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权利,而是对生命和意志的磨练,他们在追求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为此他们可以放弃对于权利和利益的追求。很多学生,一些护林人他们把维护环境和社会的平衡,促进环境和社会的进化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他们看得更加多,更加深远。这个世界需要和守护者和裁决者。军队也要把自己当成国家的,民族的守护者和裁决者。没有理想的军队,不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都是守护和裁决,只是方向不同。”
“守护与裁决是学生们提出来,最早是在环境,近来才运用到了社会。教科书上已经有了这样的内容。还有一个概念是进化与革新,是科研工作者先提出来的。最早是创造,后来他们觉得创造不准确,是进化。”
“是的,没有创造,只有进化,因为任何新的技术都是从老的技术上面进化而来的。没有老的基础就没有新的技术。其实我们的历史,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一样。不是谁能够想当然想出来的,而是要总结几千年的执政经验和教训,总结民族的兴盛和衰亡,这是党要研究的东西,这方面李大钊做了大量工作,你多帮帮他。”
“我知道。”毛石山点头道。
一个社会风气的培育需要很多年持续的努力才行,李大钊和毛石山都转向了研究和教育。这让张国焘与秦邦宪心里平衡了很多。权利的诱惑在变低,因为它被理想和整个国家的希望给压制住了。
而且张国焘和秦邦宪也对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认识。
欧洲,希特勒废止魏玛共和国,正式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德国鼓励妇女生育并留在家。德国也在开始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修建历史最大的建设工程,水坝、高速公路、铁路等等。从而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失业人口。虽然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但是德国人从希特勒的政策中看到了希望。
于此同时,是英国和法国的享乐和**。他们通过战争获取了太多东西,英国在全球拥有偌大的地域和人口。法国也在非洲亚洲获取了自己的殖民地。用最大基数的老百姓来支撑这样的享乐。衰亡是迟早的事情。经济衰退对这些富人没有多大影响,反而是割羊毛的机会。
苏联在艰难地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日本在求生存。只有美国和中国一样在默默发展。
不同的是,中国国家还没有统一。
但是实际上,武汉政府和**已经控制了山区和大多数乡村。
人民革命军从大兴安岭撤到了阿尔山,但是学生和党组织并没有撤回来。反而继续在扩张。那里的道路和武汉政府辖区相通,畅行无阻。但是却与东北政府之间多了很多路卡。实际上,东北政府也不关心或者管不了山区。他们认为这里贫瘠,没有用处。
山民和群山环绕的乡村和小城市建立的学校,采用的是武汉政府的课本。成立的民团完全受学生和党的控制。与地方政府之间战斗不断。
贵州实际上全境都处于这种状态,武汉政府的交通系统肆无忌惮地在山区延伸,而一旦延伸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脱离了地方政府的控制。云南广西也是同样如此。
只是他们都没有打武汉政府的旗号而已,行为也很低调。
东北政府和中央政府不是没有派兵围剿,但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现在只要这些地方不骚扰平原地区。不宣布独立,他们也就默认了。
东北政府被圈在了内陆,溥仪和张学良都是极为保守,想守住自己祖先基业的人,从很大程度上,只要外界不给他压力,他们似乎愿意这样苟且偷生。
而蒋介石政府正在利用外援在沿海建设大量的工厂。用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资源生产产品用于外贸,1935年,中央政府管辖的几个省的外貌总额达到了武汉辖区外贸总额的三倍,但是外贸的利润却只与武汉政府辖区相当。
只是这些钱财被政府控制的很少,蒋宋孔陈和李宗仁家族逐渐形成。他们获取了绝多数利益。可是这些钱财很多都到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由家族在控制购买洋房和田产。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还在南洋,通过华商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朝。
一时之间,国际上确实有中国崛起的传言,因为这些家族太有钱了。共济会甚至把他们当成了外围组织。
开放。发达,自由等等赞誉集中到了蒋介石的头上。蒋介石的头像也出现在了时代周刊等外国杂志的头条。这让参加国联会议的顾维钧也感到非常有面子。
与蒋介石相反,张春成了愚昧,腐朽,保守,残暴,独裁等等负面报道最集中的地方。张春夫妇甚至成了穿着长袍,拖着辫子,衣着华丽的满清贵族的形象。也有农民形象的画报。
一方面纯属贬低。另一方面,新民报也确实刊登了一些学生们拍摄的,张春夫妇和老百姓在一起生活甚至吃饭的照片,模样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不过实际上,武汉辖区老百姓的服装成了各国羡慕的时髦时装。武汉政府地区也成了传说中出美女俊男的地方。
张国焘和秦邦宪看到这些国外的报道就不免可笑。按照张春的一句口头禅来说,这就是找死的节奏。
连云港的飞机制造厂已经建成,他们开始制造最新的鹰式三型短程起降战斗机。更加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更加先进的空对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以及蜂巢机炮。这已经超出了英美近三代了。
