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撤退。不致变成败退或溃退,这历来便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而当面的明军显然也得到了锦州方面的情报,立时展开了牵制攻击,要拖住清军,使其难以组织有序的退却。
在军力已经发生倾斜改变的情况下,明军一发力。立时便使清军感到吃力,防线上警讯不断,兵力上捉襟见肘,陷入了苦苦支撑。
巨响持续不断,实心炮弹、爆炸弹、燃烧弹、毒烟弹密集地落在清军阵地上。掀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和烟雾。猛烈的轰炸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清军的火炮不是被摧毁,就是被迫后移阵地,没有炮火还击。
呐喊声、尖哨声响起,大批明军士兵从己方战壕中纵起,挺着刺刀,冲入未散的硝烟,踏上清军阵地。
火铳声、爆炸声,刀剑入肉的噗噗声,惨叫声、喊杀声,在这纷杂的声音中,血火纷飞,不管是南兵,还是北兵,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诠释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力量。而这被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让敌人战栗,让敌人发抖。
铅弹激射、手榴弹轰鸣、刺刀染血,明军占领了第一道壕沟,并迅速向第二道壕沟攻击,炮兵也前移阵地,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在这样的堑壕战中,明军拥有着近战利器,手榴弹炸、火枪打、刺刀捅,清军如何抵挡得住?
突破,突破,明军终于突破了清军的防御阵地,开始追杀残敌。一个个小方阵逐渐成形,向着纵深挺进。排铳声音一波接一波,前来阻挡的清军,不断中弹翻倒,惨叫声不断。尖啸声中,天威炮、轰天炮又把炮弹抛进清军的队伍中,轰鸣声不断。
到底是第一强军啊!刺鼻的硝烟味混合在炎热的阳光下,还有不时传来的血腥味道,当真呛人无比。胡国柱在元戎车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况,心中却是震惊加钦服。
剿朔军,脱胎于灭朔军第一师,由魏君重统领,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说是第一强军可能会有别人不服,但确实稳稳地排在明军部队的三甲之中。即便经历了数次补充,但战斗力并未减弱,勇猛的精神已经渗透入骨。加上武器装备的不断加强,军事训练的系统化,其战力倒是上升了。
而对于魏君重,即便胡国柱是东北军区的副总指挥,也不敢小瞧。论战功,人家是响当当的,从龙又早,极得圣上赏识。与晋世子李嗣兴、翼国公马自德并称为最为希望的年轻将领。而他们的缺点也正是年轻,为了摆平各方关系,他们不能骤升高位,但领军的实权却是不可动摇。
再过十年八年,便是他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胡国柱不到四十岁,虽也算不上老,但有这些更年轻、更出色的将领,他不得不有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梁屯被突破,盖州清军便有被挤压之感,而明军便可以由这个突破口北进,或是迂回包围,或是改变攻击方向,将清军压向西面大海。
而明军的意向不明,但行动上却令清军不敢再耽误迟延,弃车保帅,或者说是断臂求生。总之,现在不舍得部分军队,那整个集团都有覆灭之虞。
“敌人已经放弃了南面的攻势,甚至调走了军队,而越来越多的明军正从东面的梁屯开进来。”卓布泰铁青着脸,语气低沉,“不管是改变布阵方向想把我军压向大海,还是继续北进,包抄我军后路,都是极为危险的。”
明军放弃正面,对,曾经的正面,而转到侧翼。但清军却不可能对正面发动进攻,攻也没用,只能是陷得更深。就算一直打到金州、旅顺,又有什么用呢,明军在后路一断,不过是关门打狗罢了。
清军将领们都不吭声,他们也都清楚卓布泰接下来要做的安排。不过是找倒霉蛋断后掩护,让大军能够顺利撤退罢了。当然,这断后掩护的结果便是在优势明军的猛攻下九死一生了。
即便多是骑兵,撤退也不是逃跑,各人骑上马便能扬长而去。物资、粮草要不要毁掉,仆役杂兵要不要弃之不顾,轻骑而逃的话,沿途又有没有补给?这些都是问题,都要确定下来。
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派出一支有死战之心的部队,担任后卫掩护,阻击明军几天,给大军赢得时间。可这差使,不仅危险,而且还要求是强有力的部队。自古以来,除了诱敌之外,担任前锋和后卫的基本上都是精锐,这一点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阿济根,你部还有多少人马?”卓布泰心中叹息,这些家伙,早已没了祖先的武勇,竟无一人主动请缨,也只好自己点名了。
梅额章京阿济根苦笑一下,说道:“末将麾下原有四十六个牛录,与明军交战数月,死伤有三千六七百,也只补充了不到一千,现在只剩下一万四千左右。”
见卓布泰的目光注视着自己,梅勒章京硕哈赶忙说道:“末将原有四十五个牛录,死伤也甚重,特别是前番夜袭,现在只余旗丁万余。”
章京史辛柱等人也相继报上本部人数,满打满算,清军的总兵力已不足六万,但这却是满清现在最大的一股兵力了。
而当面的明军呢,有剿朔、除朔两军,有一直未大规模出动作战的骑兵师,有水师和陆战队,还有得到消息、正从凤城赶来的新兵师。再加上几个月的作战中一直补充不断,明军在兵力上,已经大大超过清军。
卓布泰思索了一下,指着地图说道:“这是我军撤退的路线,大石桥、海州、鞍山、辽阳……这六万多人是咱满人最后的资本,本帅要尽量多地带回去。但敌人是肯定要穷追不舍的,这便需要阻击部队,只要挡上明军两三天,大部队与敌人能拉开距离,凭敌人的步兵,便很难再追赶得上。”
“硕哈。”卓布泰知道时间紧迫,也不多与人商议,便直接下令,“你带本部人马今夜先行离开,在大石桥构筑阵地,做好阻击的准备。”
“末将遵令。”硕哈心情很复杂,先行撤退固然是好,但随后的阻击却让他感到无奈。
“阿济根,你率所部于明日反守为攻,做出决战的姿态,尽量迫使敌人采取守势。”卓布泰继续说道:“然后,在夜里全军撤退,由史辛柱率部断后。”
卓布泰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就象后世股市中的庄家,要从股票中脱身时,往往向上拉升,吸引买家,才好顺利派发。反守为攻呢,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迷惑、麻痹明军,采取守势后再想转换,便势必要耽误时间。(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战定辽?
