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朗接过此枪,但见此枪浑身白亮,厚重无比,枪尖更是锋利,闪着耀眼的光芒,徐朗手握枪柄,只觉此枪丝丝寒气由枪身经双臂传入心脾,让人说不出来的舒畅,不由大叹:“好枪!”
董卓见着徐朗高兴的样子,眯着三角眼,看着徐朗的表现似乎很满意。但是又在低头思索,片刻之后,似乎想出了什么计策,终于望向徐朗道:“少杰,武艺又有增长啊,不久,必成一代大将啊!”
徐朗听后,不知董卓此言何意,是褒是贬,难道是怪罪我对他女儿的无理故意这么说?便垂手道:“将军谬赞了,小的对小姐下手不知轻重,还请将军责罚。”
董卓听后,便道:“少杰,这事与你又有什么关系,都是小女自找的。哪有责罚的道理。”董卓又接着说道,“我看你武艺确实大有长进,来,你持枪向我攻来,我看你水平究竟练到如何地步!我们也好好切磋切磋!”
“这……“徐朗望向董卓,董卓正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显然不是说谎。这个董卓到底在打着什么算盘?
徐朗仔细看着董卓,想要看出个端倪来,但是董卓正眯着眼望着自己,确是一点破绽也找不到。而且似乎在等着自己下一步动作,徐朗暗暗心想:管他的,既然如此,这么好的机会,我就不客气了!切磋?要你的狗命!你身上又无武器,一枪下去,送你去见阎王!
想到此,也不客气,当下紧紧握住枪身,手上青筋暴起,大喝一声:“着!”
银光闪起!徐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及毕身之力攻向董卓!
徐朗全身之力,如此雷霆的一击,董卓能否避开?
第十二章可爱的灵儿
第十二章可爱的灵儿*
第十三章 大汉出征
11…02
徐朗见着如此机会,用尽毕生之力,向董卓猛力刺了过去,意图一击毙命。如此好的机会,怎能不好好把握?
就在枪尖刺透董卓胸膛的时候,徐朗脑海突然闪过一丝恐惧,为什么?因为徐朗观察到董卓一点也无害怕神色,那肥硕脸上的表情甚至连变也没变!只是漠然的望着徐朗,似乎胸有成竹。徐朗在这雷霆万钧之际,脑海一闪:不对,董卓谨慎,此事必有蹊跷!有陷阱!
徐朗骤然收力,倾雪枪尖终于在离董卓的鼻尖仅仅只有两寸的地方收住。
看着面部表情仍然自若的董卓,徐朗的冷汗不由得涔涔而下。看着仍然自在的董卓,徐朗暗暗道:董卓向来谨慎,怎么可能给人这么杀自己的机会?再说,董卓之前说的切磋,怎么没有动手?任凭我来攻击?不由想到在闹市上董卓空手接箭矢的无敌情景,心中更是确定了董卓此举大有文章,必有深意。
肯定有问题!
话说董卓虽然面色不变,但是心中已是翻了几次滔天巨浪,董卓看着徐朗如此快的一击也是暗暗心惊,董卓见徐朗枪式极快,迅息到了自己眼前,看这力道和速度这是显然是要取自己的命,想到果然这个半路来的还是不可靠啊。刚要狼狈的闪躲,却发现终于在离自己鼻尖两寸处生生停住。董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其实也是对徐朗松了口气。
原来董卓为何有此一举?原来正好借助今日机会,董卓想试探下徐朗对自己的衷心程度,是否对自己有不二之心,若是身边有一个隐藏着一个隐形炸弹,那可是睡觉都不得安稳,自己身边的人一定要绝对可靠才行。料想徐朗现在就是有反叛之心,自己的武艺怎么也能对付住。这样的机会定然不会放弃,当然对于这个结果,董卓很是满意,暗暗点头:好,又是我一个可以利用的心腹之人啊,此人该是衷心,可以信任。
徐朗再楞了片刻之后,似乎也是隐隐猜到其中关节,随即单腿跪地,道:“让将军受惊了,小的万死。“
董卓哈哈大笑,慢慢弯下了那圆滚滚的肚子,向前缓缓扶起徐朗,道:“不碍的,不碍的,再说又是我的命令,少杰,你的武艺又精进不小,好好练习,日后必是我军一员猛将!”在这一刻,董卓已然完全相信了徐朗对自己的衷心。
徐朗铿锵答道:“是!必不负将军所托!”心中也已是下定决心,来日方长,还有胡车儿,李傕,你们一个也休想逃掉。到时必让你们死的明白。
徐朗当下收摄心神,向董卓问道:“今日刺客行刺,将军神威,小的佩服,但我觉得将军对这事似乎有些知晓,难道知道刺客是谁?”
