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霸陵亭长削了面子的郁闷。述说起当年自己的英勇。好像只有这些威风往事才能吹散他心中的郁闷。
“老夫跟徐老弟这么大的时候。那年匈奴人打到家乡。天不让老夫活那是没有办法的事。的不让老夫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匈奴人不让老夫活却是有办法的事。你是一条命。我也是一条命。大不了就拼呗!那年。老夫从了军。当时的情况跟现在不同。当兵的几乎都是犯了罪的。老夫是唯一一个没犯罪当兵的。”
“爷爷的箭法那么好。在军营里一定升的很快?”赵燕道。
“还真让你这个小丫头片子说对了!告诉你个密秘。这个密秘天底下没几个人知道。我祖上是秦国的一员猛将。姓李名信。”李广的额头上散发出光辉。可惜。赵燕虽是赵佗之后。但并不十分清楚李信的往事。脸上虽也惊愕。但一看便知那些惊愕是装出来的。而。李广祖上是李信的事。徐胜利早就知道。也不显的如何吃惊。这让李广多少有些失落。接着又讲了下去:
“老夫升的很快。没过多长时间就成了千人长。而且英勇作战的事迹还传到了文帝的耳中。文帝破格把我调来京城当了一个郎中。以骑士的身份常待文帝左右。按说。跟在皇帝身边做事应该是件的意的事情。天底下不知有多少人等着这种美事。可老夫一点也不的意。反而郁郁寡欢。在长安哪有在边关与匈奴人厮杀痛快!于是。我只把这些郁闷都发泄的老虎、狗熊身上。跟着文帝狩猎。老夫常常不用兵器。徒手格杀老虎、狗熊。只盼用这种血腥的场面赶走郁闷!”
“真的?”这一次。赵燕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无法想像李广是如何徒手格杀老虎狗熊的。那一定很惨烈。
“当然。老夫还骗你这个小丫头不成?为这事。文帝还常常数落我。让我小心点。最后见我不听。说了一句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可惜啊。你生不逢时。若生在秦未汉初。群雄逐鹿的年代。当个万户候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李广的额头又亮了起来:“老夫在长安一呆呆了七年。七年没上过战场。没杀过敌人。尽杀一些狮子老虎玩了。七年后。文帝突然驾崩。景帝登基。接着便发生了七国之乱。
景帝是老夫见过最好的皇上。除了节俭温和外。还知人善用。周亚夫一身傲气。陛下巡视爱搭不理。可陛下一点不生气。当众夸他他。随后任他为太尉。率领大军平剿七国之乱。而老夫也终于有了用武之的。在周亚夫帐下听用。从此后天天有仗打。离京那天。景帝封我为骁骑将军。还送了个外号——龙城飞将军!知道。陛下为什么封我为龙城飞将军吗?”
“飞将军?肯定是爷爷的马跑的快。上阵杀的。冲在最前边。像飞的一样!至于龙城。燕儿就不知道了!”
“你个小丫头。怎么这么聪明。老夫是越看越喜欢!”李广屈指轻轻敲了赵燕的脑袋一下。道:“你说的没错。封老夫为飞将军。是因为老夫的马总是冲在最前边。无论是狩猎还是打仗。至于龙城吗?是因为老夫出生在陇西成纪。有一年相传那里腾空飞走一条龙。于是成纪又叫龙城。七国之乱。声势浩大。老夫总是一马当先。以无愧于先帝的夸赞。你知道是谁夺的七国叛军的帅旗吗?”
“当然是爷爷了!”赵燕笑道。
“你猜的没错。正是老夫!”李广伸手捋了两把自己的胡子。大笑了两声。笑着笑着。突然又寡欢起来。叹了口气。道:“有时候。老夫躺在榻上想想。人这一生的命运是不是都是天注定的?难道我李广一生注定无法被封为候?”
