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楚琛也是难以想象,只能说道:“我想当初那人应该也是,经过反复试验,或者是穷极一生才制作了这么一个东西吧。”
赵齐瑞点了点头,忽然他伸手在盒子上空一晃,那幅画面不出意外被一扫而空,见此他笑道:
“哈哈,刚开始看到这东西,我还以为是件仙家宝贝,听你的解释之后,才明白这东西应该还是古代某位大师的杰作。不过想想古人的智慧还真是相当不简单,制作这东西的这位大师,实在是独具匠心,技艺精湛的让人不敢想象。”
看着那幅画面重新生成,楚琛心中感叹于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不由的为这样的技术失传而感到遗憾。
想想华夏上下五千年,能工巧匠倍出,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技术。但是翻阅整部华夏史,其中有大部分的时间,华夏都处在战乱的年代,真正和平的年间却是极少,而许多技术,就是在战乱当中,或者改朝换代之后就失传了。
特别是有几次,外族入主中原,野蛮战胜了文明,不但把华夏文明破坏严重,更是把许多的先进技术毁于一旦。更别说其中一些技术还是父子或者师徒这种传承模式,而这样的传承往往最为脆弱,一但传承人出了意外,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华夏几千年来,像这样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失传的技术实在太多了,远的不说,兵马俑中就曾经出土过经过了两千年还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的青铜剑,而且剑身还极有韧性。
有一把剑出土时被石头压弯了,但是把石头一移开那把剑立刻就恢复了原来的笔直,这种精湛的铸剑技艺,实在令人膛目结舌,却不知这是如何打造的。
而经过鉴定,那些剑上使用的是铬盐氧化法防氧化,保证了两千年不锈。而青铜剑被发现的时候,当时的花旗国最先进的铬盐氧化法却也只能保证六十年不锈,可见我国古时候的刀剑铸造技术有多么先进。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这种技术都失传了,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这种先进的技术才会被我们再次被发现。
楚琛胡思乱想了一阵,赵齐瑞有些犹豫的开口道:“小楚,不知这件宝贝……”
楚琛顿时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他想都没想,直接就摇头回绝道:“赵哥,我也不想骗您,您也知道,像这样的东西我是不可能转让的。”
赵齐瑞开口之前就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到也没有恼怒,换作是自己肯定也会如此决定,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小楚,你的心思我也明白,其实我到不是对这个盒子感多大的兴趣,毕竟这东西也是死的,看的多了也就那回事,我最在意的还是里面的那根蜡烛。不瞒你说,我的老爷子,当年脑子受过伤,只要心情烦躁就会头痛,所以……”
这个要求让楚琛也有点难办,他现在不知道,到底换成其它的蜡烛,会不会还有异象产生。因为也有可能是这根蜡烛的烛烟有所不同,经过盒子的汇聚之后,才有这种效果产生,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蜡烛肯定是不能都给赵齐瑞的。
于是他沉思了良久之后,说道:
“赵哥,我现在也不知道其它的蜡烛行不行,要不这样吧,如果其它的蜡烛可以的话,我就把这根蜡烛转让给您。如果和这根蜡烛有关,咱们就先从蜡烛上取一点下来,试着分析一下,如果不行再来想其它办法,您看行不行?”
赵齐瑞闻言之后,也觉得楚琛的意见不错,于是高兴的说道:“小楚,真是谢谢你了,话我也不多说了,你这个情谊我一定记在心里,这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小楚你也早点休息吧。”……
送走赵齐瑞之后,楚琛才感到身上一阵粘乎乎的,全是汗渍。
之前也说过,楚琛这里并没有穿空调,而刚才也不能吹风扇,现在正值炎夏,就算是晚上屋里风扇都不开,那汗也是哗哗的流。刚才因为注意力不在这边,所以才不觉得,现在就感到浑身难受了。
“哎,以前还不觉得,现在想想,这种日子还真不好过,还真是由奢入俭难啊!看来房子的事情要快点解决了。”
不过这事也急不来,还要先等刘老那边的消息,楚琛摇了摇头,就连忙洗澡去了。
洗完澡后,楚琛一看时间,居然快要一点了。
“对了!”
楚琛忽然想到,异能应该是更新了,因此他连忙拿起那个盒子就用上了异能,不过异能的结果,却让他显的有些惊讶。
这次吸收的灵能一共有两股,这到不足以让他惊讶,毕竟东西确实有两样。
从异能的结果来看,两件东西制作的时间应该有九百年多年,也就是在北宋年间。
不过价值却是大相径庭,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惊讶的原因,因为其中一样东西,异能居然不能判断它的价值,不过进度上却是以千万计算的。
楚琛想了一想,就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很有可能异能是觉得这件东西是独一无二的珍贵宝物,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不用说,这件东西肯定就是这个盒子,而蜡烛虽然也有可能,但他觉得可能性还是应该要小了许多。
有了这个猜想,他马上开始重新观察起了这只盒子,不过显然的是,这个盒子外表还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于是他就拿起放大镜,开始观察起了盖子上的那四十九个小孔。
没想到一看之下,还真的被楚琛发现了一个秘密,他没想到,制作这个盒子的材料,居然里面好像是沙粒一般,密度并不高,而且那些沙粒一般的晶体,还能反射或者折射光芒,这让他瞬间就知道了这东西的原理。
楚琛猜想,在北宋年间,有一位大师偶然间得到了一种材料,而且他还发现了这种材料会有反射、折射的效果,于是他潜心研究,花费众多时光,最终完成了这件奇珍异宝。
本来楚琛还想把蜡烛也拿出来看看,不过他考虑了一会,还是决定先保持原状,等明天去问过刘老再说。……
第二天一早,楚琛早早的就起了床,他发现今天的精神好像要比往常要好一些,这让他怀疑,是不是闻了昨天那股异香的关系,如果是的话,那还真是好东西。
不过想想昨天异能的估价,就这么一点点只有三厘米高,直径四厘米的蜡烛,居然就价值五十万,这完全就是在烧钱啊。
吃过早饭后,楚琛拿起盒子,就匆匆的来到了刘老家。
今天风和日雨,刘老还在湖边的凉亭处欣赏着周围的景致,等楚琛坐下来之后,他就笑着说道:“小楚,你不是又得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宝贝,到我这老头子这里来献宝了吧。”
楚琛挠了挠头,傻笑道:“刘老您还真是神机妙算,一下子就猜到了,不过献宝到谈不上,只是遇到了难题,来向您请教来了。”说完之后,他就把那个盒子递了过去。
刘老接到手,仔细的看了起来,不过看了一会,就皱起眉头来,过了好一会,他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说道:
“小楚,制作这东西的材料,我还真的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我印象中也没见过哪个老东西是用这种材料制作的,而且这东西也不能从包浆或者其它的特点上判断出年代来。我说小楚,这东西不会是现代的东西吧?”
