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知识精英们,则是引领着时代发展,国家强盛,也可能剥削着劳动人民,更在某种情况下,出卖着国家利益。
    对知识精英的洗脑,很是重要。
    洗脑,要从早到晚,在一些关键场合更是如此。
    历史一次次证明,明君的口才、演讲,超过才略、决断。
    一位伟大的明君,不在于文韬武略,而在于用强大的口才,形成强烈的人格魅力,将一大批知识精英汇聚在身边,抛头颅洒热血,九死而心未悔。
    沉默是金。大错特错。
    “我朝为何败于金国,差些灭国,源于教育的失败。我朝文风鼎盛,文人辈出,奈何武将凋零,堂堂一个汴梁保卫战,连一个合适的武将都找不到。只能文臣能上阵,丢不丢人!”赵朴看向了李纲,脸上有些悲哀。
    李纲神情激动,皇上还是记得他的。
    “科举为国取士,自然要取于国有用之才了。何为有用之才,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士子们就学什么!”
    在场的大臣,考生们点点头,表示赞同。
    “圣人之学乃是为了出仕,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很重要,但是仅仅是都圣人之学是不够的。孔圣人威名远播万载,圣学远扬于万古,奈何还是救不了自己的祖国鲁国。只能是坐视鲁国被灭!”
    “而我朝文风鼎盛,却差些亡国于女真,究其根源,乃是天下士子所学无用于国,其败就源于教育!我朝士子何止百万,女真全族之数不过如此,若士大夫人人苦练武艺,熟读兵法。岂能容契丹、女真等胡虏猖獗?”
    “陛下,我等是读书人,岂能从事这等粗鄙之事。这些事情,自然有武将!”这时,一个文臣似乎有些不服气,上前说道。
    赵朴摇了摇头:“天下之利,我皇室占据其三。士大夫占据其五,农人商人占据其二。天下之利,大头在于我皇室与士大夫。故而,太祖才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仅是共治,更是共享天下之利!”
    “如今乱世,士大夫不保卫,谁来保卫?难道指望农夫吗?谁当皇帝,农夫都是种田纳粮。说一句不中听的话,那一天,我大宋亡了,被女真攻破了。那时农夫还是种地,还是食不果腹,难道能指望他们保卫江山吗?”
    那个文臣立时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
    保江山,靠的的是武将拼命,文臣保证粮草,根农夫一毛钱不沾。
    “若士大夫为天下兴而学,则天下兴;士大夫所学无益于天下,则天下亡!教育成败关系国家兴旺。我朝差些亡国,就是士大夫所学无用!”说着,赵朴感叹道,“当年王安石变法,或是青苗法,或是募役法,或是保马法,一连串,变得太多了,贪多嚼不烂,事情干多了,什么事情也干不好。若是王安石等静下心来,只是改革教育,改革太学,让百万士子多学一点耍大刀、射箭、砍人的本事,不做文士改当武士,科举也考射箭、考兵法、考砍人的本事,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早杀光光了!”
    在场的大臣、考生,面面相觑,皇上的话已经很明确了。大宋实行的是,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后大宋差些亡了,归根结底,就是百万士子无用!
    一时间,气氛尴尬了起来。
    满朝大臣都沉默不语,说都不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宋朝实行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此时差些把天下治亡了,还有什么可说的?总比不能说皇上无用吧!
    这时,赵鼎开口道:“陛下,大宋差些亡国,与我等士大夫无关,是六贼贪婪,武将无能。”
    赵朴冷冷道:“武将无能,为何士大夫不去打呢?士大夫,包括两种,一种是文士,一种是武士。与其在青楼泡妞把妹的时间,不如多练练射箭,砍人的功夫,只要百万士大夫齐心血武艺,努力学砍人的技术,契丹、西夏、女真早灭了!”
    “朕,为何要多次想要关闭青楼,就是觉得士大夫与其在青楼泡妞把妹,不如节省下时间学射箭,学砍人。若是真那样,金国何愁不灭!”
    “不要指责武将无能,与其指责他人,不如自己多学习。就好似朕,本身也是一个读书人,连刀都没有摸过,可是自从女真南侵以来,朕开始学习射箭,开始学习砍人的技巧,就这样在河东大败金军,在扬州击溃了金军一部,更是取得襄阳保卫战胜利!学习没有迟到,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就怕为人懒惰,懒得学习!”
    说着说着,就有些跑题了。
    不过跑题了,也不要紧;他是皇上,更重要是他是今天殿试的考官。而身为考生们,最为重要的不是写好文章,而是揣摩皇上的心意。
    似乎觉说得差不多了,似乎嘴巴有些发干,赵朴停下了话头,说道:“今天的殿试题目为‘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殿试的考生仔细回想着这四个字,久久难以下笔。
    在场的考生,都是精英,对于论云更是倒背如流,对于其中的解释,透彻三分。只是倒背如流也罢,透彻三分也罢,得不到皇上的认可,都是白搭,又联想着皇上刚才说得话,思维不断扩散延展开来。
    许久之后,才有一人动手写了起来!
    接着,又有人开始写。
    渐渐的大殿内,只剩下刷刷刷的写字声。
    而此刻,赵朴却开始走神,开始神飘万里之外。
    …………
    殿试结束了。
    而一张张卷子,也是落在了赵朴的案头上。
    而此时赵朴则是兴致勃勃的翻看着,心情愉悦到了极点,这些考生中,可能诞生苏东坡之流的文人,可能诞生辛弃疾这样的国士,可能诞生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时代伟人。
    只是在伟大又如何才,此刻摆在案头上,尽情的由他蹂躏,一言决生死,一言决成败。
    这就是皇上的待遇吧!