董卓闻后,双目露出凶光,似乎脸上的肉都在哆嗦,说话是从牙缝里蹦出:“谁?在西凉我的地盘,这么大胆敢刺杀我的除了叛党韩遂,还有谁?”
“韩遂?”徐朗听到此人名字,好耳熟。在脑中过滤一下,对了,在书中,不就是董卓之后的西凉首领?马腾的结义兄弟,马超的叔叔?
“除了这个老匹夫,还有谁?韩遂趁着我征讨黄巾,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车骑将军皇甫嵩来征讨一阵,后因黄巾势大,也调走了去征讨黄巾,韩遂无人管理,更是独大了起来,越发猖狂。这个羌鬼,难道还真的认为自己是西凉的老大了!”
董卓然后森森的笑道,好像地狱里的恶鬼,目露凶光,“只怕,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
……
“竟然三名一流高手也拿不下董卓!滚,都给我滚!”席间一员大将将手中酒杯用力摔在地上。酒杯兀自在地上转个不听,原来席间的这个摔杯之人就是董卓之前提到的叛军头领韩遂。传令兵见到主帅生在气头上,怕怪到自己,小命不保,慌不跌地跑了下去。
“文约,无须生气,既然如此,董贼猖狂,朝纲不振,宦臣当道,我们现已拥有精兵十万,与其等着朝廷甚至董卓围剿,何不先发制人?”席下一人缓缓而道,显然与韩遂关系很好,只见此人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有异,显然有羌人血统,也是一脸的英气。说话之人正是马超之父马腾。这时马腾顿了一顿,又望向韩遂一字一字道:“甚至…取汉而代之?”
韩遂听后离席,反复的来回踱步,想了很久,注视着马腾,道:“寿成,虽说如此,若想取汉,是不是有些托大了?不说打到中原,这个董卓便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啊。”
马腾听后,笑道:“自古云,出师必有名,董卓虽为虎豹,但我想此人奸诈,又被朝廷削了官职,不到万不得已必不会与我军硬拼。以他的特点必是先按军不动,后收渔翁之利啊。只要我们迅速,他便无可奈何。”
韩遂听后,点了点头,道:“寿成,接着说下去。”
“如今皇上昏庸,听信谗臣,整个朝廷更是宦官当道,整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们甚至易子而食,天下苍生一片哀鸿,我们何不打着扶持汉室的名号?到时只要入了洛阳,再怎么样,还不是我们说的算?”马腾接着说道。
“好!寿成之言甚合吾意!”韩遂听完抚掌哈哈大笑。
“就打着‘除奸宦,扶汉室’的旗号!天下必然从我!”说罢下来拍住马腾的肩膀,拉起马腾的手,道:“若是举事成功,天下便是我与使君的了!”