楚琛摇了摇头,把怎么得到这个东西的过程,跟刘老说了一遍。
刘老听完之后,想了想,说道:“照你这么说,东西确实应该是古人制作的,不过这东西里面怎么放了根蜡烛,还真是稀奇,难道这有什么特别的用途不成?”
楚琛神秘的笑着说道:“刘老,一会我给您看个奇迹,不过咱们先回屋里去,在这里不太方便。”
第九十二章 惊叹
两人扶着刘老,走进了客厅。
坐下之后,刘老翻看着那个盒子,有些好奇的问道:“小楚,这东西难道有什么秘密不成?说的那么神秘。”
“是啊,我看这不就是一个熏盒吗?大不了就是制作的材料稀少一点而已,我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来。”刘琴舒的眼中也充满了不解。
“咦,等等,怎么有一股香味?难道是这根蜡烛发出来的?”刘老忽然用鼻子嗅了嗅,有些奇怪的问道。
楚琛闻言之后,立刻就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说道:“刘老,您就是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不过光是蜡烛可显不出这东西的神奇来。”
“哦?”
刘老若有所思,而后更加的仔细观察起这个盒子来,过了半响,他摇了摇头。
“小楚,你就快点揭开迷底吧!”刘琴舒现在的好奇心大盛,有了之前的脱胎玉,她对这个盒子也是充满了期待,想来这东西应该不会比脱胎玉差吧。
楚琛笑着点点头,然后把蜡烛点上,和昨天一样,瞬间就有一股异香飘出,才一会功夫,就充斥了整个客厅,就算是昨天已经闻过的楚琛,同样也露出陶醉沉迷的神色,更别说另外两人了。
“这到底是什么香味,怎么可能这么香?效果这么独特?”过了良久,刘琴舒惊讶的开口道。
刘老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一会,有些迟疑的说道:“这难道是静神烛?”
“刘老,您难道这过这种蜡烛?”楚琛之前没想到刘老居然认的这种蜡烛,顿时就愣住了。
刘老摆了摆说,笑道:“这怎么可能,这种静神烛也是我年轻的时候,在一本类似山海经的书籍上看的到。上面描述的静神烛就是这种表现,异香百步,闻之能令人心神平静,烦恼忿怒尽消,我一直还以为是传说中的东西,没想到还真的存在。”
见楚琛恍然的表情,刘老又接着说道:“这个蜡烛确实有些神奇,不过也谈不上奇迹,我想你说的那个奇迹应该就应在这个盒子上了吧。”
楚琛笑容满面的说道:“对,刘老您说对了,下面,请大家领略一下仙境的风景!”
楚琛把盖子盖上之后,画面还没有升成,就被烛光折射出的璀璨光芒给吸引住了,随着烛烟的聚集,云海,仙山,楼阁,道人,一幅幅画面渐渐的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蓬莱有仙山;飘渺云海间……”这幅画面,让刘老再也坐不住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紧盯着这幅画面,神情都显得有些激动。
“这……这怎么可能,这不是奇迹,是神迹啊!”
刘琴舒更是被这一幕震的有些目瞪口呆。
而楚琛虽然昨天也看过了,但今天再看,同样也是镇静不下来,对画面中的景象也是心生向往之情。
良久之后,刘老才平静了下来,叹道:“奇珍异宝啊!小楚,你有没有研究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楚琛无奈的笑道:“刘老,您这还真是难到我了,我就算再厉害也没有这份手艺啊,不过其中的一些道理我到研究出了一些。”
于是他把昨天的猜测说了一遍,而后把盖子拿起来,和放大镜一起,交给刘老后,说道:
“我想,当初那位大师,应该偶然间得到这么一块材料,又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材料内部会有反射、折射的现象,然后根据他的潜心研究,最后运用他的高超技艺制作出了这个盒子。”
刘老用放大镜仔细的看过盒盖之后,叹道:“实在是巧夺天工啊,古人的智慧还真是难以想像,可惜啊,这么神奇的手艺居然没有保存下来。”
楚琛闻言之后,也有些黯然,像这样的手艺没有传下来,真是太可惜了。
刘琴舒看到他们的表情后,就说道:“你们这样也不会把失传的技术重新变回来,咱们哪,还是要向前看,与其伤心难过,还不如好好研究、考证。”
两人闻言之后相视一笑,楚琛想到一个问题,就开口问道:“刘老,您看不看的出,这东西制作的大概年代?”
刘老沉吟了一会,苦笑道:“很难,首先这个材质就很难鉴定,而且上面也没有