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仙田-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的资质,从小习武,在年轻一代当,可排前三。”

    “哇,看不出我的天赋这么高啊。”李青云故意的夸张大叫,把郁闷的气氛冲淡些,问道,“那昨天路过的清风小道士,他的功夫怎么样?”

    孙大旗沉吟片刻,慎重的回答道:“那小道士很强。他们这一流派说是进山避难,才修建悟道观,隐士修行。不过功夫却有形意拳和武当道家的影,如果有心,来历也易查寻。观主灵虚道长是我这辈见过最强的高手之一,当年我和李老二联手,在他手底下走不过一百招。”

    此时,已有雨点落下,山间霎时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那我爷爷的功夫跟谁学的?为什么不能传给后代?”李青云其实有很多疑问的,只是不知道该问谁。

    “也是一个进山避难的道士……呵呵,那年代你不知道,往深山里逃难的高人很多。逃进深山,和豺狼为伴,说不定能拼出一线生机。如果没逃进深山,大多高人都被整死了,下场很惨。”

    “我的功夫是家传,并没见过你爷爷的师父,当时和李老二喝酒,他喝多时说的。其实再往深山里走,还有几个功夫很强大的老和尚,我返城之后,几乎没回过青龙镇,也就没打听他们的下落。倒是听你爷爷说过,那些老和尚坐化之后,他们的弟又搬往更深的荒山里,从此下落不明。”

    大雨倾盆,打得睁不开眼睛,天地共一色,分不清上下前面左右,一瞬间有些迷茫,感觉自己身在仙境,脚下全是云朵水雾。

    “据说川蜀多剑仙,你们那时候有没有见过剑仙?”难得孙大旗正常一次,说话不带刺,李青云就想多问几句。

    “屁的剑仙,只是练的剑法高明一点。见过两次……和关刀客没什么区别,为了一块烤红薯,都能杀人。算了算了,不说了,提起就生气。现实的武林啊,可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美好。”孙大旗不耐烦的摆摆手,不知是雨水进了嘴里,还是想起不愉快的事,不再说话。

    大雨的山路极难走,孙大旗就扶着付婆婆,两人蹒跚前行,形成一副极和谐的画面。

    杨玉奴看得心一动,举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背影照。然后主动挽住李青云的手,像两位老人一样,相互扶持,漫步在大雨。

    最难走的一段路,居然被他们静悄悄的走过去。到了半山腰,山势突然一缘,竟然有开辟过的梯田痕迹,一层一层的,却是长满了灌木和草藤。

    看到这里的风景,付婆婆突然有了精神,指着侧前方的一处大块梯田,说道:“看,就是那里,是我和几个好姐妹开垦出来的,花了我们一个多月的时间呢。可惜还有最后一点没处理完,我就生了。唉,那年月的人都很疯狂,也不想想,寒冬腊月的,都快下雪了,在这荒山野岭开垦什么梯田啊?结果动了胎气,我早产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我抬进仙女庙,挡住了风雪,找柴火的找柴火,烧水的烧水,有经验的大婶帮我接生孩……可是第一胎难产,大出血,眼看就不行了,幸好被进山采药的李老二遇到,用几根银针帮我止住血,还给了两片野山参吊命。”

    “就那样,我撑了过来,我那可怜的孩也侥幸保住了性命……”

    孙大旗却极煞风景的打断付婆婆的回忆,气乎乎的说了一句:“明明是李老二帮你接生的……”

    付婆婆大怒:“滚一边去!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不是他帮我接生,我和闺女早就死了,你还小心眼,整天记着这事。人家是医生,医生你懂不懂?”

