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和牛辅之间龌蹉自然而然的就露出了水面。而且还是那种不死不休的生死仇敌!
洛阳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些事情,那是因为他们远离战火纷飞的前线。在没有用心打探的情况下,自然不会知道戒备森严的军营之中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结合高阳被从前线遣返回到洛阳做一个毫无职权的洛阳城副留守。而且那些被烧死的全都是董卓手下最为核心的力量。王允自然就明白,董卓想要压制高阳,甚至是铲除高阳的事情。
面对着这种堪称杀身之祸的困境。王允立刻就明白了高阳这段时间的暗示和用意。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王允最终决定握住高阳递过来的手,一同为打倒董卓而战斗。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共同的利益!
王允同意和高阳合作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是高阳已经彻底和董卓闹翻,要是不奋起反抗,那别说日后的发展了,杀身之祸就在眼前!这就让双方站在了共同利益点上。不满董卓大权独揽,为祸汉室的王允决定借助高阳的力量对董卓下手。这个时候多任何一个帮手都是好的。
王允最为看重高阳的原因就是,高阳的手中握有一支人数近万的强军!这支兵马在这洛阳城中绝对是一支强悍的力量了。
想要对付董卓这种手握重兵的枭雄,没有强大的军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高阳的出现与主动伸出橄榄枝的示好让王允见到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一个可能日后都不会再出现的,除掉董卓的机会!
“司徒大人。”高阳放下酒杯,肃容道“不知还有那些义士愿意共襄大举?”
这个时代的汉室还不像几年之后那样彻底的没落。尤其是在这东汉帝国的核心洛阳城里,忠心于汉室的人还有很多。要是王允说没有别人参与,高阳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允目光微微一凝,淡然一笑,笑呵呵的说道“普天之下忠于陛下,忠于朝廷的豪杰之士甚多。司空张温大人、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太傅马日磾等忠臣义士愿意共同清君侧,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高阳目光波动,若不可查的抿了抿嘴角,淡然一笑,说道“如此甚好。”
很快,两人就商量好了一些大致的行动方案。
这段时间从虎牢关传回来的战报越来越不好看。吕布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在接连击败关东联军的军将之后,袁绍等人便再也不斗将了,直接就是大军掩杀,直扑而上。
当关东联军开始不计伤亡的对吕布驻守的军营发起强攻之后,城外那座由高阳建立的大营最终还是被吕布丢弃。主要原因就是,在关东联军对军营发起强击之后,虎牢关上自始至终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心思都放在保存实力上的吕布自然不愿意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全都拼光在这个地方。他察觉到关东联军来势汹汹之后,很快就带着自己麾下兵马退到了虎牢关,还被董卓一顿呵斥。
原本就因为没有得到支援而难掩心中愤怒的吕布当即反口,俩人险些吵了起来。最终还是被李儒劝解。不过两人之间的心结却愈发加深了。
在拔掉了城外的坚刺之后,实力雄厚,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关东联军最终开始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发起凶猛的攻城作战。
各路诸侯分别出一部分能够忍受损失的军队,轮番向着虎牢关发起猛攻。
这座修建于大汉帝国腹心之处的雄关多年未经战火,年久失修谈不上,但是坚固程度必然是远远差于它本身的赫赫声威。
为了守住虎牢关,董卓命令西凉军各路军头轮番上城守护,用麾下兵马的性命去填城防。这道命令也成为了他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三章 洛阳乱 (四)
当急了眼的董卓命令以骑兵着称的西凉军下马去进行守城作战之后,他的败局就已然注定了。下了马的骑兵怎么可能会是步兵的对手!
吕布早早的带着并州狼骑躲开了,他可不会去做赔本的买卖。而董卓本人的心腹兵马自然也不会白白填在这种无底洞之中。
派上城墙去和关东联军火拼的都是正统的西凉军。这些下了马的骑兵打守城战,的的确确是很烂。没过多久,各路军头就已经开始叫苦连天。心中对于董卓和吕布的怨念开始急速攀升。要知道,损失掉的这些可都是各位军头们自己的手下!
试探出西凉军守备力量远比预想的要差之后,关东联军攻打甚急,城防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坚固的虎牢关城头很快就变成了巨大的绞肉机,无数生命迅速消散在了这里。
董卓能够成为西凉军的老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实力在西凉各路军头之中最强。(董卓收服吕布就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西凉军的。吕布只是臣服于董卓本人,与西凉军无关。)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给大部分的人带来他们需要的利益。
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时候,叫声大哥又有何妨?可是此刻在血肉磨坊一般的虎牢关上,别说什么利益了,这些军头们都开始拼自己的本钱了。谁能愿意?虎牢关此刻绝对算得上是风起云涌!
。。。。。。
“那个王允好像是在利用你?”同样还是在马车上,原点轻声询问。
高阳双目微微一亮,好奇问道“你居然能够看出来?”
“。。。。。。”原点被高阳顶的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呵呵。”高阳摆手轻笑,微微摇头。片刻之后,神色渐渐凝重,默然道“总归是大家都在互相利用而已。”
“你不会是觉得就凭你手中的这点兵马就能搞定董卓了吧?就算真的成功了,他手下人的报复也会将你的本钱全部吞没的。”原点还没能忍住,出声问道。
“我又不傻。”高阳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身子向后一倒。躺在了车厢里,缓缓闭上眼睛。轻声说道“他之前说的那些同谋者都是没有什么用处,可以摆在明处的炮灰而已。这些人就算手里面有些力量,但是加起来都不足数千之数。怎么可能会是数十万之众的西凉军的对手?”
