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厅内的众人用复杂的目光望着朱棣离去的背影。在他们的印象中,朱棣此人性格残忍心狠手辣。今天朱棣亲自前来劝说他们并为之指明了一条活路,在迷惑不解的同时,他们不是不庆幸的。当景清身负利刃的事情暴露时,胆气略逊的人觉得腿肚子都开始抽筋——在他们看来,任何一个皇帝遇上这种事都会暴怒不已,而自己,大概难以逃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命运了。
    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朱棣并没有雷霆大怒,反而为景清的行为进行了开脱。在劝说景清应当为建文遗孤尽力之后,朱棣竟然就这么自顾自地走了。
    厅里的“文职奸臣”们全都面面相觑。有些人完全不能理解朱棣的行为,因此彻底陷入了迷惑;有些人因为自己从鬼门关逛了一圈又回来而庆幸不已;有些人则仍旧坚持认为,篡位奸人无论表现得多少和善,却绝不可能有什么好心——朱棣肯定怀有什么奸恶的目的,只是他们暂时猜不出来而已;当然,也有少数几个人被朱棣表现出来的宽广胸怀所折服,如果不是朱棣刚才所说的“对于反复小人,朕是绝不会轻饶的”仍旧余音未消,恐怕这几个人已经跪伏在地大声认罪了。
    与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朱棣离开大厅时心情其实是很愉快的。
    首先,通过历史,他早就知道景清会这么做。没有受到惊吓,情绪自然也就不会失控。
    其次,朱棣并不反感这种为故主报仇而不惜舍身的忠义之士,甚至还有些欣赏,所以对景清也就没什么愤怒的感觉。
    最后,昨天那个令他困扰了半天的问题看来已经完美地解决了,他没唱一嗓子“今儿很高兴”已经很不错了。
    注1:80万人口说多不多:同期南京人口至少有50万,宋朝时某些城市更是多达百万。然而说少也不少:同期英国人口似乎只不过200万;北美十三州打响独立战争的那一刻,人口不过300万。
    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
第三章 还是减等继承好
    养心殿内,宁王朱权、谷王朱穗、周王朱肃、齐王朱傅、兵部尚书茹常、户部尚书郁新、礼部尚书李至刚、工部尚书黄福一个个如木雕泥塑地端坐不语。大殿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这些人都是被朱棣召至养心殿的,但谁都不知道朱棣为什么事召他们前来,有心聊几句相互交流一下,又担心殿内的太监们向朱棣打小报告,引来不测之祸。无奈之余,他们只好表面上如敬大宾地恭肃端坐着,心里却暗自揣摩皇帝召他们前来所为何事。
    这些人当中,宁王朱权、谷王朱穗在靖难之役中可谓“有大功于社稷”,周王朱肃和齐王朱傅是建文年间被建文皇帝废为庶人的亲王,茹常、郁新、李至刚、黄福分别是四部尚书。他们这些人,身份地位各异,很难猜测朱棣到底是为什么事而将他们一起召过来。
    在众人猜测不已的时候,站在大殿门口的太监用他那尖细的嗓子唱道:“皇帝驾到!”
    于是,众人皆拜伏于地。
    朱棣走到须弥宝座前坐下,双手虚抬令众人平身。
    朱棣望着几位尚书说道:“如今靖难之役已然结束。朕想和诸位臣工讨论一下祭奠靖难之役牺牲将领的事情。”
    “皇考于鸡笼山立功臣庙,死者像祀,生者虚位,令功臣得以身后尊荣。然朕思之,功臣立下大功得以进入功臣庙享配祭祠,而普通官兵从皇考南征北伐,宣力效劳,略地攻城,栉风沐雨,宣力效劳,共成我国家大业。虽所立功勋微小,但亦不应无视。”
    “因此,朕拟扩建功臣庙,将之建为烈士陵园,以便普降恩泽于所有为国牺牲的将士。朕建烈士陵园,是为了让将士们知道,为国尽忠,死有名、生有利。如此一来,朕相信将士们沙场杀敌时能够更加勇猛!”