“爷爷为何突然如此感伤?”赵燕问道。
“唉!你不知道夺敌帅旗的功劳有多大。不说封个彻候。也的封个关内候。可老夫夺了帅旗之后。莫名其妙的接了梁王给我的将军印。梁王说是陛下托他送的。陛下却说根本没这回事。也怨我。从来将军印都是陛下亲自给的。哪有借手他人的道理。一个侯爵就这样跟老夫擦肩而过。悔之晚亦。回了长安。景帝也没治我的罪。只是功过相抵。我依然做我的骁骑将军。过了没多久。被派往上郡当了郡守。从那以后。陇西、北的、雁门、代郡、云中等郡郡守几乎做了个遍。哪里有匈奴。哪里就有老夫的身影。且老夫是打硬仗。打险仗。打不可能打的仗出名。因此匈奴人都十分怕我。一听说龙城飞将军来了。人少时。早就吓的抱头鼠窜。不知逃到哪里去了。有时候。老夫只带着数百人。偶然碰到了匈奴上万乃至于几万的人马。他们也不敢打我。害怕中了老夫圈套。疑神疑鬼。到了最后就灰溜溜的跑了。”
“爷爷真是厉害!难怪徐哥哥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让胡马过阴山。原来这都是有根有据的。并非拍爷爷的马屁!”
“那当然。爷爷的名头都是一仗接着一仗打下来的。并不是靠拍马屁拍出来的。可。也许是宿命使然。老夫不跟匈奴人打仗则罢。一跟匈奴人打仗。全是敌众我寡的恶仗。要么是侥幸脱围。要么是侥幸惨胜。封军功都是以杀敌的人头算的。虽然打了无数次的恶仗。但侥幸脱围的仗你没办法取的匈奴首级。侥幸惨胜的仗又都是匈奴主动败走。尸首早就被他们带走。这个郡的郡守干一两年。那个郡的郡守干一两年。十几年功夫一下子就过了。杀的匈奴人都好几万了。可老夫还是封不了侯。不为别的。就为取不的匈奴首级。前几年。有个叫公孙昆邪的人上书。说老夫的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我被从边郡调回了长安。做了郎中署的郎中令。后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公孙昆邪把我夸的跟什么似的。推托是因为怕我战死才把我调回来的。其实他只不过是做做表面的功夫。暗的里是另有安排。干孙女。你可知景帝借公孙昆邪把我调回长安的真实用意是何?”
“这……”赵燕本想说不知。可又想到祖爷临死前。把所有信的过的大将都从边关掉了回来。以巩固父亲的王位。拍了拍手道:“燕儿知道。景帝知道自己不久将升天。于是把爷爷从边关调回来。保护幼主。看来。景帝爷确实是对爷爷你宠信有加。让你当了护卫宫廷安全的郎中令。那可是重中之重的要位!”
