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新篇-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战一师地士兵是总参派专人从十几支新军部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个个身强体壮,精通水性,全师一万六千余人装备的是全军最好的装备,吃的也是全军最好的伙食。  穿的都是崭新的陆战师蓝灰军服,更让人惊讶地是,统帅这支精锐中的精锐的指挥官居然是一位年青的太平天国旧将——谭绍光,副师长更是天朝名将李世贤。  这样一支精锐皇帝居然敢于交给长期以来在帝**队中颇受排挤的天朝系将领,实在领人啧啧称奇。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建国以来王财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安抚收编这些前朝旧将。  像谭绍光、李世贤这些天朝年青将领王财全部把他们送到军校去学习,不但学习军事指挥,还派人给他们讲近代科学,说实话这些人死心踏地信仰上帝教的又有几个?他们到是对两块毛毡一摩擦能吸起碎纸片更有兴趣。  从军校毕业后,王财又把他们安排到基层部队去带兵,几年考察下来,也确信他们的确是忠于帝国朝廷的,这才敢于委以重任。  事实上现在的帝**官中已经没有什么前朝旧将和新朝功臣的分别了,只有军校派与军功派之间还时有矛盾,而这些回炉重炼的太平军年青将领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军校派一边。
    不过以王财的性格。  即便有十分的把握。  他也仍然要留一手以防万一地,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正副师长是谭绍光、李世贤,但几个团长都是王财信得过地部下,像那个火爆性子的苗超也出任了中校团长。  这个苗超自从上次关外兵变所有官职被一砍底之后,就一直憋了一肚子气,好在他命大,虽然又打回原形到一线部队去捽打了几年,中间也经历了几场恶仗,居然就是没死,一步步地又积功升到了团长,虽然比以前的官小了一级,但好歹也算是出头了。  靠着他们直接掌握军队,王财彻底是放了心。
    在日本关东拼命支撑的王炎总算是把朝廷的援军给盼来了,当他带着手下赶到海港迎接朝廷军队时,就看到港外的海面上旌旗冽冽,樯桅如林,即使相隔如此远,他也能清楚的看见那几艘巨大的战列舰上数百门黑洞洞的炮口,王炎倒吸了一口冷气,直到现在他才觉得陈伟想凭借几艘商船改建的战船与朝廷百战水师对抗真是脑子抽风了。
    正在王炎满怀期待的等待朝廷军队登陆的时候,却听见港外战舰上响起一连串的炮声,巨响在空旷的港口内来回激荡,直让港内的日本渔船纷纷避让,没一会儿,在炮声的巨大震撼中,数百条小船载满了士兵与各式装备向岸边冲来,这些小船每艘都能装载五、六十名士兵,更有稍大一些的船只上还装了数门火炮,更让王炎吃惊的是,在这些小船中还有两艘冒着黑烟的蒸汽船,轰轰然的冲在最前面。
    王炎眼见朝廷军队快要到岸边,马上朝身边挥了挥手,立刻岸边早有准备的鼓乐声响起,数百名欢迎的人群整齐而又有节奏的高呼着“万岁”,几十名举着各色乐器的乐手“嘀嘀哒哒”吹打着,好不热闹。  不过冲到岸边的陆战队士兵显然对于他们的热情毫不在意,先登岸的士兵迅速冲向人群,荷枪实弹的控制了登陆地周围的数个制高点,这般杀气腾腾的让欢迎的人群非常意外,一时间乱成一团。  但士兵们根本不管这些人有什么反应,在先头部队的警戒下,越来越多的士兵涌上滩头,这些士兵有条不绦的将装备卸下,纷纷在各级指挥官的口令下整队。
