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锐骑一旦冲锋起来,那就难以阻挡!
亦为人字型的锐骑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战刀挥起落下,鲜血顿时飞舞弥漫。像力大无穷的野兽一样,呼啸着将匈奴人冲得人仰马翻。
锐骑之端像尖刀破开黄油,嗖的一下没入其中,稍微落后一点的两翼恰倒好处的卷上包抄,喊杀声哭泣声悲鸣声汇聚成一股战场悲歌。但对许溪他们来说,却是一曲胜利之歌,再美妙不过的胜利之歌。
许溪率领的流云骑营地冲出之后,交错而过,在绕出一个弯之后,专门在边缘地带疯狂的斩杀欲逃走的匈奴人。
不过,正如事前的判断,在人数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很难做得到一个不漏地全歼!匈奴人亦在彻底的包围中表现出了血性一面。一群群人被骑兵们居高临下的斩杀,却是毫无畏惧的阻挡住锐骑。
而另一群人则是趁着同伴以生命换来的时间与机会,翻身上马!
许溪必须得承认,上了马背的匈奴人的确表现得非常与众不同。几群大概不到三四百地匈奴人翻身上马,向四面八方突围而去。
但是,锐骑双翼包抄到位,连砍带杀中。将对方斩杀部分。剩下地流云骑在外围不断的游走。将这些欲逃走的匈奴人再一次缠住。
不过……匈奴人的马战功夫的确非常了得,拼着损失一部分,伤了一些流云骑,最终还是有那么一群大约百余名匈奴人汇聚在一起,向着一个方向赶去!
而那个方向,正是其他三支匈奴骑兵部队的方向……
许溪冷冷的扫视这群逃逸的家伙,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追!”
一队五百流云骑呼啸如旋风般疾追不舍,在地平线上奔驰,就在他们即将逃出许溪的视线时。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了一排密密麻麻的黑点,看到这些黑点。许溪满意地笑了:“他们终于还是赶来了!”
逃逸的匈奴人眼前数百米外忽然出现一批骑兵,以逸待劳。匈奴人骇然欲绝,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最要命的是,逃还逃不过流云骑。
这正是流云骑的妙处,作为东土最快的骑兵,只要跑起来,没有人可以躲得过流云骑的纠缠。
“冲锋!”绕了很大***才过来包抄成功的千户大吼一声。分为三排的流云骑,第一排首先发动冲锋,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则作为机动力量。防止对方单独逃窜。
匈奴人绝望了!
“杀!”杀声滔天,许溪恍惚间仿佛回到过去率领神州军征战的日子,其实真值得怀念呀。
这一仗到了这一步,已是毫无悬念。唯一地悬念就在于是否全歼,当一支流云骑绕行百里,在最关键时刻完成包抄时,就注定了这将会是一场几乎完美的歼灭战。
此战对许溪来说,只是一场很小规模的战斗,甚至还没有打出火气来。但许溪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系统显然没有坑他。否则地话,那支流云骑就多半不能及时赶来。
此战歼灭匈奴骑兵一千二百余人。一个都没有走漏。之所以能做到,那支流云骑的作用非常重要,此外,还因为匈奴骑兵比预期的要少了一些,使得锐骑形成了兵力优势。
不过,许溪最满意的是,自己对骑兵的运用能力,似乎并没有退化,自己对游戏的思考与判断,也没有因为一年的生活玩家生涯而退化。
坦率的说,能打成歼灭战,运气占了相当大的因素。一是匈奴骑兵好死不死地选择关键时刻扎营休息,二是那支包抄骑兵及时赶到,截住匈奴人前去报信地路线。
不过,能令己方伤亡不到四百人的原因,还是在于许溪对流云骑地运用。先以流云骑冲击匈奴人的营地,使之陷入混乱,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反击,随之锐骑才正面击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次战术运用。
虽然竹书没有说,却也能从她的眼中看得出几分佩服。
白皑皑的雪地上遍布红色,血色在飘雪中将会被掩盖,但那血腥的气味却是掩盖不住。收拾了战场,拷问了俘虏,东厂番子带回来一些令许溪感兴趣的消息。
第一就是,从俘虏口中得到消息,这次匈奴人进犯的目标,似乎并不是要夺下镇北城,而是另有目的,一旦达到目的,他们将有机会重振匈奴铁骑的声威,有机会在北典国家的帮助下重新夺回草原。
第二个消息是,这次是匈奴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行动,据说动员了数万大军,但入关的匈奴军中一共只有六千。
“很有趣的消息,你怎么看?”许溪忽然觉得把东厂番子带来,还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许溪与竹书正在乱石山中一座小山上,竹书迎着寒风。脸蛋被寒意刺激出红润之色。愕然望向许溪,眼神中充满惊疑不定:“你问我?”
许溪笑了笑,凝视她的眼睛,似要直刺入她地心灵。然后掉转过头悠悠叹息:“有人很了不起,可了不起从来都不等于会演戏,做戏和厉害是不一样的概念。”
竹书心中咯噔一下,表面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是吗?”
许溪的眼神像剑一样扫过她:“不然你觉得匈奴人的表演很好吗?在北宿演了那么久。还是没什么效果嘛。”
竹书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指匈奴呀!
许溪转头低下眼帘苦笑一下,抛去所有思绪。从俘虏的口供来看,匈奴动员几万大军,亦是几年来最大的军事活动。现在北宿加入关地六千,亦不到两万之数。其余地匈奴骑兵正在哪里?
