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度故意顿了顿,还上更为严肃与严谨的姿态,很是郑重的说道:“不知道小袁公子是否还记得当初你我在庆云楼聚会时所谈论的话?”
袁肃颔首应道:“自然是没有忘记。”
杨度于是说道:“正如我上次所说的那样,我的观念还是认为国体最为重要。诚实的说,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虽然腐朽,但也意识到国家不变不强的道理,从那时候开始清廷王公大臣们一直在思考着师法列强,以寻富国强兵之道,先是师日,后又师俄,再后又师英法,现如今的民国却是师美,搞什么总统制、政党政治。”
第65章,筹安谋策
袁肃一边思考着杨度的话,一边应付着点了点头。在国家政治历史的学问上,他确实不如杨度认识的那么深刻,自己也相信杨度不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也绝非纯粹是当权者的帮凶工具,做为一个政体学者,对方坚定不移的提出帝制显然是有其理由所在。
诚实的说,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四九年这个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国体在全国乃至全民族都不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无非是被一些当权者借来利用的口实罢了。只不过袁世凯称帝的时机不恰当,不仅操之过急,而且前期的铺垫也没有做到位,所以才会最终落到失败的地步。连北洋内部都没有摆平就仓促称帝,怎能不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对于袁肃而言,他到现在也不在乎国体到底更改成什么样子才好,之前便已经有了很清楚的界定,只要能对自己发展有利,无论君宪还是共和都可以。甚至连自己一直念叨的“中央集权”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听先生这么说,似乎先生已经是颇有见解了?”
“见解不敢当,只不过这些年我与几位同僚一直在钻研这方面。我中国思索变强之道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可为什么最终还是陷入眼前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吗?”杨度很是认真的说道。
“有道理。”袁肃缓缓点头应道。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我中国立场不坚定,以为哪个国家强大就应该师法哪个国家,到头来这边还没学到皮毛,又跑去学另外一边,结果只能弄得是四不像,反而贻笑大方。”杨度循环渐进的说道。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们中国究竟应该效仿哪个国家才是?”袁肃顺着杨度的话问道。
“并非在于我们效仿哪个国家的强国之道,问题恰恰是在于坚持。每个国家经过变法图强,最终能走到今时今日摆脱国破家亡的命运,并成为受环宇尊敬的文明国度,无一不在于‘坚持’二字。我中华枉走这几十年的道路,走一步停一步,停一步又改一个方向再走,最终发现方向不对,又停下来再改方向,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原地踏步。”杨度仿若是大学教授一般,用说教的口吻郎朗而谈。
“细细想来,还真如先生所言这般。唉,国家振兴最可惜的不再失败,而是在明知道走冤枉路却还是义无反顾的继续走冤枉路,这又是何必呢?”袁肃感慨万千的说道。单单从“演说”技术的角度上,他还是很佩服杨度,不仅把很深奥的政治历史说的很通俗,而且还能做出生动的比喻。
当然,他心里面其实还是很清楚,就算杨度说的再生动、比喻的再好,这些话都不是可观的话,只能说是“杨度本人认为是对的话”。
“可不是?如若当初能坚持君主立宪一直走下去,我中华如今早已经变法成功,不说能与英法相比,但也绝对不至于连东瀛小国都打不过。”杨度语气很有情绪的说道。
“如此说来,先生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北洋政府现在能够坚持一条道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是吗?”袁肃试问道。
“没错。不过却不是现在施行的共和制。”杨度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那先生认为,眼下我中国应当坚持哪一条道路?”袁肃故意问道。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本应坚持走君主立宪这条路。我知道小袁公子一定觉得很差异,不过这件事可以这么来理解,自甲午战争之后到戊戌变法,再到后来的预备立宪,这期间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为君主立宪制做准备,相比较共和制,也无非是孙文走访西方国家之后,带回来的一些新学说。可归根结底,共和制在中国根基太浅,远远没有君主立宪制那样有所积累。”杨度很是耐心的对袁肃解释道。
袁肃不得不感到诧异,真没想到杨度居然还能找到这么“歪”的理由。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说法极为不可靠,如果君主立宪制当真有那么久的积累,那戊戌变法那会儿早应该成功了才是。即便当时不成功,也不至于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才仓促的决定颁布宪法。所谓的“积累”,最多也只是民间一些君宪人士的积累,这倒的的确确是有几分根基所在。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点破这一层,反而还装作受教的样子,恍然的说道:“听先生这么一说,倒也真是有一些道理。不过如今共和已成大势,别说大总统不会同意,就算大总统同意,只怕许多进步人士也会极力反对。我虽是一介武夫,但对国内情况多少是有一些了解,如今的民过大致上是四部分人,这四部分人当中只怕有两部分一定会持反对意见。”
