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情。后来我觉得这种关系没意思,就说,你别找我了。他那天整宿没睡着觉,还病了一常我觉得他太可怜了,那就接着好吧。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穿了件新衣服,我忽然觉得他挺漂亮的,那次我们就吻了一下。他从不会说那些缠绵的话,从认识到结婚从没说过。他只是听我讲话。后来有一天,我就说,我答应你吧。他特别高兴。我们那会儿什么也没做,也就是搂搂抱抱什么的。
对爱情的渴望有些男性似乎不会使用“爱”的语言——在他们大脑的字库中没有存储“爱”这个字,一位结婚多年的女性说:“他从没说过他爱我,我逼他说这个字,他怎么也说不出,只是说,我对你好不好看行动嘛。哪儿有那么多爱情,就是互相关心嘛。他平常总是沉默寡言的。”
男女表达感情的方式或许是有点不同的。另一位女性也谈到她爱人很少对她说“爱”这个字:“一说到这个,他就说,爱不爱看行动就行了。”
不少女性抱怨丈夫婚后感情发生变化:“我们刚接触时感情很好,他很主动,几乎每天都给我写一封信。结婚以后他变化特别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从奴隶到将军’了。”
一位在婚后还常常感到感情饥渴的女性这样谈到她的丈夫:“他是工人家庭出身。婚后我们有很长时间两地分居。他倒是经常打电话给我,可电话里他总是干瘪瘪的。让我老觉得我们的关系中差点什么。可他觉得对我已经很好了。我总觉得对他在精神上没有依恋。他脑子里好像就没有感情这很弦似的。
我每次一谈这个,他就觉得我可笑。在生活上他对我倒真是特别好。他总说:你还追求什么?有吃有喝,我又把你照顾得那么好,你还要什么?可我就是接受不了他这说法。“
不少女性认为,自己比男性更看重浪漫的情调:“他总说我像个高中生,可我觉得他怎么那么没有情调。过去我们过生日都要造点气氛,现在他生日都不过了,他觉得这些情调都没有必要了。他对气氛情调要求这么低,这一点很让我失望。他老说我是高中生,长不大,对我不耐烦。”
有位女性抱怨说:“我觉得他是块石头,我的感情好像穿不透他似的。他说过,我们不在一起时,他从不想我。有时出差分开两三个月,他就觉得自由了,像小鸟飞出笼子一般,没有思念过我。”
“我的真情流露老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举个例子,结婚生小孩以后,有一段我特别不讲究穿戴,我想节约点钱,心想,结了婚的人还打扮什么,我这都是为家为孩子省,可他就嫌我穿得难看;我看到一种好吃的,比较贵,我知道他喜欢,就给他买回家,可他不但不领情,还嫌我买贵了;过中秋节他出差,我要给他带点月饼,让他路上吃了也是一点安慰,可他就是不愿带。我悄悄给他带上几块,结果还落下埋怨,他说,我说不带不带你非要带,我都送人了!我喜欢美的东西,有一次买了一幅壁挂,满心以为他会喜欢,结果他说,你买的什么狗屁!有时我觉得简直像一种精神摧残似的。”
“我和他谈恋爱那段时间常常憧憬将来有个小家,书架上放些古董,煮一壶茶,我们看书聊天,特别浪漫,当然还要有个孩子。”
一位离婚女性说:“我要找的男人是,真爱到相当的份上,能调动起我全部的女性才行。我感到,现在我在爱情里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我不知道我的下一个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我过去觉得我爱不上第一流的男人,是因为我不是个第一流的女人,可我最近结束的一次恋爱对象就是个第一流的男人,他是个典型的一流男子汉。”
“我过去对刘晓庆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印象,可有次看了她一篇文章,改变了看法。她在那文章里说,作为一个女人我生活里什么也没有,感情上是零。我看完特同情她。她是痴情的。我觉得人不管男女,只要是痴情的,就是可爱的。”
“我的男朋友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他使我感到,没有永恒的东西。我原来想追求真善美和永恒,可他却让我感到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只存在于瞬间。”
“‘爱’这个字的意义人和人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轻易不说爱,一说爱就很重要;有人说爱,意思仅仅是说,我不想fuck(操)别人想fuck你。”
苏格拉底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爱?并以狄欧提玛这位爱的导师的话作答:“它既非不朽之物,也非必朽之物,而是界于这两者之间……它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而正像所有的精灵一样,它是神明与凡夫之间的一个中介。”(转引自罗洛梅,第104页)由于研究过同性恋,我开始对这样一个问题不能释怀:一对一的异性感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它是自然的吗?一男一女爱得死去活来,究竟凭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动力机制?有没有人为的成份?有没有故意的成份?有没有不自然的成份?
为什么不是一男两女、两女一男、多男多女、甚至是同性相爱?
