹餐。
还有十几只老鳖感觉事态不对,慢吞吞的往岸边草丛里爬,想要避开这场灾难。李青云看到后,也不去抓,反正这里也是养老鳖,它们总有返回池塘的时候。
这里蚂蟥太多,赤身下去太危险,只好让猫蛋去借连体捕鱼衣,熟胶制品,料和比普通的胶鞋好一点。这玩意村里不多,村里几个经常捕野生鱼的老人有这装备。李壮壮的养鱼场里,也有不少,不过他和李青云的关系不好,真去借,他肯定借机刁难,最后也不会借。
李青云的父母已准备好大桶和竹篓,准备盛鱼。这和专门的养鱼池塘不一样,这里看着不少,但真正捞上来时,有几百斤的收获就不错了。主要的重量是那些大鱼,小杂鱼不压称。
李青云见猫蛋借来的捕鱼衣有四套,猫蛋和李云聪各一套,堂兄李青木一套,他们三个先下。两个人拉网,一个人赶鱼。
多出来的一套,没让李小厨下河,毕竟他只是来帮忙的,下河太累,就让他在岸上多照顾着点。
李青云刚换好捕鱼衣,就见童童蹦蹦跳跳的跑来了,她身后居然跟着一群老头老婆,气质打扮都不俗,对着周边的景色指指点点,特别是看到河底的鱼儿沸腾的场面时,居然跟着童童跑起来。
“这是抽水捕鱼啊,水务部门一直不让搞,多破坏水源啊,这些乡下人就是不讲究,不遵守法律。咦,这水底下的东西可真多,好多年没见人这么捕鱼了。那几要黄鳝可真是好东西,全身都是金黄色啊……”
“老吴,你记错了,水库里不让抽水捞鱼,但村里的小池塘没有明规定。你呀,就适合在河边钓钓鱼,下网捕鱼这么带劲的事,你看不来。快让让,别挡着我。”
“哎哟我哩娘耶,那居然是一条大黑鱼啊,一米多长,得有多重啊,我这辈还是第一回见到这么大的黑鱼。老头,咱们把它买下来吧,养伤口,还大补,咱们家闺女这几天就生了,买下来给她熬汤喝。”
农家仙田 正文 第157章 掏螃蟹捉黄鳝
李青云看出来了,这几名老人应该是退休的老干部,估计从小汤山疗养院过来的,这说话的语气和姿态明显和普通人不一样。
不过他的注意力没放在他们身上,整个小山被自己封闭起来,此时的大门没有封闭,他们进来倒也无所谓。
李青云高兴的是,这是一个好现象,终于有小汤山的退休高干过来了,这是一个大客户群,无论是垂钓心,还是农家乐,再或者是深山旅游项目,他们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推动因素。
“小叔,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也不许我和抢。”童童一口气跑到李青云身边,一个虎扑,搂住他的脖,像吊吊虫一样撒娇。
李青云把她抱起来,托着胳膊窝转了几圈,大笑道:“哈哈,你从哪听说的这话?夏天的螃蟹可不好吃,蟹膏还没长圆润呢。”
“电视上都是这么说的。”童童骄傲的昂起了小脑袋。
猫蛋、李云聪、李青木已经下了水,从池塘最角落开始下网。猫蛋和李云聪拿着网杆,固定范围,李青木在心,拉着网底外边缘,躬着腰,缓缓往前移动。每走一步,就有很多小鱼撞进网里,跳脱不开,激起无数小水花。
而大鱼跳得极猛,要么趁机跳到岸上去,要么跳过李青木的头顶,往更远的池塘心逃蹿。
野生鱼力气大,活力足,三个人也不追也不赶。放缓了节奏,慢慢往前移动。也不见有什么惊人举动,网里的鱼越来越多,越来越沉。
李青云把童童放到地上,叉着腰笑道:“既然我们家的小童童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叔叔就给你下河摸螃蟹。”
“好耶!我早就想吃烤螃蟹了,可爸爸一直不给我吃。电视上放的烤螃蟹可好吃了,红红的,看着就流口水。”童童欢呼雀跃道。
“……”好吧。这可怜的娃以为熟螃蟹身上的红色是烤出来的,居然想吃烤螃蟹,亏她想得出来。
此时,几位老人已走到李青云身边,其一个白发的清瘦老人笑道:“小伙,这是你家养殖的鱼吗?这么小,怎么就起塘了?等到八月十五前后。不是更好吗?”
