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些奏章,赵朴点点头,有些言过其实,但还是有些道理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只是有些言辞,说得有些过了,竟然将汪伯彦,称为奸臣,似乎有他当丞相,大宋必亡。
    “汪伯彦,的确是不合格,当丞相了。只是又有谁适合呢?”赵朴自问道,又翻开了有些奏章,奏章中提议,李纲再回来,当丞相。在辽东一战中,李纲奇袭金军后方,大肆破坏,功勋显著,又有民望。
    只是,赵鼎真的不适合!
    让李纲当一州知州,一路指挥使,可能最适合;可若是宰执天下,入住中枢,则是害人害已。
    “李纲言过其实,汪伯彦无才无能,范宗尹太过圆滑,赵鼎耳根子软,张浚书生气太浓,秦桧倒是最适合,只可惜人品不行!”赵朴细细数落了一下,朝堂内各个宰相,还真的没有一个适合。
    李纲、汪伯彦、范宗尹、赵鼎、秦桧等,都是有才能之人,只是掌控一方权柄,或是一部尚书还可以;可若是入住中枢,他们的才略、人品不适合。
    “看来,将内阁正式化,代替中书省、政事堂势在必行了!”
    过去,内阁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而现在要正规化收纳入体制中。(未完待续。。)



第311章功劳薄
    一切处理差不多时,在浩浩荡荡船队的送回之下,赵朴向着江南出发。
    襄阳作为重镇,又是西都,留下一半的兵马,还有四分之三的舰队,守卫襄阳。
    王守义留了下来,作为最早跟谁赵朴的将领,可谓是嫡系亲信,又在多次做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刻升任为襄阳镇守使,负责襄阳附近的军务;而王德,则是留在南阳,还是负责守卫襄阳的北大门;而虞允文、李若水,则是负责襄阳水师;文官吴生,则是出任襄阳知州,负责相应的民政事务。
    此时,船队正顺江而下,向着武昌附近前进。
    而为了赶速度,除了路上的一些补给之外,多数都不会停息,加速的向着目的地出发。
    这是第一次坐船,赵朴有些晕船,上吐下泻,十分不舒服。御医开了一些方子,喝了几次才见好。
    “陛下,好些了吗?”一旁的王舞月问道。
    赵朴道:“凑合!”
    王舞月道:“此次功臣奖励,已经拟好!“
    “那好,拿来让我一看!“赵朴道。
    很快的,功臣奖励名单摆在了赵朴桌子前,上面写着此次战斗中,文武的功劳,按照功劳大小分为五等,并跟着相应的奖励。
    这些都是礼部尚书秦桧,负责拟定好的,而内阁作了相应的修改,呈到桌案面前。
    而这些将领,最后都是经过朝廷的几个大佬过目的,一般出不了大的差错。
    而功劳簿上的名单,大部分赵朴都不认识,只是看着战绩,推演人物。
    功劳是功劳。战绩是战绩,世间往往是下属立下了功劳,而上司冒领功劳;同样立下功劳,文官受到的奖励,要远远超过武将;而同样个人喜好,一些人才往往也会被降低,或是埋没;还有一些大臣私心,也会将一些人功劳埋没。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欺上瞒下之辈,也最不缺冒领功劳之辈。
    这一份功劳簿。只是相对的标准,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而赵朴要做得,是从功劳薄中,透过一个个数据,看到本质。发掘出其中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舞台。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一等功,主要是一些重要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如:张俊率领西军出击,很好的进行了反攻,收复城池十几座;而王守义。率军保卫襄阳,保住襄阳不失;而万俟卨为江陵知州,取得了江陵大捷;虞允文率领水师打破金军水师。
    而二等功如下,一些大城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岳飞率军阻击金军在浙东,保住了浙东,阻止来金军南侵入福建;李纲率领水师出击,袭扰了金军辽东、幽云等地;而王德守卫南阳,金军至始至终,没有攻克南阳,使金军无法全力南下;韩世忠在金军撤退时,水师狙击金军撤离;张俊在淮北大战金军,保住了淮北八城;刘光世在六安等地,大破金军。
    三等功,主要是一些州县,保住了当地治所,不被金军袭击;
    四等功,则是在前线拼杀的将士,最低也是六品;
    而五等功,主要是前线拼杀的低级军官,主要是八品,九品官员。
    而能上了功劳薄的,至少有官身,一般人边都沾不上。
    “没有想到,江陵大捷,竟然是万俟卨指挥的!”赵朴深吸了一口气,又是一个大奸臣,而这个奸臣却得了令人震惊的江陵大捷。
    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襄阳大捷,总之这一战宋军胜利了,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万俟,出自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有十大贵族,“万俟”为其中之一。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朝是由道武帝拓跋珪创建,拓跋珪原是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
    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文帝拓跋弘继承,他的三弟之后,就是万俟氏的始祖。据《魏书》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高平镇(宁夏固原)人。
    万俟卨,是大奸臣,至今浙江杭州岳王庙前尚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可是,此时此刻,万俟卨却看不出一丝奸臣的形象,而是以名臣的身份出现,取得了江陵大捷,成为了抗金英雄。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人是不断变化的。**叛乱,逃亡苏联时,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副主席,一代名帅,会成为国贼!而至少此刻,万俟卨是以正能量出现的!”