“哈哈哈……”两人放肆的笑了起来,似乎天下已经在手。
终于,以韩遂为首的贼军发动了密谋已久的起义,率精兵十万,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先是攻破金城的城门,将金城太守陈懿诛杀,占领金城。一时间风头正盛,任何人都要避其锋芒。
此事朝廷震动,此时黄巾乱党刚刚平叛,想要喘一口气,岂料韩遂又开始造反。
朝廷之上,灵帝一脸愁容,道:“黄巾乱党刚刚平息,怎奈西凉韩遂又反。连皇甫嵩也会连吃败仗,众位爱卿说到底该是如何?”朝堂之上众文武大臣皆是一言不发,朝堂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许久,终于一人向前跪倒在地,道:“臣不才,愿为皇上分忧,诛杀贼臣乱子。”众人一看,乃是司空张温。张温为人谨慎,也倒是个合适人选。
灵帝大喜,道:“张爱卿快快平身,有张爱卿此等人才,何愁逆党不灭!”
张温又道:“但是,皇上,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灵帝道:“爱卿,快说。”
“此次征讨乱党,非有董卓不可,臣听说董卓在凉州一代颇有威名,又属当地人士,熟悉地理,若有董卓相助,必会如虎添翼,诛杀韩遂,易如反举。”张温此言一出,群臣大哗,朝廷之上立马炸开了锅,太尉马日磾上前道:“皇上,万万不可,董卓虽然勇猛,但素有不臣之心,拥兵自重,且这次韩遂反叛,也无出兵,只怕是驱狼招虎啊。”
张温道:“太尉此言差矣,董卓被削官职,又如何出兵?再说,只是借其兵,又不是让其进京。试问太尉,那整个朝廷之上,还有谁可拒韩遂叛军?”马日磾听后哑口无言,群堂又是一片寂寞,连一向勇猛的皇甫嵩也接连败仗,谁又敢说能拿下韩遂?
张让平日收了董卓不少好处,听到如此,此时便向灵帝耳边附语道:“皇上,董卓素有威名,可以一用,只要平乱,不比什么都好么?”
灵帝一听,心想,不就是这个理么?董卓虽然骄横了些,但也只是在西凉,哪来什么不臣之心呢。当下下定决心,朝群臣喊道:“好了,朕决心已定,司徒张温拜车骑将军,领假节,荡寇将军周慎为辅,率步兵骑兵共十万,征讨韩遂!董卓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辅助张温,荡平贼寇!”
“是!必不负皇上所托,铲除乱党,已报国家!”司空张温大声回道。
董府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父亲,您又复职,且又高升,可喜可贺啊!小婿敬您一杯!”台下说话之人正是李儒。董卓的二女婿,此人谋略高深,深得董卓喜爱。说话又是八面玲珑,实乃董卓的最心腹之人。
董卓接了这杯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
“父亲,就…韩遂这…帮贼子,在我眼中如同…草芥,一群蝼蚁,给我十万,不!…五…五万军马,必踏平这群…乱党。竟然在…我们的地盘闹…闹事。”这回说话的是大女婿牛辅,显然是喝高了,满脸赤红。
董卓看见大女婿如此又喝高了,心中暗道,牛辅啊,牛辅,什么时候才能上的了台面,光靠我的提拔可不行啊。
李儒见了也不禁摇摇头,微微叹气,想到牛辅若是心思再细腻一些,父亲将来进军中原也是会容易些的,但是,看了牛辅满脸酒气的样子,李儒又叹了口气。
徐荣初来董卓帐下,立功心切,一个拱手,道:“将军,请您示下,我们下一步如何去做?”
第十三章大汉出征
第十三章大汉出征*
第十四章 美阳城的首战
11…03
董卓在听完徐荣一番话后,慢慢的呡了一口酒,似乎在细细的品味着美酒的醇香。好半响,缓缓而道:“徐将军,你文武全才,你且说说你的意思?”
徐荣听后,锵然掷声道:“将军谬赞,我认为韩遂马腾一干乱党,号称十万大军,其势不可挡,现虽说已攻下金城,一路东进,再我看来只是仗其迅速,汉军应对不及时有很大的关联。虽然有着冠冕堂皇的口号,但是现其部队一路烧杀,做着人神共愤的事情,时间一久,必然灭亡。将军只是之前降职,不便发兵征讨,如今皇诏一下,将军若是给我三万军马,我保证必然拿下乱党,以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