李青云还没从童童要吃烤螃蟹的打击恢复过来,又被这位老人打击到了,你哪只眼看这池塘里的鱼像养殖出来的?这么混杂,这么小,这么乱,谁要是养这一池塘鱼。非亏死不可。
耐着性,给这些城里人或者是退休的官老爷解释道:“不是养殖的,这是村里的空池塘,多少年没人管,里面的鱼算是天生天养。算是野生鱼。有这么多喜欢吃鱼苗的黑鱼、塘鲺鱼、戈雅鱼,其它食草鱼成长不起来。这一个小池塘要是养殖。密度稍大一些,一年捞一万斤鱼没问题。但你看看这里,这一池塘野生鱼加起来,也不过七八百斤,大小各占三分之一。水虫很多,它们才是大多鱼类的食物。”
李青云还没解释完,后面就有其他老人大笑,说这老赵不懂鱼,白在水务部门做过几年官,连野生和饲养都分不清。
听说是野生的,几个老婆婆顿时来了兴致,挤上来问道:“野生的好呀,我们在城里边想买都买不到野生鱼。最近到小汤山疗养,也能自己做饭,上山摘点野菜,配上野生鱼,这才是我们的生活。那个小伙啊,你这些鱼什么价?我们想买一些带回去。”
好嘛,鱼还没捞上来,就有顾客上门要,这是送钱的节奏啊。李小厨非常羡慕。
“捞上来再说吧,指头长的小杂鱼五块钱一斤,随便挑随便捡,巴掌大的鲫鱼十块一斤,戈雅鱼、黑鱼、塘鲺鱼看大小论价,黄鳝和老鳖不卖,我们留着自己吃。”李青云说着,就要走水,给童童掏螃蟹。
这一说,那几个老婆婆急了,追到河边,冲李青云喊道:“我们又不是出不起野生鱼的价钱,你咋能不卖呢?这么多你们吃得完吗?”
也有老婆婆帮腔,喊道:“好不容易见到真正的野生黄鳝和老鳖,怎么能错过,三千五千的,我们没人在乎。只要你这里的东西真,我们回到疗养院,帮你做广告,天天都有人来买,保你发大财。”
这话说得,真是财大气粗。好吧,李青云虽然也不在乎三千五千的,但是蚊大腿也是肉啊,既然人家真有钱,自己也不急着收拢黄鳝往小空间里放。
李青云已经掏出两个大螃蟹,头也没抬的说道:“没看出你们是小汤山出来的退休高干啊,失敬失敬。等一会吧,我们把这个池塘清理干净时,看看有多少东西,你们再决定买多少。野生的东西真不便宜,我怕你们说我宰客,所以才没敢乱卖。”
“哈哈,你这年轻人,我们还真不怕你宰。我们活一辈了,什么样的事没见过,高价有高价的买法,低价有低价的买法。人生以后的日还长着呢,不能计较眼前的一点得失。”
好家伙,这老婆婆说得蛮有哲理的。李青云抬头了看了看这老婆婆,七十岁,比付婆婆还显年轻。
听到李青云吐口,这群老婆婆非常满意,也不闹腾了,反而指着河里的鱼群,评头论足。
有人喜欢大黑鱼,说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还能大补。有人喜欢戈雅鱼,也叫汪鸭鱼、黄骨头等,个头不大,头部有刺,身上有粘液,或红烧或做汤,都是淡水鱼的珍品,肉质比黑鱼细嫩。
普通的塘鲺鱼和戈雅鱼的味道差别不大,只不过它的头部有须没刺,体型更大,肉嫩。大鱼肉香细嫩,小鱼的口感并不算佳。体内产的卵不能吃。吃了会毒,如果和戈雅鱼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