要想回答这类问题,决不是仅靠社会学研究能办到的,它需要心理学甚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探讨。这也是同性恋者对学界研究同性恋成因耿耿于怀的原因所在——为什么只有同性恋的成因值得研究,异性恋的成因就不值得研究呢?我想,异性恋的成因绝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天生如此”一句话所能囊括的。
我可以想到的表现在我们社会中的异性感情至少有这样一些成因:生理上的相互吸引;心理上的相互吸引;生育后代的愿望;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影视文学作品中所充斥的浪漫爱情故事的影响,等等。
从调查的结果看,在感情方面,人们不仅有异性恋倾向与同性恋倾向之分,还有爱的能力的强弱之分,对爱的追求的执着与随遇而安之分。得到了爱的固然感到幸福(其中会不会有自欺欺人的成份?);得不到爱的女人有的还在苦苦寻觅,有的已经不再奢望。也许很多人可以满足于结伴过日子,也许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最终表明,“爱”这种感觉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但的确有人经历过被称作“爱”的这样一种心理过程,有爱和没爱的界限在她们心中像黑和白一样分明。
无论如何,“爱”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在我看来,它不论发生在什么样的人之间(无论是同性异性、年老年轻、婚内婚外、两人还是多人),都是美好的,都是一种不可多得因而值得珍视也是值得尊重的人类体验。虽然当事人有时不得不为了其他的价值牺牲爱,就像《廊桥遗梦》里的女主人公为了家庭价值牺牲爱那样,爱本身是没有罪的。如果一桩爱情发生了,它就是发生了,它不仅不应当因为任何原因受责备,而且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肯定是美的。
第八章 初吻
由于在公开场合很少能够见到中国人接吻,有些外文化的人以为,中国人根本不接吻,也有些老辈和老派的中国人的确持有接吻是外国风俗这样一种看法。例如笔者的母亲就曾以不以为然的口气说过:外国电影里的人怎么那么喜欢这个!访问中发现确有不喜欢接吻的男人和女人;有过接吻经历的人也并非都乐此不疲,尤其对于初吻,感觉更是不同。
感觉良好“初吻感觉挺好的,觉得挺神秘的。”
“我对第一次接吻感觉很好。记得他说,你嘴唇那么薄,嘬都嘬不祝拥抱和接吻在心理上感觉很好。”
“初吻印象不是太深了。记得有一次在他家,我坐在他腿上,觉得挺舒服的。”
感觉逐渐变好“那是我们第一次聊得那么深。他要吻我,我说要到结婚才可以吻。我那时不知道人怎么会生孩子,害怕跟男孩子一碰就会生孩子。他要吻我就躲,头扭来扭去一直躲。我第一次想吻他是有一天晚上,我们坐在大草坪上,他躺在我腿上,我忽然很想吻他一下,就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脖子。他说:你胆子大了嘛!这还不能算正式的吻,我想等他的生日再让他吻,后来也没等到生日。第一次吻感觉不太强烈,不是特别幸福。一方面还是害怕,另一方面觉得脏,我虽然知道这是很美好的,但还是要这样想:两个人的嘴怎么能搁一块儿呢?后来就好了,就特别好了。”
一位28岁才得到初吻的女性这样描绘了她的感觉:“那次他要吻我,我本能地往后退,他一看我退就也退回去了。他有点生气,说,你推我。我说,那你说怎么办,还要商量呀。他听我这样说就径直过来吻了我一下。我当时整个人都晕了。回家的路上我回味了一路。这28岁的第一吻感觉特别好,以后我们两人就吻不够了。”
“我的初吻是和一个高中同学,他长得其丑无比,又瘦又高,可是特别聪明,看了很多小说。有次我俩去颐和园,背个大书包,里面全是书,压得我们摇摇晃晃的。他背的是理工科的书,我背的是历史书,还有古汉语。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kiss(吻),吓死我了。我一开始使劲躲,推他,后来吻了以后,心里‘格登’一下,就觉得我这辈子全都交给他了,他也要负责了似的,觉得从此就不同了。
我当时以为会怀孕生孩子什么的。我记得特清楚,第一次kiss弄得我心惊胆战。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在日记里写:我是个被人家吻过的人了。记得当时的感觉就像现在‘不是处女’的感觉一样。“感觉不好”初吻的感觉就是觉得嘴唇那么软,心理反应并不特别好。
他把舌尖伸到我嘴里,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还喘气,我也不明白,以为他特别累。比起吻,我更喜欢抚摸。“
“我小时学过画画,有一个男孩很喜欢看我的画,就让他妹妹和我接近。她对我说,她哥哥想到我家看我的画,后来他就常来我家。他那时要去当兵,他对我表示,舍不得离开我。有一次他让我去他家看别人的画,其实是个圈套。我去了,那儿有一屋子画。天黑了,我说你怎么不开灯?他突然一把抱住我,又啃又咬,我当时拼命尖叫,后来他放开了我。”
“我的初吻在二十七八岁时,那个人留给我一个使我反感的印象。他突然拉住我吻了一下,使我很反感。”
有些教育水平较低及与农村环境联系较多的人会同城里人在表达爱情上有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在一对城乡结合的婚姻中,夫妻双方从来没有好好接过吻,那位女性说:“我们结婚十年了,从没接过吻。我要求他吻我,他就推说老抽烟,嘴臭。我让他学电视里外国人的样子吻吻我,他特别勉强,也就轻轻一碰,还说,这有什么好的。上班时,他从来都不和我一起走。”
一位知识女性说:“我从来不喜欢接吻,不觉得有什么乐趣。
倒也不觉得有什么肮脏、罪恶,就是不喜欢。我想也许是吻的方式不对。其实白种人也不一定都懂,我听说西方有接吻学校,学完了还发毕业证书呢。“
从调查的结果看,接吻绝对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人不喜欢的肉体接触方式,但是吻的行为和对吻的感觉肯定有着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个人间的差异,而且可能有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城乡风俗和中外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有的十分明显,有的却很微妙,难以在一瞥之中察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