    王炎一方面惊叹于朝廷军队的训练有素,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热脸贴上了别人的冷屁股,但事以至此,他又能怎么样呢?只得自嘲一声,带着手下紧走几步追了上去,还没等靠近,就有几个士兵端着枪顶住他的胸口,一直到王炎拿出将军印信,这些士兵才跑去把李世贤找来。  李世贤来了之后,也仅仅是随口安抚了王炎几句,随后便派了几个人把王炎给控制了起来。  其实按照常理,新到了陆战师应该借助王炎的力量逐步控制局势后,再把王炎软禁起来才对,哪有刚上岸二话不说就先把地头蛇给收拾了的?事实上陆战师根本不需要王炎的配合,范例早就把王炎军队的兵力分布,驻军地点以及陈、王两军目前控制的地段全部详细的告诉了朝廷,不但如此,范例还暗中联络了一些心向朝迁的官兵,只待朝廷大军一到,立刻就向官军投诚。
    谭绍光、李世贤把军队稍做整理,立刻拿着总参调令,分路直扑王炎军队驻守的各处,加上范例从中调解,七天之内迅速接管了王炎军控制的所有地盘,失去利用价值的王炎也被范例秘密派人押回天京受审。  而在准备发动下一轮进攻的陈氏军队突然发现,他们当面的所有军队都换成了举着龙盾帝国旗,装备精良,作战意志极其坚决的真正的帝国国防军。  一连几次进攻都被对方轻易的击退,更加令他们恐惧的是,这些官军居然以攻对攻,毫不客气的向陈氏发起全线反击。  官军的攻击是极具威势的,数十门大炮猛烈的轰击之后,便是排着散兵队形,端着新式步枪奋勇冲锋的国防军,已经和王炎打得筋疲力尽的陈氏哪里扛得住这支生力军的进攻,勉勉强强的阻击了三天后便兵败如山倒,从岩手山一路退到盛冈以东才站住阵脚。
    到了这时陈氏内部也发生了意见分歧,有部分人主张停止抵抗,毕竟再打下去也没有获胜的希望,而另一部分人主张反抗到底,因为朝廷向来对于叛军是不留情面的,现在就算放下武器也逃不掉被捕杀的结局,陈氏的孤儿寡母能有什么主见,有心归降保住一条命,又怕真如部将们所说的,降即是死,一时间左右为难。  但不管他们是怎么样的,连战连胜的陆战师如入无人之境,当面的陈军非死即降,一个月后便包围了陈氏最后的据点——宫古。  到了此时再议论胜负已经没有意义了,陈伟之子陈国栋带着几个部将打开宫古城门,跪在道边迎接官军入城。  到此朝廷一举收复了对日本关东的管辖权,而恢复管辖权之后朝廷发来的第一道诏命就是将所有参与叛乱的中国人全部押回天京受审,至于涉案的日本人则全部就地斩首。
第244章:柏林密约
    第244章:柏林密约
    第244章:柏林密约
    诏书一到,立刻是人头滚滚。  陈、王两人在日本经营多年,手下虽然有不少从大陆带来的嫡系,但是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在日本当地征招的,如果按照朝廷的诏意,岂不是要把这几万人都砍了?这个诏命让谭绍光和李世贤难以接受,只好招集手下军官一起商议,两人原想大伙一起回朝廷上道疏,劝朝廷收回成命,结果没想到两人把朝廷的意思一说,苗超第一个跳起来叫好,而且几乎所有的团级以下军官都认为朝廷的命令完全正确,这就让谭、李两人莫名其妙了,这次赴日本平叛陆战师损失并不大,但是为什么部下对于迅速解决日本战俘如此兴致勃勃呢?