原点没有说话,安静的等待着高阳的分析。
“至于我,也只是一个诱饵和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高阳嘴角渐渐翘起,轻笑说道“王允只是想要利用我杀掉董卓罢了。至于善后的事情可就轮不到我了。”
“为什么?”原点好奇出声“难道王允的手里还有别的军队不成?不应该啊,他可是文官。而且,数量上达不到一定规模的话,怎么可能在董卓死后顶住西凉军的凶猛反扑?”
“呵呵。”高阳摇了摇头。神色漠然,轻声说道“数量上是绝对足够了,那可是号称五十万之众呢。”
“关东联军?!”原点惊讶出声。
“要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虎牢关被攻破之后才动手?不就是为了等关东联军的吗?”高阳有些不耐的摆手说道“人家可是老江湖了,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留下强有力的后手?王允早就想要除掉董卓,可是他却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混的风生水起。这种人做事情必然是滴水不漏。关东联军作为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他不可能看不到。而且。”
高阳在车厢里动了下身子,让自己躺的更加舒服,动了动嘴角,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冷漠之色。接着说道“我怀疑关东联军的组成就有他在背后推动。从他之前没有和我提起关东联军的事情,我就知道他只是在利用我杀掉董卓,从而造成西凉军大规模混乱而已。不过这样也好,反正大家也只是在互相利用。”
“董卓没那么好杀吧?你手上的实力差太多了。”原点担忧的说道。
高阳微微摇头。沉声说道“洛阳城里反对董卓的力量很强,而且有数十万关东联军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只要能够除掉董卓,那看似强大的西凉军必然会当即分裂。吕布就不用多说了,他本来就和西凉军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段煨手下的兵马原本就是大汉帝国的强兵。而且段煨是前三明太尉的族人,只要董卓一死,王允以朝廷的名义稍稍招揽。必然会倒向朝廷。徐荣手下的兵马原本就是驻扎在洛阳城里的中央军,那就更不同多说了。至于其他的那些西凉军军头,在内部不稳定,外面还有关东联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群龙无首,必然四下里溃散。因此,事情的核心就是杀掉董卓。而我,只不过是王允顺手找来的一把刀而已。”
“以你的性格,应该不会就这样轻易被人利用吧?”原点好奇问道。
高阳眉梢一挑,轻笑一声,说道“王允不会知道,西凉军的军头们也不会知道。无论是袁绍还是其他各路诸侯都不会愿意见到汉室重振声威,他们也没有帮助皇帝重新夺回权利的意思。要不然的话,他们这些日子里岂不是白忙活了?汉室没有丢鹿,他们拿什么去争夺天下?而王允更加不会知道,只要董卓一死,西凉军的军头们就会溃散,根本就不需要我去玩命守护,等到不可能过来的关东联军前来支援。哪怕他们就在数十里地之外!”
“那你准备怎么办?”原点追问道。
“还能怎么办?互相利用呗。”高阳缓缓抬起眼皮,目光之中一片清冷之色。默然的看着车顶,轻声说道“我也已经搭好了戏台,现在就等着主角们登场了。”
。。。。。。
艳阳高悬,寒风呼啸。
被寒冷天气冻结的硬邦邦的大地上,一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军正在天地之间缓慢行军。
军士们垂头丧气,军旗倒拖在地上也没有军校去呵斥。战马有气无力的驮着主人盲目的跟随着大队洪流前行,许多人身上的血渍还没有被擦拭干净。
天空之中几只大鸟远远的掠过这支军队的边缘,鸣叫几声之后便悄然离去。
庞大到一眼望不到边军阵之中安静极了。除去行军的声响和马匹不时甩出的响鼻之外。也就只有不时有躺在大车上的伤员们低沉的呻吟与咳嗽的声响传出。
这个时代的战争不太可能出现大量的重伤员。一般的轻伤自己处理一下就妥当了,只要伤口不发炎就没有任何问题。
而重伤员的话,军队之中一般是不带着重伤员的。除了影响士气,拖累行军速度之外,大部分的重伤员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除去古典军国主义的巅峰之作,大秦强军之外。其它时代的军队一般有个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军队战损就要顶不住崩溃了。
史书上记载的那一场场多少多少万伤亡的大战,很大一部分的伤亡都是普通百姓。如果不是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的话,战场上直接造成的损失其实并不是很大。
军士们的损失大部分都是在战后的那可怕的伤口感染上。在这种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一旦伤口感染,那就等于是宣判了伤员的死刑!
军队里面人多,牲口多。空气混浊,流通不畅。军医们完全不懂得什么消毒啊,酒精啊,开水啊这些重要的防疫手段。直接拿石灰,或者是草木灰当做金疮药糊在伤口上。脏不拉几的布条直接就用力的勒住伤口,能够止血就行了,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伤员们想不感染都困难。
这支漫无边际的庞大军队就是从虎牢关退下来的西凉军。
“一群混蛋,混蛋!”因为身躯太过肥胖,送走了赤兔马之后就再也没有战马能够驮负的董卓坐在一辆华贵至极的马车上。
一手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