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小宫女见杜文浩突然坐起身来,吓得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奴婢该死”请将军恕罪,奴婢不过是担心您着凉想给您披件衣裳,谁想不慎竟将桌上的茶杯打在地上,惊醒了您,奴婢真是该死!”
杜文浩看了看身上的衣裳,再看灯光下那个瑟瑟发抖的宫女,打了一个哈欠,道:“什么时辰了?”
“回将军的话,刚刚起更了。”
焦公公听见有动静,也抬起头来,杜文浩让宫女起身退下,然后走到焦公公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怎么竟然就睡着了呢?”
焦公公也是笑着示意让杜文浩坐下,然后让人端了一杯浓茶来,道:“到底是不行了,像从前这样几夜也是无碍的,唉”
杜文浩不想旧事重提,到底焦公公如今也是那最最伤心的人,主子走了,心仿佛给掏空了一般,这种感觉,当初陈美人病危的时候,怜儿那般撕心裂肺的感觉他就知道这种主仆情深,便转移话题道:“对了,等丧事处理完了,卑职请公公家里坐坐。
我让怜儿做几样你喜欢吃的小菜,等着你别说不来。”
焦公公道:“好啊,咱家如今也是懒得闲着。咱家去瞧瞧德妃娘娘她们忙完了没有。”
PS:抱歉,昨天有急事要办,没时间码字,所以空了一天没更,算是请个假吧。以后找时间补上。(未完待续)
第393章加药
羔公公讲去后,不会,皇大后带着德妃出来了。“
杜文浩忙上前见礼。皇太后赐座后,杜文浩见德妃形容更见枯槁。神情恍惚,见到杜文浩,却仿佛没看见似的。不觉心里难过。
皇太后对杜文浩道:“你来的正好。哀家正打算派人去叫你呢,可巧你就来了。跟辅政大臣和诸位王爷已经商量妥了,算了日子,确定三天后发引,葬永裕陵。相关警戒由你负责。”
杜文浩忙躬身答应:“请太后放心。微臣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的。”
“那就好,你找德妃什么事?”
杜文浩沉吟片刻,既然皇太后问起来了,他还是决定先跟皇太后说说。也好为将来打个伏笔。便低声道:“皇上驾崩之时,太医院太医承魏展贪杯误事,已经下狱,微臣想查一查究竟怎么回事。”
皇太后微微有些吃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杜文浩起身走到皇太后身侧。低低的声音道:“回禀太厚,魏展的母亲和妻子向微臣赌咒发誓,说他魏展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多年滴酒不沾了,不可能贪杯误事的。微臣身为御医之首,下属出了这等大事,若不查明白,微臣寝食难安。”
皇太后点点头,也低声道:“说得有理,那好,你便用心查处这件事。若有什么不对的,直接向哀家禀报。”
“微臣领旨!”
皇太后侧过脸对一旁站着的德妃道:“杜将军有事要问你,你好生回答,哀家先进去了。”
德妃福礼应了声:“是!”声音沙哑,几不可闻。
皇太后瞧了杜文浩一眼,转身进了灵堂。杜文浩要调查的事情关系重大,焦公公挥了挥手,把所有宫女太监也都叫了出去,把门拉上了。
尽管杜文浩有皇太后赐座,他却还是不敢在德妃面前如此放肆,便没有回座,上前躬身道:“姐姐!不要太过伤心了,还望节哀顺变!”
德妃听他说话,飘飘渺渺的思绪终于找到了归宿一般,慢慢转身瞧着他,眼睛终于有了神采:“文浩!文浩是你吗?”
杜文浩更是心酸,德妃哭得眼睛都肿了,人都看不清楚,难怪刚才看见自己,仿佛不认识一般。忙拱手道:“是,姐姐,我是文浩啊!”
“文浩!”德妃身子一晃,突然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用沙哑的声音呜呜抽泣起来:“文浩”你!你咋才来啊!皇上他”皇上他”
德妃话语哽咽,身子不停打晃,随时都要软到在地似的,杜文浩有心抱住她,可皇太后就在隔壁,要是被她看见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现在这样子也很不妥,忙搀扶她的手臂,让她在椅子上坐下。然后自己走到对面椅子上落座,这才放心。
德妃依旧低声哭泣着,一个劲埋怨杜文浩来晚了。杜文告只能听着,也不敢辩解。
过了好一会,德妃才渐渐平静下来。杜文浩道:“刚才皇太后已经授权我调查皇上驾崩时,太医承魏展实职之事。听宁公公说,皇上驾崩之时,你就在身边,能否说说当时的事情经过。”
“都怪我,我不该劝他服药的,要不然”德妃饮泣着。
杜文浩有些吃惊:“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我开的药有问题?”
“不是你的药,你的药都吃了大半年了,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会有问题呢。我说的是加的药。
杜文浩更是吃惊:“加药?我的药里被加了别的药吗?”
“嗯
“杜文浩心头一沉:“谁加的?”
“雍王爷!”
杜文浩心头一震,不知道该为这个发现感到激动还是害怕。急声问道:“加了什么药?”
“我也不清楚,不过加了好长时间了,你走之后不久,皇上身体不适。太医院院使郑谷给着的病,又验了你走的时候留下的药方,说这药方开的很好,只要坚持服用,应该能彻底治愈。可是皇上总是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起服药,我怎么劝他他都不听,我在身边,他就听话服药,我不在,他就几天都不喝一次的。我怎么哭怎么求都没用”
杜文浩听她说着说着又跑题了。忙道:“姐姐,你先说加药的事情。好吗?其他的等空了你再给我说。”
德妃神卑又有些恍惚了,竟想不起刚才说的什么事情,两手一摊:“也没啥说的,就这些啊。”
杜文浩苦笑:“你不是说雍王爷说了给我的药里加了别的药吗?究竟怎么回事?”