    这些试卷不过七十份,打开试卷,赵朴仔细的检查着,觉得内容差不多,这些殿试的考生挺上道的。
    试卷的内容,多是迎合他的心意,或是贬低青楼,或是提倡士子学武,或是积极抗金等。
    当翻阅完毕后,赵朴从中挑出六份最合心意的试卷,算是前六名吧!
    只是,第一名该如何确定!
    这可是一个极为重视名利的时代!
    第一名,不叫第一名,而叫状元;第二名,不叫第二名,叫榜样;第三名不叫第三名,叫探花。
    赵朴眼中,第一名与第六名差不多,可是在读书人眼中,第一名与第六名差距好似天地。
    “该如何确定!”
    一时间,赵朴有些难以取舍。
    “内卫何在?”
    “去,调查一下,这些人的资料!”
    “是!”
    随着赵朴的命令,内卫快速出动,去调查六个人的人生经历。
    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就家境贫寒者居先;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就北方人居先;既然水平差不多,那年纪中等的居先…………一个个标准已经在赵朴心中设定。



第374章南北合击
    这些日子,岳飞都在煎熬中渡过。
    战争很多时刻,是比试耐心,看谁先沉不住气,谁先撑不住气,谁先出手,谁就输了。
    战争很多时刻,没有太多的花哨,没有太多的算计,很多时刻是硬实力的比拼,是将士战斗力、后勤能力、将领指挥能力的比拼。
    战争很多时刻,充满了太多的变数,没有到了最后,谁也不知道胜利,轻易的开打容易,保证笑道最后很难。
    在淮安,对峙已经有四个月之久了,除了小规模军队的交锋之外,更多是对峙,两军战士,大眼瞪小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先出手。
    这三个月的时间,完颜宗翰彻底的了解了岳飞:用兵谨慎而大胆,出手往往是出人意料,在以为进攻的时刻,却是选择防御,在以为防御的时刻,却是选择进攻。
    将营寨守护的滴水不漏,根本找不到一丝破绽。
    唯一的缺点,就是粮道了。
    只是粮道,不仅没有成为宋军的软肋,反而是成为了岳飞致命的杀手锏。金军几次想要出击,想要捣毁宋军粮道,只是一次次出击,一次次失败,死伤无数。
    而此时,岳飞也是彻底的了解了完颜宗翰:作为金国第一元帅,宗翰的指挥能力不容置疑,在军队应用上巧妙至极,无懈可击。一次次试探,一次次出击,各有胜负。
    连续三个月的对峙,完颜宗翰采取了各种手段。试探挑衅,试图找出宋军破绽,然后大破宋军。只是一次次失败。此时有些骑虎难下之感,想要进攻,难以打破宋军营垒;想要分兵袭击,又会被宋军各个击破;想要向后退去,诱敌深入,只是诱敌怕变成真败。
    此时可谓是进不得;分不得,退不得。无路可走。
    只要是走错一步路,岳飞就会抓住破绽,然后撕咬而来。不断的扩大战果,最后将金军彻底击败。
    此时,宗翰苦恼至极,唯一期望的的就是“反间计”生效。
    妄想着再上演一场临阵换将。长平之战。
    而此时。岳飞也是进攻进退无路,以宋军野战能力,胜算不高;向后退兵必然召来金军追杀,那时士气一散,全军休矣。而此时,想要分兵,袭击金军其他地区,也是找死。
    岳飞想过无数个方案。想过无数个打破金军的手段,只是最后一一否决。金军不是废物。而是天下第一的强军,对于这样的敌人,根本不容一丝疏忽,不容犯下一丝错误,
    那些轻视金军的,那些犯下错误的,都是成为了金军的刀下鬼。
    尤其是身为二十万大军统帅!
    若此时岳飞仅仅是统帅不到一万人的大军,他会不顾一起的冲杀去拼杀一阵,运气好灭了敌人,运气差被敌人灭了。绝对不会像如今这样,前后思索,辗转反侧,苦苦思考。因为仅仅是不到一万大军,败了就败了,反正大宋每年要败亡许多大军,也不在乎他这不足一万大军。若是胜利了那就是大功。总之,他不会这样漫长的对峙下去,留下畏敌如虎,畏敌不前的名声。
    只是如今不行了,他是二十万大军元帅,统帅着大宋近乎一半的精锐。这一咱若是败了,金军将会饮马长江。
    那时,即便是将他砍成十八截,也能以抵销罪过。
    岳飞一次次的想要进攻,可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而这也是他被指责为懦弱、无胆、畏敌等等坏名声。
    只是名声再不好,也只能忍受着……
    静静的对峙着!
    此时就好似两头牛在顶角,都使劲力气拼命,不敢退让一丝,否则就是死;也不敢有一丝懈怠,一丝疏忽,否则也是死;也不敢有一丝冒进,一丝破绽,否则也是死。
    …………
    而此时一些文臣纷纷上书弹劾,弹劾的奏章,已经有好几箩筐了。
    岳飞只能是等待着,煎熬的等待着。
    “两位元帅!陛下的信件来了!”
    这时,一封信送上,正是当今皇上赵朴的书信,而不是圣旨。
    书信是用特定密码写成的,必须由相应的密码,才能破译内容。没有密码本,就算是截获了信件,也是白搭。而信件,多是同一份信,多次发送,为了就是丢失了几路之后,依旧能够安全到达。
    而密码本,是临别前,皇上亲自交给的。
    而书信的内容,需要两位元帅同时翻阅,然后销毁。
    打开书信,一个查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