西巴关外!许溪想到蒙恬,叹了口气,蒙恬能不能成功,将决定整个战事的走向。
两个消息都很有趣,许溪想不通,为什么只有六千匈奴军入关?一个说多。也不多,说少,其实也不算少的数字。
从其分兵前进的做法来看,显然是一路企图隐蔽行踪,以达到某个目的地再合击之。六千骑兵想要攻破镇北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除非有曹少卿做内应。
从口供来看,匈奴人的目标不是夺下镇北城,反而说一旦成功就有机会反攻草原。这事儿听起来实在有些诡异。反正许溪是不相信,单纯凭匈奴的实力,在紫禁王朝不犯大错的情况下。能重新回归草原。
不过,反倒是口供提到的,匈奴动员七成兵力来行动,令许溪心中一动。若是能够在此时出击,越过沙漠进击匈奴老窝,估计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出关袭击匈奴人地老窝?许溪摇头,这不像是他的任务。反而,感觉中弄清楚匈奴人的目的,才是他这次完成任务的关键。
正在苦苦思索时。小太监小森子飞也似的跑过来。满脸狂喜道:“大人,大人。俘虏招了,是宝藏!匈奴人的目的,是宝藏!”
许溪腾的一下站直身子,脱口而出:“宝藏?”
“是地,俘虏当中有一个是匈奴人里面职务比较高的。他吃受不住,招认他们的目地是为了宝藏,只要起出宝藏,就能得到帮助。再向天祭祀祈祷单于王神灵重降,只要他们伟大的单于王转生过来,就可以带领他们重新夺回草原!”小森子激动得白脸都是一片血色。
“宝藏,帮助,降临……”许溪缓缓重复几遍,眼中精光大盛:“传令下去,不要俘虏,半时辰后全军开拔。”
小森子刚下去不久,又喘着粗气奔上来大叫:“大人,将军,西巴关……蒙恬派人送来消息,已兵不血刃的攻克西巴关!关外有大量匈奴骑兵。”
“好!”许溪与竹书纵声大笑,笑声传出极远,更是鼓舞士气:“这下就是关门打狗了,就算他们挖得宝藏,也逃不出去!”
“小森子,你过来,替我去送一封信给蒙武将军!”许溪想了想叫住小森子,取出杨雨轩的镇北大将军兵符,快速写了一封信,再盖了大印,用火漆封住,交给小森子:“告诉蒙将军,兵贵神速,务必斩草除根!”
既然他的关键任务是要解决宝藏的事,那么越过沙漠长途奔袭匈奴人老窝的任务,就自然是交给蒙武。
其实许溪觉得高仙芝更适合,高仙芝此人在历史上极为擅长长途奔袭,而且下手极是狠毒,绝对不会对匈奴妇孺留情。不过,高仙芝的防区到底还是有些远了。
再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交给锦衣卫,令锦衣卫以最快速度赶去北宿城一带,将信交给袁崇焕。
在短短时间里,了解局势发展地许溪,极快地就制定了一个规模颇大,气势恢弘的作战方案。
能不能实施,就看袁崇焕和蒙武是否执行了!
许溪地作战计划很大胆,就如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胆略。
给蒙武送去的信中,许溪盖上都指挥使大盖。镇北将军大印,锦衣卫及东厂大印,再有小森子这么几位东厂番子赶去,应当可以取信蒙武。
若是换做非任务地战争状态下,许溪极可能会选择千里奔袭匈奴人老窝。不过,匈奴人这次大张旗鼓,实际上出动参战的兵力并不是太庞大。蒙武仅仅只掌五万余大军。未必有勇气直杀人家老窝。
所以。许溪只是在信中提及了当前的情况,以请求的口吻盼望蒙武率军出关,吃掉在西巴关外的匈奴大军。再通过沙漠,赶去北宿一带,配合袁崇焕大军包抄匈奴军后路,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这项作战计划大胆的地方主要在于,蒙武必须要率领一支剽悍地骑兵,绕行千里穿过沙漠,从匈奴军屁股后面发动进攻。同时,还必须要冒着被匈奴大军捅菊花地危险。只要一有差池,随时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可一旦成功,预计匈奴云集在关内关外的约三万铁骑,至少有大半都将被强留下来。
许溪给袁崇焕的信中,主要亦是提及这项作战计划,让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可行之事,一定要准备出关作战。
若是换做高仙芝,许溪绝不怀疑这位最擅长长途奔袭的名将。论长途奔袭能力绝不比霍去病弱,绝对有能力完成一次经典的包抄作战。可是蒙武,许溪就不得而知了。
霍去病与陈庆之都有东土第一骑兵名将的称号。二人的战绩无论如何从历史来看,从游戏中来看,都是骇人听闻的。不过,这不表示东土就没有其他人擅长骑兵作战了,起码袁崇焕善守之余,亦善骑,关宁铁骑亦是战斗力强大地象征。
反正许溪是将能做的都做了,事若能成,那便再好不过。若是不能成。想必也怪不到他头上。
只是细细想来未免有些遗憾。这一次绝对是铲平匈奴人的绝佳良机。若是此刻他率领的是当年那支战无不胜的神州军,早就大军出关寻敌决战了。
许溪察觉自己的想法。不禁哑然失笑。神州军的情况与镇北军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镇北军纵有三十万大军作战,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防御为主,而且骑兵只占一定比例。
而神州军,则是一支彻头彻尾地七万骑兵集团,又没有防御的职责,当然是不可与镇北军相比。
苦苦的等待,就是许溪率领大军在做地事。
每天将大量流云骑派出侦察四方,在向其他三支匈奴骑兵靠拢的同时,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尽量避免被对方所发现。
宝藏,是一个很有趣的词。反正许溪是得到过连城宝藏,可最终还是得献给皇帝…………献给皇帝的好处是,他得到了叶孤城的特殊待遇与青睐。与NPC处好关系,这是接任务的首要秘诀,许溪做得无疑相当漂亮。
关于宝藏的推测,许溪和竹书的结论应当是金银珠宝之类地东西。至于俘虏提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