    赵朴心中微微叹息。
    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还是废渣,战斗检验出成果。
    而此次金军南下中,出彩者众多。在前期,由于敌强我弱,岳飞屡屡战败,直到浙东战役时,才扳回一局,利用太湖水泊,成功的阻击了金军,防止了金军侵入福建。名将就是名将,可能会打败仗,但是却有坚定的信念,越战越勇,越挫越强,快速的成长。
    而岳飞,无疑是一个成长性将领,从前期遭遇金军大败,到后期的游刃有余,无不显示着他惊人的天赋。
    而韩世忠,则是一个老成的将领,他作战少奇谋,多是以稳住为主,可能很少会出现一些惊天大捷,但是也很少打败仗。面对这样的敌人,很难击败。
    而张俊,则是土匪出身,似乎继承了土匪的野性,在作战中,也是以疯狂为主。
    而刘光世,则是西军的老牌将领,他没有太多出奇之处,却是以稳为主,至少他守护的十几个城池,没有被金军攻克。
    看着功劳薄,赵朴心中欣慰,宋军的战斗力在一步步恢复,一些抗金名将也陆续出现,这些名将很是稚嫩,败仗依旧不少,但是至少不是一触即溃,至少不是兵败如云,降将如雨,总算是有了与金军一拼之力。
    当然了,他们的缺点也不少,首先军纪很差,其中多有冒功之处,至于劫掠百姓,更是常有事件;其次他们的战斗力,真的不怎么样,全是靠着感觉打仗,打输了打赢了,全靠运气;再次,他们成分太复杂了,土匪、西军将领、厢军出身等,忠诚有限。
    而随着他们的崛起,隐约间形成一个个大小军阀,他们固然抗金,可是也违背中央命令,或是与当地官员勾结,或是大肆侵占田地。
    而此刻,为了抗金,赵朴也只能是容忍这些大小军阀的存在。
    而不管怎么说,此时大宋的国防力量,是初步构建而成。以八字军为近卫军,其他的大小军阀为地方军,形成了一道道抗金防线,金军想要再次南下,困难度加大,对峙之势已经初步形成,又是一个南北朝。
    只是这个南北朝,很是脆弱,一个不慎就可能彻底失衡,再度被金军灭了。
    而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必须要消除藩镇割据,不然又是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孙恩卢循之乱。而杯酒释兵权,罢黜兵权,太过粗糙了,也虚弱自身国防力量,赵朴不能玩这些。只能是采取更为高明的手段,比如:训练八字军,使其成为中央军,战斗力最强,威慑诸多藩镇,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加强财权控制,抓紧后勤,使其无割据的基础;加强武备学堂培训,做到洗脑,加强思想控制。(未完待续。。)



第312章 赵鼎请罪
    “扬州,我又回来的了!”
    走下船只,赵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十几天的船行之后,终于再度回到了扬州。那次来扬州时,扬州繁华不断,城内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好似天堂一般,文人在醉生梦死,士大夫在泡妞把妹,战争似乎很遥远。
    而此刻,扬州却是经历了一场浩劫,仅仅是攻打了十一天,扬州就破城了,很不坚挺!
    在纸醉金迷中,能指望有多高的战斗力。
    而在扬州陷落后,惨景开始了,战后收敛尸体,大约有二十万具。
    而鲜血,就是最好的教训。在经历了噩梦之后,扬州开始发生蜕变,此刻少了华而不实,多了一丝实在。若是金军再次南下,可能会支撑的时间长一些。
    而扬州,昔日的南北枢纽。随着战争爆发,随着运河中断,成为战争前线,再也难以恢复繁华了,除非天下一统,除非再度恢复到太平盛世,不然扬州只能继续沦落为二流城市。
    “陛下,微臣请罪!”赵鼎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呜咽。
    文人守城,屁事不顶。至少战国时,赵括中了埋伏了,还打了四十九天,才弹尽援绝,才死了;而赵鼎守扬州,之前多方准备,多方筹措,花费了诸多心思,可仅仅是守了十天就失守了,真是废物渣。
    前者有李纲,后者有赵鼎,后来还会有许多人。
    赵朴也懒得理会,扭头就走。
    “陛下……!”赵鼎痛哭流涕。
    丢失扬州的罪名,仅仅是守了十天,罪名之大,虽然不至死。但是贬官是必然的,李纲就是他的榜样!
    …………
    在行宫中,赵朴暂时休息在这里!
    “陛下,此战非是赵大人的过错……”一旁的岳飞求情道。
    “败了,就是败了,敌人不会给你理由!”赵朴平静道,“失败者不需要理由的!”
    “陛下,不如给赵大人一个机会?”岳飞道。
    “机会?”赵朴摇了摇头道,“机会只有一次,丢掉之后。再也没有了!”
    岳飞还想要说什么,可是被赵朴阻止住了,最后只能退去。
    坐在椅子上,赵朴忽然感到疲惫,不觉靠在椅子上。神情有些恍惚。当皇帝太疲劳了,文臣嘴炮居多。武将废物居多。大宋的问题很多,需要一一梳理,这些都不能急躁,需要慢慢解决。此次到了江南,江南将是北伐的根据地,他将仿造朱元璋。行北伐之举。
    只是这一条路,失败率太高了。
    喊着北伐,进行北伐的者,太多了。只是多数失败。成功的唯有朱元璋一人而已,他能够成功吗?
    此次到了江南,好似进行一场科考,成功了则北伐有望,失败了万劫不复,尸骨无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