    “我相信别的医生,但绝不相信李老二。当初你刚到青龙镇那会,他李老二可是追过你很长一段时间的。如果不是我突然出现,说不定你就被他骗走了。”

    “……”付婆婆在小辈面前,气得不想搭理孙大旗,越说越没谱,她都害羞了。

    雨渐渐停歇,可是雷声却更加紧密。李青云和杨玉奴正要找个地方升火做饭,却突地听到有女人唱歌,似乎就在身边,歌声幽怨,似在云里雾里,缥缈不知出处。

    杨玉奴吓得尖叫一声,这里就她一个年轻女,她自己没有唱歌,那是谁在唱歌?

    付婆婆也是神色大变,喃喃自语:“仙女显灵了……”(未完待续。。)

农家仙田 正文 第113章 竹筒饭

    仙女庙废墟突然传出歌声,在这种鬼天气,确实够吓人的。孙大旗却指着远处的一块大石头,说道:“你们仔细看着,过一会还有女人的影出现,别吓住了。这可不是什么鬼怪,更不是神仙,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把一个女的歌舞留存下来。”

    李青云早就听人说过仙女庙的来历,早有心理准备,抱着投进自己怀里的表妹,又是无奈又是暗暗得意,心想,这就是胆大男人的福利。

    “类似于留音石之类的东西,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自然奇观。每到雷雨天气,就会重现某一个固定场景,或有声音,或有影像,又有声音又有图像的奇景很少,将来旅游开发时,可作为重要的景点之一。”

    杨玉奴偷偷的抬头,看到大家都很淡定,她也不好钻在李青云怀里不出来。孙大旗所指的大石头,果然有淡淡的白色身影出现,看不出容貌,看不出年代,只感觉很年轻,身段妖娆,衣带飘飘,展现最真实的古老歌舞。

    一路上一直很安静的两只猎狗,此时吓得不轻,对着虚幻的身影叫个不止。李青云忙安慰它们几句,搂着它们的脖,才让两只猎狗冷静下来。

    很短暂,只有几十秒的时间,白色身影渐渐消失,歌声也随之渐没。

    古代的山民不知道电力和磁场的关系,以为真的见到了仙女。于是在这里盖了一座庙,路过的猎人都来祭拜。逢年过节,山底下的民众也会来这里祭拜,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的香火很鼎盛。

    付婆婆带着眷恋和不舍,冲刚刚消失的白色身影挥手,似在送别特殊的朋友。

    “不是每次打雷下雨都能出现这种奇观的,这也是要讲缘分的。”付婆婆纠正道。

    孙大旗满不在乎的说道:“是是是,这个仙女和你最有缘分,每次你一来。她就会出现。这话你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哪有这么巧的事,说不定一只小狗小猫从这里经过,她也会出现跳舞呢。”

    付婆婆怒道:“你年轻时进山打猎经常从这里路过,下雨打雷时。你遇到过几次?李春秋也经常从这里路过。他怎么说打雷下雨几百次。他只见过两三次?”

    “……”孙大旗怕气着老婆,不再还嘴,不过瞧他那表情。显然还是不认同。

    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雷雨快,晴得也快。一转眼的功夫,一阵大风吹过,头顶的乌云居然散了大半,太阳从乌云缝隙里露出一角,正午的阳光非常灿烂,一扫诡异阴霾的压抑气氛。

    李青云从山坡上砍来竹,每一节有二十多厘米,粗若手腕,在一端开一个小口,像一元硬币大小,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竹筒。同时混入火腿、咸肉、香菇沫、空间蔬菜丁……每个竹筒加入一百毫升左右的清水,再用草把竹筒上的小洞口堵严实,防止跑气。

    他的速度很快,等孙大旗升好火,李青云已经做好八个竹筒,说道:“今天午改改口味,尝尝我李家的秘传竹筒饭,味道绝对一流。呵呵,再吃烧烤,付婆婆的胃可能会撑不住。”

    付婆婆目瞪口呆,指着李青云手的竹筒说不出话来:“你、你……什么时候泡的糯米?什么时候准备的咸肉?香菇?还有豆角、青椒、茄、黄瓜?我的孩啊,你背包里到底背了多少东西?沉不沉,累不累?唉,为了我这老婆,真让你费心了。”

