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贼-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众人都是低下头不说话,崇祯询问道:
    “众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难道你们认为这刘应遇不该杀吗?”
    众人稍微一阵沉默,信任内阁首辅韩爌首先发言了:
    “皇上英明!这刘应遇确实该杀。现在光是弹劾他的奏章,就有两百多份,内阁几位臣工整理之后,正要呈送圣上御批。”
    “哦?快快呈上来!”崇祯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一大堆奏折,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几个太监报了上来。
    崇祯随手拿起一份翻阅,越看脸色越怒:
    “好!好啊!好这个刘应遇,朕本来念你这么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想要留你一条性命的,没想到,你竟然做这些天怒人怨的事情。”
    “是啊,皇上!山西各地,尤其是延安府的大小官员,几乎全都上了奏折,那刘应遇仗着皇上的信任和手中的兵权,对各地士绅肆意欺压。他的大军所到之处,所有粮食和各种物资都是强买强卖;良善士绅们稍有不从的,动辄就是灭族。他的大军所过之处,有多所村寨毁于兵患,他嫁祸于流匪,但很多士绅却说,那明明就是刘应遇大军所为。”韩爌看准崇祯的脸色,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这可是他做首辅以来在皇上面前说话最多的一次了。
    看看皇上和众位同僚认真倾听的样子,韩爌不由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当下,稍微停顿一下,整理了整理思路,接着说道:
    “刘应遇,挂着兵备商洛道之名,是我朝三品大员,上不孚圣恩,中压榨士绅,下残害百姓。他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致使百姓对我朝廷大军失去信心,败坏了我朝廷的名声。像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还请圣上一定要严惩此嫪!”
    仿佛是呼应韩爌一般,旁边一个五十来岁的大臣,满脸正义的表情向着皇上秉道:
    “对啊,皇上!本来陕西大旱,天灾使然,起来作恶的,只是极少数穷凶极恶之徒。在圣天子教化之下,我朝大多都是良善百姓,哪来的那么多流民?但那刘应遇,为了表现自己的战功,竟然杀良冒功,对行军途中的百姓,动辄屠城。百姓们走投无路,才被迫起来反抗……在微臣看来,这分明就是官逼民反啊!”
    这大臣正是时任兵部尚书的杨鹤。
    这两个老臣一唱一和,所说的话真是句句直入崇祯的心中。
    崇祯皇帝激动地满脸的肉直哆嗦——虽然他瘦削的脸上本来就没有多少肉——迈开双腿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双手抖着,一张俊脸渐渐通红:
    “好!说得好!朕就说嘛,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天下哪有那么多狼心狗肺之人,不识朕的好心也就罢了,怎么还会起来反抗朕?原来都是这些手下的人办事不利,将百姓逼得没有走投之路了!像刘应遇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是啊,皇上!”杨鹤看到皇上认同自己的观念,不由更是来劲,“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百姓,其实是很朴实的,微臣虽然出身士绅家庭,但从小父亲就教育微臣要善于体察百姓之苦。微臣经常看家中那些佃户,一个个虽然不习文字,甚至不懂礼仪,但都心地朴实善良。尤其是圣天子降世以来,大家更是心向朝廷,但凡有口吃的,他们怎么可能跟随着流匪为乱一方呢?所以微臣以为,对于陕西的民变,应该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只要有粮食,旱灾过去了,大家都有口吃的,谁又愿意冒着灭九族的危险,跟着流匪作乱呢!”
    杨鹤说的动情,两眼中泪花直闪。
    “杨尚书,你,真是好样的!认事知情,真是透彻!”崇祯简直要把杨鹤引为知己了。
    这君臣二人正在动情处,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侍郎洪承畴犹豫了一下,站起来先是叩了一头,然后说道:
    “皇上,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帝见状脸色先是一沉,然后才说道:
    “有什么就说吧!否则,私底下不知又该怎么说朕了,朕可不是那闭塞言路的昏君。”
    皇上这么一句话,对于周围的众臣来说,这事情就是可大可小了。大家哪敢掉以轻心,都是赶紧跪下,叩头说道:
    “臣等不敢!臣等愚昧!”
    崇祯帝不耐烦地挥挥手
    “起来起来吧!总是这么一套,也不嫌烦!”
    几个大臣又都拖着膝盖爬起来,坐到凳子上。尤其可怜的是韩爌,都一大把白胡子了,还拖着一把老骨头爬来爬去,实在是为难了他。
    洪承畴犹豫了一下,但事已至此,可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咬了咬牙,狠狠心道:
    “皇上,微臣以为,对于陕西那些反贼们,不宜安抚,而应该以征剿为主。他们就是一群得寸进尺的小人,如果示之以恩,他们反倒以为是朝廷软弱。对于他们,首先要全力征剿,将首恶之徒彻底严办,然后再对那些从贼的百姓进行安抚。以剿坚抚,先剿后抚,这才是成功之道啊!”
    洪承畴话刚说了一半,那边杨鹤已经站了起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住口!洪承畴你个混账东西,简直是妄言误国!在你口中,那些良善百姓好像都成了十恶不赦的匪徒一般。你这么说,置圣上的教化于何地?难道说,是皇上教化不足,圣恩不济?你这么说,简直就是心怀叵测!”
    杨鹤厉声呵斥,洪承畴哑口无言,根本就无从反驳。
    反驳?笑话!
