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官人-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这不仅仅是众人茶饭后的消遣,更关系到庆国今后的动作,全国百姓将要面临的局面。
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愤怒!极度的愤怒!夷洲的丢失让安静了没几十年的庆帝又恢复了当年的暴虐,以至于他不惜杀掉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
但此次又和往日不同,面对皇上的愤怒,百姓更多的是理解。因为此事非同小可,那是关系到国家荣辱,领土完整,这等大事不是一个受宠大臣能承受的。通过李权,让百姓感受到了皇上的愤怒,又因为皇上的愤怒让庆朝上下的百姓感受到了耻辱!
大华!大华竟然敢犯我疆域!
第二天,文人才子笔墨文章中不少声讨大华的作品就出现了,百姓们争相传诵,一股保家卫国的热血浪潮在民间涌动。
虽然如此情景只出现在京城,但皇上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场风暴就会传播得很远很远,待到席卷全国之日,便是南下用兵之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百姓们都关心疆域问题之际,也有不少人暗中关注着李权,都在揣测他会不会就此成为皇上南征的牺牲品。
不知不觉中,李家已经成了京城中又一大势力,无数眼睛都盯着,虽不敢出手影响,但也要拿出十二分精神看着,看着李家的动作。
然而,李家平静得有些吓人,不管是下人还是夫人,似乎没受到任何影响,更没有因为自家老爷受困天牢而露出半点儿慌张。
。。。