    “烈士陵园共分三个区域,中心区域为功臣庙,专祭大功之臣,入庙者塑像;功臣庙外的区域安置功勋较大的将士,墓碑上除注明其姓名籍贯外,还书写其生平事迹、主要功勋;最外围的区域安置为国捐躯的普通官兵,墓碑上注明其姓名、籍贯、生辰即可。”
    “烈士陵园内设专门的守陵人,陵园内禁人樵牧,有不敬者,治以死罪。每年四孟及岁暮,由驸马都尉前去致祭。每年年初,朕祭过太庙之后,亦将亲祭烈士陵园。”
    茹常、郁新、李至刚、黄福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明白为什么六部里来了四部尚书:此事涉及的对象是官兵,兵部尚书自然应当到场;祭奠为礼部份内的事,礼部尚书有权发言;将整个鸡笼山建设成烈士陵园,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于是又涉及了工部;动工程不可能不需要钱,结果也绕不过户部。
    这项工程不算特别巨大,对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似乎也有好处,因此,四位尚书在以眼神交流之后,齐声说道:“皇上圣明。”
    “建烈士陵园的事涉及几个部,你们之间相互配合好……嗯,烈士陵园建好后归礼部管理,所以这件事就由李至刚抓总。”
    李至刚兴奋地答应了。犹豫了一下,他又问道:“若文职官员在沙场上牺牲,是否也可进烈士陵园?”
    朱棣笑了笑,说道:“但凡战死沙场者,不分文武均可入烈士陵园享受皇家供奉的俎豆香烟。不过,文臣的本分并不是血染沙场,而是协助朕治理这个国家。在朕的心目中,其实是文武并重的。如今朕设立烈士陵园解决官兵的身后尊荣问题,但同样也不会亏待文臣。这样好了,朕在太庙中设分配享殿,分东西两殿,东殿供奉宗室和外藩诸望王,西殿供奉有功大臣。当国家承平之时,文臣更有机会配享太庙,说起来,在配享太庙方面文臣还占了便宜。”
    “不过……”朱棣沉吟片刻。“能够配享太庙者的名额毕竟太少,所以朕还会设立一个贤良祠,专祀为治理国家鞠躬尽瘁、有功于国家的文职官员。”
    “诸位觉得怎么样?”
    朱权等亲王在一旁仔细地听着,当听说太庙分配享殿中的东殿专门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不禁心中暗喜。待朱棣说完后,朱权等亲王和四位尚书齐声说道:“皇上圣明!”
    看到朱权嘴角微翘,朱棣笑了笑,对他说道:“以你在靖难之役所立下的功劳,足以配享太庙。”
    谷王朱穗原先也是塞王之一。所谓塞王,是指封王后置于边塞拥有重兵的亲王。靖难之役爆发之初,北平、通州、蓟州、密云、遵化相继被燕王攻克,拥兵三万的都督宋忠在怀来兵败被俘。谷王的封地宣府在怀来西北,或者是知道自己不是燕王的对手,又或者是因为同病相怜因此不忍与之兵戎相见,总而言之,得知怀来失守后,谷王立即脚底抹油飞快跑回了京师。待靖难大军攻至南京城下时,负责防守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曹国公李景隆商量后,打开城门迎入燕王。
    想到当初自己并没有与燕王作战,而且又有打开城门迎入燕王的功劳,朱穗涎着脸问道:“皇上,那我呢?我好歹也有开门迎降之功,能否配享太庙?”