“哦,对对,刚才是说这件事来着。那天郑院使来给皇上看病时,雍王爷也得消息来探望,听了郑院使的话,拿过处方瞧了瞧,说这方子能不能治好皇上的病他不懂医不好说。但这药里缺了一位好药,不加可惜了了。皇上就问他什么药,他说是朱砂,”
杜文浩大吃一惊:“朱砂?不行!皇上这药里绝对不能加朱砂的!”
德妃也吃了一惊:“是吗?可是郑院使也说雍王爷这话有理呢!”
“他懂个屁!”杜文浩勃然大怒,已经有些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了。呼地站了起来,“朱砂加在别的药里问题都不大,可是,绝对不能加在皇上的药里!”
“为什么?”德妃惊诧问道,“朱砂不是可以延年益寿吗?皇上也这么说来着。”
中国古代炼丹师认为,朱砂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能让人长生不了,所以炼丹师炮制的很多所为长生不老药里,都配有朱砂。古代炼丹师和医者长期认为,朱砂不仅无毒,而且是上佳的药材,《神农本草经》甚至将其列为上品药材之首。而实际上,朱砂是有毒的,其含有的硫化汞能引起汞中毒,秦始皇怀疑的死因之一,就是长期服用含有朱砂的长生不老药药,汞中毒而死。
朱砂的硫化汞可以损害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病损害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宋神宗本来就是严重的肾衰竭,现在还让他服用可以严重损伤肾脏的朱砂,岂不是火上浇油!
杜文浩知道,要想改变古人这根深蒂固的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懒得解释其中的原因,就算解释了,德妃也听不懂。当下问道:“皇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药里加朱砂的?”
“你走后一个来月吧,就是皇上生病那次,雍王爷这么说了之后,郑院使也说加朱砂不会冲撞原来的药。皇上便同意了
那就是差不多有一年了,又问道:“皇上服用之后有什么反应?”
“精神好多了,有时候熬夜通晓批阅奏折,商定军机大事,通宵达旦都不觉得累
杜文浩苦笑,少量长期服用朱砂。的确能让人兴奋,自感情神很好。这也是朱砂为什么能让人感到可疑延年益寿的原因,只是,长期的服用会引起蓄积中毒,仍然会危及生命。又道:“皇上除了感到精神好之外还有什么不好的症状?比如发抖啊,说话不清楚啊之类的
德妃娘娘想了想:“对了,皇上后来发病的时候,脸上会不停颤动。手也是这样,不过服药之后就好了。”
肌肉震颤是慢性汞中毒的典型特征之一,杜文浩心头一沉,又急声问道:“还有什么?比如皇上嘴巴有没有什么异味?”
“味道?”杜文浩这么一提醒,德妃立即想起来了,:“对了,皇上嘴巴里有一股味,嗯就象用舌头舔铁勺时闻到的那种味道。”
杜文浩明白,德妃说的这种味道是金属味,心头更是一沉,这也是慢性汞中毒现象之一,德妃在皇上身边时间比较长,又是最关心皇上的。心细如发,应该会发现一些端倪,不过他不愿意直接提问诱导,这样得到的答案可信度不高,所以只简单问道:“皇上还有什么不好的现象?你再好好回忆一下,反常的,跟以往不一样的。”
德妃低头沉思了片刻,沙哑地说道:“皇上,口水特别多,比以前多多了,有时第二天睡醒过来。枕头都湿一片,以前我还笑话他说皇上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
这也是慢性汞中毒症状之一!杜文浩道:“皇上二便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
“嗯,皇上小便有时会带有血色。曾把太医院郑院使叫来问了,郑院使说问题不大,是服用朱砂的正常现象,是将在涤荡体内污垢的结果
“混账!”杜文浩实在憋不住了骂了句,“郑谷好歹是太医院院使。竟然也如此糊涂!”
嘴上骂,其实他心里知道,整个古代就没人认识到朱砂的毒性,就算郑谷这样的太医院最高领导,也同样认识不到,要不然,谁还敢把朱砂制成药丸献给皇上服用呢?
除了这些,德妃再也想不起别的异常情况了,不过,皇上一直在服用的药物里加入了朱砂,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加上先有的这些证据。证明皇上慢性汞中毒应该是可能肯定的。问题是,皇上最后是否死于朱砂造成的汞中毒,这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
如何才能取得宋神宗真正死因的直接证据?首选的手段就是尸体解剖。
北宋对尸体解剖的控制很宽松。所以宋朝在解剖学上成绩斐然,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人体解剖学图谱欧希范五脏图》是由朝廷组织进行的大规模解剖活动的产物,当时广西处死了欧希范等五十六名造反的叛匪,衙门组织当地名医和画工,做了逐一解剖,画成了这本图册。宋徽宗时期,朝廷又组织了一次这样大规模解剖活动,制作了《存真图》成为后世人体解剖的典范蓝本。
宋慈的《洗冤录》也是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上的,这说明在宋朝,尸体解剖朝廷不仅不禁止,反而是提倡的,杜文浩读医史知道这段历史。不过,问题是这一次他解剖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当今皇上,已经入玲即将发引下葬的宋神宗皇帝!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弄不好那就是大不敬的死罪。
所以,杜文浩宁可查不清,也不能把自己卷进去。查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好了。
这时,夜已经深了,杜文浩调查完正要告辞回去,一个宫女来禀报道:“将军,王宰相的千金说她宫门等您。”
杜文浩又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