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量的晋阳百姓惨遭屠杀,城内的女子更是被掳走,沦为军妓。
《烬余录》记载,宋代的第一批军妓,就是这些无辜的太原女子。这支胜利之师之所以两个月后就在征辽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刚刚从晋阳掠夺了大量财物妇女的宋军人心思归无心恋战。火烧晋阳时,许多没有来得及出城的百姓不是葬身火海,就是在拥塞的城门口被践踏而死。
这是太原的第一次大屠城。
在北宋末年,金军南下,围困太原。太原城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后,最后失陷。尽管大势已去,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宗瀚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踏为肉泥以泄其愤。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这是晋阳城的第二次大屠城。
一切恍然是梦幻,听着悲剧的消息,赵朴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忧伤,彷徨。
“太原城破了,汴梁城破还远吗?”赵朴笑了,神色有些凄苦。
历史还是按照这固定的轨迹行进着,他这个弱小的蝴蝶拼命的扇动着翅膀,可还是无力改变着大的走势,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擂鼓,召集众将!”
咚咚咚的鼓声,剧烈的响起,在方圆十里内都是听的清晰,这是点将鼓。只要是听到这样的鼓声,士兵们必须立刻回到营内,而将领们也必须快速赶到营帐。这鼓声代表着十万火急,代表着紧急、危机。
即便是有着天大的事情,也必须快速刚回来。三通鼓敲完,尚有将士没有归队者,斩立决。
军法,从来不讲究人情。
慈不掌兵!
随着鼓声的敲响,原本营寨内散乱的士兵们,立刻归队,速度之快,动作之麻利,就连赵朴也是点头,训练总是没有白训,还是有成果的,可能不如后世的岳家军,不如戚家军,不如解放军,可总算是有了一丝强军的味道。
当敲响第二通鼓声时,大多数的将士已经站立在校场之上。只有那些外出采买的人,或是轻甲未归达到将士。而此刻这些人,也放下手中的事情,急匆匆的赶完营寨,速度很快很快。
在半个小时后,再次敲响了第三通鼓声。
此时,即便是采买的将士,或者是那些例假的士兵也已经归队了。
此刻,赵朴身上穿着锁子甲,站在高台上,面色冷厉的看着台下,心中闪过一丝喜悦。这只军队一开始仅有八千人,后来又招募了六千人,在历次战斗中,一些将士阵亡,一些将士伤势太重,再也无力参军。此时全军上下,大约有一万一千多人。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这一万将士,就是他在乱世生存的本钱。
“将士们,太原沦陷了。王禀将军阵亡了,他死的惨呀,人死了之后尸体还被乱马踩踏,最后活活被踩成来肉泥。完颜粘罕,这个禽兽,不是个东西,在太原展开了大屠杀。太原城的父老乡亲,全被杀了。尸体扔到了附近的汾河中,河道都是被堵塞了,河水都是变得血红一片!”
说着,赵朴声音有些呜咽。
底下的众将士心中也是愤怒不断,其中有一半是新招募的士兵,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河东人,眼见着父老乡亲被屠杀,哪能不眼红。
“太原已经沦陷,汴梁失守还长吗?此时,我大宋,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时刻,万里山河沦落禽兽之手,几十万百姓遭到屠杀,妇女遭到强暴,呜呼!此时,汴梁危险!大宋危险!华夏危险!”
“只有抗金,才有出路!”
“不妥协,不退让,不和亲,不赔款,天子死社稷,士人赴国难,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方可保全社稷,保全百姓,保全华夏千年的传承,保存汉人衣冠!”
赵朴大声喝道:“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取出鞑虏,恢复中华!”
一万多将士立时起身喝道,三呼三声,声势震天。
“三天后,会师南下,出兵!”赵朴拔出宝剑,大声喊叫道。因为喊得声音太大,喉咙隐约有些发痛。
全军上下,立刻开始整装出发,南下讨伐金军
至于金军有多少,金军有多强大,金军在那里,如何对抗金军,士兵们都不知道。他们知道,要跟随着这位殿下就足够了。
…………
这一次的军事动员,很是成功。
赵朴见得话很少,仅仅是几百字,可是每一句话都是吼出来的,只因心中愤怒到了极致。
赵朴知道,对于军事他只是一只半解,对于战争只是半桶水,对于临阵指挥更是半路出家。一般遇到军情,多是与手下的谋士、将领仔细的讨论,集思广益,最后做出决定。可是此刻,他果断的放弃了协商,有些霸道的提前下达了出兵的命令。
因为他太愤怒了。
夜晚,八字军中主要的将领,还有谋士汇聚在一起,讨论进军的方向。
“如今太原已经沦陷,西路军南下的通道被彻底的打通,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只要是完颜粘罕率兵南下,可以直捣汴梁;而完颜斡不离可率领东路军,从河北直接南下。这次金军东西两路大军配合默契,成合击之势,一旦会师于汴梁,汴梁必然陷落!”
