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附的丞相府令名为《文治整肃令》,全部将李斯的朝会奏对化作了实际政令,其包括方面是:
其一,废除议事制度。所谓禁议论,这是最实际的一条。要申明的是,被禁止的议事不是正常的朝会议事,而是由皇帝“下群臣议事”的有关特定重大事件的商讨决策制度。就其实际而言,这种议事与其说是一种明确的决策程序,毋宁说是战国论政风习所形成的一种传统。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通行的事实,而且为朝野所认可。所以,若不明令禁止,则有可能在大事不交群臣议决时反而遭受非议。是故,李斯主张禁议论,首先便是废止了最具有传统根基的“下群臣议事”的习惯程式。这便是李斯所说的“禁之便”(禁了有好处)的实际所指。中央国府取消议事传统程式,流播民间的种种议论便没有了强大的传递渠道,帝国决策便很容易保持一致。从当时的情形看,禁议事不能说没有合理性。
其二,禁止民人私议政事,尤其严厉禁止“以古非今”,明定“以古非今者,(灭)
族!”这个民,是朝臣之外的所有民众,其本意目标当然首指士人阶层。就事实而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强权镇压民众言论的重大事件,其负面影响极为深远。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禁令明确指定了非议秦政的具体所指:以古非今。从尊崇革新维护革新的意义上说,它充满了不惜以强大权力维护新政成果的坚定性,最大限度地张扬了战国时代“法后王”的变革精神。但是,禁止议论政治本身,却也开启了思想专制的先河。从史料角度说,尚未发现帝国时期真正因“以古非今”言论而被灭族的记载。这一事实间接地证明:这一法令的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执行的强度。
其三,焚烧史书及民间所藏诗、书,期限为三十天。这一政令的当时含义很清楚:根除攻讦秦政的根基依据。李斯的庙堂对策及其政令,也都同时明确了豁免方面: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此列,官府藏书不在此列,法令典籍不在此列,秦国史书不在此列,各种政令典籍与理财资料(图书计籍)等不在此列。后来的史料证实,这道政令在实施中远远没有政令本身那般彻底。真正的天下典籍,除了藏于洛阳周室的先秦史书损毁最大,可说是基本不存外,其余百家典籍并未损毁多少。主要原因在两处:一则是官府收藏的诸子百家典籍仍在,二则是散布天下的民间藏书不可能被全部收缴。东汉王充的《论衡·书解篇》云:“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可观。”《通志·卷七十一》云:“(先秦典籍之丧失)非秦人亡之也,学者自亡之耳!”刘大魁之《海峰文钞·焚书辨》云:“六经之亡,非秦亡也。(秦防儒者)
道古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语,博士之所藏俱在,未尝烧也。”李斯奏对中分明说民间百家语在焚烧之列,何有王充等“不燔诸子”之说?只能说明,这道政令在实际执行中是有着很大的弹性的。毕竟,这道政令的本质目标是与复辟暗潮相呼应的“道古非今”的政治思潮,而不是藏书本身。
其四,禁私学。春秋战国学术繁荣以至鼎盛,私学之兴起居功至伟。帝国政令禁止私学,对中国文明的杀伤力远远大于“焚书”与“禁议事”两项。因为,这是从根本上遏制了文明源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私学被禁,名士大家的私学弟子若不散去,便得秘密藏匿于深山大泽,或得改换名目以继续传授学问。后世史家发掘这一方面的史料极少,只有一条记载,这便是《汉书·楚元王传)的记载:“楚元王交,字游……好书,多才艺。少时尝与鲁人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荀子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其五,立官学。所谓“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根基在确立官学。立官学,是禁私学的必然补充。但从实际情形看,秦帝国之初正当战国私学传统极其强大之时,官学在事实上也只能是国家设立的博士学宫而已,各郡县尚没有兴办官学之记载。
帝国政令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通过官学来保持国家政令的统一,来凝聚种种社会思潮。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的西方罗马帝国也是以法令为教,以律师为传授教习。两大尚未相通的文明体系,在同一时期采取了本质同一的治理方式,蕴含着何等必须探究的东西,实在值得深思。
列位看官留意,公元前213年春,始皇帝嬴政禁止并焚烧民间私藏政治典籍,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焚书”事件。与其后的“坑儒”事件一起,嬴政皇帝乃至整个秦帝国,因此而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两千余载厚诬之下,已经无以使后人认知全貌了。人们因此而将嬴政皇帝看作暴君,而将秦帝国视作暴秦。甚或不屑于做任何历史真相的追究了。作为一起有着深刻历史背景,且发自必然的政治事件,“焚书”事件在政治上的积极意义,已经被后世儒家夹杂着仇恨心理的单向价值评判所淹没了。这种居于统治地位的单向评判,大大掩盖了“焚书”事件的反复辟的政治本质。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一场反倒退反复辟的政治战役,被褊狭地演绎成了一场恶意毁灭文化的暴行。这种评判,折射着我们民族时常痉挛性发作的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刻意失察,折射着我们常常因这种刻意失察而导致的种种悲剧。至少,人们已经忘记了,“焚书”事件是帝国新政面对强大的复辟势力被迫做出的反击,是新文明为彻底摆脱旧时代而付出的必然代价。
※※※※※※
①《吕氏春秋·仲冬纪》云:“仲冬之月……土事无作,无发盖藏。无起大众,以固而闭……命之曰畅月。是月也,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无有不禁。”
②阳武博浪沙,阳武为秦县名,大体在今开封西北。博浪沙为其时驰道路段名,大体在今开封与郑州之间,在今河南原阳县。博浪沙事件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韩国旧贵族张良主谋。
三、光怪陆离的铁血儒案
博士学宫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惊蛰朝会的次日夜里,统领学宫的文通君孔鲋逃亡了。博士仆射周青臣连夜禀报了奉常胡毋敬,两人一起夤夜晋见皇帝。嬴政皇帝却是淡淡一笑:“走了也好,只要儒家不生事,去留自便。”胡毋敬周青臣一时大为惶惑,秦政历来法行如山,高悬廷尉府正堂的便是商君名言:“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皇帝更是从未宽恕过一个罪犯。如何有封君爵位的大臣逃亡了,皇帝竟能淡然处之?