第708章 :最后的站队

早不知是第几次入狱了,李权在天牢中显得很平静,对外界的动荡一无所知。看着顶上开窗,那是天牢中唯一一处能透出地面看到天的地方,空间很小,只有两个巴掌大,中间还横着几根铁栏。简陋的环境中,如此透风之处已是最好的了,也只有李权这样的大人物才有资格享受。
小小的空间中看得到一片小小的天。夜幕中,明月展露一角,繁星闪烁,仿佛在跟李权打招呼。
已经三天了。
从李权进入天牢到现在一直没有别的动静。
一开始,李权还有些心虚,毕竟在朝堂上皇上气得厉害。这是古代,帝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实在无法揣测对方在冲动中作出什么决定。而且,对方已经明言要将自己择日问斩……
皇上的雷声很大,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李权发现雨点似乎很小。至少三天过了,皇上却还没有任何表示,都没有理会过自己。如果皇上真的动了杀心,凭自家的势力至少会有人来探望一下,而家中夫人一个都没来,要么是被皇上控制了,要么就是她们得到了什么消息,并没有采取行动。
第一种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就是第二种可能。
有了分析,李权便心安了,虽不知皇上有何打算,至少自己应无性命之忧。
忽然间,星光落在天牢中的光线暗了,一盏灯火掩盖了星光的光彩。天牢中的老头儿带着今夜的酒菜过来,恭恭敬敬地送到李权面前。
“李大人,您的饭菜。”
李权不经意得看过去,看到今夜的饭食不禁一愣。
十年女儿红、烧猪蹄、清蒸鸡、剁椒拌菜、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这是?”李权有些看不懂了。
李权在此住了三天,虽说每天的饭食都算不错,但也没今夜这一顿如此丰盛呐!
牢头叹了口气:“哎!李大仁,实不相瞒,这是您的断头饭呐!”
“断头饭?”李权先是一愣,后就想到电视中看到的,犯人在受刑之前都要吃一顿饱饭。一瞬间,李权呆了。
“皇上真要杀我?”
刚刚还想着自己的小命可以保住,哪知才这一会儿的功夫,断头饭就送到了自己跟前。
李权的武功虽然不错,但心理素质明显还达不到高手的层次,面对这样的局面忍不住要阵阵心慌和害怕。
这一世,李权面临的危险已经不少了,能让他感到害怕的威胁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在面对圣后的时候会生出类似的情绪。但就算面对圣后也不如现在的一份断头饭给李权的压力更大。原因无它,李权知道自己和皇上的差距,皇上要自己死,就算自己拼了命也逃不走!当命运不在自己掌握的时候,李权就会害怕。
看着面前的饭菜,李权愣了好久,回过神想从牢头口中得到一些细节消息,却发现对方已经走了。
看这还冒这热气的米饭,李权感觉那不是热气,而是阴森的寒气,自己如坠冰窟,寒意席卷全身,瞬间让自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忽然间,李权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直接撞墙逃出去,从此远走高飞再也不回来了。
但是,李权很快就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对于这种天真的打算,李权都懒得解释为什么行不通。
今夜一过就要上刑场,感受到威胁后,李权很难集中精神。拿起女儿红,闷头灌了一口,浓烈的酒劲让李权稍微冷静。
不管接下来如何,先把饭吃了总不会错!
“吃饭?”李权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该不会……”
李权急忙蹲身,在饭菜中摸索着。没多久,还果然如李权所想,饭菜中真有小纸条!
“乖乖!Tm要不要这么狗血?”
李权眼角不自觉地多了三条黑线,只叹生活中的狗血无所不在,这种老套的情节竟然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就算狗血,李权也不得不承认这小纸条出现得很是时候,因为这证明事情有转机。
打开纸条,上面简简单单四个字“安心便是”。
“安心便是?”
这是什么意思?
李权挠了挠头,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就这四个字,再无其他。
“是皇上写的?”
没头没脑地四个字叫李权如何揣摩?想了很久都没有头绪,但李权的心情却悄悄平静了。
这四个字本来就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传达给李权一个心态,一个感觉,那就是让他安心。其用意就是你老老实实的呆着就好。
随着时间过去,李权也渐渐领会了其中用意,安心下来直接等到了第二天天明。
……
……
公开斩首李权,这消息来得突然,但传播得更加迅速!
暗流涌动的京城官场、各大世家的家主纷纷揣度皇上的用意。
这是真杀还是假杀?
朝堂上皇上的愤怒应该不是假的,因为事情牵涉到一个州的归属。至少所有大臣都这么认为。
因为人们都以为皇上是真的怒了,而且夷洲事件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来背锅,所以皇上真的把李权杀了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但是,想着皇上之前对李权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他的种种特殊照顾,又很难让人相信皇上会真的这么做!
真杀假杀一时猜不透,但有一条可以肯定。皇上之所以这么突然下达命令,其用意就是不想让任何势力影响事情的发展,更不想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斩首李权的消息在天明前已经让众多大人物大势力得知,天明时,李权还未被押赴刑场之际,京城已经活了。
京城各个街道的大户院落中,形色匆匆的老爷、官爷们,冲出家门,飞奔在黎明破晓前的街上,甚至有人都来不及穿戴齐整。
这绝对是京城的一大奇景。
平日里,这些足不出户,出户亦不见人的大老爷忽然变得比京城的小商贩还要勤快,京城的大街小巷中沉积的露水还未干,地上已经留下了杂乱的脚印。
今日清晨有多少人着急出门?没法估计。但人流渐渐汇集,他们都保持同一个姿势,低头、快步,相顾无话。但他们选择地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个方向是皇宫,另一个方向是皇子李缘的别院。
前者急匆匆赶往皇宫是要面见皇上,公公们拦都拦不住,不得不将皇上叫醒。而这些大臣为的只是给李权求情,求皇上收回皇命。
而另一行人到了皇子的别院,同样是拦都拦不住,而他们却不是要落井下石,却是劝诫李缘即刻面见皇上替李权求情。
至于其中原因嘛……其实不用讲明。
整个京城的大人物天不亮赶到各自的去处竟都是为了李权!
而皇上和皇子两人的态度却出奇地相似。
先耐心地听完所有人的陈述以及他们的请求,然后风轻云淡地说自己知道了,然后摆摆手叫众人退下。至于,实质性地行动却是没有,叫一众人干着急。
众人着急当然不是担心李权的生死,而是关心自己此次的选择是否正确。
这次斩首不仅关系到李权生死,皇上对夷洲的态度,而且还代表着皇上的一个命令,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站队了!
从李权来到京城的那一刻起,站队一直是潜藏在京城官场中的博弈。李权和李缘一直是未来皇权的争论焦点。
满朝文武到底支持谁、站在谁的一方,不仅是大臣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皇上关心的问题。因为作为帝王必须要知道这些。
早在之前,皇上的多次行为已经在暗示文武大臣要有觉悟,只是之前的动作过于隐晦,大部分人保持中立,处于观望状态。而皇上最讨厌什么人?既不是李权的支持者,也不是李缘的支持者,恰恰就是这些保持中立的家伙!
这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想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等到事态明朗之后再做出选择。
这就像在一场赌博中,赌徒想看了点数再下注,这种玩儿法怎么能让人接受?所以,皇上这次直接来狠的了!
斩李权!
将这消息抛出去,不管是真是假,先看看这些大臣的态度再说!因为事关一方势力的生死,如果李权真的死了,而还有官员没做出选择,这无疑代表这些官员触犯了官场禁忌,皇上的耐性可是有限的。
故而在消息传到大臣耳中时,所有人都第一时间整装出门,唯恐错过了这最后的时机。
就是还在床上啪啪啪的家伙也不得不将美人儿撂下,提着裤子就来了。
……
……
送走了大臣,皇上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一边整理行装,一边问身边的公公:“刚才屋外有多少人?”
公公声音婉转:“回皇上,共五十七人。”
“李缘那里有消息么?”
“回皇上,有消息了。皇子殿下今早迎来了二百三十三人。”
“二百三十三?”皇上眉头一皱,“有没有没动作的?”
“回皇上,没有,所有大臣都出来了。”
皇上点点头,挪步想要出门,身后公公忽然开口;“皇上,刚才接到一个消息,奴才不知该不该说?”
“说!”
“皇后娘娘也天不亮地出宫了,好像去了皇子那里。”
。。。

第709章 :刑场惊变

新的一天,京城街道又多了新的落叶。秋风萧瑟,落叶卷动着怕打在街上百姓的裤腿上,顶风的老狗在人群中小心翼翼的穿梭。
天刚亮,街上却已聚满了百姓,自然地站在街两旁。
这种情况他们已经不陌生了,京城之中,皇权之下,死个把人是经常的,公开处斩的也不在少数。
要说不同,两侧的百姓只是没有带上烂菜、臭鸡蛋之类的。
因为今日要问斩的人有些不同,所有百姓都知道他有点儿怨。
李权事件,在官场中是一种看法,在百姓眼中又是一种看法。
百姓都认为李权是承受了皇上的怒火,按道理来讲是不该处死的。百姓虽然被夷洲事件激起了愤怒,但他们还算明辨是非,所以今日没拿臭鸡蛋来招呼李权。
人群中藏着形形色色的人,三个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行,她们都是一等一大美人儿,所以看到他们的人都友好地让开了。
“金牌!金牌!金牌偷来了没有?”裹着头巾的姑娘满头大汗,拧着的眉头看上去非常着急。细细一看,不难认出此女是李芙。
三个身影在人群中汇合,另外两人是李芷玉和柔怡。
两女的表情也不好,同样是满头大汗,而且吓得不轻,三人在人群中挤成一团,像夜里交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