    李青云笑道:“哪里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付奶奶,你和玉奴就专心的烤火吧,等烤干身上的潮气,差不多就能吃到美味的竹筒饭了。午咱不做肉汤,也没地方打猎,不过我带有水果罐头和淀粉,咱们做甜汤。”

    李青云说着,完成手最后一个竹筒饭,就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两罐什锦水果罐头,什么水果都有,红红黄黄绿绿,看得让人流口水。

    杨玉奴瞅了瞅李青云的背包,几次想打开看看,都忍住了:“明明也没有多重呀,怎么能装下这么多东西呢?水果罐头这么重的东西,你也带了两罐?”

    “呵呵,我力气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这一个背包,再背一个,咱……”李青云看着孙大旗不怀好意的目光,顿时改口了,“再背一个,咱就真背不动了。”

    杨玉奴抿嘴偷笑,忙挪过来帮着李青云支架。烤竹筒饭的架和其它架不同,需要支成一个长方形的架,要把竹筒饭的一节竹竿横放在架上,均匀受热,还要不停的翻动,比烤鸡烤兔都要细心翻动,不然就会有冷热不均,生熟共存的情况。

    说起来复杂,其实就是用鲜树枝支成一个长形烧烤炉的样,明火烤十五分钟,转火烤三五分钟,根据鲜竹筒的颜色,可以选择转小火,也可以选择放入火堆里面闷一会。

    这顿饭的速度绝对比烤兔快,没过多久,李青云就把这八个竹筒饭取下来,放进了火堆底下,准备小闷一会。然后换了支架,把锅支起来,倒入两瓶水果罐头,加入适当的水,烧滚之后,兑上淀粉糊,迅速搅拌,一锅浓亮的什锦水果汤就做好了。

    从架上端下来,放在旁边的石头上凉一凉。孙大旗已迫不及待的取出竹筒饭,稍稍降温,就用猎刀把竹筒饭从间劈开。

    这个劈也要有讲究,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要太快。在竹筒一商,劈开一个小口之后,要慢慢的运刀,放里面的热气喷出来,不要烫着手。

    这一放气,一股特殊的米香混合着竹的清香、蔬菜的鲜香……统统钻进人的鼻孔里,本来就饿的人一闻到这种香味,肚顿时“咕咕”直叫,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嗯,这手艺好,比李老二做的强多了。”孙大旗难得没有打击福娃,却仍旧没放过李春秋。

    他把这个竹筒饭分成两半,一半递给付婆婆,一半肯定留给自己。也不管烫嘴不烫嘴,就用筷往嘴里塞。

    “好吃,老婆,你也快尝尝,这小不知道放了什么东西,味道好得吓人。嗯……光闻这香味,就把一上午的疲劳清扫干净。”

    李青云把一个竹筒饭劈开的时候,孙大旗已快把那半份竹筒饭吃光。

    “多着呢,又没人和你抢,你可能慢点吃?就算你不讲风度,也得讲点温度吧。刚出炉的竹筒饭,有几个人像你这么吃法的?也不怕烫死。”李青云教训着孙大旗,把手分开的一半竹筒饭递给表妹。

    杨玉奴也早就等不急,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大喊:“以前你做的竹筒饭咋没现在好吃?那一回咱们在村里做竹筒饭,差点把你外公的房点着……”

    “求别说。来,我这里还有尖椒泡菜和红油榨菜丝,加一点味道更好。”李青云说着,忙打开背包,给表妹上礼,求她不要说出小时候的糗事。这是用灵泉加空间蔬菜做出来的竹筒饭,小时候做的半生竹筒饭能和今天这饭比吗?

    孙大旗一听说有咸菜,也跑过来抢走了一半,付婆婆胃口不好,不能吃辣的,所以李青云才有机会吃剩下的一点点咸菜。山咸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