杨度不动声色的问道:“小袁公子所言的四部分,不知是哪四部分。”
袁肃表情深沉,不疾不徐的说道:“其一是前清遗老,毕竟封建思想遗毒深重,无论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对前清念念不忘者比比皆是,毕竟前清是在我叔父劝逼之下结束,所以这类人定然是有极大的反感情绪;其二就是以南方革命党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商绅,他们对共和、民主的信仰根深蒂固,眼下已经对北洋政府诸多不满,更别说一旦北洋政府恢复君宪之后,势必会引起更激烈的反应。”
杨度一边听着袁肃的话,一边思索着,他没有急着开口说话,但是心中却渐渐有了一些另外的想法。
略微停顿了片刻,袁肃随后又说道:“以上此二者大部分都是受过深厚教育,只不过各有不同罢了,也就是说这些人群是我们中国目前有素质基础的人群。可偏偏这些人群是绝对会持反对意见。至于另外两部分人,其三是目前拥护北洋政府的一些统治阶层,其中又能细分成拥戴法统和忠心北洋两部分,前者只是遵守宪法制度,只有后者才是死心塌地捍卫我北洋政权;其四则是占人数最多的广大普通老百姓,这一部分人数虽然最多,可是却多是一些没有文化、信仰和理想的穷苦劳动者,他们是劳动力的代表,却极其缺乏创造力。”
第66章,帝制进言
其实说到这里,他相信以杨度的智慧已经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这四部分人中掌握着社会财富最多的一些人,大部分是反对北洋政府。就连拥护北洋政府的这群人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见风使舵的投机者。恰恰这些最需要争取的人,却是最不容易争取的人。
所谓广大普通老百姓占有极大的人口基数,可归根结底都是一些没主见的人群,北洋政府可以让他们赞成君主立宪制,但后来的政府也完全可以让他们反对君主立宪制。就连这最大人口基数的人都没有坚定的立场,贸然的就要改变国体,实在是一件冒险的事。
听完袁肃的话之后,杨度表情变换了一阵,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方才开口说道:“不得不说,小袁公子这番话当真是让杨某叹为观止,小袁公子文韬武略,真正是世所罕见的人才。请恕杨某冒昧,既然小袁公子能对国内目前的人群细分的如此清楚,却不知道小袁公子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群?”
袁肃平静的说道:“先生这么问,倒是让我有些难以自处。我自然是拥戴北洋政府无疑,我也希望北洋政府能通过一系列改革,抛弃本身陈陋的缺点,带领我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放眼国内,除了北洋政府之外,也没有其他地方政权有能力并且有资格来成为中央政府。”
杨度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小袁公子有这番话便足够了。之前小袁公子一再强调中央集权,也深知以目前国内环境而言,要想尽快落实中央集权实在为难。其实有时候换一个思路来想,未尝不是共和给了那些军政府、革命政府拥兵自立的口实。这些人打着共和的口号,却在各自地盘之内依然行着专制之实,用挂羊头卖狗肉来形容算是轻的,这些人实际上还不是当地的土皇帝?”
袁肃笃定的说道:“先生所言一点不差,所以对于这些伪装成革命主义者的军阀,我是最为不耻的。”
杨度继续说道:“没错。眼下中央政府就应该先从瓦解这些军阀的口实着手,索性大家都撕开这层窗户纸,继续推行君主立宪制。不要再搞什么乌七八糟的共和,以皇帝至高无上的名义来勒令各省各地归权,届时再无口实可言,如若不从,那便是自践为军阀,中央便能出师有名的扫除这些害群之马。”
袁肃暗暗叹道:这杨度还真是巧言令色,尽是用一些歪理来说事,还真把老子当作不谙世事的文盲匹夫吗?
虽然心里犯着嘀咕,不过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略作一番沉思之后,他很严肃的向杨度说道:“先生,我袁肃虽然武夫,但自诩还算有几分开明的思想。我认为共和国既已经成形,再做更改实有不利。更何况之前我已经说过,国内又有多少人能支持这件事?我们北洋内部又有多少人会支持?”
杨度不疾不徐的笑着说道:“小袁公子无须紧张,今日你我只不过漫谈,又不是当真。我筹安会旨在研究国体政治,然后适当的提出建议,至于是否要推行我们的建议,自然还需要从长计议。”
袁肃这才稍微改变了一下脸色,和气的说道:“原来只是探讨,呵呵,让先生见笑了。”
杨度依然笑着说道:“没错,只是探讨。假如这条道路可行,难道我们还要绕一条大弯路来发展国家吗?你说是不是?再者,小袁公子你刚才提出的一点很有道理,只有国人支持,方能走这一条道路。君主立宪不是封建帝制,英吉利、日本不都是典型的君主国家,君主只是象征,宪法才是根本。不是吗?”
袁肃点头应道:“是的,纵观西方列国的发展历史,宪政是立国根本所在。法制和人制是要有根本的区别。”
杨度说道:“就是这样的道理。假如君宪更适合我们中国的发展,那我们接下来的任务自然就是要想办法去说服国民支持,正所谓广开民智,要让国人知道为什么走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有什么好的地方,也要让国人知道共和为什么不适合中国,在中国走共和又有什么坏的地方。从长计议,不外如是。”
这番话倒还是很中听,但是袁肃也知道,筹安会从始至终都是急功近利,巴不得让袁世凯早点当皇帝,巴不得国家早点改制。最终正是因为太过急躁,而导致洪宪帝制仓促失败。当然,这其中也有袁世凯自己的原因。
沉默了一阵之后,袁肃正色的又问道:“正如先生所说,既然这只是一种探讨,那么假使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可是放眼中国又该推举谁来担任帝君?总不至于还要把鞑子的皇帝再请回来吧。如若如此,这件事别说我坚决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