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色阴冷的刘豹反手抽出战刀狠狠的将那名被吓傻了的贵人脑袋砍了下来。在冲天的血柱之中,被浇了一头一脸殷红鲜血的刘豹恶狠狠地吼道“把所有人都派出去,一定要顶住两边的汉军!只要能够撑到中间突破,咱们就还有希望!”
实际上刘豹的心里清楚的很。就算真的抗住了两边突破了中间。对于整个战局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匈奴人与汉军之间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在真正接战之后就已经让所有的明眼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刘豹现在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不甘心失败的赌徒压上了所有的赌注试图期待奇迹的出现而已。
奇迹这种东西太过虚无缥缈,高阳还是更加相信自己手中的实力。
匈奴人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也没有任何战场组织度可言。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将数万人一**的投入庞大的泥泞地之中去前扑作战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此时想要让数万名没有阵型。混乱不堪的牧民们在短时间之内集结起来分向两边去抵挡包抄的汉军。还不如祈祷天上掉冰雹将那些汉军全都给砸死!
简单来说,那些乌合之众的匈奴人根本就无法再次组织起来。他们上了战场就只能接受一个命令。刘豹想要阻挡两侧包抄的汉军只能是再次派出人马才行。
看着数千名各个部落贵人们的亲随带着一大群的老人和孩子们迎上那些看着就让人眼晕的庞大汉军军阵。面容急速扭曲的刘豹眼角急速抽搐,咬着牙凝视片刻之后,突然调转马头带着自己的亲随们向着河边奔去。
周围的匈奴人完全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了。全都在傻愣愣的看着。只有少数机灵点的才慌忙策马跟了上去。
渐渐陷入了包围之中的数万名匈奴人终于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头了。处在外围的匈奴人很快就发觉了两侧围拢上来的汉军。
当那些前去阻挡的匈奴人被犀利箭雨放倒一大片,剩下的全都鬼哭狼嚎着逃窜之后。中间主战场上那些匈奴人原本就没多少的士气顿时跌落到了低谷。崩溃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一支原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和士气可言,完全就是被强迫着来作战的乌合之众来说。能够在精锐的汉军面前坚持的现在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当数万名匈奴人惊慌失措的抛弃自己手中的兵器,头也不回的向着后方亡命奔逃的时候。这场战斗也就进入了尾声。
声势极为浩大的崩溃造成的伤亡甚至不比折损在汉军手中的伤亡少。
许多人都是在逃窜的时候因为拥挤等原因摔倒在了地上。随即就被无数双大脚给生生踩死。没有人能够在这种规模的动荡之中摔倒之后还能爬起来。
“主公,是否追击?”看着退潮般崩溃的匈奴人,高阳身旁的军将们涌上前来询问是否可以追击收割战利品。
“用不着。”高阳微微摇头,轻声说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逃。而且这里的地形也不容许咱们进行太过激烈的作战。不用太麻烦,整理好军阵直接碾压过去,将匈奴人全都赶到河里去!”
汉军开始重新整队。旌旗翻飞,军号连响。经过严格训练的汉军很是轻易的就能做到匈奴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数万人组成的军队很快就完成了重新布置。
之前接战的那支万人军团与陷阵营留下休整。两侧包抄的军团逐渐靠近结成一个庞大的军阵,气势汹汹的向着匈奴人部落所在地碾压过去。
十余万匈奴人和几乎同等数量的大牲口拥挤在一片狭小的区域之中。他们混乱不堪,毫无斗志。尤其是在失去了头领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慌乱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刘豹逃跑了。
他已经看出来事不可为,部落的战败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只要一想到自己如果落在汉军的手中会是一个怎样残酷的下场,刘豹就会不寒而栗。
漠视,残酷对待别人生死的人本身却是最为畏惧死亡的人!
刘豹选择了坐上木筏顺流而下。
对岸已经布满了汉军骑兵,就算能够强行突破那些汉军船只的阻拦去到对岸也只是死路一条。在匈奴人之中也算是聪明的刘豹拉着一批牧民和自己的亲随坐上了上百艘的羊皮筏子从最靠近下游的地方进入河道。拼了命的强行突破汉军封锁,一路顺流而下意图通过河流逃出生天。
有一群聪明有眼光的匈奴贵人跟随着刘豹一同登上了九死一生的河流追击战。他们知道在汉军的围追堵截之下想要活着从河中逃脱的机会非常渺茫。但是,冲出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留下来就是死定了!
这个该死的地形完全挡住了匈奴人四散奔逃的可能。汉军封住几字形开口处之后,谁也别想逃走。当初本能的顺着河流行军终于在此时种下了无法弥补的恶果!
当排列成金属长城的汉军逼近的时候,陷入恐慌之中的匈奴人发生了严重的拥挤与踩踏。许多受到了惊吓的牛马等大型牲口也在这个时候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它们四散奔逃,撞倒踩死了无数条性命。
“停!”高阳挥手下令全军停下。随着军号声响,漫长的军阵很快就停顿了下来。
“主公。”一旁的军将们目光炙热的看向高阳,等候着他的命令。现在大军已经将自己手中弓弩的射程推进到了匈奴人的部落之中。
“放箭,射死他们。”看着前方不远处那一片殷红血泊之中数百上千具惨死的汉人奴隶尸首。高阳缓缓垂下了眼睑,再次睁开的时候已经布满了杀意!(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草原之战 (十)
一直都说水火无情,实际上相比起烈焰滔天的熊熊烈火,根本无处可逃的汹涌波涛更加的狂暴,更加的无法抵挡。
着火的时候还能想着逃出生天。可是一旦身陷汹涌的浪潮之中,哪怕你水性再好也无法在此时此刻如此密集的人群之中挣扎求生。尤其是这些几乎压根就没有什么水性可言的匈奴人。
当庞大的汉军军阵怒射着箭雨,挥舞着手中的兵刃一步步将那些匈奴人逼入绝境的时候。汉军是残酷的,没有怜悯之心的。遮断战场的时候,谁也不会手下留情。无论自己面前的是什么人。
这里是战场,这里是吞噬生命的不同民族之间争夺生存权利的绞肉机。哪怕没有那些被残忍虐杀的汉人奴隶,高阳也不可能放过这个敌对了数百年之久的世仇。
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惨死在这些匈奴人手中的汉人难道还少吗?更多更加悲惨的事情数不胜数,之前发生的不过是非常普通的场面而已。更不用说日后这些匈奴人进入中原之中的灭族政策。
这个年代的华夏是尚武的。这里的军人也全都是热血之辈。高阳一言不发的看着战场,没有说过接受投降的话语,那所有的汉军就不可能对面前的匈奴人手下留情!
