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飞,你是公司的老人一直以来都处理着公司的外事,过去你从没让我失望过,现在你是西北边防公署的外事专员,此次进京就克穆齐克旗惨案与俄人交涉。你是西北民团的上尉预备军官,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如果你做出一丁点有损国格的让步,你也不用回西北了,直接用你的佩枪自裁谢罪就行了!如果你不自杀,调查部也会追杀你!”
在把蒋、郭两位都统送出之后,司马在办公室里接见着今天就要进京与俄人交涉的外事专员范鸿飞,当然是以西北边防公署的名义临时委任的,看着眼前的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年青人,司马开口说到。
“请主任放心,如果鸿飞做出一丝有损国格之事,鸿飞绝对不会污了调查部的手。”
出于对主任的了解范鸿飞知道主任绝对不是在开玩笑,如果自己到时真的做出那种事,恐怕到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救得了自己,最终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连忙站起身开口回答到。
“记住,你这次去交涉的目的,并不是要和俄国人达成什么协议,而是要让俄国人看到我们的决心,更重要的一点是,时间!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作准备!鸿飞,去吧!等你到达京城的时候,你会发现全国人民都会成为你此次交涉的后盾!去用你的行动告诉国人,西北的外事人员绝对不会作出任何有损国家之事。”
看着站在那里的范鸿飞,司马点点头开口说到,之所以选择此时和俄国人进行适当的交涉目的很简单,就是现要的西北还没作好准备。
“主任,再见!”
听到主任的话后范鸿飞微微的对其鞠躬同时开口说到,此时范鸿飞知道这一次自己那里是去京城和俄国人交涉,根本就是去争吵至于结果是什么,范鸿飞当然明白,结果就是绝不让步!在这种情况下交涉还可能成功吗?!~!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弱国无外交
路边的行人并没有注意到一名年青的民团军官提着一个公事包,走入位于西北三号公路边的一座五层的写字楼,在这座写字楼入口旁密密麻麻几十个商行、公司等商业机构的门牌之中,有一个并不显眼的木质白漆漆制的木牌,木牌上一排黑字“西北公共资讯委员会”。wwW、
西北公共资讯委员会这个机构在西北三省听说过的人并不多,即便是最初成立的时候,也不过在西北实业报上的角落里出现了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而已。和他的前身新闻审查署相比这个公共资讯委员会的名称无疑非常之隐晦,至少很少有人会将其视为监控舆论的工具。
公共资讯委员会职责是负责发布关于西北三省政府行为的消息,并协调政府的宣传工作,同时负责政府同新闻界之间的联络。委员会还制订了一套以“自愿”为基础的新闻检查、监管制度,要求各家报纸的主编都必须避免刊登可能会对“间谍”有帮助的材料。
“同事们,这一次,我们将要打一场真正的新闻战!”
一个多小时后,在公共资讯委员会的会议室中,扬着手中由民团情报处转交来的资料,张默有些兴奋的说到,作为公共资讯委员会的主任,这几个月唯一的工作就是为西北三省的合并造势,这种造势对张默而言,并没有任何挑战性,以至于让张默觉得甚至于有些大材小用。
即便是没有任何宣传、造势,无论是西北三省的五百四十万民众,还是那些已经开始向张家口聚集的三省议员们和民意代表们都知道三省合并,已经是势在必行,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挡三省的合并,尤其是在目前的西北民团已经完成了对三省军权的实际控制前提下。
“诸位。请记住这一次的新闻战,将是公共资讯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打一场真正意义上地新闻战,我们不仅需要主导西北三省一家电台、二十三家报社、六家杂志的新闻导向,我们还需要尽可能的引导全国主流报社新闻导向,国人不乏热情,只是缺少引导,而现在我们就是这个引导者。”
看着眼前一屋子有些兴奋又难以掩饰愤怒的情绪的年青人张默兴奋的说到,对于报纸的影响,对于张默这个曾经在关内知名报社当过主编而言。可谓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相比与很多人,张默更多的时候是把报纸为一个战场,在必要的发动新闻战,在张默看来其威力甚至超过三个师。
可惜在关内并没有任何势力值得张默为之效劳,直到两个月前作为知名报人地张默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西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司马深谈之后,对于司马提到的那个舆论心理战,可是让张默信服不已,本就对西北心存好感的张默,在舆论的引导控制上更是和司马一拍即合,而正是因为这一点,张默有幸出任了这个并不起眼地机构的第一任负责人。
位于古长城以北数十公里之外的察罕艾列斯特山与善达克沙漠之间的半戈壁地区中央。有一片涂有沙色、戈壁等伪装色建筑群,因为这里地处人烟罕至的死海半戈壁区,除了在这里工作的人以及少量的主管之外,几乎无人知道这里有这么一片建筑地存在,而建筑群外林立的铁丝网、岗哨,无疑在告诉每一个看到它的人,这里是一个处于严密监管的地区。
这里便是西北民团国防科技委员会第三研究所,国防科技委员会从表面上无非是只几个简单的机构,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下设的几个研究所,这几个研究所都属保密级单位。像第三研究所就是一个处于高度保密的一个科研机构。
在第三研究所的危险品试验室内,司马站在那里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看着眼前的这个全封闭的钢化防弹玻璃制成地隔离试验室,看着眼前的这个看起来像是个大型鱼缸地试验室,司马知道他们会向自己展示一种被他们称为毒气之王的新型化学武器,在这个像鱼缸一样的大型隔离试验室内,用**动物向自己展示它的威力。
“高效的高杀伤的化学武器,是西北民团未来谋求战争胜利的秘密武器!化学武器将是抵御外侮地最有效地武器!”