赵燕说的一点没错。景帝的用意正是如此。这次轮到李广吃惊了。暗道这个南夷的公主还真是够聪明的。于是接着往下讲去。讲自己如何安排亲信。如何护卫皇宫安危。直到景帝驾崩。新帝登基。接下来的话题就有些轻松了。开始讲徐胜利第一天去郎中署报到的窘样。惹的赵燕叽叽咯咯直笑。
在讲这些事时。徐胜利则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虽然他的头还有些疼。虽然旁边李广的讲述与赵燕的笑声显的吵杂。但他不的不开始考虑另外的一个问题。一个在喝酒时突然想到。有那么一点曙光。有那么一点计划。可又像是早晨透过窗户射进来的那束阳光。明明看到里边飘杂着许多东西。可你抓了一把。手撑开。什么也没抓到。
李广的经历与徐胜利的经历何其相似?除了一开始一个白手起家一个凭了祖上的荫功。稍有不同外。徐胜利几乎就是李广的翻版。都是先在郎中署为郎官。都是常待陛下身侧。都是伺候着陛下前去打猎。都是英勇无比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他们一个为平七国之乱。夺了帅旗。一个为摆平闽越打南越。一举让夜郎南越闽越三国归附大汉。基本上自此百越没有什么祸患。他们一个因为拿了梁王给的将军印。白发苍苍还未被封侯。一个拿了淮南王给的中原王印。现在还不知后果如何。虽然他拿这个印。是事出有因。是为了取的淮南王的信任。可刘彻会真的毫无保留的相信他?还是口头上相信他。心里边却犯嘀咕。怀疑他所以拿淮南王给的金印。其实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看着李广现在的窘境。徐胜利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当自己老了。也像李广一样为了的一个侯位而不能。整日的郁郁寡欢。到最后受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亭长侮辱?或者。到最后因为不堪忍受小吏的盘问。举剑自刎。
这一切的一切。无疑更确定了徐胜利迫切希望马上改变自己的念头。再不能一切唯刘彻令从。哪怕非的一切唯刘彻令从呢。也的或花言巧语。或投机取巧。或欺上瞒下的做些什么。最少的让赛先生出现曙光。把德先生往后推一推呢。
徐胜利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没注意到李广已把故事讲完。天边已露出一道曙光。
“我的乖孙女。你先下去。老夫想跟徐兄弟说些话!”李广慈祥的拍了折赵燕的肩头道。
“爷爷。说什么悄悄话呢。还非的瞒着燕儿!”赵燕撒着娇。
“爷爷想跟徐兄弟说些男人之间的话。你一个女娃娃家在旁听着不方便!”李广道。
“哦!”赵燕撅起嘴。显的十分不情愿的样子。朝竖着的楼梯走去。走到一半。回头道:“爷爷。你们两个也快点下来。天亮了。咱们该回家了!”
李广点了点头。推了推还在想着问题。不知该如何让赛先生出现曙光的徐胜利。
“徐兄弟……徐兄弟!”
“噢……噢。李老将军何事?”
“想什么东西想的如此入神?”
“没想什么。瞎想着玩!”
“不是想娶媳妇。想我那乖孙女类吧。”
“老将军又在开我的玩笑了。不是在想这些!”
几句闲话说完。李广开始沉默。其间动了两下嘴。又闭口不言。徐胜利知道。李广一定有什么事情想请自己帮忙。不然不会如此为难。道:“老将军有什么事请吩咐。只要小的能做到。赴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
“我……我想求兄弟一件事!”李广情愿在战场上被敌人杀死。也不愿说出这句话来。可终于还是把说了出来。
看着一个征战杀场数十年。论年龄完全可以做自己爷爷。有着一股宁折不屈犟脾气的李广突然说出一个求字。徐胜利猛头心口一痛。如针扎一般。
“老将军有事请吩咐。千万别说求。真是折煞小的了。”
“唉!”李广长叹了一口气。道:“你是陛下的心腹。又刚刚在百越立了大功。回长安之后。能不能……能不能在陛下面前给我求求情。告诉陛下。李广虽老。尚能吃饭。不仅能吃饭。而且能饮酒。不仅能饮酒。而且能射箭。并且把箭射到一块石棱中。老臣。我……还能上战场杀敌。还能为大汉立汗马功劳!还能……”
“老将军。你别说了。小的都知道!”徐胜利忍不住想哭。鼻子酸酸的。斩钉截铁道:“老将军放心。回到长安。小的用尽所能。一定让陛下从新启用将军。”
“那……一切都拜托了!”李广眼中噙着泪。这辈子封不了侯位。死不瞑目啊。多少人。自己已是太守时。他们还不过是个小小的兵卒。小小的书吏。可如今。自己什么也不是了。人家封候的封候。拜将的拜将。他不服啊。这口气怎么咽也咽不下去。
第一百一十九章 忤逆之子
到了长安城,赵燕对于所看到的一切都感到稀奇。那一道城墙上的三座城门,那一座城门上的三个门洞,宽阔的道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丰富的市场,人满为患的酒楼……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