抬手一扬,早已经沾满了鲜血的战刀在半空之中划过一道致命的弧线,“噗嗤!”一声,一颗大好的头颅顿时就跌落在了地上。一双充满了惊恐欲绝的双眼死死圆睁。
失去了首级的身子依旧跪在地上,保持着双手合十的模样。脖腔处激射的血水浇了尸首面前那名彪悍汉军一头一脸。
那名汉军抬手抹了把满是杀意与兴奋之色的脸庞,恶狠狠的吐了口唾沫之中继续跟在队列之中向前推进。
强大的汉军好似一道用金属垒砌起来的移动城墙,缓慢却坚定的压迫着那些好似受惊的兔子一般四处奔逃的匈奴人。汉军走过的脚步身后留下的是一层层残缺的,被浸泡在了血水之中的尸首。
匈奴人所在的这片河滩面积不小,但是人和牲口的数量却更多!
面对着山岳一般狂暴压迫的汉军军阵,早已经被彻底吓破了胆子的匈奴人只得本能的不断后退。但是再怎么后退终究是有极限的。匈奴人的极限就在于身后那条波涛汹涌的北春河!
不时有在绝望之中爆发的匈奴人疯狂怒吼着谁也听不懂的奇怪话语。舞动着自己手中的兵器绝望的冲向汉军的钢铁城墙,随后就在乱刀的劈砍之下变成一堆堆的零碎。而绝大多数的匈奴人则是本能的跟随着大部队走进滩涂,走进河道之中!
等到他们被裹挟着进入河道之后,那之后的命运就完全是由不得他们自己了。
数以万计的人与牲口涌入了河道。一开始的时候感觉还不强烈,尤其是处在中心位置的人们。
但是随着不断的深入河道,河水的深度也是迅速攀升。等到河水接近脖子的时候,只有那些骑乘在牲口上的人能够暂时躲过一劫。而那些没能爬上牲口的人很快就在湍急的河流冲击下被带走,或者是无法继续维持平衡,摔入河水之中。这些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再重新站起来了。
因为惊恐而拼命挣扎,因为挣扎而不断口鼻灌水。对于这些不懂得水性的匈奴人来说。在这种密集的人群之中只需要一次灌水就死定了。
那些骑乘在大牲口上的人也没能熬过多久。虽然岸上的汉军不再下水追击,但是他们手中的弩箭却并没有停下射击。虽然作为骑兵他们标配的弩箭只有十二盒,但是汉军的基数多啊。两万多人的轮番射击足以用无数匈奴人的鲜血将北春河染成红色!
河水湍急,天上有弩箭攒射。慌乱之中的大牲口们哪怕是高昂着脑袋也无法坚持多久。很快,越来越多的大牲口悲鸣着失去了气力和平衡倒在河道之中,同时也将他们背上的匈奴人给拖入了地狱之中。
“好了。”高阳抬起手腕推开头盔上的面甲,神色平静的看着眼前湍急河流之中的地狱场面,摆手制止了麾下兵马继续向着河道倾泻箭雨。原本军士们手中剩下的箭矢也不多了。
“主公。”神色如常的郭嘉来到高阳身旁,恭敬行礼。
“就这么着吧。这种情况下还能逃出生天的,就抓起来留他们一条性命。不过那些匈奴部落首领们一个都不能放过,现在开始打扫战场。”高阳微微垂下眼睑,低声吩咐道。
“喏。”郭嘉躬身行礼。恭敬应声。
中午都没有吃饭的汉军此时也已经到了体力极限的边缘。饥肠辘辘的汉军们很快就开始在各自军官们的带领下四散忙着各种事情。打扫战场之余,迅速开始埋锅造饭准备享用丰盛的晚餐。
匈奴左贤王刘豹汇集的十余万部众几乎在北春河一役全军覆没。成年男丁几乎死绝,老弱绝大部分也溺毙在北春河之中。
除了刘豹带领的少部分人马乘坐羊皮筏子拼死突破了张辽在河面上的阻拦。一路顺流而下,在天黑之后悄悄上岸策马向着北方亡命奔逃之外。只有一部分在之前汉军攻入匈奴人营帐的时候逃过一劫的少部分人得以存活下来。
刘豹根本就逃不了。他可是高阳点名要的人。如果让他逃走了,那这场战役就会变的不完美起来。
为了抓捕机智逃脱的刘豹,高阳不惜动用了会对时空通道产生影响的先进热感应远程无人机进行追查。并且只用了十多分钟就成功的追上了刘豹。随即指引着大批追兵迅速围拢上去。估计最迟明天白天就能将其擒拿归来。
被赶入河水之中的数万匈奴人最终能够逃出生天的不足百人。他们都是水性和运气都好的幸运儿,或是游到了对岸,或是在汉军停止射箭之后活着返回岸上。
营地之中的匈奴人抓捕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