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不说这些。这件事啊,哀家这里跟那些不成器的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陛下那里呢,哀家也会去说一下,你就不要多搀和了,只需传信于归义王,皆大欢喜的好事,断不会办成坏事便是。”
赵石微微躬身,“是。谨遵娘娘懿旨。”
抬起头的时候,脸上已经带了笑。“娘娘不知道,臣听了归义王的传信,也觉好笑,那人岁数也已不小了,却还这般折腾,真个是人老心不老,要是照微臣的意思,找个人糊弄他一下也就完了,青春年少的女子若是到了他那地界,谁能受得了?”
“尽胡说,归义王深明大义,实乃世间不可多得之豪杰,哪个女子得了,都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幸亏这些事不用你来多插手什么,不然的话,哀家还要担上许多心事……”
“倒是你自己,一个个的往回娶着,还有脸去说人家。”
赵石呵呵一笑,“娘娘有所不知,归义王帐幕里的女子,可要比臣多多了……”
说了这么一句,他立马住了口,心里后悔,太过随意了,亲事还没成,这不是给人添堵呢吗?
不过他可低估了皇家之人的忍受限度,太皇太后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不以为然的道:“他与你可不一样,你那府中……哀家还能不清楚,拉到身边的人,都心疼着呢,看着都让人觉着有些舍本逐末,估摸着,连子嗣到底几何,都不顾了吧?”
“归义王能和你一样吗?从这桩亲事就能看出来,人家注重的是子嗣血脉,这才是根本,回去之后多读些书,就能多明白些道理,这妻妾再合你心意,若是没有子嗣继承家业,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这是观念上的问题,无法辩说。
赵石连连点头受教,却开始饮酒吃菜,若是换了旁人,旁边自有人呵斥其无礼,太皇太后娘娘说着话呢,怎么能不洗耳静听,还敢饮酒吃菜,也太过放肆了些。
但这位却是朝廷冠军大将军,兴国公,不但手握兵权,更是一地的封疆大吏,最重要的,他还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人,越是放肆,可能太皇太后这里越是高兴。
果然,见了他这么一副模样,太皇太后也不多唠叨什么了,点头笑眯眯的看着,心想,和当初入宫来的那个冷面小子比起来,可真的不同了,怎么瞧,怎么顺眼。
可惜,当初就没和秦州那边亲近起来,不然常来常往的走动一下,不定还能给他说一个赵家这边的女子。
如今可以跟归义王联姻,这边却是不成了,不合眼缘的女子,到了他跟前,不定得受多大的委屈呢,而想强扭瓜下来,也不可得了。
趁着皇帝陛下未到之前,有些事赵石是想说一说的。
归义王的事情,不用太过避讳旁人,这事早晚瞒不住,现在瞒的太死,反而不妥,若是能借旁人之口,传到皇帝陛下的耳朵里,却是有着好处。
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就不能宜让旁人在侧倾听了。
吃喝了一阵,放下筷子,左右瞧瞧,又望了望太皇太后那边。
宫中尽快心眼灵通之辈,不用太皇天后会意,侍候在她身边的一个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宫娥就已经凑到太皇太后耳朵旁边,嘀咕了两句。
随后,太皇太后便摆了摆手,宫娥便笑着走下来,向赵石施礼,并开始屏退闲杂人等。
很快,殿中便清净了下来,太皇太后笑着道:“行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赵石道:“微臣准备举荐赵布宗为兵部侍郎,说起来,其人深有才干,在军中资历也以足够,但臣与其并不亲近,为人秉性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还想跟娘娘讨个主意。”
太皇太后惊讶了一下,随后心里便明镜似的了,这问的是赵布宗在赵氏一族中德望如何,而所谓德望,乃众人之望也,只要她回答一个此人已经另立门户什么的,可能兵部侍郎这个位子也就飞了。
孤家寡人,又是当年景帝旧臣,与大将军赵石还不亲近,赵石吃饱了撑的,推举此人上去,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不说,还让其借助自己威势在兵部站稳脚跟,之后还很可能与他反目成仇,世上哪有那样的道理。
实际上,这又是一个人情了。
太皇太后心里也暗叹了一声,到底是不同了啊,若是当年……眼前这个晚辈,避讳还来不及,怎么会结连送出这样的人情出来。
如今新朝新气象,他这权势涨了,胆子也随之大了起来,已经开始想着插手朝政了呢,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大秦第一个进封国公的军中重臣,诸位大将军之首,若还如往昔一般,畏首畏尾,何能服得众人?
换句话说,位份到了,这样的事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开口说话了。
这个人情不比与归义王联姻之事重,却也绝对不算轻了……
“布宗这孩子,性情耿直了些,虽为旁支子弟,却能踏踏实实,走到今日地步,很是难得,朝中之事,哀家不想多做置喙,你如今位显,想向皇帝陛下荐举什么人,自己心里有数就成,哀家一个妇人,能给什么主意了?”
赵石一听,算是彻底安了心……
说起来,后宫妇人不得干政这一条,历代都有,但却屡禁不绝,也是有着原因的,后宫女子,多有依靠,一旦得宠,父兄子侄,便受其利,这个总是难免,而亲族一旦有事,宫中女子又怎么能不管?
相互牵扯,相互支撑之下,又如何能保证后宫妇人不干涉朝廷政事?