军事计划的制定,只是提出要达到的战略目的,并不是细致到了极处,完全束缚了前线将领发挥的空间。
而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敌我力量对比、战术改变都会使前线将领产生思想上的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所以,不知变通、拘泥僵化的指挥官就是个庸才,会让大好的机会白白溜走。
虽然禀承朱永兴的意图,兵部制定的计划偏向于稳中求胜,但前线的情形只有一线将领掌握得最为直接,最为清楚,对他们的指挥也并没有什么限制性的命令。
锦州突破后,荡朔军虽然沿盘山、辽中一线向北推进,但并未完全放弃东向鞍山或辽阳,切断盖州清军退路的打算。在沿途之敌异常虚弱,几乎不加抵抗,似乎阻碍他们进军沈阳的唯一困难便是补给线的拉长,以及三百多里的路程。这种情况下,夏国相等人自然思考商议,几万大军只是武装游行吗?显然,他们是不会满足于此的。
既然这条北进路线上清军防守虚弱,推进顺利却不能予敌以沉重打击。而兵力是充足的,这使得夏国相等人逐渐改变了想法,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以一个师的兵力再加陆战队,继续沿辽河缓缓推进,荡朔军主力则渡过辽河,转向东面的鞍山。
而就在荡朔军》,ww↑w。开始进行谨慎和试探的转向行动的第二天,东北军区的信使走海路、溯辽河,又换快马,将东北军区最新的作战意图通知了荡朔军。在东北军区的指挥员看来,盖州清军撤退已成定局,但似乎还存着有序撤退的侥幸。
这无疑是个机会,东北军区将采取积极的行动牵制吸引清军。打乱其撤退的安排和布置,尽量拖延时间。同时,东北军区希望荡朔军能够配合行动,争取切断敌人退路,一战而定辽东。
此时,盖州方面的明军正展开猛烈攻势。并进行了军队调动,将主力集中于盖州东侧,给清军施加了最大的压力。
得到东北军区的通报,夏国相等人也意识到一战定辽的大有可能。盖州清军如果溃退,损失在所难免,但明军确实追之不及,会有相当多的清兵能顺利脱逃。而卓布泰非要追求更加完美的敌前撤退,耽误了三天左右的时间,却陷入了万劫不复。
抛开谨慎。留下重炮,荡朔军派出一个师轻装疾进,主力在后接应,直扑鞍山。在他们想来,盖州清军在东北军区的牵制压迫下,与锦州清军一样,很难携带重炮撤退。而荡朔军只有轻型便携火炮,便足以抵挡。
同时。传令给北进的一个师和陆战队,停止前进。固守台安,以护卫荡朔军的侧翼安全。
千军万马立刻行动起来,轻装的明军只携带武器弹药及三天的随身干粮,一队一队,急速奔行在辽中大地上。
初夏的天气,已经不必再厚衣棉裤。衣着单薄,依然汗流不止。山头、沟里、路上,到处都是埋头前进的明军士兵,中下级军官不断地高声喊叫,“跟上。跟上!”“不要跑,迈大步跟上!”
全军的骑兵都集中起来,三千龙骑兵象一阵风似的冲在最前面,蹄声轰鸣,不时从马蹄下溅出火星。
这似乎是一局大棋,随着棋子的移动,棋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但形势也明朗了,接下来的战斗便将是一系列的阻截、突围、追逃……结果如何,尚不好确定。但从整个兵力的对比来看,明军却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而明军一直依赖于水师之利展开行动,除了运输快捷外,通讯联络也显得通畅快速。如果不是东北军区与荡朔军之间的及时联络,如果不是水师快船的迅速,此番军事调整的速度肯定不会这么快,行动也不会如此坚决。
时间,宝贵的时间!对于敌我双方,每分每秒都是极为宝贵,事关胜败的。但盖州清军集团却因为调整、布署而在白白浪费,也不能说是白白浪费,在卓布泰等人看来,他们的布置称不上最好,却要比仓惶溃退要强。
当然,他们想不到当面明军是如此难缠,粘得如此坚决果断。他们更想不到另一支明军收复锦州后,既然放弃了直接东进夹击的计划,怎么会又悍然转向,直接切向了他们的退路。
按照卓布泰的布署,梅勒章京阿济根率所部反守为攻,想使明军暂时转入守势,为大军撤退赢得时间和机会。
但事情并不如卓布泰等人想象的那么发展,明军的攻势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却以更猛烈的反攻予以回敬。剿朔军、除朔军以师为单位,对盖州清军的防御要点开始了新一轮的凶猛进攻。
清军的反守为攻不仅没收到效果,反倒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处处告急。卧龙泉、大庙沟、矿洞沟相继失守,防区更加收缩,并且被迫调兵苇子裕、汤池,以防明军继续北进迂回,直取大石桥。
到了夜晚,不管白天的行动达没达到效果,清军都不得不撤退了。实力的差距,越拖越下去越困难,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已经作用甚微,卓布泰无奈地承认了这一点。
黑夜里的军事行动,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照明不足,一旦打起来,敌我混杂,那就是一场乱战、混战。清军是撤退,灯火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