    朱棣瞟了朱穗一眼,迅速将目光移开。因为,朱棣不想让朱穗看到自己眼中的厌恶。
    靖难之役初期不战而逃,可以理解为朱穗与燕王同病相怜,因此毫无战意;后来打开金川门请降,可以解释是为了自保——毕竟如果建文帝战胜燕王,迟早会对同为塞王的朱穗下手。之所以对朱穗观感大恶:是因为朱棣知道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永乐十五年,谷王朱穗会矫称建文帝不死欲奉以举事。
    可笑。即便建文帝真的未死,他联络谁也不会联络朱穗啊!毕竟朱穗曾经出卖过建文帝——除非建文帝觉得被人出卖的感觉很爽,想要重温一次。
    因为开门迎降的功劳,明成祖特赐乐七奏,卫士三百,将谷王改封长沙,增岁禄二千石。在亲王当中,谷王的待遇也算是不错的了。可是即使这样,谷王朱穗仍然要造反。
    有野心的人朱棣可以忍受,毕竟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尽的,对此朱棣也不准备太过苛求。但谷王造反在历史上根本没弄出多大的动静,这就表明朱穗虽然有着强烈的野心,却缺乏与之相衬的精明头脑。
    对于这样一个人,朱棣怎么可能有丝毫好感?!
    不过,朱棣倒也没打算给朱穗小鞋穿。
    从政治角度讲,朱穗开门迎降有功,而朱棣登上皇位不久,军心和民心尚未安定。若是给朱穗小鞋穿,落在建文帝旧臣眼中,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文臣还不打紧,那些领兵武将如果因过于恐慌而造反的话,岂不麻烦?
    从情理上讲,朱棣曾经看过一部科幻片。故事讲述的是两个现代人,为了阻止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而穿越到过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由于这两个穿越者的所做所为,却最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巨大灾难。
    想想,朱棣知道历史中的朱穗会于永乐十五年造反——因此朱棣对朱穗非常厌恶——因此朱棣对朱穗的态度恶劣——因此朱穗惶惶不可终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巨大心理压力下,永乐十五年,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精神折磨的朱穗终于选择造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朱棣强行按捺住内心的厌恶之情,又转过头对朱穗挤出一丝微笑。
    “十九弟,你开门迎降有功不假,但这份功劳还不足以配享太庙啊……不过呢,既然你有这份心志,朕心甚慰,早晚会成全你,给你立功的机会,管叫你配享太庙。”
    朱穗双目炯炯发光。“谢皇兄成全。”
    朱棣不想和朱穗多做纠缠,于是再次将目光移开,投向周王朱肃。
    “五弟,建文年间,你和七弟、十三弟、十八弟先后因故被废为庶人。我那可怜的十二弟更惨,因为不愿受狱吏侮辱,竟然举家自焚……”
    周王朱肃就着这个话题顺势跪倒在地,号啕大哭。
    朱棣本想挤出两滴眼泪烘托一下气氛的,可惜不知为什么居然挤不出来,只好装出悲伤的表情叹了口气。
    “你们这些弟弟我自然是知道的,就算有些小过错,也不至于废为庶人啊……想来,应该是当初一些奸佞小人蒙蔽了建文皇帝,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朱肃的目光不由闪烁了一下,他咀嚼着这段话的含义。这些话表面上听起来只是温馨和熙的抚慰,但其间的含义,却又似乎深不可测。
    “就算有些小过错”,也就是说,朱棣认为自己等人确实有过错;“也不至于废为庶人”,引申的含义是,朱棣认为自己等人该受处罚,只是惩罚力度有待商榷。
    然而齐王朱傅却没听出里面的深义,仍然一个劲地哽咽着说道:“皇上圣明!臣弟确实是被污蔑的……”
    看到齐王朱傅一个劲地附合,朱棣暗自发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周、齐、湘、代这几个亲王,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多有不法劣迹。这几个亲王当中,周王朱肃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但建文皇帝撤削周王藩却着实“削之有名”,因为,周王和燕王一样也有“异谋”。周府长史王翰曾几次向周王进谏,朱肃都不听。王翰眼看祸要及身,便装疯逃走了。后来周王的次子汝南王向朝廷揭发周王的不轨图谋,建文帝便将周王废为了庶人。
    燕王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帜靖难,1402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