就算太皇太后这里有着撇清,但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了个明白,这个兵部侍郎,是可以由赵布宗来做的。
赵石自然心领神会,之后也不再多提这个,话题很快便来到了大长公主这里。
太皇太后又开始唠叨开了,“那孩子我瞧着长大的,在后宫这许多公主里面,除了容貌好些,也不算怎么惹眼,和她那母亲一样,都不哼不哈,很是本份,不想,现如今瞧来,却还数她心思最为灵巧……只是命苦了些。”
“这就又要说到你了,早就想问你,哀家怎么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有了牵扯,别糊弄哀家啊,从她出宫,非要挨着国武监建一所府邸开始,哀家就觉着不对,当时还觉着这孩子论及婚嫁有些心烦意乱,这才仗着先帝宠爱,想要远离京师,寻个清净所在,修身养性去了,但后来听说,那府邸是你督建的,才闻出些味道……”
“哀家只是念在皇家女子,都是苦命之人,才没说什么,等到你和王虎越闹越凶,说什么却也晚了,若非王虎那人确实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儿孙也没教养好了,哀家一定拿你来做法,当众给你几棍子,让你长长记性。”
实际上,赵石想说的可不是这个,瞧这位老太太越说越来劲,左顾右盼之间,心里不由着实有些尴尬……
(求月票,求赞,晚上这一章不算晚,阿草再努努力,看能不能再码出一章来,支持阿草。)(未完待续……)
将血 第三卷失意自有心胸在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追问
“实际上,微臣早年第一次入宫之时……微臣留宿于宫中,那一晚就曾见过公主一面,当然,娘娘可别误会,只是见了一面,连名姓都不清楚,后来入宫次数多了,才知道,那是公主殿下。”
在八卦之心,熊熊燃烧的太皇太后面前,谁也顶不住,受逼不过,加上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也不须那许多顾忌了,而且,靖佳公主那边,也已寡居多年,赵石只能开口道出了些真相,饶是如此,他还是用凌厉至极的目光在几个听到这话,都面色古怪的宫人脸上扫过,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太皇太后这里,已经瞪大了眼睛,她可万万没有想到,两人的事情能追溯到正德一朝时候去。
想想那会儿,一个血气方刚,一个青春年少,还是晚上……对于赵石自己的说辞,她可不怎么相信。
“去去去,都离远些,听了这些,作死吗?”随即太皇太后挥着手,好像恢复了年轻一般,将几个宫人赶的远远的,这才接着问,“后来呢?”
这会儿赵石到是盼着皇帝陛下赶紧过来了,老太太的追问,让人很是难以应付。
“后来……臣也没当回事……”
太皇太后声音立马高了三度,手还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没当回事?”
赵石一听,就知道这位老太太恐怕是会错了意,心里恼火起来了。
“之后不久,先帝登基。臣便去了东边潼关效力。回来长安没多久。又去了蜀中,几番征战生生死死,总算薄有功劳,也能活着回到长安述职……”
老人容易心软,即便是太皇太后听了这个,也缓和下了脸色,当年故事,她可是清清楚楚。景帝登基,赵石随即东去潼关,在魏王李玄道麾下效力,兄弟争皇位那么久,作为景帝心腹之臣的赵石哪还能得什么好处,险死还生之下,跑进了吕梁山。
这小子也心大,扔下了部署,跑到了北方草原之上,跟鞑靼人结下了一段交情。他那个鞑靼公主,好像就是这么来的。
回到长安不久。又有伐蜀之役,初时,大将军吴宁功劳颇显,实际上,灭蜀之人,应该是这位吴大将军才对,但后来,吴宁措置不利,蜀中大乱,吴宁自己更是遇刺重伤,这才有了赵石独当一面的机会。
先上平蜀之策,再领一支孤军入蜀,征战近一载,终是得靖全功。
想到那时之艰难,朝野内外沸反盈天,若非赵石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之后也不知道会是怎么一个情形。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心里虽有着恼火,却没有再疾言厉色的训斥。
只是问道,“回来之后呢。”
赵石琢磨了一下,“回来之后,公主殿下却是突然派人找到微臣,说是要远嫁西夏了……”
“不过还好,西夏人到底没那个福分……”
不说还好,说到这里,太皇太后眨巴着眼睛,猛的便有光亮闪过,似笑非笑的道了一句,“听闻归义王在西北曾为马匪,那个时候,也不知你们有没有什么牵连,算起来,好像也正应该是那一年,归义王率马匪奔吐蕃低地,一战功成,最终立下了好大一番基业。”
事情不怕说,就怕人想,当年之事做的很是隐秘,除了几个当事之人外,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将西夏使节遇袭之事和归义王以及大将军赵石联系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马匪头子,已经成了吐蕃人的太阳之子,率众内附之后,又进封为归义王,权重一方,几乎已经是半个西北王了。
而大将军赵石,更已声名赫赫,传于天下,为诸国所惧。
物是人非,更没有人去想当年什么西夏使节的事情了,只是真相到了这个时候,却已禁不起多少推敲了,只要用心去找,别说太皇太后这样耳目灵通的人了,便是普通人,怕是也能寻到继续蛛丝马迹。
但赵石自然是不会承认的,胆大妄为的事情他干的不少,能让人当面揭破的,却是头一遭,往事过去那么多年,他不怕翻旧账,却也断不会自己去承认什么。
“那是西夏人倒霉,可真跟臣没什么关联。”
太皇太后不耐烦,这点事别说过去了那么多年,即便发生在当下,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