英美已经研制出了喷气式战机,只是螺旋桨战机还是主流。因为不管是他们制造的,还是武汉政府制造的喷气式战机都是小型战机。特别是英美做出来的喷气式战机实际上是超生早产儿,各种缺陷让他们只能做短距离飞行,根本不适用。
英美则走向了大型螺旋桨战机的格局。厚实的装甲,在飞机上安装强大的机炮。反正他们有钱有资源,像怎么弄都行。
当这种空中堡垒开到中国沿海时,虽然还是只能被中国空军逼得到处跑,但是居然被穿透了机体都还能飞回航空母舰。
于是英国和美国开始大规模制造这种空中堡垒战机。
日本就只有叫苦,因为他没有资源,就算是外东北有资源,他们来制造这种庞大昂贵的战机十分不现实。
不过这样的设计思路也影响到了日本。日本海军被打残了。可是日本海总要守住的。新的造舰计划,是以厚装甲,大战舰,大动力为设计理念。
当张春见到情报部门和陈季良发过来的日本新战舰的怪模样,只能说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张春命令空军和海军遇到这种战机和战舰,只要把它打伤就可以了,能不用导弹就不用导弹。这么疯狂的东西,让他们造吧。
实际上,苏联比英美更加早用这种设计理念。他们在发展重型坦克。巨厚的装甲,巨大的炮台。这种庞然大物正在向外贝加尔聚集。因为春天要来了,对于防守在远东的苏联红军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对面的日本人正在增兵,那就是黄色的洪流和人海。日本有两亿多人,小小的疆域让它能够在一个方向集中所有的力量。可是苏联红军不行,就算是把防御重点转到了远东也不行。
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国统区
1936年,市场上海产品多了起来,鱼肉鱼油鱼子酱,咸水鱼和淡水鱼品种繁多。随着铁路和新式集装箱的使用,这些产品出现在了南贝加尔和敦煌。各种肉类制品丰富,价格非常也不贵,满足了汉人们的需求。有一些民族会有一些忌讳,但是也并非没有选择的余地。
学校在讲体育课时,其中就有饮食和营养课程。单讲锻炼,不讲营养的体育课是不完整的,这一点是暗月最初撰写的课本上就有了。后来,逐渐丰富细化。这些课程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人类体质等级的划分政府默认了,在很多招聘岗位上没有达到体质要求的自然就刷下来了。而且比如护林员、草场甚至渔场管理员等等职业,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确实是非常危险。
北方地区还好一些,就是南方的一些水域,渔民也开始集中购买一些大船,集体捕鱼。因为鱼越来越大,湖泊里的大型动物也越来越多。
东海和黄海,中国的大型渔船渐渐多了起来,都是成群出现并越过琉球群岛进入了太平洋。船只都在2000吨级以上,最大的还有五千吨的大船,上面都有武装。如此豪华的捕鱼船队,不管是安全性还是捕鱼量都是惊人的。
只是他们不仅自己捕鱼,渔政船还监察琉球和日本与渔民使用的渔具和渔网。
在中国海域,并不禁止他们来捕鱼,但是对渔网的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有幼鱼或者年幼的海洋生物如海龟等会强行放生。渔具也会被没收。
中国人的海监船也在做这些事情,而中国船只总是能神奇地追上大型鱼群,这也让琉球和日本渔民非常惊奇。
他们开始尾随中国船队,并按照中国人的规矩捕鱼,收获不小。
这些鱼大部分在船上就进行了初加工,然后送到渔港的加工厂进行精加工,包装。装上火车发往各地。
江淮省,丰富的肉食类减少了粮食作物需求量,长江边缘以及交通系统的湿地和森林得以恢复。江淮省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单位人口密度比四川人口还要多,这填补江西人口下降过快问题。湖南也开始申请调入学生,这几年中部包括四川几乎是净人口输出。
而全辖区人口出生率在15%左右,死亡率在8%左右。人口净增长在7%左右。主要是新增的几个省的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中部的人口死亡率只在6%左右。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中部人口出生率只有12%多一点。人口净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江淮刚开始统计有近三千二百万人。现在下降到了两千六百万左右,而江西和湖北才维持了一千三百万没有下降。两个省加起来,才和江淮差不多。
而这些人口大部又集中在大运河的水网地带。
统计局认为湖北中部人口现在是过低的,地方经济和管理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病。他们正在进行人口的调配方案。主要是辖区的学生的合理流动,在不影响民族融合的前提下,增加中部省份的人口数。
林育南其实也为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而头疼,因为江淮省的交通系统并没有全部完成,加上这里的人比较守旧,恋家。迁移的力度一大。就会引起反弹。学校教育也还没有完全跟上来。
黄河南下后,洪泽湖与高邮湖练连成了一片,在淮河还没有的到完全治理的情况下,防洪的压力还是有些大,运河的水量也增大了,一部分黄河水是通过长江入海。虽然经过了规划,但是水淹的地区还是挺大的。近六百万人迁入江西和湖北。让林育南仿佛老了几岁。
“修建河堤,恢复植被,土地改革,教育改革,人口安置,交通系统的建设还是仓促了一点。现在积压在一起,难度有些大。”
林育南带着张春参观刚修建的学校。
“这里原来是一个私塾,这一带旧式教育非常发达,毕竟是出商人和师爷的地方。要改成新式教育难度还是不小,因为必须要对这些老的教育系统的人员进行安置。商人们把工厂迁走了,但是工人留了下来。往往一家十多口子人没了生活着落,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