这个第三研究所就是根据司马的这句话,而建立起来地这个集中着国内优秀的化学专家的一个以从事化学武器的研究和制造的专业研究机构。在第一次见识到光气的杀伤作用之后。司马在感觉到恐惧之余。更多的是看到化学武器可以有效加强民团的战斗力,化学武器是一种成本低廉、杀伤效果较好的低成本武器。更重要的是使用化学武器对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打击。
司马虽然不会同意把化学武器应用在国人的身上,但是如果是打在诸如日军等敌**队的身上,到是不会有任何心理上的压力,为了打击侵略者可以不惜,至于什么国际法、国际公约都让他去见鬼,事关国家的存亡、兴衰的时候,只有胜利才是唯一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自然可以不惜一切。
“总团长,目前我们可以自夸一句,在化学武器的研制和生产装备利用上,我们已经远远把英、法、德、美甩在了身后,而日本他们根本还没有展开此类高效武器的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目前第三研究所在化学武器的研制上处于国际超一流水平,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数十种以氢氰酸和芥子气与路易士气混合气为原料化学炮弹、炸弹,目前这些化学弹药已经实现了规模生产。”
站在防弹玻璃制成的玻璃幕墙面前,赵义达略带着自豪的开口说到作为东京帝大的化学博士,如果说在日本留学期间赵义达所学会的是什么,那么第一是化学,第二就是仇视日本人。要日本留学的八年中,赵义达受到了太多地日本人的歧视。
作为一个化学专家赵义达一直都想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在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所看到的一切,让赵义达相信一个道理,想取成强国地位,想要赢得外国人的尊敬,那么就要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强国,那么外国人才不敢歧视你,才会真正的尊敬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义达才会在来到西北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从事危险的化学武器研制。虽然第三研究所组建不过三个月,但是得益于公司提供的外国最新式化学武器资料,还是在这三个月中成功的实现了氢氰酸、芥子气,以及美国刚刚研制出路易士气地规模化生产制造。
“尽管我们目前研制了基于外国现有技术而生产的氢氰酸、芥子气、路易士气这三种毒气,但是在经过试用之后,这三种毒气的杀伤效果并不能满足民团的使用要求。像被美国人吹嘘成死亡之露的路易士气。我们通过“志愿者”对其进行的试验,除非被攻击方毫无防备或无意识;一般情况下剧痛、眼睛地刺激、天竺葵的味道会使人员迅速疏散;而这时其产生的蒸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的不适。与液态不同的是路易氏蒸汽的毒性较低;而且不易渗透过衣服;而此时大多数国家军队都已装备防毒面具;因此其实战效果不会太大。而芥子气虽然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也有致命地弱点;那就是从中毒到出现症状有一个潜伏期;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昼夜以上。芥子气的使用密度无论多大;染毒浓度不管多高;要使中毒人员立即丧失战斗力是不可能的。芥子气的持续时间长;妨碍了己方对染毒地域的利用。另外;芥子气的凝固点很高;在严寒条件下就会凝固;呈针状结晶;影响战斗使用。如果把路易氏气与芥子气混合起来使用;两种毒剂非但没有降低毒性;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中毒后的救治难度;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芥子气的凝固点。所以目前我们制造化学武器大都是芥子气与路易士气的混合气。目前我们制造的化学武器,虽然不逊于欧美,但是这些化学武器地缺点是显尔易见的,就是其持续时间长;妨碍了己方对染毒地域地利用。如果用在本土防御作战之中,显然有些得不偿失,不过。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最新型的化学武器,他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切!一会儿您将会看到这种新型毒气的威力;它才是真正的毒气之王。”
虽然尽量压抑心中有些激动的情绪,但是赵义达说到最后的时候,仍然禁不住有些兴奋,在赵义达看来这种新型毒气地出现,完全可以改变战争地进程,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无法在这种毒气弹地炮击下坚持下去,而且目前对这种毒气根本就没有任何有效的防护手段,而这么一来就可以保证了毒气使用时的有效性。
“毒气之王?”
听到赵义达的话后。司马不禁对他口中提到的那种威力要比芥子气的威力还要大的毒气产生了兴趣,在后世司马不止一次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对普通老百姓造成的杀伤。其中还专门介绍芥子气这种毒气之王。
从电视上看到那些被芥子气杀伤的受害者全身布满水泡,皮肤灼伤,皮肤溃烂流脓,体液浸透了衣裳,一想到那时在报纸和网络上看到的让人恶心的照片,司马都有些忍不住作呕的感觉,在司马看来芥子气才是毒气之王。怎么现在又出来了一个毒气之王。
就在这时司马看到。几名穿着防护报头带着防毒面具的研究员,把一匹马赶进了玻璃幕墙后的试验室之中。随后全封闭的试验的钢制隔离门被研究员关上,整个试验室被彻底隔离了,而此时被拴在试验室里的马显得有些焦躁起来,显然它并不适应那里的环境。
“报告赵所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