    难道你说就是皇上的教化不够吗?虽然事实就是如此,可他们也不能这么说啊!
    污蔑圣上,那简直就是找死了!
    杨鹤立意极高,他又能怎么反驳?
    崇祯帝一挺心中也是一阵火起,照洪承畴这么说,真好像自己能力不足一样。
    崇祯心里可是很清楚的,他登基以来是多么地勤勤恳恳,宵衣旰食。不管大小事务,只要是下面呈上来的,他都要亲自披阅处理——没办法啊,他信不过内阁那帮只吃饭不干活的家伙们!
    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折子,使他每天都要批到三更天,有时候甚至到天亮了,刚要睡觉,才发现已经到了早朝的时间,于是,他只能匆匆抹把脸,随便喝碗稀粥,就上朝去了……
    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常态了。
    在崇祯的印象中,无论是他的哥哥天启帝明熹宗朱由校,还是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都远远没有他勤奋。甚至就连起居录中记载的众多位先帝,也没有哪个能跟他比勤奋的……
    自己都做到这个地步了,大家还要怎么样?
    听洪承畴话中的意思,到好似天下不能绥靖,全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一般。
    难道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吗?
    难道说,百姓的教化不好吗?
    这……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崇祯都不知道,身为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朝廷正三品的大员,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洪承畴,怎么会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崇祯这么想着,也瞪大了眼睛,怒气冲冲地样子,看着洪承畴。
    洪承畴也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算是捅了大篓子了,无疑是在皇上的热心上兜头浇下一盆冷水。
    可是……他不后悔!
    没错,是当今圣上提拔了他。可正因为如此,他才要仗义执言。
    士为知己者死!
    现在的洪承畴,还是满腔的正义,远远不是后来变节投靠满清时的心情。刚刚从仕没多久,对当今圣上和朝政满怀热情,他想要的,是让朝政清化。
    因此,心中怎么想的,他就怎么说。
    在他看来,对那些流匪,必需得全力清剿,他不能看着圣上做出错误的决定。
    看着将要暴怒地崇祯帝,首辅韩爌说话了:
    “皇上,洪承畴一时糊涂,还请您饶恕他的无礼。”
    一边说着,一边向洪承畴使眼色。
    洪承畴略一犹豫,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杨鹤也不是要彻底搬倒洪承畴,看到目的达到,就跟着说道:
    “是啊,皇上。洪承畴只是一时糊涂,既然他已经认错,还请皇上恕罪。”
    崇祯帝想了想,今天已经将刘应遇问罪,实在不宜再动其他大员;于是,摆摆手说道:
    “算了,朕一开始就已经恕他无罪了,岂能失信于臣工?”
    想想自己刚才竟然是在生死线上走了一圈,洪承畴也吓出一身冷汗,赶紧磕头谢恩。
    “杨鹤,你可愿意替朕到陕西走一趟,去平定叛乱?”崇祯看着杨鹤说道。
    杨鹤哪能不从?赶紧叩头道:
    “微臣愿意!竭尽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
    且不提刘应遇惨败在各方引起的反应和朝廷对陕西乱民政策的变动,单说早盛塬,自从中元节过后,就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现在凌家军治下,实际包括碎金镇、早盛塬和白云山在内,共计上千平方公里,人口六万多。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以便于管理,凌风打算进行一次户籍和土地的普查。
    手下众将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这项政策的可行性。
    “咱们治下,有百姓六万多,记住了,是百姓,而不是流民。”凌风特意强调了这一点,“以后,他们都将是咱们的百姓,咱们要让他们生活的好,他们才会真心地拥护咱们,为咱们卖命。而这些做好的前提,就是要了解治下的情况。不知道多少人口,不知道有多少户,甚至连具体的土地数目都不知道,那还谈什么政策?所以,我们要进行户籍和土地的普查,了解清楚这些情况。”
    来自于现代,凌风太了解数据的重要性了。在现代社会中,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各项数据的调查,比如居民收入、消费指数、人均生产总值等各项,更不要说人口和土地这些重要的数据了。
    有了这些数据做依据,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才能有方向。新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本来就晚,已经走了很多的弯路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从贼也不是那么坏
    在西方,比如英国,连十九世纪的很多数据都非常的详细,到了后世还能查得出来。WwW、举个列子来说,1845年英国全国收入在十英镑以上的人有多少,收入在二十英镑以上的人有多少,在档案馆中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数据的详细,为英国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在凌风的计划,就是要从土地和人口入手,逐渐完善各项数据,为以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他这么一说,将领中的有心之士倒是早就有了感觉。
    李自成第一个附和:
    “大帅英明!属下以前在米脂县做驿卒,就知道朝廷对人口和土地等也是很重视的。不过,各士绅家庭都会瞒报人口和土地,给朝廷的税收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恶习常年累积下来,已经很难改变了。我们早盛塬万事刚刚起步,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免得以后麻烦。”
    “是啊,就像我们村的保长,家里明明有三百多亩水浇地,他奶奶的仗着他家大儿子在县里有关系,愣是报成了四十多亩,只报了个零头,剩下三百亩不用交赋税。然后,很多项赋税摊到我们老百姓身上,全村人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咱们一开始就把土地和人口都统计好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洪金宝大嗓门也开口说道。显然他是对自己村里的保长极为不满的。
    凌风心下明白,数据的重要性,当然是不止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