嬴政皇帝见两人愣怔,又是淡淡一笑道:“孔鲋并无实际职掌,其心又不在国政,走便走了。焚书也好,禁议也好,本意都在威慑而已,还能真杀这些文士了?”两人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出得皇城便呵呵笑了。奉常胡毋敬总领文事,便叮嘱周青臣: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于是,周青臣回到博士学宫也便没了任何动静,只与几个志在治学的博士埋头整理经典。
周青臣没有料到,孔鲋逃亡之后的三日里,博士连续逃亡四十余名,几乎清一色的儒家博士,七十二博士只剩下了二十余名博士。周青臣大为惊慌,立即再次禀报胡毋敬,两人又再次进了皇城。皇帝这次显然认真了一些,召来丞相李斯共同议决。李斯见嬴政皇帝并无追回逃亡博士之意,思忖片刻,提出了一个方略:在焚书令之后,立即颁行一道广召天下文学之士的诏书,一则可向天下彰显秦政弘扬文明之宗旨,二则可使天下学人聚集国府昌盛官学,三则可消解博士逃亡之种种非议。
胡周两人立即赞同,周青臣还特意补充道:“广召文学之士,又不究博士擅自逃亡罪行,儒家有可能生出的流言,便会不攻自破!”嬴政皇帝笑道:“既云广召,索性也将方士术士一并延揽,免得此等人在民间滋事。”显然,皇帝对方士术士并无反感,却也带有几分戏谑。胡周两人是立即赞同了。李斯却有些犹豫,迟疑着没有说话。
嬴政皇帝笑道:“方士术士未必没有管用者,然大多荒诞无疑。教他等在民间行骗,不若将他们召进学宫,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大神通。若是术不应验,我大秦律法岂是白设?”李斯恍然大悟,立即连连点头。
秦政高效,次日立即颁行了《广召天下文学方术士诏》。
说也奇了,虽然以焚书为轴心的整肃文治令颁行之后,天下士人大为震动,各郡县也不时传出藏书世族纷纷逃匿的消息;然召士诏书一颁行,还是立即大见效应,半年之内士子们络绎不绝地奔赴咸阳,秋风萧瑟的时节,博士宫已经聚集了千余名各色士子。一时之间,咸阳博士宫生机勃勃,帝国文风大盛,似乎已经完全掩盖了因焚书禁议而引起的朝野震荡。但博士仆射周青臣却很清楚,此番招纳士子,博士宫来者不拒一无遴选,是故鱼龙混杂,没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名士大家,根本不可能担负兴盛文明之重责;唯一的效用,无非是消解复辟暗潮与儒家名士对帝国新政的攻讦罢了。
然在对士子们——登录清楚之后,周青臣又一次惊讶了——千余名士子中,竟有六百余名儒家士子,二百余名方士术士,三百余名占候、占气、占星与堪舆之士!其余农家、水家、工家、医家等实用学派却只有数十人,兵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则更是寥寥无几。周青臣大觉蹊跷,反复勘验,仍然如此。至少,数量最大的士子们都自称是儒家弟子,所习经典也大体都是诗、书六艺,师从传承也都路径清楚,你能说他不是儒家士子?而方士术士则更是怪异,都透着几分神秘,人人宣称自家有特异之能,一见周青臣便纷纷白请为皇帝祛除暗疾,为帝国祈福禳灾。占候占气占星堪舆之士,则人人都说天机不可预泄,再问便是望天不语。周青臣大觉不是路数,当即禀报奉常并上书皇帝,详细禀报了种种情形,未了忧心忡忡道:“博士学宫原本文明之地,近日却已是怪力乱神充斥也!臣请为博士学宫建立选士法度,不能见人便纳。”
未过三日,胡毋敬带来了一个显赫的校士大臣,博士学宫顿时大乱了。
这位校士大臣,是御史大夫府的御史丞,也就是冯劫的副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总司帝国百官查核考校,职责重大权力显赫。然大秦政风清廉违法是从,是故这御史大夫府对帝国群臣而言,却也并无威势赫赫之感。然一人鱼龙混杂的博士宫,御史丞之纠察威力立即大显功效,旬日之内立杀方士术士三十余人,博士宫顿时人人惊骇了。
那日,周青臣奉命召集全部官士聚在了学宫中央的露天论学台前。
这御史丞也是奇特,满头灰白须发,古铜色脸庞始终荡漾着一丝似笑非笑的纹路,教人莫测深浅。那日摆好了法案,十名执法重剑甲士两侧一站,御史丞便宣读了勘验士子的御史大夫令。令云:“诸生奉诏为官士,当考校才具,量才录用,虚妄不实者依法处置之。”而后御史丞淡淡宣布,先行勘验方士术士之才具。战国之世谁都清楚,秦法“不兼方”。也就是说,不容纳方士术士,禁止方士术士。然皇帝诏书大召方士术士,分明便是法令改了,方士术士们也才敢纷纷冒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