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是:
1以心理流程来结构作品,让作品的一切从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了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
2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或放射扩展,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
3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在场面与场面之间,人物动作与动作之间,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摆脱了追求故事情节表面连贯完整的某种束缚,取材灵活。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也是明显的。
首先,依据心理流程结构作品,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往往要读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内向、模糊。采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断,跳跃性的向前推进。片断与片断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通过一组一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交代,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但要掌握这种结构,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
(五)板块结构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长篇小说结构多姿多彩,学写长篇小说,最好先从”横断式”和”纵向式”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小说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建构与表现——也应该是这样;建构什么就是建构人物性格;表现什么就是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那么性格与心理;就成为小说所面对的人的根本课题;也是其写作的基本任务。
一;小说的艺术任务(一)小说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建构和表现1。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性格和心理都是很宽泛的概念;固然有属于自己的本质规定;但是仍然可以作宽松理解;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的两个重要关切方面;就成为小说的根本创造目标。
2。人物性格的解构新时期小说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吸收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过程中;小说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作一个高度的;艺术形式角度的简约;那么这种变化根本地说来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物性格的解构。当代小说不论是新写实主义的原生态的自然展露;还是先锋派的向壁虚构;抑或是性向小说的欲望展播;无不体现为一种趣向;那就是人类心理的无限延展和深度开掘。这里的哲学理路在于:人;正在由建构向解构颓堕。当然这种颓堕不仅是从道德旨趣上实行的;但道德解构是一个重要任务;更重要的人性目标则是重新建构人的存在。换言之;小说所承担的不再是社会生活情景的现实主义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性价值建构。卫慧和棉棉的小说至少把人的都市欲望和堕落体验呈现为一种属人的价值——即使那真是一种人的堕落;但它终究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灰色调的;迷乱的;甚至是丑陋的存在状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看;小说从情节和性格的虚构向着人的心理及其价值的真实迈进。先锋派以来小说逐渐从性格和心理移开;在走向更宽泛自然的人性议题上呈现了这样的旨趣:由虚构走向象征。
3。人及其存在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新时期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从哪个方面取消经典小说理论都是有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以鲁迅先生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又充分吸收西方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自己的小说;根本理念正是人及其存在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正是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人道主义诠释;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的描述和建构。所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的小说理论不可能脱离这一传统而别求他途;尤其是作为小说写作的学习范式;我们必须有着基本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塑性。与之相应;我们要对性格和心理这一小说的根本话题进行探讨;对人类意识心理及意识流小说作一点考究;这都是为学习作参究之用;重要的是读写过程中的自我摸索和研究;此不赘言。
(二)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如前所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为目的的叙述艺术。要达到这一目的;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情节叙述;一是通过心理描写。大多传统小说都是走前一条路;而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探索多有出此窠臼者;或者使小说心理化;走意识流的路子——这已经出离传统;走向现代。然而即使是象征式小说;也还保留着其象征体系内的现实情节的血肉部分;在叙述时还没有出离情节小说的某些规定;因此还不能说是完全脱离了传统小说理论。我们这里正是依据这样的认识把传统小说分为三个类型:故事式;意识流和象征式。
1。故事式故事式小说是典型的传统小说;它的根本规定是有一个能够展示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格成长历程的故事情节。什么是情节呢?情节的本质是矛盾。这种矛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一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异己势力以及抽象力量之间的矛盾;谓之命运矛盾;一是人与自己的情感;欲望以及常常将自我异化为非我的观念体系之间的矛盾;谓之性格矛盾。
而这两种矛盾常常是互相转化的。
故事式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都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叙述者即是作者本人或者相当于此种角度的局外人。一般地讲;这种模式注重情节的曲折波澜;注重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变化;注重环境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制约作用;立体全方位地;超越时空地把握人物和故事;一般称为”三要素”。其叙述模式是非常典型的传统故事模式。
有的小说为了突现人物而淡化了情节;或者将矛盾弱化;乃至仅仅留下一堆细节。
2。场景式场景式也可称为片断式;亦即不把情节处理成故事而处理成一个一个的场景;一个一个的片断。转言之;就是把故事式中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改变为单一的;局内人的视角;情节和人物也不是由叙述者叙述;而是自己现身说法地表现出来;而且不是故事式中一脉相承;波澜起伏的故事;而是延展着某种内部逻辑关系——常常是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发展过程——的作为场景的片断。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说书人角色为演员所替代;二是情节和人物均由线性结构形态转化为片断式结构形态;随之结构方式也由编织转化为剪辑。
场景式小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场景;形成富有表现力的片断式表现语汇;尤其注意场景和断之间的内部联系;那就是情节矛盾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和环境及场景的转换——这一切虽然都处理在了显隐之间;但肯定是不能忽略的。在这一点上;场景式小说具有戏剧化的倾向。
3。意识流(1)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意识流小说在表现人物这一原始命题上走得更远一些:那就是从塑造人物性格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不是这样;它是以人物复杂疏放的心理现实和独默茫远的现代情怀为表现对象;使之外化为整个生命的恣肆汪洋;外化为现代人与整个工业文明对峙的;某种不堪而又无奈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意识流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一种纯然的创作方法;而是一个现代哲学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流派;虽然它没有一定的组织纲领和行动原则。它是西方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灵魂无处安顿;生命深刻异化时节的一种内心独白。但是;它与传统小说的血肉联系在于:它依然保持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和自然;它折射着人物所处环境的全部关系和现实需求;映现着人物的生命自然本能以及世界人生感受;其本质是矛盾性和处境性的。捕捉矛盾;还原情节;把握人物心理及性格;关怀人的存在状态;关切存在的历史社会现实;尤其是将意识本身流程化;形式化;从而达到对于整体人生世界的体悟;依旧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发生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自己处境和状态的认识更加清醒;也更加无可奈何。
这种对于意识流小说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本质的确认;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作为一种技巧或模式为我们所借鉴;相反;我们完全可以也已经有人在尝试着运用并取得某种成果。
(2)意识流的特点意识流就是意识之流;就是一个一个的意念组成自然流程。它有三个特点:一;它超越现实时空;以意识的自然活动为线索形成心理时空;从这个意义讲;意识流属于心理范畴;当然要遵循心理规律;呈现心理的自然状况和复杂情形。二;人物的心理作为载体;它仍旧可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由于它充分地遵循意识流动的心理法则;因而毋宁说它更真实;更充分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灵世界;这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于意识本身的。三;意识流中;不存在意识主体之外的第二个叙述主体;叙述和描写;抒情乃至议论同一为意识心理的自然呈现;因而作者和读者都必须在意识这一点上形成交流和沟通;互相进入。唯其如此;读者才能介入创造;读懂其间的意蕴。
(3)作为叙述模式的意识流作为一种叙述模式;意识流超越情节;人物;环境等题材范畴的分别;使之同一为心理;整个文本的建构正是意识流动的过程。第一;它有一个心理的过程;大致可以看出意识流动的走向和趋势;第二;它有主要的内容;但它远不像心理描写那样单一清晰;一般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自然芜杂状态;第三;它充分遵循心理法则;并以流动不居的心理形式将客观事物同一;形成一种新的形式。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根本特征:象征和心理现代小说更是一个宽泛得无法界定的概念。任何哲学文化思潮意义上的;涉及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演变的界定;在这里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