    原来这些日俘被抓住后根本不老实,整天吵吵闹闹的聚众闹事,起初陆战队士兵严守纪律,除非是公然逃跑,否则决不轻易开枪动武,直到有一天,一伙战俘又聚在一起冲击战俘营大门,甚至还对阻挡的卫兵动手动脚,当时就把苗超搞火了,烈火脾气的苗超觉得打仗都比看守这些该死的矮子痛快,一时激愤竟然忘了自己当年因为杀俘受到处罚的旧伤,居然调了一支部队毫不客气对这些日俘开了火,当场打死一百多人,原本苗超以为整天吵吵嚷嚷的日俘必定咽不下这口气,说不定就会和陆战队拼命,可让他完全意外的是,自此事发生后,所有的日俘都像兔子一般地安静。  整天待在营内晒晒太阳,聊聊天,那一百多个日本人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遇到看守的中国士兵居然还围上来马屁狂拍,更匪夷所思的是有几个日俘还让他们的家人凑钱找了几个艺伎来为中国士兵表演!苗超好歹也打了十几年仗了,手下处理的战俘也有不少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欠揍的战俘。  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对日本人一定要狠,你越狠。  他越服你,要是你跟他讲道理,他反而不大瞧得起你。  显然朝廷也深深明白这一点,这才会下了这道与朝廷以贯以来政策完全相反地诏命。
    但是谭绍光与李世贤并不相信苗超所说的,杀人最多把别人杀怕,能杀到服?这还真是闻所未闻地事情,但是两人也没有办法。  既然部下都认为服从朝廷命令,尽快解决这些叛军能够保证关东稳定的话,那他们也无意违反朝廷诏令,便命令苗超全权负责此事。  于是帝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杀俘事情在日本发生了,近两万名参加陈氏叛军的日俘被集体屠杀在岩手山下,根据史书记载,“溪水尽赤,草木尽衰。  尸臭百日而不散”。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瞒不住的,消息传来,世界一片哗嘫,各国政府纷纷指责帝**队肆意屠杀,毫无人性,国内更是吵翻了天。  王财每天都能收到雪片般飞来的奏书,要求朝廷法办“屠杀将军”苗超。  王财对于这些反应完全嗤之以鼻,皇帝下令总理衙门例举英、法、葡、西等国在殖民扩张中对殖民地百姓地杀戮史之后,又宣布帝国国防军所杀的并非放下武器的俘虏,而是妄图逃跑的敌人,国防军士兵行使天赋之自卫权合理合法,而对于国内的反对浪潮,王财则开脆公开宣称苗超的行动是执行皇帝陛下的命令,并且还命令舆宣司将日俘如何攻击国防军士兵,如何暗杀朝廷官员。  如何破坏军事设施等等恶劣行为大肆宣传。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  日本幕府地反应却颇值得玩味,正在与长州做战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在收到一批帝**援之后。  公然宣称这些被屠杀的日本人支持叛军,有今日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同时他还以此为例来警告长州叛军,说什么如果长州藩不放下武器的话,那城破之后,他们也会“尝尝做叛徒的滋味”。
    不管怎么说,在十九世纪殖民扩张地时代屠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受害国无所谓,别人再说什么也是无力,各国大义凛然的吵闹了一阵也就揭过了此事,但是谭绍光却非常欣喜的发现经过这次大屠杀后,关东的日本人显然对占领军更友好了,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出于害怕之心才故作亲近,但与这些日本人相处久了,他才明白这是日本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虽然这事的过程让他有些不敢苟同,但结果却非常令人满意。
    英、法两国怎么会眼看着中国人不断扩张,有心围堵,但是一个被困印度,另一个已经得知帝国特使到达普鲁士,现在的普鲁士已经不是数年前了,在俾斯麦的扩军政策下,普国士陆军现役人数已经达到了28万,更有后近10万人的预备部队,这样地实力在当时地欧洲是极具震慑的,同时普国不断派出使者游说德意志各邦国,普皇武力统一德意志地心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了,这个敏感的时候,一向与普国关系不清不楚的中国人派出特使,甚至这位特使是帝国的首辅大臣,实在令人怀疑他所担负的使命,谁敢保证中国人在日本的行动不是为了吸引英、法注意力,而策应普国人可能的军事行动?毕竟对于英、法来说欧洲才是根本之地。
    帝国特使、首辅大臣王辏г说执锇亓只鸪嫡臼笔艿搅似章呈空攘业幕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