打开广阔的地图,这是一副全国地图,北边的金国,南边的宋朝,西边的西夏,西南部的大理、吐蕃,西北的回鹘等等。而在地图上,两个巨大的血红色箭头,直接志向了汴梁,而此刻的汴梁好似蛋糕一样,只能任意宰割。
“我为大宋的宗室,当今的仪王殿下,太上皇的儿子,本应该拱卫宗室。此时大宋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大宋可能明天就亡了,世人都可以投降,但是唯有皇室不能投降,皇室投降,想要获得平民而不可得,只会是妻子受到侮辱,自身尊严被践踏,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大宋将要亡了,汴梁可能将要破城了,我宁愿以死殉国,也不愿意投降。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若为尊严故,两者皆可抛。”
“此时西军精锐尽数丧失在救援太原的路桑,汴梁再也无守城之兵,更是没有勤王师,汴梁将要城破了,大宋将要灭亡了,这已经是定局了,即便是孙武再世,白起重生,韩信降临,也无法扭转败局!”
“汴梁城要破了,我无力做那擎天之柱,无力撑起倒塌的大宋,可我却可以回到汴梁,回到京畿,与父亲,兄长共存亡。君王死社稷,天子卫山河,社稷亡君王崩!”
“我决定回到汴梁,回到那必死之地,不求成功,但求杀身成仁,为大宋留下最后一滴鲜血,唤起大宋千万百姓迷失的心灵,唤起华夏沉睡的国魂。抗击异族入侵,从来没有不流血就成功的,抗金必然会流很多的血。那抗金第一步,从我流血开始吧!”
赵朴没有详细的分析战局,没有鼓动人心的说着胜利的前景,而是有些悲情的描述了一副国破山河在,汴梁化为焦土的情形,描绘出一副一代贤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伟大形象。
一开始说着,有些煽情的味道,有些做作,有些演戏的色彩,可是说着说着,渐渐的进入佳境中,一切都是说得实话。
赵朴不是勾践,没有国家被灭,依旧淡然从容;也没有李煜那种,老婆被强奸了无数次,已经面不改色的从容。他是一个感性的人,或是一个意志脆弱的人,受不得一丝的人格侮辱,不会忍耐,没有顺从之感。
可能会硬折断不弯而死,却很少会委曲求全而生。
他怕死,但是他更怕屈辱的活着。
Ps:感谢555你欺负我大赏。下一章,23点发布。努力码字,为了证明本是有价值的。
第98章讨贼檄文
“王爷,我们愿意与你共生死!“
王彦等人齐齐的跪倒在地,效忠道,眼神中闪现着狂热之色,好似一个个虔诚的教徒一般。
赵朴心中满意了一丝,他们总算是没有人他失望。而他也总算是具备了小胡子的一丝演讲天赋,一丝高超的煽动力。
“起草讨贼檄文,传檄河东!”赵朴再次抛出了重磅炸弹。
自从那场战斗结束之后,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修养、训练、洗脑,该传授的已经传授了,再继续训练效果也不太大了,最需要做的是战斗,只有在战斗中,老兵带新兵,新兵见过血,杀过人,才能成为老兵,才能成为精锐。
汴梁城被围,这是大宋巨大的危机,也是他巨大的机会。
天予不受,必受其谴,赵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然了,不求成功,但求杀身成仁,为大宋留下最后一滴鲜血。这只是嘴上说一说而已,一看情况不妙,赵朴会第一时间撒腿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讨贼檄文,古代就有。武王伐纣,写下了伐纣檄文,述说纣王的各种罪过;袁绍讨伐曹操时,许琳也写下了骂曹操的檄文;后来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也写下讨贼檄文。
檄文,讲究的是出师有名。
不过,赵朴看不起这些檄文,倒不是说这些檄文写的不好,缺乏文采。恰恰是因为这些檄文太有文采了,因为太有文采了,是专门给读书人看的檄文,花冠精粹,绚丽无比;可是一般人根本听不懂,更是看不懂。
这有些本末颠倒的味道。
檄文,意在广而告之。
檄文,不应该太过讲究文采,而应该讲究简单,让多数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没有文化的人,也可以听懂。
几经修改之后,檄文诞生了。
只是到了最后,为了文章的命名上争吵了起来,有的说是《保卫汴梁宣言》,有的是《抗击宣言》,有的是《讨伐金军背信弃义》…………总之在命名上,各有各的说法。最后赵朴拍板了,檄文的名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文章写道:
“自古以来,华夏为宇宙中心,万邦之首,赫赫威名,远博亿兆国度,凡太阳照射之地,华夏为尊,号为天朝上国。胆敢有挑衅华夏威严者,必万劫不复,族灭生死,前有东胡、匈奴,后有五胡、突厥。
华夏和平为本,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但有朋友到家,美酒招待;但有虎狼,妄图以力侵袭,必遭华夏反击,匈奴已族灭,突厥亦相随。
然则,今有女真族,不知礼仪,妄图以骑射之强,染指华夏,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悲哉!
女真有五罪:一罪,侵占幽云,拒不交还,背弃盟约,此乃无义;
二罪,女真大肆杀戮,河东之地本有百万户,战乱一年以来,仅存十万户;
三罪,女真不识天数,妄自掠夺百姓土地,圈地为牧场,百姓失地,无以为生;
四罪,女真所占之地,尽数剃发留辫,留头不留发,留法不留头,擅自篡改汉人衣冠,孔孟不存,礼仪不在,万古圣道湮灭;
五罪,子承父业,父死儿即位,此乃天地之本。然金太宗吴其买,禽兽也,夺侄儿皇位,毒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害死金太祖嫡长子;
女真不识时务,完颜粘罕更是禽兽,屠杀太原城。昔日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如今只留尸体在汾河。
女真妄图覆灭华夏,可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